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人生难得是乐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人生难得是乐业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论语·雍也》中的一段话,在这里,孔子告诉人们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确实,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这种精神就是像信仰神癨一样信仰职业,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做到喜欢它,并以它为乐。敬业是职业人士的基本要求,而乐业就属于境界问题了。要想达到这一境界确实有些难,例如下面故事里这个对工作也算有激情的女孩,同样遇到了难以乐业的问题。

  刘琳是个漂亮的女孩,办事勤奋,为人热情,一向很努力,有着远大的理想。但是,她工作八年来,工资越挣越少,换了很多公司,都是干不了多久就被解雇了。上班的时候,她一边工作一边抱怨工作条件不好、客户信誉不好、行业不景气、老板不认真、自己多么倒霉,同时又分散精力干好友拜托的事,如提醒好友晚上去赴宴穿什么衣服之类琐碎的生活小事。她被自己折磨得又累又烦,什么都不能专心做好。她越来越不快乐了,每天都陷在忧郁、惊恐、不安的情绪中。

  没有了积极情绪,更谈不上快乐工作了。我们身边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并不是人品不好,但就是工作没有成效,因为他们不能踏踏实实地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一味地好高骛远,心思飘忽烦躁,又乱又忙。

  如果一个人在上班的时候,脑子还在挂念今天有什么球赛,或者回味昨天夜晚的狂欢,或者考虑怎样完成另外一份工作,那就会连最基本的“专注”都做不到。更不用说“专与精”了,结果只会一天又一天浑浑噩噩地走过,在混乱和无助中度过自己的职业生涯。

  其实,学习和进德修业,都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一是知道,这一境界偏重于理性,对象外在于己,你是你,我是我,往往失之交臂,不能把握自如。二是喜好,这一境界触及情感,发生兴趣,就像熟识的友人他乡相遇,亲切之感油然而生,依然是外在于我,但却相交虽融融、物我两相知。三是乐在其中,也就是陶醉。陶醉于其中,以它为赏心乐事,就像亲密爱人一样,达到物我两忘、合二而一的境界。这是人生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心都会感到快慰、自由。如果以这种状态投入工作,那么工作就是一种乐趣,效率也会大为提高。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能寻找到乐趣,正如林肯所说的:“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但许多人不是到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是等待乐趣,等待未来发生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情。他们以为找到好工作以后就会快乐起来,这种人往往是痛苦多于快乐。他们不理解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培养发展起来的。一个电话接线员或是一个小公司的会计,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处理客户的来电、统计报表……也许我们会感觉单调无味到了极点,但假如我们把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记录下来,鞭策自己一天要比一天进步,一段时间后,也许会发现我们的工作不再是单调、枯燥的,而是很有趣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上有了竞争,每天都怀有新的希望。难怪心理学家加贝尔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观念、思想和态度而产生的。不论环境如何,个人的活动能够发展和指导这些观念、思想和态度。”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儒家教给我们的做事哲理。的确,乐业,是一种高度,也是前人对我们的要求。没有人一辈子被人养着,不劳动却锦衣玉食,即使能够这样,寄生虫式的生活也不会让他得到多少快乐和满足,成就感更无从谈起。只有真正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乐趣,才能充满快乐和充实感,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意义。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