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轻率易失根本,负重才能致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轻率易失根本,负重才能致远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重为轻根”的“重”字,可以牵强作为重厚沉静的意义来解释,重是轻的根源,静是躁的主宰。“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并非简单指旅途之中一定要有所承重,而是要学习大地负重载物的精神。

  大地负载,生生不已,终日运行不息而毫无怨言,也不向万物索取任何代价。生而为人,应效法大地,有为世人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失却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还有一种,就是蜗牛。鹰矫健,敏捷,锐利;蜗牛弱小,迟钝,笨拙。鹰残忍、凶狠,杀害同类从不迟疑;蜗牛善良、厚道,从不伤害任何生命。鹰有一对飞翔的翅膀,蜗牛背着一个厚重的壳。与鹰不同,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执著精神,客观上则应归功于它厚厚的壳。蜗牛的壳,非常坚硬,它是蜗牛的保护器官。据说,有一次,一个人看见蜗牛顶着厚重的壳艰难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壳去掉,让它轻装上阵,结果,蜗牛很快就死了。正是这看上去又粗又笨、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的蜗牛得以万里长征,到达金字塔顶。

  对此,有人总结说:有时,有所背负,反而能够走得更远。确实很有几分道理。

  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畏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倘使能做到功在天下、万民载德,自然荣光无限,正如隋炀帝杨广所说的:“我本无心求富贵,谁知富贵迫人来。”道家老子的哲学,看透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自然反复演变的法则,所以才提出“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告诫。

  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安然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超然物外,不以功名富贵而累其心。能够到此境界,方为真正悟道之士,奈何世上少有人及,老子感叹:“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人们不能自知修身涵养的重要,犯了不知自重的错误,不择手段,只图眼前攫取功利,不但轻易失去了天下,同时也戕杀了自己,触犯了“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的大病。提及身轻失天下,不由让我们想起汉朝的王莽。

  王莽是皇太后王政君弟弟王曼的儿子,父辈中九人封侯,父亲早死,孤苦伶仃。与同族同辈中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相比,王莽聪明伶俐,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他曾几个月衣不解带地悉心侍候伯父王凤,深得这位大司马大将军的疼爱。加官晋爵后的王莽依旧行为恭谨,生活俭朴,深得赞誉。正当王莽踌躇满志之时,成帝去世,哀帝即位,王莽的靠山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失去了权力,王莽下野,并一度回到了自己的封国。这段期间,王莽依然克己节俭,结交儒生,韬光养晦。为了堵住悠悠之口,哀帝以侍候王太后的名义,把王莽重新召回到京师。随着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王莽将军国大政独揽一身,其野心也急剧膨胀。而后,一心想当帝王的王莽,假借天命,征集天下通今博古之士及吏民48万人齐集京师,“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天书应运而生,王莽也理所应当地由“安汉公”而变为摄皇帝、假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平定了几多叛乱之后,王莽宣布接受天命,改国号为“新”,走完了代汉的最后一幕。

  称帝后,他仿照周朝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削夺刘氏贵族的权力,引发豪强不满;他鄙夷边疆藩属,将其削王为侯,导致边疆战乱不断;赋役繁重,刑政苛暴,加之黄河改道,以致饿殍遍野。王莽最终在绿林军攻入长安之时于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随之覆灭。

  当了15年新朝皇帝的王莽王巨君,是近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人物之一,有人把他比作“周公再世”,是忠臣孝子的楷模,有人把他看成“曹瞒前身”,是奸雄贼子的榜首。白居易一语道破天机:“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老子所谓:“及吾无身,又有何患。”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其身存。志在天下、建丰功伟业者,正是因为身有所存。现在正因为还有此身的存在,因此,应该戒慎恐惧,不可轻率,安然自处而游心于物欲以外。不以一己私利而谋天下大众的大利,立大业于天下,才不负生命的价值。可惜为政者,大多只图眼前私利而困于个人权势的欲望中,以身轻天下的安危而不能自拔,由此而引出老子的奈何之叹!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