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头要低,腰须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头要低,腰须挺《道德经》中的“高下相倾”四个字看似十分简单,但其中却有许多深远的含义。天地宇宙,本来便在周圆旋转中,凡事崇高必有倾倒,复归于平。因此,高与下,本来就是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的,即使不倾倒而归于平,在弧形的回旋律中,高下本来同归于一律,即佛法中所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夸夸其谈,卖弄自己如何优秀。甚至很多时候在鲁班面前弄大斧,把对方的谦虚当做没有见识,其实这是一种浅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个人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聪明,把别人当做傻瓜呢?人的智商本来就没有多少差别,即使真的比别人聪明或者比别人的阅历丰富,就更应该懂得尊重别人,正是别人的平凡才映衬出自己的机敏,让自己吸取教训,不断提高。

  道家智慧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处在多么高的地位上,都不能骄傲自大,许多时候,学会低头看水,反而更能将天空的开阔收入眼底。站在山顶的人和居于山脚的人,在对方眼中,同样渺小。

  高高的山峰终于被一群登山者踩在了脚下,极目四望,一切都离他们那么远。“你们看,山下的人就如蚂蚁一般!”其中一人兴奋地嚷着。“可是,他们也许根本就没觉得山上有人。”一位同伴在一旁轻轻地说。大家霎时冷静下来:是啊,巍峨的只是脚下的山峰,我们还和过去一样普通,并不因位置的升高而变得高大。

  谦卑做人更尊贵,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便是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这句话,并且演绎出一段段成功精彩的人生。

  一位闻名遐迩的画家每逢青年画家登门求教,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对于有潜力的青年才俊,更是尽心尽力,不惜耗费自己作画的时间。一次,一位后辈画家对于前辈的关爱有加感激涕零,老画家微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40年前,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京都,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前辈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轴都没让青年打开,便推托事务缠身,下了逐客令。青年走到门口,转过身说了一句话:“大师,您现在站在山顶,往下俯视我辈无名小卒,的确觉得十分渺小;但您也应该知道,我从山下往上看您,您同样也十分渺小!”说完转身扬长而去。青年后来发愤学艺,终于在艺术界有所成就。

  他时刻记得那一次冷遇,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个人是否形象高大,并不在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他的人格、胸襟和修养。

  许多成功者都和故事中的青年有着很相似的人生经历。确实,我们背负着尊严行走在世间高低不同、起伏不定的道路上,除了必须时刻提防四周的危险外,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头要低,腰须挺,谦卑做人更尊贵。

  其实,人类的智慧可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却偏偏最难以认识自己。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处在人生高位时,人往往容易飘飘然自得,甚至自命不凡;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性情狂妄;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逃避,也正因为不认识自己,才更容易在成功的时候,在自己的强项之上,得意忘形,反而最后让自己重重地摔伤。所以像道家一样做人,要懂得低头看水的道理,不论人生得失如何,不妨经常低头审视一番,我们会发现其实人生的天地还有更宽广的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这样人才不会自满于小小的成就中。

  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却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其实,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做进步。智者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而是常告诫人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曾经有一位智者这样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虚地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老子却告诉我们谦下也是向上的,谦下的人更尊贵,更风光。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地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波澜壮阔的大海之所以能够包容万物,容纳百川,深远伟大,关键在于其位置最低。位置放得低,所以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正如人们常说的,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