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虚怀若谷,谦恭自守老子强调“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做这样的理解,那就是一个人要抛弃心中的得失成见,让心灵“虚而待物”,做一个谦虚君子,更能显出其力量与魅力。而一个人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空灵,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要“去知集虚”。在道家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尘世得失心的干扰,拥有快乐美好的人生。而这正是做人谦虚的表现。相反,如果不够虚心,骄傲自大,那就很有可能犯一叶障目、贻笑大方的错误了。古往今来,因此闹过笑话甚至犯错误的人,数不胜数,就是大才子苏东坡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见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睡觉,他被管家徐伦引到王安石的东书房用茶。徐伦走后,苏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他打开砚匣,看到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池内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纸角儿。取出一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是王丞相写的《咏菊》诗。苏东坡拿起来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哑然失笑,这诗第二句说的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了?苏东坡兴之所发,不能自已,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就告辞回去了。

  不多时,王安石走进东书房,看到诗稿,问明情由,认出苏东坡的笔迹,口中不语,心下踌躇:“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他不承认自己学疏才浅,反倒来讥笑老夫!”又想:“且慢,他原来并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随后叫徐伦取湖广缺官登记册来看。发现只有黄州府缺少一个团练副使。于是,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府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与蜀客陈季常为友。重九一日,天气晴朗,恰好陈季常来访,东坡大喜,便拉他同往后花园看菊。令他惊讶的是,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无语。苏东坡叹道:“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相公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我倒错了。今后我一定谦虚谨慎,不再轻易笑话别人。唉,真是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

  我们也经常犯苏东坡这样的错误,往往为自己思想中某些固有的成见所左右,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做人一定要低调,要谦虚,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蒙蔽,把一切作想当然的理解。

  人类的智慧可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却偏偏难以认识自己。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自命不凡;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性情狂妄;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才会逃避;因为不认识自己,才会在自己的强项上重重地摔伤。而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才可以不迷失自我。

  可惜的是,做出一点点成绩便会飘飘然是许多人的通病。成绩使人们的心无限膨胀、无限上升,以致不能再认清自己的实力,丧失理智地去攀登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最后,不但得不到成功,还会搞得疲惫不堪、伤痕累累。

  谦卑是一种无言却厚重的力量,它比骄傲更有力。一个人如果想在纷繁复杂的世间走好,有时谦恭比骄傲更有用处。

  谦恭自守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特别是有功之人,却甘居下位,保持谦虚,是很难得的。“居功而不自傲”、虚怀若谷、谦恭自守是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取得更大成功的保障,而“自满者败,自矜者愚”,一旦你感觉到了自己的伟大,并希望别人对你顶礼膜拜时,那你就准备迎接失败吧。

  自负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绝对不能与自信画等号。自信的人对自我价值有积极的认识,他们坚强乐观,笑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坎坷;自负的人却过高地估计自我,狂妄自大,从不懂适时的收敛,最终将会跌进失败的深渊。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为人处世堪称难得。他常对家人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平日最好“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将其视做惜福保泰之法,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处处谨言慎行。他的处世原则是: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奴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长久。

  关于曾国藩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曾国藩天赋不高,少时在家苦读,一篇文章不知重复多少遍了,还没能诵出。时下有一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睡觉之后行窃,无奈听他翻来覆去地读同一篇文章,却无法记诵。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还读书做甚?”随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比曾先生聪明,却依旧是个无名小贼,曾国藩以谦恭谨慎之道为人处世,功成名就又全身而退,实乃真修道之人。

  “水满则溢”,一个容器若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便溢了出来。自负的人心里装满了自己过去的所谓“丰功伟绩”,再也容纳不了新知识、新经验和别人的忠言了。长此以往,事业或者止步不前,或者猝然受挫。

  一个人不管自己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了多大的成绩,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进而获得更大的业绩。如能这样,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谦恭自守永远是成大事者所具备的一种品质,而只有浅薄者才会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大全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