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心理学一本通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旁观者效应1964年3月的一个晚上,在纽约市一个僻静的地区,一名青年妇女正沿大街走着。突然,一个男人从暗处冲出来攻击她,她挣扎着并大声呼救。经过一阵搏斗后,她受了重伤,但她还是设法从攻击者那里挣脱出来。她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沿大街奔跑。几分钟后她又被那个男人抓住了,于是又是一阵挣扎。这次搏斗持续了半个小时,她不断地大声呼喊,直到最后被杀死。据事后调查,在出事地点附近的建筑物中,至少有38人听到了她的叫声和搏斗声,他们中许多人甚至走到窗前看发生了什么事,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没有一个人出去帮她,也没有人报警。
类似的事在中国也发生过。2005年12月28日,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熊某和妻子一起骑自行车出门上班,谁知途中竟被人追杀。当熊某身中数刀、趴在地上呼救时,围观的数百人竟然都作壁上观,无人出面制止,也无人拨打电话报警。再比如,2005年4月25日下午,一个19岁女孩被一男子尾随进公厕,惨遭20余分钟的蹂躏。尽管女厕内不断传出痛苦的嘶喊声,但围观的40多名市民竟无一人出来制止。
见义勇为一直被我们当做美德,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见义不为、冷漠旁观却成了经常发生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社会上当然是一片道德谴责之声,但却不能减少它发生的频率。
这种现象的频频发生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对此加以研究,结果发现冷漠的旁观者是个体的利他行为减少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实验者)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向一位不知情的路人大叫:“救命!有人强暴!”而旁边另外安排的两位乔装路人对此呼救声不闻不问而依旧向前走去。这名被当做实验对象的不知情的路人在听到呼救声时,所作的反应不是立刻前去搭救,而是转头看旁边那两个人有何动静。当看到他们都漠然对待时,他也就无动于衷了。这个实验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帮助别人的利他行为就会减少,而且旁观者越多,利他行为减少的程度越高。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效应”。
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影响”及“责任分散”。社会影响是指一个人在不能获得确切情况以便作出干预紧急事件的决定时,他就会去观察别人的行动,看看他们会作出什么反应。不幸的是,那些旁观者很可能也在观察别人的反应,于是事情很快就发展成一种“集体性的坐视不管”的局势。另外,他人在场还可以导致一种责任分担:反正这个责任并不是单单由我承担的,周围还有那么多人,肯定会有人出手相助的。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还有其他的旁观者,个体就容易把帮助受难者的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但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时,他往往就会觉得责无旁贷,从而迅速地作出反应,帮助受难者。如果见死不救,他就会产生负罪感、内疚感,而这需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应由大家分担。而这就造成了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有的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都意识不到,这就容易形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心理学家的这个结论是通过一个心理实验得出的。在他们组织的这项实验中,有纽约大学心理学入门课的72名学生参加。讨论以2人组、3人组或者6人组的形式进行。这些学生被各自分配在隔开的工作间里,并通过对讲机通话,轮流按安排好的顺序讲话。这些不知情的参与者被告知他是与其他1个人或者2个人或者5个人谈话,而事实上他听到的话都是录音机上播出来的。第1个说话的声音是一位男学生,他说出了适应纽约生活和学习的难处,并承认说,在压力的打击下,他经常出现半癫痫的发作状态。到第2轮该他讲话时,他开始变声,而且说话前后不连贯,结结巴巴,呼吸急促,“老毛病又快要犯了”,他开始憋气,并呼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快死了……救救我……”然后,在大喘一阵后,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
在以为只有自己和有癫痫病的那个人在谈话的参与者中,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甚至远在病人不出声之前他们就这样做了。而在那些认为还有4个人也听到这些发作的参与者中,只有31%的人这样做了。后来,当问到学生们别人的在场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反应时,他们都说没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影响。
由此,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惨案就有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心理学家把这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一个紧急情形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旁观者无动于衷。所以这种冷漠旁观的行为,更多的可能是由于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一种无意识反应,而不是由于一个人的“病态”性格缺陷。
当然,心理学家对此所作的解释其目的不是要给你一个冷漠旁观的理由,而是要人们认识自己。所以,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请不要等待,也不要犹豫,赶快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 心理学一本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