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抢救”的力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加强“抢救”的力度
振兴川剧是件大事。宣传部把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保留下来,功不可没。今天召开扩大会更令人高兴。
我就抢救问题谈点意见和建议。
大家公认,振兴川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面临断代的危机。这可能是戏曲共同的问题。国务院的文件说,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我的理解,没有抢救,谈不上保护,更谈不上振兴。戏曲是中国的瑰宝,不愧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有三百六十六种。也就是说,一天看一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还看不完。当然,有的剧种影响大,有的剧种影响小,有的剧种已消失或正在消失。川剧是大剧种。周扬曾说:“川剧在国内外远远超过一个地方剧种的影响。”川剧能成为这样有影响的剧种,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川剧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经典和独创的剧目。川剧剧本文学性强,有四川人独具的智慧和幽默,剧情跌宕起伏,大悲大喜,为群众喜闻乐见。川剧中好的悲剧不亚于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作品,好的喜剧可与法国的莫里哀的作品媲美,这与不少文人学士参与写作或修改有密切的关系。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财富。
川剧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姑不说“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因为一些主要剧种都有这个说法,但小平同志特别提出过川剧要演“三国”戏,“三国”戏的剧目在川剧已成系列,绵阳市最近曾整理印出。据《川剧剧目辞典》统计,川剧有三千多个传统剧目,现在有本可查的传统剧目有两千多个。可惜近年来在全川(不是指某个剧团)能上演的仅有一两百个。任白戈同志多次提出,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按照“推陈出新”的方针整理川剧剧目。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但不可不做。整理剧目也是培养剧作家的一种途径。新中国成立后,曾整理了三百多个传统剧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整理剧目是为了能上演。新中国成立后在推陈出新上广受好评的“四大记”,即《柳荫记》《焚香记》《彩楼记》《玉簪记》,现在没有一个剧团能演出。20世纪50年代,很多观众说,看了《柳荫记》,从此爱川剧,我个人也如此。但现在看不见《柳荫记》了。川剧的喜剧在全国很受欢迎,如《鸳鸯谱》《拉郎配》《乔老爷奇遇》《御河桥》《谭记儿》等,也无法上演。许多受人欢迎的折子戏,如《迎贤店》《评雪辨踪》《做文章》《花子骂相》《柜中缘》《秋江》《逼侄赴科》《花田写扇》《情探》《思凡》《嫁妈》等,现在有的能上演,有的不能上演,即使能上演,水平也无法与当年相比。80年代,我曾建议川剧学校除办正规的学习班外,趁阳友鹤、周企何、陈书舫、袁玉堃、曾荣华、许倩云等一批老人健在,可按经典剧目组织各地演员来学习。可惜这个建议未被接受,悔之晚矣。
目前,获梅花奖的人多,能演戏的很少,晓艇、刘芸等少数人例外。演员断代,是一大危机。趁现在省、市一批老艺人(也是表演艺术家)健在,特别是六十岁以上的,需要尽快把他们的代表剧目录下来。有些唱得好的(包括“川剧第一领腔”自贡的陈世芬),可专门录音。否则,走一个人就带走若干戏。各市、地的一些优秀剧目,如《张大千》等,也可重排并录像。这都是抢救。有了录像录音,既可以在电视和电台上播放,又可以制成VCD或CD光盘出售,满足群众需要,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教学。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振兴京剧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程,录制了一百个音配像的剧目。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已经仙逝,但留有唱片。有的虽健在,但毕竟老迈年高。京剧采取由年轻的优秀演员演出,配上表演艺术家的唱腔,很受欢迎。这种做法把抢救和继承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值得大书特书。
就是获梅花奖的演员,也要趁他们风华正茂,用川剧的话来说,就是在“泡酥酥、水灵灵”之时,把其代表作录下,不要等二三十年以后,他们或人老珠黄,或体态臃肿、腰围二尺八九以上再去抢救。80年代,周企何老先生身体不好,为他录像经常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为他录像,既要抢救戏,又要抢救人。这个教训值得吸取。杨昌林意识到这一点,自筹资金(文化厅也给了资助),拍了“三国戏”《火烧濮阳》。公办,民办,民办公助,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几条腿走路,加强抢救的力度。
为赢得观众,可以特别注意喜剧。川剧的喜剧,特别是丑角,贴近人民生活,语言生动幽默,雅俗共赏。某些滑稽戏或笑星,靠一些脱离生活的语言或媚俗的动作去引人发笑,个别的甚至使人看了起“鸡皮子”,用周企何老师的话来说,就差用手去“哈”观众的胳肢窝了。川剧的喜剧和丑角属于高品位的艺术。观众笑了,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分清善和恶、美和丑。周老师演的《画梅》,黄天鉴替人作恶,出尽洋相,大哭一场,被小姐赶出,恍然大悟,总结出一条宝贵经验:“难怪读书人把眼泪叫作泪珠,这东西用到恰当的时候硬是比珍珠还值钱!”这种幽默非常高雅。还有《打神》中两个泥塑的牌子和皂隶,被焦桂英打倒,竟站起唱:“初二、十六打牙祭,哪见过你的刀头鸡?王魁高中不认你,你怪吾神也无益。”现在有些老百姓办不成事,也可能是某些官员在“初二、十六打牙祭”时,“哪见过你的刀头鸡”。这种戏例多得不胜枚举。据我所知,不少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对川剧发生兴趣,是从看喜剧和丑角戏开始的。
常有人说,川剧只适宜老年人看。似乎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驾鹤西去,就没有看川戏的了。殊不知原来四十岁的人又六十岁了,这是自然规律。我认为,艺术门类的观众是有不同年龄层次的。摇滚乐,青年人喜欢,老年人的感官就受不了,震耳欲聋;如唱《同一首歌》,青年人又叫又不断挥手,我就做不到,关节不灵活。老年人阅历多一些,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也多一些,反应慢一点,相对来说能接受戏曲。不能说只有老年人喜欢,并以这一点来否定戏曲。何况我们国家已步入老龄社会,一亿多老龄人口不容忽视。当然,戏曲应争取青年观众。魏明伦、徐棻、谭愫等人的戏以及《白蛇传》《芙蓉花仙》等剧目就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
抢救的任务多且重,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说完。例如,川昆几乎消失,传统的高腔曲牌需要录制,等等。我希望:重视和加强抢救工作,不要认为抢救的任务已经完成。
振兴川剧以来,魏明伦、徐棻等杰出的剧作家,创作了一批观众公认、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剧目,有的已入围国家精品。我们尊重这些作家,要给予应有的关照和回报。今天,我重点讲抢救,不展开谈他们的成就。剧本乃一剧之本。我们感谢所有的川剧作家,期待他们不断有新的贡献。
祝扩大会成功,成为振兴川剧的又一新起点。
2006年5月16日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