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三、情绪的心理学理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三、情绪的心理学理论如何解释情绪的产生,情绪的发生机制如何,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有各自不同的说法。大致可划分成早期的生物学情绪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情绪的认知理论、机能主义情绪理论和情绪的社会结构理论五大阵营。

  1.早期的生物学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该理论强调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使人激动的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身体变化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这个理论,快乐是因为笑,悲痛是因为哭。在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然而,这个理论是最早对情绪变化做出系统解释的理论,并首先提出了情绪的发生与身体变化相联系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情绪的发生遵循下列顺序:首先,外部的刺激引发个体的生理变化,接着导致直接的行为反应,最后个体对身体反应的知觉产生情绪。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理论为后续的情绪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詹姆士—兰格理论片面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及其弟子巴德(P.Bard)首先对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批评和修正。根据对脑的研究,坎农发现,当猫的大脑皮质被切除后,并不影响其表现情绪行为的能力。坎农认为,当接收到的刺激通过丘脑部位时,冲动一方面上行到大脑皮层,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另一方面下行传至交感神经,如内脏和骨骼,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内分泌增多等,使个体生理上进入应激状态。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据此,坎农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这一学说得到后继者巴德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将其合称为“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2.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张将情绪放置在内驱力、无意识等基本概念框架内进行解释。弗洛伊德以内驱力能量释放的精神分析观点,深入地研究了两种主要的社会情绪:焦虑和忧郁。他认为,焦虑和忧郁都是由能量压抑引起的,而能量的压抑和释放总是与内驱力的冲突联系在一起。除了从内驱力角度对情绪进行解释外,弗洛伊德有时也把情绪与无意识相联系,认为情绪常常被压抑到无意识中,再对恐惧症或恐惧的对象揭示出来。但弗洛伊德认识到,把情绪等同于无意识的看法是不适当的。因为,虽然情绪受无意识的控制,但都是在意识中发生的事件。因此,弗洛伊德把情绪看作能够释放的过程,也承认情绪活动必须伴随有意识的体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拉帕波特(D.Rapaport)为首的新精神分析学派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情绪理论,但不同的是,他们把情绪放在更大的心理环境中进行考察。1950年出版的《情绪与记忆》一书中提出,能量释放、冲动、动机、知觉、认知、意识、和无意识等均参与情绪的形成。新精神分析学派还把情绪放在人格中来考虑,认为幼儿早期发生的重大情绪事件,若当时该情绪被压抑,其能量就会固定下来,永久地成为人格结构的一部分。因此,新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情绪与人格因素的关系,重视情绪或能量释放的途径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这些均为后来情绪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兴奋—评定”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提出了情绪的“兴奋—评定”理论,成为情绪认知理论的代表。该理论认为,情绪产生于评价过程。阿诺德指出,情绪体验是有机体对刺激事件的意义觉知后产生的,而刺激事件的意义则来自评价。例如,人们在森林里遇到熊时,会产生极大的恐惧。然而,如果在动物园里看到熊时,不但不会产生恐惧,反而会感到惊喜。导致这种情绪反应差别的原因在于,刺激环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认知评估过程,即刺激—评估—情绪。同一刺激环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阿诺德把情绪的产生与高级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阿诺德还详细研究了情绪产生的神经系统路径,认为情绪产生于大脑皮层与皮层下部位的相互作用,即情绪性刺激在皮层上产生对事件的评估,只要事件被评估为对有机体具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皮层兴奋下行激活丘脑系统,丘脑系统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引发身体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变化。此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上行再次通过丘脑到达皮层,并与皮层最初评价相结合至此意识经验便转化为情绪体验。综上所述,情绪的整个神经通路是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和结果,因此该理论被标定为“情绪的兴奋—评定理论”。

  (2)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拉扎勒斯(R.S.Lazarus)是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他强调指出,人与所处的具体环境对自身的利害性质,决定个体的具体情绪,同一种环境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是因为它对不同人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而种种不同的意义是通过不同人的认知评价来实现的。因此,情绪是对意义的反应。按照拉扎勒斯的观点,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行为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和自身的关系。拉扎勒斯将这种刺激评价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和再评价。

  初级评价是指个体评价情境对自身产生的意义以及利害关系的程度。初级评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是个体生存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初级评价有三种类型:

  ①无关,即刺激被评价为与人的利害无关,这一评价过程立即结束;

  ②有益,即情境被解释为对人有保护的价值,这类评价可具体表征为愉快、舒畅、兴奋、安宁等情绪;

  ③紧张压力,即情境被解释为使人受伤害,从而产生失落、威胁或挑战的感觉。严重的紧张性评价可表征为应激。

  次级评价是个体对拟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的评估,一般用以解释个体评估自己应对压力后造成伤害或威胁的程度。当人们要对刺激事件做出行为反应时,必须根据主观条件和客观社会规范来考虑行为的后果,从而选择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这种评价过程中,日常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再评价是以环境中新信息为基础,对所选择的应对策略和后果进行的再评估,其本质是一种反馈性的行为。情绪唤醒是通过对情境的再评价,并在所产生的活动冲动中得到的,其中包括应对策略、变式活动和身体反应的反馈结果。

  (3)沙赫特—辛格两因素情绪理论。两因素情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决定作用。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进行认知性的唤醒。为了检验情绪的两因素理论,他们于1962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但该理论并不否定生理变化和环境因素对情绪产生的作用。事实上,情绪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肉的活动向大脑输入生理状态信息;认知过程参与对以往经验的提取与当前情境的评估,而对来自三方面信息综合处理的结果,最终导致情绪经验的产生。

  4.机能主义情绪理论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机能主义情绪理论应运而生。机能主义情绪理论的基本思路来自达尔文的适应原则,即情绪是为有机体的生存服务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汤姆·金斯、伊扎德等。

  (1)汤姆·金斯是从动机的角度分析情绪的重要代表,特别强调情绪的动机作用。他认为,内驱力在强度和紧迫性上作为动机是不够的,而情绪则对内驱力起着放大的作用,最终演化为动机力量。因为,内驱力的关键作用仅在于维持生命提供信息,因此,内驱力的反应功能相对固定,而情绪反应则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受时间、地点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即使在缺乏内驱力的情况下,情绪也可以成为强烈的动机。显然,情绪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受内驱力的控制。

  (2)伊扎德则进一步发展了汤姆·金斯有关情绪与动机的关系理论,认为一切情绪行为都是适应和调节行为,而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以人格概念为基础,提出了情绪—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认为,人格包括几个子系统:内平衡、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这些子系统组合成四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四种动机系统中,很明显,情绪起着核心作用。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骼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同步发展的,因此,情绪的分化和适应功能是进化的最终结果。该理论将情绪过程分解为表情、体验和在神经生理上行动的轨迹三个部分。又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而每种情绪的原始形式都在进化中有其发生的渊源和适应价值,都有特定的意识体验特性。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坚持主张情绪产生于面部肌肉模式运动的内导反馈,面部表情行为是情绪体验的激活器。

  5.情绪的社会结构理论

  情绪的社会结构理论认为,个体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并非完全独立于外部社会,也不是唯一来自内省,个体的情绪体验植根于合理的社会情境关系中。因此,情绪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情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以不同形式进行表达。该理论认为,情绪至少包括以下四种社会结构成分:①个体动机情绪;②个体的需要与期待;③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和信念;④在人际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与信念。所有这些结构成分总是依据变化的社会情境进行着不同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论强调情绪的社会性。另一方面,结构论还认为情绪是高度个体化的。这一特点首先突出表现在情绪体验是在个体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中;其次,情绪体验中无不渗透着个体的家庭、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个体化因素的影响。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