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压力下的症状和后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压力下的症状和后果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上海海归女白领乱穿马路且“袭警”
青年报20060423
乱穿马路被交警拦住,硕士女白领刘某不但不交罚款,还粗口辱骂交警,并当场抓伤交警手臂。昨日,这名女白领成为本市第一个因为乱穿马路后妨碍交警执法的行人,被卢湾治安分局治安行政拘留10天。
刘某是沈阳人,硕士学历。4月20日下午1点左右,她与另一女伴在淮海路黄陂路口乱穿马路时,当场被正在执法交警拦下。警官再三耐心地告诉刘某,她违反了交通法规,需接受处罚。可刘某坚决不肯接受处罚,对面前的交警大骂脏话,并态度强硬地表示,不可能交钱。眼看围观的行人越来越多,刘某狠狠地将挡在自己面前的交警一把推开,企图走人。推搡中,刘的指甲一把将警官的手背抓破。最后在3位女交通协管员的帮助下,刘某被请进警车,带离现场。这个案例中的人物,如果是个男性,也不太会如此的吸引眼球,大家可能会认为,男性嘛,火气大点;如果是位中老年妇女,也可能习以为常地说:年纪大了,素质差点。标题中的几个关键词:上海、海归硕士、女白领。
记者采访刘某,问她为什么会如此的脾气火爆。26岁的刘某说:我压力太大了,那个时点上,就爆发了。一番沟通后,刘某的压力来自四方面:第一,在英国读书时候,得到的多是被表扬,赞美,在上海工作后,总是被批评,甚至是被侮辱;第二,老板总让加班,根本就是违法劳动合同法的,感到自身的权益受损,却无处声诉;第三,家在很远的外地,很孤单;第四,自己已过26岁,还没有男朋友,很焦虑。这所有的压力集中到了一起。
选择这个案例,想说明的是:无论拥有多高的学历、修养、年龄段、性别,面对超出自身抑制力的压力,我们的情绪就有可能“失控”,情绪的失控会带来行为的失控。
1.生理应激反应
几乎任何一种应激源都会让身体以以下相同的顺序做出反应:从中我们看出应激反应其实就是一种情绪反应。
第一步:唤起。当引发压力的情境突然来临时,应激反应很可能是以突然而剧烈的生理唤起开始的: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等。这些生理反应就是急性应激,即一种被应激源激活的短暂唤起模式。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他扬鞭策马,来到湖边,看见一个士兵在湖里拼命挣扎,并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乱成了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不知该怎么办。
拿破仑问旁边的那几个士兵:“他会游泳吗?”一个士兵回答:“只能扑腾几下!”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喊:“赶紧给我游回来,不然我毙了你。”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
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又听说拿破仑要枪毙他,一下子使出浑身的力气,猛地转身,扑腾扑腾地游了回来。
不会游泳的士兵突然发生戏剧性转变,是因为拿破仑“不游回来就毙了你”的强刺激,使他产生“应激反应”,才使出浑身力量,自救成功。
无论是动物或人类,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情境时,身体会自动发出一种类似“总动员”的反应现象。这种本能性的生理反应,可使个体立即进入应激状态,以维护其生命的安全,被称为应激反应。有些时候,唤起水平会逐渐增强,并持续很长的时间,即一种持续的应激唤起状态,我们称之为慢性应激,这种状态会消耗我们的体力和心理。
第二步:保护性的行为反应,战斗、逃跑或僵住的反应模式。
随着人脑的进化,可以使我们拥有了对多种同时发生的反应进行协调的能力,唤起启动了我们生理机制,其中许多是自动的、反射性的。这种内部的基本模式就构成了个体行为表现于外时可能有两种形式:一是向对象攻击,二是逃离现场,所以也称这种反应为攻击或逃离反应,这就是我们常简称的或战或逃(Fight-or-Flee),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行为是僵住(Freeze)。这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变化会导致面对危机的人出现的三种行为,对这三种行为研究的理论称为“3F理论”。
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猛兽,他们会怎么办?按照当时的流行做法:或者战斗或者逃跑。为什么要战斗或逃跑呢?
我们的祖先,一直受到饥寒、掠食者争夺以及敌对部落的威胁,为了生存,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斗争。然而,史前人们的机体,应付这场斗争是游刃有余的。面对外来的侵略和攻击,他们的生理机能使他们时刻处于迎战或是逃避的状态之中。面对外来攻击,迎战还是逃跑是人类生存需要的原始反应。在既没有胜算又逃跑无望的情况下,装死是最后一条路。
压力就像是一只猛兽,在它面前,逃跑或者搏斗是一种习惯性反应。
每年到春节长假,许多大龄单身者面对回家会被父母和亲友的逼婚,选择“不回家”,甚至有过一位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为了躲避父母的“逼婚”玩起了“失踪”,逼得父母写寻人启事,并保证以后绝不会再“逼婚”。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逃避”。也有积极应战的,比如临时找一个“女友、男友”什么的,或者主动面对家人的“逼婚”——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的好心态。
一般而言,当我们碰到意外的情境时,我们的本能反应就是逃跑,但当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到,迟早都要正视这一问题,逃跑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糟。
第三步: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做出响应。
虽然或战或逃反应会受到后天学习的影响,但是,它基本上是一种天生的反应。20世纪早期,心理学家沃尔特·坎农首先认识到这种反应,他研究发现,威胁能激发神经和腺体的一系列活动。后来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和下丘脑通过启动植物神经性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一系列反应来控制或战或逃反应。植物性神经系统在运作时不需要意识参与,该系统会给内部器官发出信号。
图4-4应激反应时的交感神经通路图
第四步:免疫系统的有效性降低。
如果应激源长期存在的话,前三个阶段能够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的警觉反应就会耗尽我们的精力和体内的防御资源,会导致高血压、免疫系统的崩溃以及其他各种症状。长期或重复的压力还有可能会让脑结构发生导致抑郁的长期变化,应激激素还会损伤脑子,干扰其再次产生神经元的能力。
(1)所有的压力诱发因素都会导致身体分泌诸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脏皮质醇等激素,并且进入血液循环。这些激素会导致一些短期的生理变化。
(2)所造成的生理反应主要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增多、血粘度增加。
(3)若伴有这些短期生理变化的压力持续存在,就会出现心脏病突发、中风、过度紧张、偏头痛、皮疹、肿瘤、过敏和肠炎。
(4)免疫系统的瓦解。
2.心理应激反应
压力的后果并不局限于生理方面的,在应对压力时,我们还会感到深度的焦虑和抑郁,如果压力的程度较高或者持续的时间较长,压力造成的心理后果的破坏性作用可能会超过上面谈论的生理后果。同样的,适度的压力水平对人们的心理上的积极性建设是有帮助的,但超过一定的阈限值,对心理健康就会造成破坏作用,而压力带来的心理症状是通过我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对于压力下的生理应激,更多是人们的本能行为,我们对于应激源所做出的心理反应,无论健康与否,都取决于感知、人格和习得的反应模式。
在一般情况下,压力可以激活机体的潜在能量,使人能以更积极、有效的状态投入所面临的压力情境,以赢得工作、生活的自控权。主要的积极后果是警觉性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但如果外界压力大大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或者机体的应激反应系统得不到阶段性的休整,就会使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发生紊乱、衰退甚至是衰竭,肌体的健康力就会急剧下降,人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1)压力对人的认知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注意力下降,难以聚精会神,经常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常常出现强迫性分心;思维阻塞,突然遗忘正在谈论的话题线索或资料,或者面对试卷脑子里出现空白;短期或长期的记忆力衰退,信息提取速度减慢,信息再认或再现的错误率加大;思维紊乱,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全面下降,言语表述缺乏逻辑性;等等。
(2)压力对人的情绪情感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经常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或烦恼;出现疑病或幻想,喜欢夸大病痛的感觉;性格发生明显变化,神经过敏,防卫心理增加,原有的良好个性突然一反常态,令人不可思议,而原有的不良性格则变得日趋严重;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下降,极端性情绪的发生率增加,经常出现敌意、攻击、愤怒、暴躁不安甚至是歇斯底里;郁郁寡欢,悲观失望,伤神哭泣,死气沉沉,自我评价降低,无助与无能感上升,精神萎靡不振;等等。
(3)压力对人的行为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大幅度下降,做什么事都觉得索然无味;行为活动的计划性、目标感降低,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被动局面;对于新鲜事物失去敏感性,行为懒散,办事拖拉,被动应付,不愿承担责任;逃避困难,失去上进的信心和勇气;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喜欢独自发呆;行为古怪,不合群,人际矛盾增加;持续失眠、精力不足,经常出现在上课或上班时打瞌睡的现象;借酒浇愁,吸烟量增加,面部扭曲,无意识的多余动作增多;等等。
下面我们罗列出一些典型压力过度下的心理症状和后果:
●易怒、焦躁以及其他明显的紧张表现;
●饮食习惯的剧烈改变;
●频繁吸烟、咖啡、酒精的摄入的增多;
●一些处方药使用增多,镇静剂、减肥药等;
●精神无法集中,判断经常失误;
●出现类似疯狂的举动;
●普遍行为症状是放大缺点;
●长期的压力造成对工作的吹毛求疵;
●精疲力竭;
●无法集中注意力;
●食欲不佳;
●忽视责任感;
●记忆衰退;
●易怒;
●悲观绝望;
●莫名恐惧;
●自卑;
●性冷淡。
高强度的长期压力会让人心智紊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一个普遍行为症状是放大其自身的缺点。
精疲力竭是压力造成的一种极端行为后果,精疲力竭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精疲力竭的人会产生冷淡、冷漠的行为特征。在职场上一个精疲力竭的人会心不在焉、付出最少精力地混时间。如果我们理解了“精疲力竭”一词后,我们对日常环境里的我们自己、周边的人的冷漠,在工作中大量的“混时间”的背后的原因,也许就不会只用一个简单的“道德水平低”和“不敬业”来评判。
3.压力与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体内一套用来抵御疾病的精密防御系统,这一系统具有三大功能。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防御是针对外来抗原的一种免疫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可保护机体不受病原体的感染。过高可引起超敏反应,过低可引起免疫缺陷,容易导致机会感染。
(2)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清除体内出现的变性、衰老和死亡细胞,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如果这种功能发生紊乱,易得自身免疫病。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清除突变细胞和持续性感染细胞的功能。如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出现癌变或持续性感染。
免疫系统无论对于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而压力与生理和心理状态之间都有极大的关系,那么压力与免疫系统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心理神经免疫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提出来的。LaPerriere等人(1994)认为,心理神经免疫是研究心理、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参数相互关系的学科。MaierWatkins和Fleshner(1994)认为心理免疫学是研究行为、脑和免疫学的学科。Zeller等人(1996)认为,心理神经免疫学是涉及研究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双向交流机制的一门学科。Ader(2000)提出,心理神经免疫学是行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学科之间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Mausch(2000)提出,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应激、心理失调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几乎所有典型的心身疾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免疫功能变化,不少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神经免疫中介机制是,心理收到紧张刺激后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这一途径影响到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或减弱,从而影响到靶器官的生理功能。免疫系统的中介机制更为复杂,在癌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心理应激可导致免疫功能的抑制,引起免疫功能有关的疾病。
在动物实验中,单独紧张刺激或单独接种病毒均不引起疾病,但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即可使病毒感染成功。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造成人的应对能力降低而出现抑郁、沮丧时,血中促肾上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抑制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人类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抵抗细菌和病毒等侵入人体内的异物,所以人体对于各种疾病的感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否健全。以往认为,免疫系统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孤立系统。最新研究证明,人脑能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这就意味着,人体对各种病症的抵抗力,会受到心理情绪的影响。
免疫系统不是单独地发挥作用,它和神经系统之间主要通过由大脑调节的激素和免疫细胞相关的神经纤维这两种方式相互作用,称之为心理神经网络。对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失望和悲伤等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研究表明,这些状态下,淋巴细胞增值减少,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血循环中白细胞核抗体的数量改变。另外,一个人对异物产生抗体的能力与焦虑的程度相关。过度焦虑使机体对有害物质所产生的抗体减少。压力的持续时间、性质与免疫改变程度存在着一定关系。压力持续的时间越长,悲观程度越重,特殊类型的淋巴细胞减少越多。心理压力同样与其他系统的活性有关,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交感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的活化可引起血液中激素水平增高,尤其是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人类的免疫系统是为了应对短期的应激源而进化出来的,许多急性的生理性的应激源,不会持续多久,会引发天然免疫反应,这些反应会帮助我们减少受伤的风险。与此不同的是,在面对慢性的持续时间较长应激源(失败的婚姻、不公的上司等)的时候,这一系统可能会因为过度使用而崩溃。在这种状态下,可能我们无法或战或逃,我们的免疫反应也不解决问题。没有有形的敌人让我们去战斗,也没有安全的庇护所可以寻找,更没有有效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这样,免疫障碍就会出现,使免疫反应的有效性大大减低,这会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我们传统上有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其中的一部分原因会不会是,原本的孝子们,长期照顾久病的父母,自己的心理、生理也已被击垮。 情商与生产率:给管理者的心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