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成都街巷志(上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新东门
由于成都的东门位置太偏南,往东门外去的人们颇感不便。辛亥革命以后,为了方便城内城外的交通,就在东边城墙的偏北处新开了一道城门,命名为武成门。成都人为了区别于原来的老城门,一般都叫作新东门,很少有人把它称作武成门。新东门于1914年开通,当时还修有城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城内居民跑警报方便,不但拆去了城门,还加宽了门洞与道路,把道路与天涯石北街直接连接了起来,这就是今天的武成大街。当年的新东门早已看不到了,今天只是保留在武成大街这个街名之中。
20世纪40年代东门城墙上的棚屋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
在一些地图和介绍成都的文章中经常把武成门写为武城门,这是由于不知道“武成”二字的来历所造成的错误。“武成”一称出于《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就是说秦国和晋国之间通婚了,和好了,不再打仗了(常见的成语“秦晋之好”即由此而来)。1914年开通武成门时,成都并不太平,以此命名就是寓意企盼和平,不再打仗。
抗战时期成都市民“跑警报”时的通行证 刘永禄提供
20世纪40年代武成门内的街道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提供
新东门开通以后,虽然是方便了市民出入城,但是也曾经一度遭到当时少数守旧的成都人的怨骂。怨骂的原因是来自20世纪上半叶的四川军阀混战。成都城长期都是四个城门,清代两百多年基本上是平安祥和的。1913年开了新西门,1914年开了新东门,这以后就开始了长达20年的军阀混战,甚至在成都城内爆发了几次规模不小的巷战。于是,一些老人就说是新开两道城门改变了成都多年来只有四门的缩头乌龟式的“龟城”的传统,新东门在前面伸出了一个头,新西门在后面伸出了一个尾,这就给屠夫提供了残害神龟、斩头去尾的可能,于是要求将新开的两道城门封闭。当时的一首《竹枝词》就反映了这一种呼声:“蓉城自古仿龟修,濯锦江边锦水流。首要缩藏才镇静,何须玄武(按:玄武是龟的别称)强伸头。”不过,新开的两道城门并未封闭,一来是少数人这种附会之说并未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二来是日本侵略者的轰炸不久就降临到成都人民的头上了。
新东门附近的河道,远处是新东门大桥。 20世纪80年代 王晓庄摄影
上述谈到的少数人的怨骂的背后,反映了军阀混战给成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新东门来说,就曾经在它新开不久之后的军阀混战中血流成河。1917年,驻成都的滇军、黔军与川军发生大规模巷战,新东门地区一度成为主战场之一,城墙被鲜血染红,城壕几被尸体填平。当时的红十字会在新东门地区收埋无人认领的尸体就达4000多具,其中有不少平民百姓。据当时报纸报道,最令人发指的是在尸体中发现了有如禽兽的暴行“放美人风筝”的真实证据:两个年约十三四岁的女孩被轮奸后又被剖腹,再将二女孩的肠子拖出加以联结。
清代的成都城墙只有四道城门,而且在晚上还要定时关闭。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新东门和新南门、新西门以及北较场存正门的开通,成都就有了八道城门,大大方便了市民的交通出行。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城内居民在有空袭警报时方便向城外疏散(当时叫跑警报),市政当局还在城墙上打开了几处不设城门的豁口(即缺口),除了这里提到的武成门之外,还有东较场、瘟祖庙、南较场、北门城隍庙、西城角街、万福桥、二道桥,以及今南河桥(即俗称的彩虹桥)以西等处。到了这个时期,两千多年来晨启夜闭的城门用于阻隔内外的作用就基本上消失了。 成都街巷志(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