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太平洋战争四:艰难时刻

抽丝剥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太平洋战争四:艰难时刻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抽丝剥茧

  对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日本人可谓志在必得。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的石油供应主要依靠美国。现在已变成现实敌人的美国肯定是指望不上了。当时日本每年石油的实际需求量约470万吨,如果能够抢到荷属东印度的800万吨石油,他们就可以实现石油的自给自足。日本政府认为,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应验了一个古老的神谕。“我国是由上帝发现的”,企划院总裁铃木贞一宣布,“我们的军队就是神的军队”,似乎不侵略荷印就是违背了上天的旨意似的。

  战后有日本历史学家说,日本为了石油发动战争,又因为没有石油而输掉战争。其实即使有了石油日本也不可能打赢战争,但至少说明在他们心目中,石油是最终战败的关键因素,真可谓“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日本战前的石油储备仅800万吨,如果不能尽快夺得荷印的石油,战争就无法长期维持下去。如果荷印作战最终遭到失败,之前的珍珠港、马来亚、菲律宾等所有战役就变得毫无意义。

  占领荷印不仅仅出于资源上的考虑。如果能够将这里据为己有,就可以与马来亚、菲律宾、小巽他群岛等地连成一线,建立起拱卫日本本土的“绝对防御圈”,进可攻,退可守,维持日军长期作战的能力。用大本营的原话就是“使大东亚战争永立于不败之地”。

  前文提到,尽管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荷兰就紧随英、美之后对日宣战,但在裕仁的宣战诏书中却并未将荷兰包含在内,东京在等待最佳时机,以免打草惊蛇。对日军来说,第一阶段就实施荷印作战存在着诸多现实困难。

  第一,距离太远。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距离日本东京有6000公里之遥,且有美军控制的菲律宾横亘其间。

  第二,路途不顺。如果荷印作战与进攻菲律宾、马来亚同时展开,受后两个战场制约,侧翼得不到安全保障的日军很可能进攻受挫。最好的办法是先占领上述两地,为进攻荷印打开通路,同时将那里作为进攻荷印的前进基地,缩短进兵距离。

  第三,投鼠忌器,进攻时机难以确定。日军担心荷印当局利用日军进攻马来亚和菲律宾的时机,将当地的石油资源及生产设施悉数破坏,使日本夺取石油资源的战略目标完全落空。而且这段时间荷印守军一定会加强戒备,使未来的作战更加困难。

  第四,兵力不足。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用于“南方作战”的陆军只有区区11个师团,还要分别用于多个战场,实在是捉襟见肘。

  综合以上因素,东京大本营无奈将最重要的荷印作战放在了第二阶段。这样就可以在香港、马来亚、菲律宾等战役结束后,从占领区抽调兵力充实承担荷印作战的日军实力。

  攻占荷印的任务交给了南方军下属的第十六军。开战之初的第十六军只有第二师团和第五十六旅团,总兵力30000人左右。如此兵力对面积是日本本土5倍,大多属于分散岛屿的荷属东印度来说,实在是连个下手的地儿都不好找。

  第十六军司令官由前文多次提到的今村均出任。今村在日本陆军中属于特立独行的另类人物。有人甚至评价说,今村的儒雅和冷静给一贯飞扬跋扈、目光短浅的日本陆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氛。

  1886年6月28日,今村均出生于宫城县仙台区。自幼体弱多病的今村一直到9岁还经常尿床。1905年,日本在对俄国的战争中取胜,原本准备学经济的今村在母亲的支持下改变志向,考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九期。今村在校成绩堪称优异,1915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时他是第二十八期军刀组首席,获大正天皇御赐军刀。在他的同学中,负责菲律宾作战的本间雅晴是军刀组第三名,相比之下,同期的东条首相排名第十一的成绩就稍显一般了。

  “陆大首席”自然迅速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今村的仕途从此一帆风顺。作为陆军未来希望的今村随后受命出国,先后担任日本驻英国、印度使馆的陆军武官。1930年8月,今村出任陆军省军务局征募课长并晋升大佐。1931年8月,今村开始出任要职,出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这一职位往往预示着未来有着美好的前途。1935年3月,今村晋升少将,出任第四十旅团旅团长。1936年3月,今村接替板垣征四郎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兼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馆武官。1938年,今村晋升中将,并于11月21日接替安藤吉利出任第五师团师团长。第五师团随后在桂南会战中侵占南宁。在国军抽调大部兵力、火力压倒日军的关键时刻,今村力排众议,反对撤兵并组织反扑。蒋介石一气之下将白崇禧、陈诚等人降薪留职,将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撤职查办,这些无疑都拜今村所赐。

  1940年,回到东京的今村出任教育总监部本部长,奉陆军大臣东条英机之命制定了臭名昭著的《战阵训》,旨在告诫日本士兵死不投降的诸多理论皆出于此。1941年6月,今村调任驻广东的第二十三军司令官。同年11月,今村接到了出任第十六军司令官,担负攻占荷属东印度的艰巨重任。

  荷印作战的前提是日本必须以最快速度占领马来亚和菲律宾。大本营陆军部在下达作战命令时,一再向第二十五军的山下奉文和第十四军的本间雅晴强调,这两个战役一定要竭尽全力,速战速决,至少也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为今村均的第十六军实施荷印作战争取宝贵的时间。

  后来的战事表明,山下奉文在马来亚和新加坡作战进展顺利,超计划完成了预定任务。本间雅晴尽管在菲律宾遇到了一些麻烦,但龟缩在巴丹和科雷希多的麦克阿瑟对大局已不产生负面影响。现实来讲,实施荷印作战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原计划荷印作战在1942年2月启动,但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根据战场形势情况,向大本营提出至关重要的荷属东印度作战可以提前进行。东京当即决定,提前一个月实施荷印作战。1942年1月20日,大本营和南方军正式向今村均下达了攻占荷属东印度、夺取石油资源的作战命令。

  在此之前,日第十六军的兵力也在不断加强。由于香港和菲律宾第一阶段作战进展顺利,1942年1月4日,大本营下令将原隶属中国派遣军第二十三军,刚刚完成侵占香港的第三十八师团划归第十六军。1月14日,在吕宋岛曾有惊艳表演的三大机械化师团之一——第四十八师团奉命归于今村均麾下。第十六军参与打架的人手基本凑齐,即丸山政男中将的第二师团、佐野忠义中将的第三十八师团、土桥勇逸中将的第四十八师团、坂口静夫少将的坂口支队,加上第十六军司令部及直属部队,总兵力超过了10万人。

  荷印作战区域甚广,有着广袤的大海和数不清的岛屿,战役展开当然离不开海军的支持。负责为第十六军提供海上护航的主力,依然是高桥伊望的第三舰队。美国亚洲舰队在菲律宾不战而退,高桥之前并未捞到像样的仗打,自然也无大的功绩。接到命令的高桥立即挥师南下,尾随美国亚洲舰队进入荷属东印度海域。

  除了高桥的第三舰队,近藤信竹的海军南方主力部队、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南遣舰队,偷袭珍珠港回国休整完毕的南云忠一第一航空舰队各部,随时可以对第三舰队提供支援。事实上,他们后来均参与了荷印作战。

  在荷印作战中,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出现了战略性失误。由于之前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已经战沉于中国南海,盟军在南方海域已无大型水面舰只。此时再将南云机动舰队派到南方来打酱油,就使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在珍珠港幸存的那几艘美军航母。

  除了海军,空中支援也必不可少。随着马来亚和菲律宾战役接近尾声,菅原道大中将的陆军第三飞行集团转而支持荷属东印度作战,共有各型战机354架,其中战斗机146架、侦察机36架和轰炸机172架。海军航空兵对最为关键的荷印作战绝不会袖手旁观,1941年12月23日和26日,塚原二四三第十一航空舰队麾下的第二十一、第二十三航空战队主力分别进驻棉兰老岛的达沃和霍洛岛,随时准备为荷印作战的陆海军提供空中支援。

  海军战机作战区域以东经122度为界。第二十一航空战队负责东经122度以东地区,并在1941年12月24日执行了对万雅老的首次轰炸任务。该战队在1942年1月24日日军占领肯达里后就以此为基地。第二十三航空战队负责东经122度以西地区,参加进攻打拉根、巴厘巴板和马辰的行动。此外,轻型航母“龙骧”号及4艘水上飞机母舰也配属给塚原的第十一航空舰队,随时提供机动支援。

  合计以上各部,直接参加荷印作战的日本陆海军飞机总数达到了430架,且随时可以得到补充。日军参战飞机大都是新机型,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对盟军形成了绝对优势。这还不算后来前来支援的南云舰队。虽然“翔鹤”号、“瑞鹤”号未能南下,但其余4艘重型航母上有精锐舰载机近200架。以上南云、小泽、高桥、塚原所属各海军部队,统属第二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指挥。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荷印作战势在必行,这是日本将战争进行到底的根本所在。东京大本营思前想后,难有万全之策,最终勉强为第十六军制订出一个大致的侵略计划:一、以坂口支队为先遣支队从棉兰老岛的达沃出发,先期占领加里曼丹岛,确保巴厘巴板的石油资源,抢占空军基地;二、以第三十八师团一部组成东方支队占领安汶和古邦岛,切断荷属东印度与澳大利亚的联系;三、以第三十八师团主力在苏门答腊岛南部登陆,控制最大油田巨港,抢占空军基地;四、第十六军主力,包括军部、第二师团从法属印度支那南部的金兰湾出发,直接登陆东爪哇岛;五、从菲律宾战场抽调的第四十八师团先集结于霍洛岛,作为攻击西爪哇的主力部队;六、待外围扫清之后,第二师团、第四十八师团、东海林支队在同一时间分三路登陆并最终占领爪哇岛。

  这是一个庞大的作战行动,其作战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行进在诸多岛屿之间的第十六军各部无异于走迷宫。相对于菲律宾和马来亚的单一目标,荷印简直像刺猬一样无从下手。从岛屿来说,由西到东依次是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西里伯斯、小巽他群岛的帝汶和安汶;就海域而言,有中国南海、印度洋、爪哇海和西里伯斯海四大水域。如果在所有岛上都驻军,百万大军也不宽裕。

  面积只有12.6万平方公里,在所有岛屿中排第四位,但爪哇岛无疑是荷属东印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岛东西长970公里,南北最宽处160公里,荷属东印度7000万人口中超过5000万人居住于此,这里集中了荷、英、美、澳在该地区85%以上的部队。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这里被日军列为最后攻克的目标。

  日军荷印作战采取的是抽丝剥茧战术,战斗首先从众多外围岛屿打响,最后的“蛹”才是爪哇岛。首先开启战端的并非第十六军,而是南方军直属的川口支队。该支队由第十八师团第三十五旅团旅团长川口清健少将指挥,以步兵第一二四联队为基干,外加炮兵、工兵和海军特别陆战队各一部组成。早在1941年12月16日,从中国广东出发的川口支队经长途海上航行,从西面登陆加里曼丹岛。看到优势日军登陆,当地英国守军及时摧毁了油井设施,荷兰潜艇击沉了两艘日军运兵船、击伤一艘驱逐舰。登陆后的川口支队并未遇到多大抵抗,只有英军旁遮普步兵“可以拼掉的一个营”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游击作战,日军轻松攻占英属婆罗洲北部军事重镇米里和诗里亚,1月25日占领古晋,取得了下一步作战必需的航空基地。由于巴丹和科雷希多久攻不克,川口支队随后于1942年3月奉调前往菲律宾,支援本间雅晴第十四军的最后作战。

  日第十六军最先加入战团的是坂口支队。该支队由第五十六师团步兵指挥官坂口静夫指挥,由第一四六步兵联队、一个野炮大队、工兵和海军特别陆战队各一部组成,主要负责中路的作战。早在东京还在为“战与和”争论不休的1941年11月,未雨绸缪的坂口支队已经在为未来的战争进行着积极准备。11月19日,他们长途跋涉登上了帕劳岛,这里与未来的主战场加里曼丹岛气候、地形极其类似,坂口支队将在此地展开异常残酷的热带丛林作战训练。

  在前往帕劳的航途中,一只从西方飞来的鹰突然落在了坂口乘坐的运输船的桅杆上,士兵把它捉起来装进了笼子。这一情景让坂口支队的所有官兵笑逐颜开。据说在甲午战争前夕,同样有一只鹰落在了一艘日军巡洋舰的桅杆上,随后联合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战胜了强大的北洋水师。今天这一征兆也被看成胜利的象征。

  日军士兵素以吃苦耐劳著称。训练第一天,他们在密林中的行进速度仅仅是每小时50米,训练10个小时合计前进500米。

  一旦美日开战,坂口支队的进攻路线是首先登陆棉兰老岛的达沃,之后转战霍洛岛,以此为基地进攻爪哇岛北部屏障加里曼丹岛。74.3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岛几乎是日本面积的两倍,全境都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以坂口支队目前的行进速度,等他们穿越丛林到达岛南岸的马辰港时,估计黄花菜都馊了。

  坂口将部队分成若干小队,各小队之间展开了丛林跋涉竞赛。此举果然有效,第二天的行军时速就突破了70米,第三天达到100米,10天后竟然超过了500米,一小时的穿越距离和第一天整天相同。

  前文已提及,战事刚刚开启,坂口支队就迅速从帕劳出发,于1941年12月20日凌晨在棉兰老岛的达沃登陆。轻松站稳脚跟后,坂口将达沃防务交由同期登陆的三浦支队负责,之后马不停蹄于22日从达沃出发,在25日占领了菲律宾与加里曼丹岛之间的战略要地霍洛岛,名不见经传的霍洛岛就此成为日军攻击荷属东印度的主要前进基地。

  1942年1月9日,稍事休整的坂口支队兵分两路从霍洛岛出发,分别驶向加里曼丹和西里伯斯。两路部队的攻击目标分别是两岛的军事要地打拉根和万鸦老,配合他们作战的是吴第二特别海军陆战队的1000人。

  直到攻击即将发起的1942年1月12日,日本才正式向荷兰政府宣战,比荷兰向日本宣战整整晚了34天,宣战理由是“为了保护日本在荷属东印度的侨民和他们的利益”。

  打拉根是加里曼丹岛重要的石油产地。自1941年12月24日起,日海军航空兵就开始对打拉根多次进行轰炸。1942年1月10日,驻打拉根的荷兰侦察机发现了一支由16艘运输船及护航舰艇组成的入侵舰队,他们无疑就是坂口支队以及为之护航的第四水雷战队,司令官为西村祥治。

  尽管盟军战机很快起飞对入侵船队发起攻击,但日军还是冒着密集的轰炸强行登陆。让人略感意外的是,新战场竟成了日本人的主场。当地居民早已对英国的殖民统治深恶痛绝,将日军视为前来解救他们的“恩人”。除了日本侨民,当地土著也纷纷为日军送上补给,主动提供盟军情报并为日军带路,当地警察积极用灯火为坂口支队指示登陆地点。11日清晨,日军在打拉根的三个登陆点同时登陆。守军的抵抗异常顽强,在正面强攻受挫之后,日军派出一支小分队从背后实施迂回包抄,导致守军腹背受敌,阵形大乱。经过一天半的激战,打拉根防御部队伤亡惨重,濒临崩溃。12日7时30分,英军指挥官决定投降。日军顺利占领了打拉根油井和附近的机场。

  由于通信线路被炮火切断,投降命令未能及时通知到位于卡隆甘的岸炮连。在英军指挥官宣布投降之后,该炮连还击沉了两艘日军扫雷艇。当时这两艘艇正与其他四艘艇一起在海港南入口处进行扫雷。由于犯下了这一滔天“罪行”,该炮连所有兵员在放下武器后被日军集体处决。

  日军的战术目标并未完全达到。接到侦察机发来日军来攻的消息,明知不敌的打拉根守军从10日就开始破坏油井、港口设施和机场,放火焚烧了10万吨储油。海港周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这一切使登陆日军顿足捶胸,心痛万分!

  在海港南入口处布雷的荷兰“普林斯·范·奥伦杰”号布雷艇、K-10号潜艇及一艘巡逻艇在10日夜间和11日凌晨趁暗夜仓皇逃离。这艘布雷艇在逃跑途中被日军驱逐舰“山风”号和第三十八号巡逻艇发现并很快被击沉。

  东路日军在9日午夜到10日黎明抵达西里伯斯岛东北部,兵分五路开始登陆,遭遇微弱抵抗后于11日占领万鸦老。日军在这里首次使用了海军空降部队——横须贺第一特别海军陆战队,一支334人的海军空降部队在附近一处机场着陆,第二天又有185人成功空降。在此期间,荷兰、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飞机攻击了日军登陆船队,损失飞机一架,并未取得任何战果。

  到1月13日,守军所有阵地均落入日军之手。24日,第二十一航空战队已经前出至万鸦老附近的米那哈沙机场。

  占领打拉根后的坂口支队于21日出发,向着下一个目标巴厘巴板快速挺进。位于打拉根以南500公里处的巴厘巴板,既是加里曼丹岛东海岸的主要港口,也是该岛最大的商业中心,这里是荷属东印度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北部有一个很大的煤矿。如果日军能够成功侵占,就等于给油表已进入倒计时的日本油库开始注油。

  打拉根失守之后,盟军已经加强了对加里曼丹岛附近海域的侦察。除派出为数众多的巡逻机,一些潜艇也奉命开往这一海域,兼具侦察和攻击两大任务。1月21日,联军海军司令部收到了在望加锡海峡巡逻的一艘荷兰潜艇发来的紧急电报,称有一支日军船队正浩浩荡荡通过望加锡海峡全速南下,船队有运输舰和货船20余艘,由多艘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很明显,日本人下一步的攻击目标是重要油港巴厘巴板。

  盟军立即派出战机前往攻击日军登陆船队。23日清晨,6764吨的“南阿丸”号油船被盟军陆军航空队的轰炸机炸沉。虽然轰炸机队带回的消息是“战果甚大”,实际上日军庞大的舰队并未伤及元气,仍继续向目标快速逼近,当晚在巴厘巴板附近海域抛锚。上半夜,荷兰“K-18”号潜艇突破了西村舰队的警戒圈,对6988吨的运兵船“敦贺丸”实施了鱼雷攻击,立即遭到西村舰队的围追堵截。

  危机迫在眉睫。23日,联军海军司令官哈特上将感到形势严峻,认为必须派出水面舰艇阻止日军的登陆行动。当时他手头仅有几艘美舰可供使用,哈特急令自己的副手威廉·格拉斯福德少将率6艘战舰从帝汶火速北上,前往阻击日军的南下舰队。

  这支规模不大的舰队全部由美舰组成,包括2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夜色茫茫的望加锡海峡能见度极差,由于美军舰艇对这一海域并不熟悉,急速行驶中的新式轻巡洋舰“博伊西”号不幸撞在海图上并未标明的一处暗礁上,舰体底部被划开一条38米长的大裂口,连正常航行都异常困难,显然已无法带队前往攻击。格拉斯福德只好下令该舰径直驶往澳大利亚维修,“博伊西”号就此逃过了死亡的命运。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边“博伊西”号踉踉跄跄尚未走远,这边格拉斯福德少将的旗舰“马波亥德”号轻巡洋舰动力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导致航速大减,根本无法按期抵达作战海域。格拉斯福德只得下令塔尔博特上校率领剩下的4艘驱逐舰继续快速北上迎敌。仗还没打,2艘主力舰就失去了作战能力,似乎预示着舰队此行凶多吉少。后来的事实证明,战场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望加锡海峡,塔尔博特上校率领“福特”号、“波普”号、“帕罗特”号、“保罗·琼斯”号等4艘驱逐舰以27节的高速摸黑北上,悄无声息地绕过苏拉威西岛的曼达尔角,劈波斩浪向敌舰队的锚地前进。开战以来,四面八方传来的都是令人沮丧的坏消息,舰上的美军官兵早就渴望能打个胜仗来除除晦气,为珍珠港死难的弟兄们报仇。包括塔尔博特上校在内的全体官兵均杀敌心切,斗志昂扬。尽管这些四烟囱的老式驱逐舰舰炮火力很弱,但每舰都带有12条鱼雷。“福特”号的鱼雷官史洛特·加隆中尉感慨地说:“既然巡洋舰的大炮不能指望,此行便完全靠鱼雷发挥作用了。养兵千日,现在终于到了我们驱逐舰显现威力的时候了。”大家都希望能够在暗夜里突然杀出,让日本人饱餐一顿他们的“铁香肠”。

  23时,接近战场的美军各舰已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四周一片漆黑,午夜时分,旗舰左舷前方忽然出现了亮光。瞭望哨报告说,发光处是一艘敌舰在燃烧,熊熊火焰在漆黑暗夜里格外明亮。海风送来阵阵汽油焚烧的味道,那正是早上被荷兰轰炸机击毁的“南阿丸”油船还在水面上苦苦挣扎。塔尔博特看了看表,此时正是午夜时分。

  那艘油船已无攻击价值,舰队远远绕过燃烧的油船继续前进。24日凌晨2时许,瞭望哨报告说“前方就是巴厘巴板”,全体舰员立即警觉起来。黑夜掩护了美军舰队,也蒙蔽了敌舰的视野,日军对于逐渐接近的美军舰队毫无察觉。

  凌晨3时,一队日军驱逐舰在黑暗中破浪而来。由于速度太快且距离很近,美军驱逐舰无法及时发射鱼雷。日军根本料不到自己的眼皮底下会突然冒出一支盟军舰队,近在咫尺的双方相向而行,擦肩而过。

  很快,行驶在最前面的“福特”号瞭望哨高声喊道:“周围全是敌人的舰船!”只见1艘巡逻艇在前边带队,12艘运输船紧随其后,正慢吞吞地驶出巴厘巴板海湾向南驶去。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喜出望外的塔尔博特当机下令“向敌舰展开攻击”!

  4艘美军驱逐舰开足马力向日舰冲了过去。此时巴厘巴板的油井仍在燃烧,冲天火光把大半个天空映照得火红透亮,清晰衬托出众多日舰的轮廓,给美舰创造了绝好的攻击条件。在距离只剩几百米时,美舰纷纷发射鱼雷。一艘日舰当即中雷爆炸,这边爆炸引起的冲天巨浪尚未落下,那边另一艘运输船再遭厄运。美军鱼雷在海面上来回飞窜,航迹在火光映衬的波峰浪尖上隐约可见。双方距离是如此之近,一位参加战斗的美军军官后来回忆说:“日舰炸裂时所产生的剧烈震动,几乎能把人从舰桥上震落下来。”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突遭攻击的日舰顿时乱作一团。为登陆船队护航的是西村的第四水雷战队,包括“那珂”号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4艘扫雷艇、3艘巡逻艇。由于前半夜荷兰“K-18”号潜艇的攻击将西村的大部分舰只成功引走,此处门户洞开。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日舰起初以为遭到了空袭,一些反应较快的日舰开始向空中开炮,探照灯强大的光柱在天空扫来扫去。

  美军舰队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福特”号一马当先,其他三舰紧随其后,在塔尔博特指挥下往来反复冲杀了4次。“福特”号的马克中尉回忆道:“我曾一度看到5艘日舰炸裂开来,在熊熊火焰中逐渐下沉。闪光中可以看到日军士兵纷纷离舰跳入海中,海面上到处都是晃动的人头。”

  美军驱逐舰的48条鱼雷很快放完,塔尔博特下令炮击。直到此时,日本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之前突如其来的打击不是来自空中而是海上。此时西村舰队已闻讯赶回,迅速对美舰实施还击。“福特”号被日军一发炮弹命中,辅助无线电台被毁坏,但该舰仍带伤坚持战斗,打出的一发炮弹准确命中了日军运输船。

  美军鱼雷和炮火的连环攻击导致日军损失惨重,3519吨的“须磨浦丸”、7064吨的“辰神丸”、5175吨的“吴竹丸”先后沉没,“P-37”号巡逻艇也被击伤。美军的攻击虽然痛快,但显然慢了半拍,那些运输船大多已完成卸载,船上的士兵和物资大都已经上岸,美军击沉的几乎是几艘空船。

  东方欲晓。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塔尔博特下令迅速脱离战斗南返泗水港,此时是24日的凌晨4时。几艘一战时期的老舰能取得如此战绩,堪称辉煌。美中不足的是,返航途中的塔尔博特因兴奋过度心脏病突然发作。

  自1898年杜威率领美国亚洲舰队与西班牙人火并以来,这是美国海军首次进行的水面作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辉煌战果。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上将后来在《大海战》一书中如此评价:“在整个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期间,这次夜战是盟军部队取胜的唯一海战。”

  消息传回国内,美国民众的精神为之一振,各大媒体开始狂炒所谓的“巴厘巴板大捷”。但一场小规模袭击作战的成功对整个战局丝毫未补,也并未能阻止日军继续南下。荷印战局依然十分严峻。

  就在登陆船队遭袭的差不多时间,1月24日凌晨3时至6时30分,日登陆部队在巴厘巴板的两个登陆点顽强登陆。一路日军向守军炮台和碉堡发起了猛烈进攻,另一路日军沿城西的河流溯流而上,切断了巴厘巴板的水源。两路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击城区。面对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英军指挥官报经万隆总部批准,迅速撤离了守备部队。巴厘巴板失守之后,愤怒的日军杀死了当地所有白人,作为对他们破坏石油设施的惩罚。

  一支200人的英军小部队经过艰难跋涉,到达了距离三马林达200公里处的一个机场。日军原来并不知道该处有机场。1月24日,一架盟军运输机从机场起飞,不久就被一架日军战斗机击落,彻底暴露了机场的准确位置。第二天,日军出动战机轰炸了这处机场。得知日军已从打拉根南下之后,1月20日,该地英军毁坏三马林达附近的油井后迅速撤离。2月3日,日军占领三马林达。

  稍事休整的日军马上瞄准了下一个攻击目标,距离巴厘巴板400公里的马辰港。马辰东南25公里就是距离爪哇岛最近的乌林机场,以此为基地对爪哇岛实施空袭更为方便,对此日军必须加以攻占。

  日军原计划是走海路。但运输船队在巴厘巴板遭到美军驱逐舰的攻击,造成的严重损失导致运输舰不足。日军确信距离爪哇岛的盟军机场越近,船队受到的威胁也将更大,纯粹走海路已不现实。坂口和西村经过商议,决定兵分两路从南、北方向夹击马辰港,其中陆路被作为主攻方向。

  1月30日,准备从陆上发起攻势的日军主力离开巴厘巴板,此时在帕劳的艰苦训练派上了用场,该部开始星夜兼程穿越莽莽丛林。尽管此前已在类似环境条件下训练了不短时间,但艰苦行军仍使超过80%的日军士兵患上了痢疾等热带疾病。经过九昼夜急行军,日军主力从北面渐渐接近了马辰港。

  另一部日军依然乘船沿加里曼丹岛东海岸南下。为避开盟军海空军打击,登陆船队昼伏夜航,终于在2月8日抵达马辰东南约80公里处,在未遭任何抵抗的情况下成功登陆。10日,日军占领乌林机场。11日,南、北两路日军不费吹灰之力攻占马辰,至此,加里曼丹岛全部落入日军之手。站在马辰向南眺望,对面就是盟军重兵把守的爪哇岛。

  与此同时,占领万鸦老的东路日军也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1月21日,他们分乘6艘运兵船,朝西里伯斯岛另一军事要地肯达里进发。肯达里镇西10公里处有一处设施完备的机场,1940年才建成。日军入侵部队于24日凌晨3时在肯达里附近海域抛锚,日出时开始登陆。守备部队只进行了微弱抵抗,当天机场就落入日军之手。这对于盟军又是一个沉重打击,从肯达里起飞的日军轰炸机可以直接攻击东爪哇岛。

  2月1日,日军对爪哇岛北岸的猛烈空袭迫使哈特上将把联军海军司令部从泗水迁至爪哇南岸的芝拉扎军港。

  在马来屏障外围,日军最后占领的战术要点是西里伯斯岛最南端的望加锡。2月6日,日海军特别陆战队一部在肯达里登船,直奔望加锡而去。8日午夜,运兵船在望加锡以南海面抛锚。9日清晨,日军开始登陆。到19时,荷兰守军残部在毁坏港口设施后逃入丛林,准备开展游击作战。当晚,日军占领望加锡。

  其间在2月8日,美军“S-37”号潜艇悄悄潜入望加锡海域,对日军护航舰队实施了鱼雷攻击,成功击沉日军驱逐舰“夏潮”号。据后来考证,此前“海神”号潜艇在威克岛海域击沉日军驱逐舰“如月”号的战报不实,“夏潮”号才是美军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击沉的第一艘日军战舰。

  日军下一个目标是新几内亚岛和西里伯斯岛之间的战略要地安汶岛,那里由荷兰和澳大利亚部队联合防守,附近有荷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水上飞机基地。日军在登陆之前已多次对安汶实施空中打击。1月16日,由8架轰炸机和4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彻底炸毁了安汶水上飞机基地,导致盟军在短期内根本无法修复使用。

  在小小的安汶,出现了久违的南云舰队。1月24日,17架俯冲轰炸机和18架零式战斗机从“苍龙”号、“飞龙”号航母上起飞——这是山口多闻和他的第二航空战队在参加珍珠港、威克岛战斗后的首次亮相——对安汶的盟军机场实施了狂轰滥炸。25日,9架日军轰炸机炸毁了机场机库和油库。26日,4架日军战斗机击落澳大利亚“汉德逊”式飞机3架,击伤1架。鉴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盟军所有反击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29日,附近区域所有可用的盟军战机均奉命撤回泗水。

  日军东路作战主要由东方支队承担。该支队以刚刚结束侵占香港的第三十八师团第二二八联队和一个山炮大队为基干组成,指挥官为伊藤武夫。配合陆军作战的还有吴第一特别海军陆战队的820名士兵。

  1月31日,东方支队登陆安汶岛,当日几乎未遇任何抵抗即侵占安汶镇。翌日一个澳大利亚岸炮连投降,拉哈机场于2月2日被日军侵占。3日,除安汶北部的两支步兵小分队外,其余约2600人的荷兰军队和一个澳大利亚步兵营向日军缴械。那两支步兵小分队进行了4天游击战后最终放下了武器。5日,日军战机进驻安汶机场,进一步扩大了空中优势。

  只有荷兰布雷艇“普林斯·范·奥伦杰”号和“高登·莱乌”号在安汶湾布设的水雷给敌人带来了一些麻烦,导致日军扫雷艇一沉两伤。

  东方支队的下一个目标是安汶东南、达尔文港西北的帝汶岛,这里属于葡萄牙的地盘。此前荷兰和澳大利亚已于1941年12月17日派兵进驻帝汶,这一做法是防止日军抢先占领这里——帝汶是澳大利亚与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空中航线的重要中转站。

  两国在进驻之前曾通报中立的葡萄牙政府,他们没有任何领土野心,所采取措施只是针对日本人。一旦葡萄牙对帝汶采取必要防御措施,两国将立即撤走军队。2月初,葡萄牙曾派出部队,但未能到达该岛即被日军在途中击溃。

  从2月12日开始,日军开始加紧轰炸安汶的彭富伊机场和古邦一带的公路。15日,盟军增援部队从达尔文港出发开赴帝汶。第二天,他们在海上遭到了日军的轰炸,并未遭受重大损失的增援部队受命返回达尔文,至此,帝汶变得孤立无援。17日,日军东方支队一部在安汶登船前往帝汶。

  19日,从肯达里起飞的日军战机对澳大利亚北部港口达尔文进行了轰炸,以策应帝汶的登陆行动。担任支援任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南云舰队,第一航空战队的“赤城”号、“加贺”号,第二航空战队的“苍龙”号、“飞龙”号,这4艘主力航空母舰悉数到场,停泊在达尔文港西北350公里的海域,舰上共有战斗机36架、轰炸机71架和鱼雷机81架。

  20日,日军按计划在帝力和古邦以南登陆,同时在彭富伊机场附近投下了307名空降部队,这些伞兵隶属于海军横须贺第三特别陆战队,是清晨时分从肯达里机场出发的。次日,第二批323名伞兵被投放在同一地点。20日当天,古邦失守,两天后机场也被侵占。值得一提的是,帝汶守军化整为零进入丛林,随后的游击战时间持续一年多之久,直至最后一名游击队员被捕杀为止。安汶、帝汶相继失守,日军完全切断了从澳大利亚增援爪哇岛的东方通道。

  在日军攻占爪哇岛外围岛屿的过程中,美、英、荷、澳四国海军各自为战,本就孱弱的海军力量分散使用,根本无法扭转处处挨打的被动局面。2月2日,四国联合司令部在泗水召开了作战会议,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将四国海军所有舰只集中起来,合编为一支海上突击编队,集中对付日军的进攻。关于组建联合编队的提议,早在1月中下旬就有人提出,意见始终无法统一。司令官韦维尔上将和参谋长波纳尔中将赞同这一主张,但海军负责人美国的哈特上将和英国的帕里泽少将均持反对意见,最后勉强达成了统一。

  海上突击编队起初只编入了美国重巡洋舰“休斯敦”号、轻巡洋舰“马波亥德”号和4艘驱逐舰,荷兰轻巡洋舰“德·鲁伊特”号、“特罗姆普”号和3艘驱逐舰。在随后几周内,英国重巡洋舰“埃塞克特”号、澳大利亚轻巡洋舰“帕斯”号以及英、澳一些驱逐舰也编入其中。突击编队由荷兰海军少将卡尔·多尔曼统一指挥。

  突击编队刚刚成立第二天也就是2月3日,70余架日军轰炸机从肯达里机场起飞,对盟军最重要的海军基地泗水进行了大规模轰炸。这是日军航空部队在荷印作战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不单泗水军港遭到严重破坏,盟军薄弱的空中力量再遭致命打击,海军损失飞机12架,陆军损失18架。空军遭受的重大损失致使依靠岸基飞机支援海军舰队的梦想彻底化为泡影。

  4日清晨,一架荷兰侦察机发回大量日军舰船在巴厘巴板集结的消息。多尔曼少将迅速率突击编队从泗水出航,准备北上迎击这支南下的日本船队。天气晴朗,海面风平浪静,但好天气并未给盟军舰队带来好运。刚刚出发不久,高速北上的突击编队就被日军一架侦察机发现,54架日机立即从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的临时机场起飞,直扑多尔曼突击编队。

  日机以9架结成一队,首先向块头最大的“休斯敦”号重巡洋舰和“马波亥德”号轻巡洋舰发起攻击。缺乏空中掩护的盟军舰队处境险恶,被迫边分散边以高炮对空反击。“休斯敦”号的高射炮火击中了一架向它俯冲的日军轰炸机,却招致更多日机马蜂般的集中攻击。中午时分,一颗450公斤炸弹准确命中“休斯敦”号,将其后主炮塔炸成了一堆废铁,当场阵亡48人、受伤20人,后甲板燃起了熊熊大火。

  身处险境的“马波亥德”号极力向西、向北转舵,以躲避一颗接一颗凌空落下的炸弹,但仍在13时被一颗炸弹命中,舰尾引发大火,当场阵亡15人、受伤34人。当时军需队的一名中国厨师虽身受重伤,却临危不惧,奋力抢救负伤的同伴。美国《美日海战纪要》如此描述:“这名厨师名叫梁福,其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称赞。”不久,该舰又连中数弹,大量海水涌入舱内,“马波亥德”号摇摇欲坠。

  多尔曼少将的旗舰“德·鲁伊特”号的40毫米高炮在交战中充分发挥了威力,击落一架日军轰炸机。当这架坠落的日机试图对重伤的“马波亥德”号发起自杀性撞击时,“德·鲁伊特”号的高炮手及时在空中将它击成一团火球,但自身也在攻击中受轻伤。

  眼见战况不利,多尔曼急令全军快速撤退,两艘受伤的巡洋舰在驱逐舰的护卫下撤往芝拉扎军港。之后“马波亥德”号经暂时修理后撤往锡兰,逃出生天。

  东边的葫芦还未按下去,西边的瓢又浮了上来。巴厘巴板失守,盟军只剩下苏门答腊岛东岸巨港这一处油田。盟军采取一切措施加快石油生产,但日军的攻击已近在眼前。日军负责西路作战的是完成侵占香港的第三十八师团主力(缺东方支队)。

  日军对巨港志在必得,这里有当时远东最大的油田,年产量470万吨,正好相当于日本的年需求量。换句话说,如果日军能够完好无损地将巨港拿下,东京大本营今后再也不必担心油料的问题了。

  1月27日,日军西路部队和首批突击部队在婆罗洲的邦卡登陆。29日,占领坤甸和山口洋的二号机场。为了便于对邦加岛和巨港实施空袭,日军原本打算使用马来亚关丹和婆罗洲古晋两处机场。由于关丹机场未能按时准备就绪,日军只得将进攻邦加岛和巨港的日期从2月10日推迟至15日。东京原来认为,只有先占领新加坡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但大本营很快改变主意,提出先对巨港下手,一旦攻占巨港,就意味着新加坡被完全孤立。

  进攻邦加岛和巨港的日军由先遣部队和主力部队两部分组成,由南遣舰队司令官小泽治三郎中将负责海上指挥。先遣部队的目标是占领邦加岛上的战略要点如文岛附近的机场,然后兵分三路经慕西河支流前往进攻巨港。主力部队则直接进攻巨港和南苏门答腊。

  由于日军在马来半岛的进攻势如破竹,并完全取得了制空权,从2月中旬开始,日军就开始对巨港西北16公里的盟军一号机场实施轰炸,其间许多航行在新加坡和爪哇岛之间的盟军船只被击沉。此时位于巨港西南60公里的二号机场尚未被日军发现。

  2月9日,日军先遣部队离开金兰湾。11日,主力部队也从那里出发。先遣部队于14日在邦加岛登陆,未遇任何抵抗轻松占领文岛机场。先遣部队一部天亮时分继续向前驶往慕西河口。

  巨港位于苏门答腊岛慕西河下游,东距海岸110公里,属于内河港口城市。作为远东最大的石油产地,巨港有两座大型炼油厂和一处机场,由荷、英、澳军队共同把守。机场位于巴邻旁市西北120公里,炼油厂在市东郊穆西河支流两岸。守卫机场的盟军官兵有530人,守卫两座炼油厂有550人。在攻占打拉根和巴厘巴板时,那里的油井及炼油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确保巨港油田和炼油设施的绝对安全,日军拟使用空降部队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炼油厂,不给盟军实施破坏的时间。

  之前出场的都是海军空降部队,在巨港,日本陆军首支空降兵部队——久米精一大佐的第一挺进团终于闪亮登场。日军拟在登陆前两天,以陆军伞兵第一挺进团第二大队在机场及炼油厂附近伞降,迅速夺取机场和炼油厂,同时切断盟军的交通线,阻止守军后撤和援军增援。伞兵第二大队的700人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负责攻占机场;第二梯队攻占两座炼油厂;第三梯队为预备队,随时对两个方向实施增援。大队长甲村随第一梯队行动,连久米也将亲自随伞兵空降,参加这次至关重要的战斗。

  该部伞兵由陆军第八十一战队和第十二空运队的70架运输机负责空中输送,3个战斗机战队担任护航。预定出发地点为马来亚的居銮、卡杭机场,距离巨港约600公里。2月6日,伞兵第二大队已经在马来亚西北部的双溪大年机场随时待命。

  2月8日,伞兵部队开始陆续转至居銮、卡杭机场。为运输机提供护航的陆军战斗机共140架,海军战斗机180架——这是开战以来最大的一个护航战斗机群,可见日军对夺取巨港油田的重视。

  攻击发起之前,日军几乎每天都出动战机对巴邻旁实施航空火力准备。2月14日8时30分,伞兵第二大队乘70架飞机起飞,11时进入慕西河上空。之后机群分成两队,分别飞向机场和炼油厂。跟偷袭珍珠港类似,日本人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整个苏门答腊岛上空乌云密布,但唯有巨港上空晴朗无云,好像特意为日本人的空降做好了准备似的。

  为了迷惑盟军的视线,所有日军飞机都涂上了英军飞机的标志。11时26分,负责攻占机场的第一梯队开始伞降,高度为100~150米。如此庞大的机群自然躲不过守军的眼睛,盟军高射炮火很快喷出火舌,仅有的5架战斗机匆忙起飞迎战,击落日军运输物资的运输机1架,迫降运兵运输机1架,但它们很快就被更加凶悍的日军战斗机揍下来3架,其余2架慌忙逃走。

  第一梯队主力在机场东南3公里外的一处沼泽地着陆。由于灌木丛生,观察困难,同时遭到机场高炮的平射,空降后的伞兵无法集中并收集空投的武器,只得以3人为一小组匍匐向公路前进,大部分人只能使用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和手雷进行战斗。一些日军士兵埋伏在路旁,等待从巨港兵营开出的守军装甲车和卡车,躲过机枪扫射后伺机反扑。由于人少和缺乏重武器,日军初期的战斗异常惨烈。

  这支日军伞兵部队早在1939年就开始组建,士兵全是从各野战部队精心挑选出来的,绝对属于千里挑一,单兵作战素养极高,类似于《亮剑》中山本一木的特种部队。战斗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日军士兵凭借手枪与数十名荷军对抗。一名日军伞兵陷入20余名盟军士兵的包围,在打倒了8名士兵之后重伤自杀。当行进到公路时,日军终于凑齐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开始向机场和高射炮阵地发起猛攻。第一梯队剩余人员在机场西南的沼泽地着陆,之后迅速以随身携带的武器向机场攻击前进,攻占了一座高炮阵地和兵营。至21时,即着陆之后10个小时,伞兵第一梯队成功占领机场。

  攻占炼油厂的第二梯队于11时20分开始伞降,分两个小队攻打两座炼油厂。攻打第一炼油厂的小队在油厂附近的沼泽地着陆,当时炼油厂铁门紧闭,门外布满了铁丝网和地堡。日军伞兵利用手雷等轻武器消灭了地堡守军,12时30分攻入炼油厂办公大楼,开始搜捕技术人员和重要资料,并将太阳旗高高升起在瞭望台上。14时10分,炼油厂守军在迫击炮炮火的支援下向日军发起反击,毫无结果。15日凌晨3时,眼见反击无望的守军全部撤走。8时40分,日军完全占领了第一炼油厂。

  攻打第二炼油厂的伞兵错误地降落在厂前的湖面上,湖水足有1.5~3米深,湖中有一条小路直通炼油厂。降落后的伞兵立即向小路游去,并成功俘获了盟军3条小船。集合后的日军遭到炼油厂附近地堡火力的封锁无法前进,一直到晚上才趁着夜色攻入厂内,占领了办公大楼。第二天,日军清除了厂内的残存盟军。

  15日10时,久米在刚刚占领的机场着陆。13时,后续预备队在机场伞降。会合后的日军准备前往攻占巴邻旁市。侦察报告显示市内已无守军,久米随即率部向市区开进。此时第三十八师团主力10000人已顺利登陆,久米所部在慕西河大桥与海上登陆的先头部队会合,两部合力于当日全部占领巨港。此次空降作战,伞兵第二大队亡38人、伤50人、失踪10人。东京对这次空降作战给予了高度评价,称那些空降部队为“天降神兵”。

  尽管经过精心策划,但最后结果不甚理想。西面的BPM工厂完好无损落入日军之手,东侧的NKPM工厂在伞兵着陆时已燃起熊熊大火,80%的炼油设备遭到破坏,这也成为今后战俘营中的荷兰人饱受日军折磨的主要原因。不幸的消息传到南方军和大本营,一众日军大腕个个顿足捶胸。

  之后,日军中意外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之前在攻打万鸦老和望加锡时,日本海军已经使用了空降部队并取得成功,得知消息后,陆军主动告知海军,自己也将派伞兵对巨港实施空降作战,提议等战斗结束后陆海军同时向东京汇报。但在巨港作战结束后,陆军并未告知海军,单独将战功报给了大本营。对陆军这样的行为,海军深表不满。

  外围岛屿接连失守,到处一片风声鹤唳。就在日军即将对巨港发起攻击前的2月11日,联合司令部内部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故。海军司令哈特上将提出出于“健康原因”交出海军的指挥权,由荷兰赫尔弗里希中将接替他的职务。哈特同时将美国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副手格拉斯福德少将。华盛顿的英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此很快予以确认。2月14日,双方进行了正式交接仪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已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可是我失望了,情况就是如此。”说完上述一番话,哈特带着部分参谋人员乘“鲨鱼”号潜艇溜之大吉,取道澳大利亚返回美国,从此在太平洋战场上销声匿迹。

  深究哈特辞职的原因,在于他与赫尔弗里希在很多问题上意见不合。作为一个纯粹的悲观主义者,之前曾高度赞扬那支舰队“威武雄壮”的哈特认为,荷属东印度终究是守不住的,失败早已命中注定。要说哈特的观点也属合理,但矮矮胖胖、已经谢顶的荷兰海军司令赫尔弗里希不这么认为。作为出生在荷印的荷兰人,赫尔弗里希对脚下的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仍然认为联军能够在海上打败日本。巴厘巴板海战的昙花一现有力证明了他的观点,赫尔弗里希就此提出“制止日本人应该在海上而不是海滩”,主张盟军舰队主动出击。哈特却认为盟军力量过于薄弱,缺乏必要的空中掩护,擅自出击凶多吉少,双方观点截然相反。这场争吵最终得到了解决,华盛顿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宁可让荷兰人自己承担即将来临灾难的责任,于是命令哈特将指挥权交给赫尔弗里希。留在爪哇岛毫无希望,哈特于是干脆选择撂挑子走人。

  赫尔弗里希决心誓死捍卫荷兰这块最后的殖民地,丘吉尔曾对他的勇气大加赞赏:“这位坚强的荷兰人从不丧失信心,总是不惜任何代价、不顾敌人压倒优势的兵力,有力地去反击敌人。”

  对于日军进攻苏门答腊岛的行动,赫尔弗里希立即采取相应对策。2月13日,他下令多尔曼少将率“德·鲁伊特”号、“特罗姆普”号等5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向西远征支援巨港。当晚,盟军舰队驶抵邦加岛海域。根据此前侦察机发回的情报,这一海域有日军运输船14艘及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护航舰队。多尔曼下令搜索海面,并未发现日舰的影踪。屋漏偏逢连夜雨,翌日清晨,不慎触礁的荷兰驱逐舰“范·格恩特”号因伤势过重无法行驶,最终自沉。

  14日9时20分,搜索日舰未果的多尔曼舰队反被小泽治三郎旗舰“鸟海”号重巡洋舰上的一架侦察机发现。两个半小时后,多尔曼舰队就遭到一大群日机的袭击,盟国舰队被迫仓促应战。多尔曼向赫尔弗里希请求空中掩护,后者立即致电空军司令部求援,但自始至终未有一架盟军战斗机出现在多尔曼舰队上空。此时,皇家空军22架“飓风”战斗机正停留在巨港二号机场。可能由于日军正在进攻巨港,空军无法为舰队提供支援。更大可能是盟军联系不畅,不能协调一致。

  海空激战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缺乏空中保护的盟军舰队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所幸数艘舰只受轻伤,并未造成重大损失。眼见空中掩护毫无指望的多尔曼不敢恋战,于13时下令舰队返航,途中又多次遭遇日机的追杀,一天之内遭到的空袭竟有5次之多。一直到17时45分,日军最后一架飞机才悻悻离去。傍晚时分,舰队驶抵巴达维亚,大部分舰船伤痕累累,盟军舰队元气大伤。对于连续遭受打击却毫无战果的这次增援行动,多尔曼少将痛心疾首地说:“历史必将谴责我的临阵退却。”

  就在巨港陷落的同一天,西北方再次传来噩耗,大英帝国远东最坚固的堡垒、“拱卫南方资源宝库的两个看门人之一”——新加坡沦陷。此时,东北方向的另一看门人正龟缩在巴丹半岛自顾不暇,对于阻挡日军肆虐南洋已毫无意义。盟军的军事力量被分割在两个相距甚远的战场上——缅甸和爪哇岛,而后者的外围据点几乎全部被日军攻占,局面已到了无可挽回的绝望地步。

  对于日军接二连三的胜利,大英帝国首相丘吉尔剩下的只有哀叹:“他们的部队从来不越过他们以海岸为基地的强大空军掩护的范围,也从来不越过他们海上航空母舰所能掩护的范围。一个军国主义国家蓄谋已久的深远计划,在这次战略奇袭中全部实现了。”

  2月17日,多尔曼抵达芝拉扎与赫尔弗里希进行了面商。多尔曼告诉同胞新上司,鉴于日军在新加坡、苏门答腊岛夺取了众多空军基地,在得不到空中掩护的情况下,盟军舰队已不可能在西爪哇海作战。他建议将舰队集中在东爪哇海,伺机打击来犯日军。无奈之下,赫尔弗里希只好同意了多尔曼的请求。

  西路激战正酣,东路和中路日军并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早在巨港失守之前的2月5日,第四十八师团金村支队已经离开菲律宾的林加延湾,穿过霍洛岛于15日到达万雅老。18日,他们分乘两艘运输船出发,攻击目标是与爪哇岛一水之隔的巴厘岛。

  攻占巴厘岛是第十一航空舰队参谋长大西泷治郎提出的意见。由于盟军舰队近期表现活跃,大西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芝拉扎为基地的多尔曼舰队可以得到陆基航空兵的支持。如果日军出兵占领巴厘岛并抢占岛上的航空基地,全部爪哇岛就将处于日军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内,对未来的海上、陆上作战极其有利。而且驻西里伯斯和加里曼丹的日军飞机经常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无法随时发动攻击,而巴厘岛的机场更方便日军从那里出发对盟军基地实施轰炸。

  盟军侦察机很快发回了日军小股部队登上巴厘岛的消息。形如棒槌的巴厘岛东端较大,柄部有一个设施完善的机场。该岛与爪哇岛之间的巴厘海峡最窄处只有1600米,两岛几乎是粘在一起,日军登陆巴厘岛跟在爪哇岛直接登陆几乎没有差别。巴厘岛一旦失守,爪哇岛可谓朝不保夕。

  赫尔弗里希决定倾尽全力阻止日军夺取巴厘岛的企图。此时,多尔曼率西征舰队刚刚返回,他也极力主张趁日军刚刚登陆、立足未稳之机,出重拳给日军以毁灭性打击,重新夺回巴厘岛,粉碎日军东西夹击爪哇岛的战略企图。

  可是时间太仓促了。盟军舰船虽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因之前疲于奔命、四处出击,能够调动的舰艇分别驻泊于泗水和芝拉扎等地,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形成拳头。无奈,多尔曼只好下令所属舰艇分三个批次轮番实施攻击。

  2月19日黄昏,多尔曼率队从芝拉扎出发,对日军登陆船队实施第一波攻击。随“德·鲁伊特”号一起出航的有另一艘荷兰轻巡洋舰“爪哇”号和四艘驱逐舰。荷兰人的运气实在太差,驱逐舰“科顿埃尔”号出港时因舵机失灵意外搁浅,直到黎明涨潮时才被拖走。两艘巡洋舰只好在三艘驱逐舰护航下继续前往战场。

  多尔曼决定采用的战术是,由巡洋舰为先锋惊扰日舰,引敌舰开火,等日舰暴露位置后由驱逐舰“皮德·海英”号、“福特”号、“波普”号寻隙实施鱼雷攻击。

  当多尔曼舰队开足马力驶入狭窄的龙目海峡时,不幸首先被日舰发现。日舰突然打开探照灯,炮弹随即像雨点一般向盟军舰船打来,日舰发射的鱼雷在黑黝黝的海面上四处飞窜。“爪哇”号首先被一发炮弹击中,甲板上顿时火焰冲腾。“皮德·海英”号被一道强烈的光柱罩住,随即遭到两艘日舰的集中炮击,像手风琴一样缩成一堆,很快就消失在海面上。

  眼看友舰遭遇不测,“福特”号以30节高速向前猛冲并向日舰发射了鱼雷。对面传来一声巨响,一艘日军运输船刹那间燃起大火。此时日舰已完全警觉,所有护航舰只均赶到现场,铜墙铁壁似的挡在运输船前面,多尔曼无法冲过龙目海峡。深夜,23时,多尔曼下令撤离战场返航芝拉扎,盟军第一波攻击遂告失利。

  第二突击群由荷兰轻巡洋舰“特罗姆普”号和美国驱逐舰“斯图尔特”号、“帕罗特”号、“爱德华兹”号和“皮尔斯伯里”号组成,4艘驱逐舰行驶在前,1艘巡洋舰紧随其后。当宾福德中校率舰队从泗水到达巴厘岛附近海域时,已到了20日凌晨1时。看到远处一艘大型运输船正在燃烧——那是之前“福特”号取得的唯一战果,宾福德断言之前多尔曼少将的第一攻击波已经重创敌舰,其实日军并未遭受多大损失。

  1时30分,第二突击群在左舷方向发现第一批日舰,美军驱逐舰立即发起进攻,“斯图尔特”号率先发射鱼雷,“帕罗特”号也猛烈开火,日舰立即实施反击。混战中,“特罗姆普”号舰尾被击中,舵机受损,但仍顽强冲向前去与右舷方向的敌舰交火。这艘倒霉的轻巡洋舰随后被击中11次,舰桥和指挥塔接连受损。

  尽管盟军舰只连连发射鱼雷,舰炮与机关枪也同时开火,致使日舰周围水柱四起、险象环生,但日舰的还击炮火丝毫不弱且更加准确。“斯图尔特”号先是被命中舷舱,接着一艘救生艇被炸掉、领航员受伤。“帕罗特”号舵机关键时刻出现故障,幸好此时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已经奏效,有3艘日舰先后被击中发生爆炸。其中“满潮”号驱逐舰被“皮尔斯伯里”号发射的鱼雷击成重伤,不得不拖回望加锡修理。

  第二波攻击同样无法突破巴厘海峡。眼见敌军占据优势且越战越勇,而己方主力“特罗姆普”号已遭重创,宾福德中校只好下令舰队全体向北撤退。

  第三波攻击由盟军鱼雷艇突击群承担,8艘鱼雷艇分东、西两群驶往战场,每群各4艘。实际上离开泗水时有9艘鱼雷艇。出海刚刚10分钟,一艘鱼雷艇就撞在灯标上严重受伤,不得不提前返回港内。到达指定海域的鱼雷艇没有见到友军,也未能找到日军登陆船队,只好在黎明时分无功而返。

  面对夜战技术更加精湛的日舰,盟军打击日军运输船队的攻击全部落空。虽然盟国击伤了日军驱逐舰“大潮”号、“满潮”号、“朝潮”号和运输船“相模丸”,但自己的损失更大。“斯图尔特”号返回基地后倾覆,“皮德·海英”号沉没,“特罗姆普”号遭受重创,后被送往澳大利亚维修,其余舰只大都带伤。对盟军来说,史称的“巴厘海战”实属一次得不偿失的夜袭行动。

  巴厘海战,盟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未能集中使用,却分成3个攻击波各自突击,犯下兵力分散的大忌,最终招致失败。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多尔曼不可能不懂,实在是形势紧急不得已而为之。

  在海军掩护下,日登陆部队于19日0时15分顺利登岛,600名荷印守军一触即溃。19日下午,日军完全占领巴厘岛。24日晚,由6艘舰船组成的日军登陆突击群将更多的陆军部队遣送上岸。

  从1941年底到1942年2月底,荷属东印度地区的盟军没能成功阻止任何一次日军的登陆行动。一旦凶悍且兵力占优的日本陆军站上陆地,那些团、营甚至是连级的盟军守卫部队只能选择投降或崩溃。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厘海战中尽管盟军并未取得像样的战果,也并未遭受重大损失,那些“主力”舰只根本来不及出战。但日军指挥官安倍敏夫大佐向上汇报的战果是,“击沉敌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重创驱逐舰2艘”。相对盟军的实际损失,这一战果无疑被放大了。按道理,别说山本,就是老酒对几艘驱逐舰就能击沉两艘巡洋舰也表示怀疑。但之前接到的好消息太多了,山本竟然相信了这一大大虚夸的战报。山本本来认为参与荷属东印度作战的海军力量略显不足,拟以南云舰队主力航母南下参战。得此战报,山本立即下令南云舰队转向东进,执行对澳洲大陆实施攻击的任务。

  之前在2月15日,停泊在帝汶岛附近海面的南云舰队对600公里外的达尔文港进行了一次毁灭性打击。在偷袭珍珠港的“英雄”渊田美津雄的带领下,189架次舰载机从“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航母上起飞,一举击沉停泊在达尔文港的1艘英国驱逐舰、4艘美国运输船、1艘英国油轮和4艘澳大利亚货轮,击毁飞机23架,炸死238人,炸伤300多人,日军仅损失2架飞机和5名飞行员。可笑的是,对达尔文港,南云竟然准备发起多轮攻击,这“勇气”如果放在珍珠港就太“完美”了。在遭受这次毁灭性打击之后,达尔文港已基本失去作为基地的价值。

  到2月中旬,日军第一阶段攻占爪哇岛外围岛屿的作战基本结束,其南下的战略态势恰似一只巨大的章鱼,从东、西、北三面向爪哇岛伸展了魔爪。站在爪哇岛四面望去,东、西、北三个方向的诸多岛屿都插上了日本的太阳旗,孤岛已处在日军的三面合围之下,剩下那个方向是遥远的南极洲。

  丘吉尔赞成成立联合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守住新加坡。“东方直布罗陀”沦陷之后,英国人的目光迅速转向了硝烟四起的缅甸,那是大英帝国最重要殖民地印度的前沿阵地,不容有失。2月16日,韦维尔致电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如果没有大批增援部队,马来屏障很难坚守。”他同时向丘吉尔发去了一封电报:“按现有力量和可能得到的增援,没有什么胜利的希望,建议将途中的澳大利亚部队全部调往缅甸。”——刚从新加坡跑到爪哇岛的韦维尔又准备跑路了。

  2月21日,韦维尔接到了盟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回电:驻各岛所有战斗部队必须竭尽全力坚守爪哇。正在途中的海军和空军增援部队可以直接前往指定目的地,但陆军增援部队必须改道前往。驻爪哇的联合司令部必须撤退。

  韦维尔根本没有心思继续待在爪哇。2月22日,他再次电告丘吉尔:“我担心ABDA地区的防御已经崩溃,爪哇势难长期坚守,现在再向爪哇投入不论什么力量,对延长战斗已不能起到多大作用,我认为这里的司令部再存在下去已无甚用处。最后谈谈我本人。您认为派我到什么地方合适,我都将一如既往完全愿意竭力效劳。我在这里辜负了您和总统的期望,如果当时另选高才的话,也许能够成功。我极不愿意离开这些意志坚强的荷兰人,如果您认为这样做尚有好处的话,我将留在这里尽可能长久地与他们并肩打到底。谨向您表示良好的祝愿。恐怕您正面临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我相信您的勇气定能放出光彩渡过难关。”

  罗斯福不能放弃麦克阿瑟,丘吉尔同样不会放弃韦维尔。这位英国上将随后被派往印度,我们很快就能在缅甸看到他的拙劣表演了。

  在向丘吉尔发出要求重新安排工作电报的同时,韦维尔与荷兰总督一起商讨对策,最后向华盛顿提出建议:ABDA联合司令部不是撤退而是解散,把荷属东印度海、陆、空部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荷兰人。韦维尔此举等于说,大难临头,你们荷兰人自己玩吧,丘吉尔叫俺回家吃饭呢。

  由英、美主导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2月25日中午,盟军联合司令部宣布解散。一个新组织随即开始行使职权:司令部设在万隆,塔尔帕顿陆军中将任司令官同时兼陆军司令,赫尔弗里希任海军司令,范奥伊恩少将任空军司令。多尔曼少将仍然受命指挥海军突击编队。这回所有关键岗位上都换成了荷兰人。不过事到如今,换成谁都无关大局了。

  丝残茧破,蚕蛹一般的爪哇岛已赤裸裸地暴露在东、北、西三路日军的兵锋之下。 太平洋战争四:艰难时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