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内心的斑马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去卢沟桥
去卢沟桥方向的人很多,但站牌上并没有“卢沟桥”这一站。招手车上的售票员把头伸出来,像卷心菜里面爬出来的虫子,脖子扭着,冲这边尖声吆喝,媚笑,把车皮擂响,从她的红唇里蹦出的地名很烫手,似乎我已等了很多年,只等她这么一声“深情”吆唤。
历史究竟是什么东西?它需要我也钻进卷心菜啮咬一番然后到达它隐秘的根部么?卢沟桥,你活了八百年的老时光,足以把我的一生变成惊蛰那样短。然而这是八百个冬天后的又一个冬天。好像有点冷,又有点麻。中巴车走走停停,它的速度是温吞吞的。只有在这突然爆发的流行曲里,厄尔尼诺的冬天才开始肉滚滚地扭哪。“爱,喔,草率的爱,只有臭鼬,在月光下觅食”。这是罗伯特·洛威尔几句诗,大概没记错。窗外闪过高大而萧瑟、好像吊着许多小虫子的白杨树,黄油般的阳光从树隙间漏下来,把前面的巨型吊车和一个蜂腰肥臀、红头发的女人,涂得有点灿烂了。
中巴停在了桥头,可以说是把我“扔”在一个似是而非的地点。这是与之同名的新桥。我体验过各种似是而非状态,因此没感到有什么不对头。从新桥到可以望见的老桥,还有一段现在时需要穿过。我很惊讶,桥下竟没有一点河水,只剩下一万年的沙子在奔淌……
没有流水的永定河肯定很渴。不像我,早上喝了一海碗北方的玉米粥,还有夹火腿肠的大馍馍。有意思的是,半道上遇见一大班人马,他们在路边停下一长溜“蓝鸟”。他们黑压压地朝这边河沿晃过来,正好把我夹在中间。坦白地说,我原打算迅速逃离这个“方阵”,他们一看就是当官的,头发后梳,大腹便便,领带随风摆动,不时指指点点。我缺乏这些标记和表征,如果置身其间会很快暴露身份,或者被弄得滑稽不堪。但我一看见庄严的摄像机从下面的沙滩向这边仰拍时,便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我懂得新闻与历史的拜把子关系。谁不想挤在前面“抢”这样的镜头,在“历史”的风景里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会速朽的一部分?我想象不出我变得“高大”时是个啥模样。反正河里没有水,挤掉下去也不会淹死,连鞋底都不会潮。
历史已经或正在发生,它的泡沫部分从来都是溢彩流光的。我看不见历史吞进又吐出的东西,但我无疑被“吐”出来了。现在我握着一张门票,从铁栅口进入老桥。几个游客向栅口边走边谈,我也是游客之一,彼此都有一点共同的气味。从栅口进来一些当地过桥的,不用买票,铁皮票亭竟能一眼将他们与游客区分开,便是明证。不妨说,游客是那种幽情横生的松散团伙,五湖四海,南腔北调,刻上“某某到此一游”,然后吐一地瓜子皮。在乾隆的风流韵事像蚊子一样加速繁殖的市井嗡嗡声中,作为游客的我,终于亲眼看见了他的御笔真迹“卢沟晓月”。乾隆也没有忘掉题写“某某到此一游”。时间中的游客,到世上来走一遭都想留下点什么。凭借一块石头,谁都想求得不朽,不当过客。只是电视剧《雍正王朝》尚在运演八王夺嫡的“历史”空间,这个穿开裆裤的弘历呀又尿了一次床。
空空荡荡的桥上,阳光很好。几百个狮子在桥栏上很生动,跃跃欲试。多不容易,一种神态保持这么久,都风化了。它们看上去模样都差不多,几乎每个狮子都套着项带挂着铃铛。我伸头在它们的后背看了看,连带结都雕得松紧有度,似乎早就准备好了对付八百年后这偶然的一瞥。我突然发现存在着一种叫做“历史的时髦”的东西。时髦是当下时尚的产物,但“历史的时髦”,却是历史与时髦的悖反结合,一种在骨子里流传的“时髦”。没有什么比狮子的雕像更时髦也更久远,尽管这种时髦被叫做“文化”的东西遮盖了。
当然,“文化”是个好东西。它是一个无限大的饼子,可以随便撒上芝麻胡椒糖精什么的,诸如厕所文化、烧饼文化、裹脚文化、娼妓文化等等。阳光的确很好,懒洋洋的。我不知道,这些狮子距我更近,还是距桥头的古碑、华表和乾隆的御笔更近。我猜想其中总有一只心不在焉:它在想象一片落叶还是一粒沙子的脚步?
然而,一个人站在这样的桥上会感到彻底孤立。这种孤立是沙砾色的,无法分辨的。它滚动,飞起,被吹入卢沟桥巨大而沉郁的阴影之中。我是一个迟到者,八百年后来到桥上,桥还没有走远。在它被保存下来的、一长片原先的桥面上,深凹突凸,辙沟累累。我认定其中最深的辙沟,是吱纽吱纽地穿过北方平原的独轮车留下的。我不能不震惊于这种被史书和日常闲谈所摒弃的细部:它使无边重叠的岁月以及被忽略的卑微之物得以现身。只有它,保持着与漫长历史、生存的那种“可怕的对称”。“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逝者艾青,一九三八年的目击者,先于我听见了它……
桥西头铁栅内,有十几个卖古玩的摊位。我一一浏览了它们。这会儿,我看上去像不像一个在行的买客?卖主都是中年以上妇女,她们不会忘记告诉我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以及识别的种种技巧。这里包含着一个她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奇妙逻辑:只要向你指出哪些是“假”的,仿制的,“真”的才会成为真的,可信的。一个老太婆见没有什么买客,便把凳子挪到巨碑的围栅前,眯在那儿晒太阳。我和她随便聊了几句。她说她很早以前不在这儿,解放后才从东北老家迁过来。然后她努努嘴,对着河说,去年水可大哩。这时,她满脸的皱纹收得很紧,不像刚才在摊边时朵朵绽开。看来,西北风是最真实的,勿需诡辩的。太阳还是比“逻辑”好。但历史必须在黑暗中忍受这些逻辑,并隐藏无数个无意义的瞬间。
我花了十元钱,照了一张立竿见影的快照。“咔嚓”一声后,她把相纸塞入衣服里面焐了焐,然后递给我,诡秘地说:天冷,捂热了就更清楚。瞧,一个游客,就是这样和卢沟桥叠印在一起:“他”一定在平面上感到了这个女人的体温,然后“他”孵出了微笑,很灿烂的笑。我该满足了。我折转身,由西向东。一列火车,从距此不远的钢铁的“卢沟桥”上呼啸而过,仿佛是新桥在同这边的旧桥打招呼。我禁不住又回过头来。那西岸的树丛中有一个游乐场,可以望见里面有旧飞机和老坦克。西北风吹来流行乐和孩童们的叫嚷。我忽然想,进入游戏或者卡通片的历史该是怎样的景象呢?比如,日本人可以在游戏机和卡通片里打赢“二战”,并重新占领“卢沟桥”。
一个人在这样的风中会感到彻底孤立。卢沟桥没有芦花飞扬。历史孑然一身,仍将孑然一身。在即将远离的路上,我看见通向永定河的裂沟里有坚白的冰。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内心的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