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结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7)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主要结论
(一)性别和年龄结构存在偏差
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上海科技海归群体中,女性比例仅占20.58%,大大低于出国留学人员和国内科研人员的平均水平。此外在年龄结构上,也是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科技人才为主,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仅占23.79%,不足四分之一。这一方面不利于青年科研人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人才结构的失衡造成青黄不接现象。
(二)上海科技海归人才流动模式
上海科技海归人才流动主要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占据了科技海归流动的47.88%,接近半数,是人才流动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对象;第二梯队是日本、德国和英国,合计占总数的28.85%;第三梯队是法国、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合计占总数的12.51%,这三个梯队共占总数的89.24%;除此之外的36个国家或地区仅占总数的10.76%。
(三)上海科技海归在高校间的分布不均衡
上海科技海归在高校间的分布总体来看,呈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越是有名的高校,对海归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越强。排名前三的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共计拥有海归2 579人,占总数的53.54%,超过半数,剩下的2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海归2 238人,占总数的46.46%。排名最后的2个科研院所科技海归人数加起来甚至只有3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