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社交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佛光菜根谭(全三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叁 社交篇001
提得起,放不下,心门狭窄窄;
提不起,放不下,心中长凄凄;
提得起,放得下,心胸坦荡荡。
002
与君子交要以道义,与小人交要以礼貌,
与邻居交要以诚信,与部属交要以恩惠。
人的交往一如交通,应四通八达。
003
对下不可官僚,要与人为善,
对主不可怨言,要居下如臣。
004
要求别人之前,先反求诸己;
责怪别人之前,先反观自照;
赏赐别人之前,先了解公平。
005
以众人之心志为心志,则能通众人之愿望;
以众人之耳目为耳目,则能尽众人之情理。
006
平等和平奠定在人人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落实于事事协调沟通。
007
毁谤人,欺负人,必损其阴德;
赞美人,帮助人,必增其福德。
008
笑容,是世间最美的色彩;
赞美,是世间最好的声音。
009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
010
以爱才能赢得爱,以恨不能赢得爱;
以敬才能赢得敬,以嗔不能赢得敬。
011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也;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也。
012
书必拣择而读,则开卷有益;
人必拣择而交,则近贤希圣;
言必拣择而听,则是非明白;
地必拣择而到,则行为无险。
013
不说人非是厚道,不辩己非是高见,
扬人善事是报恩,隐人过恶是修德。
014
人我自在是神足通,看破苦乐是天眼通,
是非分明是天耳通,皆大欢喜是他心通,
同体共生是宿命通,见闻清净是漏尽通。
015
禁得起考验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
禁得起考验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
016
不必言而言,是谓多言,多言招怨;
不当言而言,是谓妄言,妄言惹祸。
017
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接受心,
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018
依附得人,可获终身快乐;
投靠非类,将造一生之殃。
019
知己、律己,是立身处世之要道;
容他、助他,是人际相处之良津。
020
观树之阴影而知其高大,
观人之存心而知其德行。
021
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
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培育英才;
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
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022
不为讨便宜而侵犯他人,不为逞己快而讽刺他人,
不为嫉彼好而打击他人,不为护私欲而伤害他人。
023
要人原谅你,你先要原谅人;
要人了解你,你先要了解人。
024
自己有过,高高兴兴地改过;
别人有过,心平气和地劝告。
025
举一知十,未必是聪明之辈;
举十知一,未必是愚蠢之人。
诡言标异,未必有卓越之处;
言行平淡,未必非睿智之人。
026
计较易生烦恼,戕害健康;
无争能得心安,有益身心。
027
上等语言,亲切诚恳,措辞优雅;
中等语言,中规中矩,本本分分;
下等语言,不伦不类,粗鄙不堪。
028
以道德节义和人交往,
所交皆善友,品德也会日趋清高;
以谄曲利益和人交往,
所交非善友,品德也将日渐低落。
029
有禅,就像有花朵,能芬芳香郁;
有禅,就像有山水,能美化环境;
有禅,就像有油盐,能增加百味;
有禅,就像有阳光,能照古鉴今。
030
助人善愿,其德无量;成人善事,其功更倍。
031
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
勿因己之拙,而忘人之能。
032
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
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
033
被人包容,显示自己渺小;
原谅别人,才能扩大自己。
034
唯有爱惜力量、养深积厚,
才能蓄势待发,实现理想;
唯有爱惜众缘、尊重包容,
才能群策群力,共成美事。
035
别人灰心的时候,
一句鼓励的话,能使人绝处逢生;
别人失望的时候,
一句赞美的话,能使人重见光明。
036
对人,要往好处想,要往长处看;
对事,要往远处想,要往大处看。
037
进步要在心平气和中才能求得,
人缘要在随喜服务中才能培养。
038
不明理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
不惜情的人,永远获不得友谊。
039
人性的尊严,来自互敬、互爱;
人我的敬爱,来自共信、共赖。
040
人我相处之道,重在随缘不变;
利害得失之前,要能不变随缘。
041
只要耐烦有恒,
时间的浪潮会将“小”人物推向时代的前端;
只要脚踏实地,
历史的巨手会将“小”因缘聚合成丰功伟业。
042
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批评别人的短处,
不宣扬自己的贡献,不抹杀别人的成就。
043
利益均沾,莫以公物私惠亲友;
宁己受难,不因小祸牵累他人。
044
知识可以充实自己,懿行更可以庄严自己,
说法可以度化他人,威德更可以摄受大众。
045
信心进步道业增,努力接受学业成,
做人圆融怨尤少,口常赞叹福德全。
046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荣;
达理之人,不为抑挫所困。
停车留空间,将来好回转;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047
待人应似春风,处世须像夏莲,
律己宜带秋气,利他犹如冬阳。
048
交道德的朋友,如读圣贤列传;
交风趣的朋友,如读散文小说;
交精明的朋友,如读财经文献;
交诚实的朋友,如读历史诗篇。
049
人在顺境时往往会得意忘形,
所以知本分是做人的根本;
人在逆境中常常会灰心丧志,
因此常精进是处世的基础。
050
平和是社交的艺术,轻声是文明的象征,
微笑是人际的阳光,信任是成功的朋友。
现代人社交礼仪之道也。
051
了解别人是体谅之道,宽容别人是和睦之道,
接纳别人是群我之道,关怀别人是友爱之道。
052
危难之中,先安定心理;是非之前,先明白事理;
做人之时,先了悟真理;处世之际,先通达情理。
053
世故不宜太深,太深则生趣索然;
感情不宜太浓,太浓则难能持久。
054
世界处处是财富,且看好事好话好心地;
人间时时皆吉利,但凭真情真义真心意。
055
从事卑微的行业也好,居住偏僻的陋巷也罢,
只要贡献自己的心愿,就能够活得顶天立地。
056
做人,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
处世,不以成功为急,而以结缘为尊。
057
说话要诚实,不诚实即是妄语;
做事要认真,不认真即是懈怠;
对人要亲切,不亲切即是傲慢;
读书要用心,不用心即是无知。
058
相见以诚以真,相待以礼以敬,
相处以平以淡,相勉以学以道。
059
自私、嗔恨心去除了,身心才能净化;
嫉妒、小心眼远离了,心胸才能宽大。
060
情绪化的言论只是逞一时之快,必无好的结果;
理智性的讲话是经过再三思虑,必能各方圆融。
061
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
微笑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
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
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
062
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辱,失言取怨。
063
严谨不怠的心情,是穷究真理的最好良伴;
积极磊落的态度,是追求善美的理想友侣。
064
虚伪,于人于己,有害无益;
真诚,于人于己,多有帮助。
065
莫让私情延误自己,莫让私欲侵害别人。
066
有了感动,就能心甘情愿,任劳任怨;
有了感动,就能不怨不悔,勇往直前;
有了感动,就能知足常乐,精进不懈;
有了感动,就能自他互易,为人着想。
067
不妄动,动必有道;不滥言,言必有理;
不苟求,求必有义;不虚行,行必有正。
068
乐不足喜,乐极也会生悲;
苦不足忧,苦尽也会甘来。
苦与乐完全是随着心念而起,也随着心念而灭。
069
在人海沉浮中,受苦受难是“当然的”,
唯有随喜随缘,才能找出通路;
在娑婆世间里,给人欢喜是“当然的”,
惟有为所当为,才能有所贡献。
070
自私的欲望如沟壑,要用喜舍去填塞;
嗔怒的恚心如高山,要用慈悲去超越;
颠倒的邪见如瀑流,要靠正信去横渡;
愚痴的执著如坚冰,要靠智能去消融。
071
我执不除,不能与大众和谐共处;
法执不除,不能和真理相应契心。
072
受人供养不应过分,过分必失;
得意之事不可多为,多为必败。
求利者不可论道,求道者不可谈利。
073
不要无情地拒绝,要有代替地拒绝;
不要无礼地拒绝,要有方便地拒绝;
不要生硬地拒绝,要有艺术地拒绝;
不要愤怒地拒绝,要有笑容地拒绝。
074
与人交,要有情有义;为人谋,要有忠有信。
075
赞美如花香,芬芳而怡人;
助人如冬阳,适时而温暖;
信心如舟航,乘风而破浪;
希望如满月,明亮而美好。
076
倡导人和,关怀大众,善用机缘,顾全大局。
077
不以嫉妒别人的才能为强,
应以无才而让人怜惜为耻。
078
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
079
真正的名誉,不在于时人的赞美,
而在于能为后人所效法;
真正的拥有,不在于一己的独占,
而在于能为大家所分享。
080
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和。
081
反省的心无过,谦虚的心无骄,
感恩的心无愧,服务的心无懈。
082
心中常存感恩,道业自然增长;
心中常存惭愧,人事必定圆满。
083
心量小,烦恼多,痛苦亦多;
心量大,喜悦增,福德亦增。
084
对朋友要说清净无染的善语,
对敌人要说止非息争的妙语,
对道侣要说正法善道的实语,
对众生要说利益安乐的法语。
085
争论,只有加深彼此的怨结;
唯有谦让,才能化争斗为融和。
猜忌,只有减损互相的尊重;
唯有信赖,才能转排斥为祥和。
086
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万象;
与人群相处要如水,屈伸自如。
087
事事往好处想的人,快乐奋发;
处处往负面看的人,痛苦消沉。
088
为己烦恼,既愚昧又痛苦;
为人着想,既明智又快乐。
089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090
消得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
除得十分烦恼,便得十分菩提。
091
明理可以判断是非,不惑可以分别善恶。
是非善恶,为人不可不辨也。
092
意自满者,其量非大,故要戒骄满;
心常愧者,其过必少,故要怀大志。
093
坐下来聆听对方的音声,是沟通的秘方;
多替他人设想,是避免伤害的不二法门。
094
但求自己能忠诚对人,不在意别人愧对于我。
095
以怨报怨,怨难止;以忍止怨,怨自息。
096
“人”,须经过“人事”的历练,才能成长,
“人”,须尊重“别人”的存在,才能扩大。
097
亲切和蔼可以生财,慈颜爱语可以处众。
098
养心要如明镜止水般澄澈,
立身要如嵩岳泰山般崇高,
处世要如青天白日般坦荡,
待人要如光风霁月般和煦。
099
你大我小,不争吵;你对我错,人缘好;
你有我无,纷争少;你乐我苦,幸福多。
100
将人比人,真是气人;将心比心,大家更亲。
101
对善意的批评,须有包容的雅量;
对善意的劝勉,应有感激的胸怀。
102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从自己想。
懂得利益别人的人,才是懂得利益自己的人;
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
103
要向别人点多少头,头才可以抬得起来!
要向别人弯多少腰,腰才能够挺得起来!
104
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内外一如,
做人要前后一致,做事要大小一如。
105
对自己要有大愿力,对他人要有忍耐力,
对处世要有慈悲力,对读书要有精进力。
106
论人之恶勿太过,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107
锦上添花,得到的是短暂的欢喜;
雪中送炭,得到的是永久的感激。
108
贪欲似海,嗔恨如火,愚痴则暗,我慢山高。
贪嗔愚昧,人间至苦;慈悲喜舍,人间至富。
109
忙中能够取静,则其趣味无穷;
我中能够有你,则可共存于世。
110
学人长处,不嫉妒;容人短处,不计较。
111
讲话不要做“乌鸦嘴”,要做“喜鹊报喜”;
待人不要做“相扑鸡”,要做“凤凰来仪”;
处世不要做“木头人”,要做“微笑弥勒”。
112
快乐在满足中求,烦恼从多欲中来。
把欢喜布施给人,自己更欢喜;
把烦恼传染给人,自己更烦恼。
113
不为财动,不为情动,不为名动,不为谤动,
不为苦动,不为难动,不为力动,不为气动。
114
没有解不开的怨结,只有私欲有待解除;
没有化不了的痛苦,只有执著有待放下。
115
一等朋友:规过劝善,教以正道;
二等朋友:患难与共,切磋互勉;
三等朋友:趋炎附势,以势利交;
劣等朋友:吃喝玩乐,朋比为奸。
116
居家要选好邻,旅行要选良伴,
求知要选善书,励行要选益友。
117
世道坎坷,靠一“耐”字能通行;
人心难测,靠一“诚”字能知交。
118
“回响”是传达心意最动听的音声;
“附和”是表现善意最美好的礼物。
119
为人之德只在“谦让”,修身之道只在“正派”,
行善之要只在“喜舍”,朋友之交只在“情义”。
120
君子交友,先交而后友,故少怨尤;
小人交友,先友而后交,故多怀恨。
121
自己有过,不当讳;朋友有过,决当为之讳。
自己有成,不当扬;朋友有成,决当为之扬。
122
贫病之时知朋友,患难之时识真情;
进退之时懂分寸,得失之时通因果。
123
便利的交通,尊重的和平,让世界天涯若比邻;
良好的沟通,种族的和谐,让人我关系如一家。
124
怀抱“爱心”来对待世上一切,世界会更美丽;
怀抱“喜悦”来观看世间所有,婆娑会变净土。
125
诚心说话,耐心听话;将心比心,大家更亲。
126
每个众生都有尊严,
切莫以宣扬别人的痛苦,
来增加自己慈善的光彩;
每个众生都有尊严,
不可以张扬别人的贫苦,
来获得自己行善的荣誉。
127
会观照的人,会探测因缘的关系;
能观照的人,能深入事相的内容。
128
轻声交谈,深怕惊动周遭他人;
守法守则,唯恐搅乱大地次序。
129
以慈悲净化社会,以道德立身处世,
以勤劳创建事业,以和谐沟通群我。
130
善论人者,察己常疏;
善护己者,待人常苛。
131
共事选择良友,求学选择良师,
安民选择良理,治病选择良医。
132
勇猛中要有慈祥,慈祥才能让人信服;
慈祥中要有力量,力量才能让人跟随。
133
心中有感恩的念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眼里有芸芸的大众,是用之不完的福缘。
134
愚者也有幸福,只是幸福常在遥远的彼岸;
智者也有幸福,只是幸福总在当下的眼前。
135
爱是双方的,单方的爱,
只顾自己,是狭窄的单行道;
爱是双向的,相互的爱,
成就对方,是宽广的双向道。
136
幽默自己,并懂得自我解嘲,
是真正的幽默,此幽默人人欢喜;
取笑别人,并趁机自我吹嘘,
是刻薄的讽刺,此讽刺人人讨厌。
137
居心宽大,条条是大路;
为人公正,处处行得通。
138
继往开来,贵在历史的保存和延续;
承上启下,重在人我的互信与欢喜。
139
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能散播芬芳;
礼貌,是最庄严的表情,能广结善缘。
140
争辩,只有加深彼此的怨结;
谦让,才能取得人际的和谐。
141
愚笨之人也有一得,其得应赞叹;
聪明之人终有一失,其失可包容。
142
观得莫观失,实为人我相处之方;
隐恶且扬善,正是彼此祥和之道。
143
对人要心细,心细才知体恤;
行事要心细,心细不会败事。
144
常常不满群众,终遭众人遗弃;
时时拥抱群众,必得众人爱戴。
145
忍耐之人,必能严以律己,甚至消灾解危;
厚道之人,必能宽以待人,进而增福进德。
146
要别人相信自己,须先信任别人;
要别人喜欢自己,须先喜欢别人。
147
尊重他人的需要,给予方便,是真布施;
衡量自己的能力,尽心踏实,是真精进。
148
说话要轻,切莫干扰他人;
立论要精,必须抓住重点。
149
待人,要从良心出发;
处事,要向历史负责。
150
肯做“牛马”,才能扎稳根基,事事顺利;
肯结“人缘”,才能广植助力,时时如意。
151
用时间服务别人,是时间的富者;
用语言鼓励别人,是语言的富者;
用欢喜礼敬别人,是内在的富者;
用力气帮助别人,是力量的富者。
152
强势之人,刀锋锐利,损人又不利己;
和众之人,刀锋圆钝,护己且不伤人。
153
朴素淡泊,用来要求自我是道德;
朴素淡泊,用来要求别人是苛刻。
154
一粒种子,可以生长千万的果实;
一泓细流,可以长养无限的生命;
一句好话,可以激动无比的信心;
一个善念,可以成就无尽的因缘。
155
众生岂止万千,相逢非等闲事;
同事何其殊胜,因缘得之不易。
156
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见,
不能不倾听他人的心声;
可以不关心自己的利益,
不能不坚定自己的立场。
157
取人之直,疏其谄曲;取人之朴,疏其奢侈;
取人之宽,疏其狭隘;取人之敏,疏其懒惰;
取人之辨,疏其迷糊;取人之信,疏其虔偶。
此乃用人之道也!
158
别人对我好或不好,不重要;
自己对人好或不好,才重要。
159
心灵,以纯真笃实为第一;
容貌,以端庄和谐为第一;
语言,以关怀真切为第一;
行事,以光明磊落为第一。
160
爱护世间的感情,就要“惜情”;
爱护彼此的缘分,就要“惜缘”;
爱护大众的力量,就要“惜力”;
爱护难得的人才,就要“惜才”;
爱护飞逝的时光,就要“惜时”;
爱护美好的语言,就要“惜言”。
爱护同体共生的万物,就要“惜物”;
爱护得来不易的福报,就要“惜福”。
161
恭敬,不在于顶礼问讯,
而在心意一同,谦虚尊重;
了解,不在于左右随侍,
而在思想一致,精神相依。
16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穿石之水,始于涓滴;
功成之基,奠于勤劳;悟道之缘,因于用心。
163
以武力服众,人服心不服;
以道德领众,人服心更服。
164
他人老大,自己老二;
自利自他,别人无话。
165
与人为善,以和为贵;从善如流,心甘情愿。
166
无事,虽闲适但丧心志;忙事,虽劳碌但益心智。
树木因为承受风吹雨打,所以浓荫密布,众鸟栖息;
大海因为不辞细流百川,所以宽广深邃,水族群集;
做人若能不计较不比较,则能涵容万物,罗致十方。
167
以理服人,让人心悦诚服;
以势压人,让人心口不服。
168
烦恼越多,痛苦越甚;识见越高,道理越明。
169
雄辩不如柔言,雄辩只是一时的胜利;
威势不如德化,威势只是暂时的折服。
170
入世的生活以拥有为快乐,
出世的生活以空无为快乐。
171
称人之善,是善美的修养;
扬人之短,是鄙劣的行为。
172
一脸微笑,给人欢喜温暖;
一件善事,给人利益方便;
一句好话,给人亲切赞叹;
一瓣心香,给人信心祝福。
173
话不能说绝,事不要做绝,
路不要走绝,人不要处绝。
174
对顽强众生,给予包容;对怯弱众生,给予鼓励;
对冤家对头,心存平等;对亲朋好友,心存感恩。
175
给人信心,关怀他人多赞叹;
给人欢喜,面带微笑常问好;
给人希望,言谈举止要温和;
给人方便,有事相助不推托。
176
当出口伤人时要沉默,当流言中伤时要不理,
当对方无理时要容忍,当别人受难时要体恤。
177
包容别人,就是扩大自己;
尊重别人,就是提升自己。
178
以开心面对别人的冷漠,
以微笑面对别人的批评,
以真诚面对别人的虚伪,
以负责面对别人的敷衍。
如此,即是人生战场上的胜利者!
179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
不念人旧恶,不计人得失。
180
灵巧的人做事,能观照前后左右,面面俱到;
灵巧的人处事,心中有你我他人,样样顾全。
181
自己的缺点,被恰当批评,应欢喜尊其为师;
自己的优点,被合理称赞,应平静视其如友。
182
最没出息的人,是牺牲别人,利益自己;
最有出息的人,是牺牲自己,利益他人。
183
容人的雅量,能带来彼此的和谐;
平等的对待,能泯除人我的纷争;
尊重的态度,能促进自他的愉悦;
高尚的言行,能提升大众的文明。
184
一个“忍”,一个“好”,
休却多少麻烦,给予多少欢喜,
泯灭多少代沟,消除多少怨尤。
185
见面多微笑,烦恼都抛掉;
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
186
懂得利用时空之间的人,就能拥有宇宙;
知道运用人我之间的人,才能拥有人生。
187
责己要严,待人要宽;邻里和睦,处处净土。
188
眼中看人无贫富,耳里听音好处想;
口中说话无荆棘,身手做事好商量。
189
自私自利的人,常处地狱中;
服务他人的人,身在天堂里。
190
克己利人是上等人,利己利人是中等人,
损己利人是下等人,利己损人是劣等人。
191
悲天悯人,谨言慎行;与人为善,心甘情愿。
192
师不可慢,亲不可逆;谦虚有礼,皆大欢喜。
193
有情有义,是世间第一贵人;
有悲有智,是世间第一富人;
有你有我,是世间第一通人;
有道有德,是世间第一圣人。
194
和众相处,必须养成优雅的风度;
与人谈话,不可养成轻浮的态度。
195
真挚的背后,必有宽厚的坚定相随;
沉默的背后,则有平静的勇气相伴。
196
只为自己着想不会大,能替别人着想不会小。
197
对外境增一分定力,就减少一分痛苦;
对人事舍一分是非,就远离一分煎熬。
198
对别人,不可忽略掌声;对自己,则须要求无声。
199
刀下留情,救人于一时;笔下留情,救人于千秋。
200
与其美化容颜,不如美化心灵;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01
智慧,是人生的透视,
是微妙的颖悟,是经历的结晶;
慈悲,是世间的至情,
是善美的关怀,是立场的互易。
智慧与慈悲,乃人间至宝也。
202
戒如清水,能洗涤我们的心地;
定如璎珞,能庄严我们的身心;
慧如明灯,能照亮我们的前程。
203
去除妒忌,日日无不喜;放宽心胸,处处无不乐。
204
职位愈高,愈需要直言不讳的属下;
处境愈险,愈需要肝胆相照的朋友。
205
把世界涵纳在心灵中,则物我一如;
把众生包容在方寸内,则自他不二。
如此,方能启发长远的菩提心。
206
以戒生活,以慈待人;以忍处事,以缘交友。
207
看别人的优点,是人际相处的润滑剂;
找机会的优势,是事情成功的关键点。
208
希望别人重视自己,必先重视别人;
宁可别人辜负自己,切莫辜负别人。
209
皇帝以玉玺为信,佛门以衣钵为信,
君子以信誉为信,朋友以道德为信。
210
处世,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
待人,不以利益为急,而以欢喜为上。
211
暴力,只能挫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
柔和,才能令人心悦,由衷爱敬诚服。
212
唯有宽容,才能去除嫉妒;
唯有尊重,才能成就一切。
213
处处与人计较,猜疑愤恨,
心中充满贪嗔痴,就是地狱;
念念行戒定慧,慷慨布施,
心中充满真善美,就是天堂。
214
尊重,是与人为善,给人利益;
沟通,是从善如流,理解人意。
215
不会听话,可谓烦恼之根源;
学会听话,即得无忧之妙方。
216
会惜物,则能延长万物的生命;
会用钱,则能成就广大的事业;
会办事,则能圆满艰巨的任务;
会待人,则能聚集天下的英才。
217
以和合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无争;
以摄受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欢喜;
以恒顺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和平;
以觉悟他人来处世,世界自然进步。
218
以责人之心责己,必能养成自己的宽恕之心;
以待己之心待人,必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之德。
219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处事着重于该为不该为,而不在乎别人的批评;
有接受别人批评的雅量,才有资格与人共事。
220
忍让为做人之基,
多一分包容忍让,少一分倾轧障碍;
谦虚乃处世之本,
多一分祥和谦虚,少一分争执破坏。
221
让人厌倦的讲演,是只顾自己信口开河;
让人欢喜的沟通,是能给别人倾心说话。
222
只知贪图自己的利益,是贫穷的弱者;
能够关照别人的权益,是富有的强人。
223
小人以利为友,故易见利忘义;
君子以道为友,故能论道讲义。
224
竖的联系,能凝聚团结的力量;
横的协调,可巩固周边的助缘。
225
小处,若能让人一步;大处,方能进前一步。
226
不应谦让而让,是推诿责任;
应谦让而不让,易失去人心。
227
人人争胜,吵闹又忧愁;
个个礼让,欢喜又祥和。
手中一把尺,测己不测人;
心海一艘船,渡己更渡人。
228
克难者,克服困难之谓也。
我们要克服做人的困难、求学的困难、
做事的困难、经济的困难,
然后才有成功的希望。
229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喜有嗔、
有爱有恨、有恩有仇、有好有坏。
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恕道”作维持。
恕道,在有爱的时候比较容易做到,
但是,在怨恨之时仍能做到,才可谓真正的恕道。
230
生存的意义是自由,
但不是妨碍别人的自由,能尊重别人自由,
甚至保护别人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231
怀疑是人们的根本烦恼之一,
世间许多悲剧都导因于猜疑,
疑念一起,如绳缚身,寸步难行。
232
语言是沟通感情、传达思想的工具,
但不得体的言语或过多的音声,
常为是非烦恼的根源,
故佛门有谓“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233
虚心求教,别人必然乐于指导,
因此,在谦虚中可以得到人缘,
得到友谊,得到帮助。
234
“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给人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
给人一份心意,给人一点服务。
善的“给”予,美化了人生,净化了社会;
“给”才能维持人间社会彼此的和谐。
235
读新书如晤良友,读旧书如遇故人。
人在独处时,不管是良友也好,
故人也罢,都是不可少的伴侣。
236
嫉妒,是弱者的名字,
这种人无法肯定自己的尊贵,
同样地,也丧失欣赏别人的能力。
237
人要彼此互相“比”才会进步。
比,不是比较,不是狭隘地排斥别人,
而是认识别人,并且砥砺自己精益求精。
238
人在世间若是不能忍受一点闲气,
不肯给人方便,让人一步,
往往使自己到处碰壁,到处遭逢阻碍;
不肯给人方便,
结果自己到处不方便。
239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色彩,
微笑是生命活力的催化剂。
人有了微笑,就有表情;
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洒大地,
一切都会“活”了过来。
时常以笑脸迎人的人,
必是最有人缘的人。
240
池塘里,美丽的荷花也须绿叶的陪衬;
花园里,翩翩起舞的蝴蝶,
也要有色彩才会更美丽。
雨后的彩虹,正因为它能包容各种不同的色彩,
故能展现美丽的“七彩虹”。
人,总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生存,
因此要懂得相互扶持;
能有“同体共生”的认知,才能共存共荣。
241
不要强迫别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
须知“方便有多门,根机有多种”,
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顺从我的意思,
眼耳鼻舌各司其职,才能成为健全的有用之人。
有了铁路,再建一条公路,甚至再加建高速公路,
分工分作,才能发挥更高的功能。
242
人生在世拥有的并不一定真实,
因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必须彼此相辅相成才能成就,
如同打篮球,要感谢有敌手,
球才玩得起来。
对不悦不喜的人,也应该“珍惜”,
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
243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坏人第一步先防备他,
第二步要了解他,第三步是感化他。
千万不可生起憎恶的恨心,
而应抱持调伏的悲心。
244
“人事”是一门很大的艺术。
伸拳不打笑脸人,微笑是室内的阳光。
依此待人处世,就不会失去原则。
245
一个不会与人斤斤计较的人,
别人必然喜欢与他为伍;
反之,凡事唯恐自己吃亏,
处处用心防范别人的人,
别人同样会防范他,
所以要获得人和,
首先须修“不计较”的心。
246
被人冤枉是有福者,不要太计较一些闲话。
纵使受到一些委屈,也是一时的,
能够担当、承受下来,
自然就会有力量,自然就会增加福报。
247
人类要达到真正的和平幸福,
必须让大家“皆大欢喜”。
而要事事“皆大欢喜”,
则有赖当事者抱持“皆大欢喜”的诚意,
多方沟通,费心协调。
248
无争,并非不能争,而是能争而不愿争。
无争是宽大视野、包容心量的呈现。
249
凡事不要太介意,
尤其在人情上最好是难得糊涂。
别人如何“说”,只是他人的看法,
构不成伤害,在言论自由的环境中,
凡事承担,自然无事,
最忌以耳代目,乱听乱想。
无须要求别人对我们好,
也不必在乎别人的语言态度。
只要自己心里感觉很好、很感谢,有喜悦就好。
250
如果能将众生视为自己的眼耳鼻舌、手脚四肢,
就会珍惜每一个因缘,
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一切。
251
和平是大家所共同向往的,
但是绝非丧失尊严的苟安,
而是人人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存共荣。
252
被人利用不是坏事,能被人利用,
表示自己有能力,还有存在的价值,
对社会人类尚能提供些微的力量。
253
不管对上或对下,要多讲“好话”,
好话非好听的话、恭维的话、低声下气的话;
好话是令人愉快、安慰、鼓舞的话,
最重要的还是诚恳的话。
社会要祥和安乐,须得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对方、
接纳对方,如果彼此中间有一个“空”,
就不可能会有冲突。譬如在公路上,
中间画一条线,车辆来往就不会相撞,
画双黄线,就不会超车,设个安全岛,
那就更安全了。又如停车,
若车与车之间不留空隙,
车子如何停得进去?
留点间距,自然能运转自如了。
254
世间上,“欢喜”是最美好的。
遇到纠纷时,多替对方着想,
人我互换,以和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嗔火怒气,只会焚烧功德林。
心如工厂,能生产“欢喜”给人,才不枉过此生。
255
世间上,多少恋人,
因为发现对方没有忠于感情而发生矛盾,终至分手;
多少患者,由于了解自己病情深重而日渐消沉,
抑郁而终。
因此,有时在“不知道”中,
与事实保持距离,
反倒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皆大欢喜”的本意,是一种处世的圆融哲学,
并非“是非善恶不分”的滥慈悲。
256
平日待人处世如果不将别人的短处视为缺失,
而抱持“结缘,不结怨”的态度,
容他、耐他、化他、度他,待时机成熟时,
一定可以获得对方的尊重。
257
人的苦乐,不少是由于他人引起的。
肯惠施快乐给别人,不但自己能离苦,
往往也能得到快乐的回馈。
258
要在世间上保有生存的空间,
不外自主、自立、自发;
要在世间上保有生存的时间,
不外努力、勤奋、自强。
259
语言是人际间沟通的重要工具,运用不当,
则是伤人的强烈武器。因此,学习说好话,
以随喜赞叹给人欢喜,也是一种修行。
260
人生有多种:
有服务的人生,有自私的人生;
有智慧的人生,有愚痴的人生;
有快乐的人生,有烦恼的人生。
如果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
就要懂得“人我互调”、“以人为我”,
如此很多事情就能心平气和,
自然就会有自在的人生。
261
观察一个人,不能以一时为准,不但看人,
还要看事、看行、看心,才能认识清楚。
262
人活在世上,就是要追求快乐;
快乐源自放下、自在,
不为旁人一句话而恼,不为他人一件事而怒。
263
语言虽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但也是引起误会最直接的关键,
所以自古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之惕。
说与不说则要靠智慧来过滤,
如:所说非人不说、说了无用不说、
涉人隐私不说、谄媚阿谀不说、
出言招忌不说、说了招祸不说。
264
“独处”的意义是要内观,
看无相的世界,听无声的声音。
人与人相处不可忽略掌声,
但对自己则要无声。
265
为人处世,不必患人之不重己,
应患己之不重人。只要肯为人着想,
自然会有人发觉你的重要,
此即所谓“重人而后人重之”。
266
“心”如田地。
农田必须经过开发,
才能播种、耕耘、收成;
土地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建造楼房,发展工商业。
我们的心地也必须经过开发,
才能产生无限的功用。
267
金钱丢了可以再赚,名誉丢了很难再来。
故为人处世要多留口德,尤其是阴德。
268
人常常是苛责别人,原谅自己。
如果反过来对自己常常有不满的要求,
觉得自己不清净、不慈悲,
觉得自己的修养还不够,
就会更加奋发上进,更能为别人设想。
269
许多人根本不明理,
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
而背负了很长时间误会。
所以凡事要讲清楚、说明白,
免得衍生不必要的误会。
做事遇到困难、挫折、与人意见相左时,
要想出解决之道,
不要因思想闭塞而浪费在无谓的人事里。
270
人之所以会发生纷争,
无非是在思想上太本位主义,
在意见上自以为是,在相处上彼此利害太接近。
若要减少纷争,必须对人有用、有利、
有需要时要提起,否则就放下。
271
与人相处,不知道自己的缺失,
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故凡事不要总是指责别人的不对、
不是、不好或不应该。
学习多要求自己,少要求别人,
对人要多些和气、尊重、明理、包容。
施恩不望报,受怨不计较,此中宽大了多少怀抱;
忍不过时,着力再忍,受不得时,耐心再受,
此中消除了多少烦恼。
272
人常因误会而造成隔阂,
故相处时须彼此谅解、互相包容,
不要轻易误会别人的意思,
要让对方有申辩的空间;
不给别人解释的机会,
是最残忍的行为。
273
一时怒气脱口而出的无心言语,
往往毁掉多年培养的友谊与功德。
能以宽容、体谅的悲心对待朋友,
及生活的一切横逆,前途必能平坦。
274
拥有快乐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仇恨,
不但交不到好朋友,
也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275
当我们心中有着慈悲利人的想法,
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精神力,
使我们无病无恼,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276
老年人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
累积多年的智慧与经验,
如果善加利用,
也是社会一项宝贵的资源。
277
在人际相处上,有时候别人的一句好话、
一个笑容,都可以成为丰富自己生命的色彩。
同样地,我们也应以一句好话、
一个笑容,来丰富别人的生命。
278
“毁谤”打倒不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没有实力;
面对毁谤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辩白,
对是非默然摈之。
为人不争一时之气,要争的是千秋万世。
279
做事遇到挫折不要迁怒,若是人事不协调,
不要在工作上生气,如何取得沟通的管道,
才是解决之道。
280
人我相处之道在于彼此快乐,
若能不以情绪处事,
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体贴”一下,
自然能和乐共处。
281
真正的贤者,
不是用身份的高低、排名的先后去衡量,
而是须有一颗懂得恭敬别人、包容别人的心量。
282
在团体中与人相处,必须知和而和。
能“和”,才能和气、和平、和好、和悦、
和顺、和祥、和谐、和衷共济、和气生财。
283
能与大众和平相处,
才容易在团体中生根。
因此,要培养喜欢别人、
信赖别人、帮助别人的心胸,
甚至吃亏上当都能不当一回事。
284
人与人相处的艺术,最好的方法不外跳“探弋”,
对方进时,我们就要退;
我们前进时,对方就会后退。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能有此共识,必能相处融洽。
285
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
仇恨嫉妒便会消失无形,
是非烦恼自然匿迹无影,
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286
人际间的相处对待,
如果能够做到坦坦荡荡、磊落自在,
互相都以一颗真挚良善、清净无染的心相向,
就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了。
287
人我相处之道重在随缘,但在有利害得失之际,
则要能“不变随缘”,凡事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想要实质改变世界使之“平等”,是很难的,
但我们可以做到心里的平等,
以“平等之心”看万物,世界就会更美好。
288
能以服从、承受的态度,
接受别人的教导,
学习自然愉快进步;
不能忍受别人的批评、纠正,
学习自然痛苦缓慢。
289
一个人为什么进步很慢?
就是因为“理由太多”!
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成功?
就是因为不能认识自己!
自己的表现不能合乎别人的要求,
只有被人原谅,被人包容、被人退票,
这是最失败的人生。
290
接受的人生是贫穷的,
感恩的人生才宝贵。
一点头、一微笑、主动助人,
都是无限恩典。
因此,父母、师长、国家、亲朋的滴水之恩,
都要涌泉以报。
291
做人能圆融,别人自然少怨尤;
待人少怨尤,做人自然会圆满。
292
以随喜代替忌妒,自然事事欢喜;
以随和代替孤傲,自然处处祥和;
以随缘代替执著,自然时时自在;
以随分代替勉强,自然人人交心。
293
团结就是互相分工合作,合作才能团结;
融和就是彼此平等尊重,尊重才能融和。 佛光菜根谭(全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