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是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于2011年9月获国家科技部立项,牵头单位为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项目首席专家为丁建隆。项目总经费预算23371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7371万元,科研单位自筹经费16000万元。

  项目下设6个课题,包括“列车在途隐患挖掘与评估预警技术及系统研制”“列车运行综合优化控制技术”“基于传感网的列车关键设备在途故障诊断技术及系统研制”“列车在途安全综合监测数据大容量传输技术及设备研制”“列车安全检测传感网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和“列车在途监测与预警系统集成技术与示范工程”。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北京首科中系希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5家单位分别承担相关课题,同时联合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共10家单位组成“产学研用”科技攻关团队。

  科研团队研究、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及成果,立足于自主研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扎实推进各课题的研发工作。历经3年,组织约850人参与,共投入近6600人次,相继攻克城市轨道列车安全检测传感网、基于传感网的列车在途故障诊断、列车在途安全综合监测数据大容量传输、列车在途隐患挖掘与评估预警、列车在途监测与预警系统集成和运维资源优化等24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物联网、传感网、车联网和移动传输网“四网融合”的列车运行及环境状态全过程和全息化智能感知、预警、应急与运维支持一体化技术与成套系统装备7台(套),申请发明专利50项、软件著作版权申请39项、发表论文88篇,形成6项企业标准技术规范,获得19项产品应用,完成100名硕士研究生和26名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项目研制的中国首套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在广州地铁完成了覆盖15列车和2条典型运营线路的规模化工程验证。

  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车载系统、车地传输系统、地面系统。车载系统主要完成列车各关键系统状态的智能感知(智能传感网和物联网),与基于100兆实时车载以太网共同组成的车联网,完成信息的交互汇聚,并实现列车在途故障诊断,同时具备大容量的无线传输能力。车地传输系统通过具备多宿、软切换、宽带的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网络,实现具备准确列车序列号和网络地址的列车状态信息及故障数据向地面控制中心的无缝实时传输。地面系统实现广州地铁沿线空间分布的数据接入点、地面检测设备和移动车联网节点(列车)的网络化互联,形成具有分布式智能化特征的列车隐患挖掘系统,对列车的“健康”状态进行跟踪,挖掘故障隐患。

  该项目研制系统通过对涉及行车安全关键部件(列车制动、走行、动力、辅助、均衡、乘客异动等)运营状态的监测、感知、诊断、传输、分析,具备对列车的运行状态跟踪分析、隐患挖掘、应急处置和运维决策等功能,解决无法实时全面获取安全相关状态、诊断预警缺失和无法进行安全性能评估与预测的问题,实现了对列车智能感知、智能诊断、智能跟踪和运维保障的全过程一体化,大幅提高了“列车在途故障判断”“应急处置和检修”等方面的运作效率,增强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经过1年多投入现场应用的运行考核,该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仅项目示范工程经济效益超过4000万元/年。按全国列车保有量2700列计算,项目成果推广到全国,每年仅检修人工成本可节约3亿多元。通过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目成果在隐患预测准确率、在途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时速120千米/小时下传输带宽≥16M时误码率、传感网支持多元异构及多路信号接入等方面技术指标均全面达到或超过了项目原定指标水平。

  该项目成果代表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向主动安全保障和高效运维转型奠定技术和装备基础。2015年2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撰稿:杨玲芝;编辑:李启伦)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