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创建国家“公交都市”
2011年,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经历两轮申报,2013年11月,广州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开启为期五年的“公交都市”创建工作。2014年,广州市颁布实施《广州市关于落实公交优先加快建设公交都市的意见》,作为2014年至2018年创建“公交都市”的总体规划。规划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以构建轨道交通(含新型有轨电车)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全面打造多模式、多层次、换乘便捷的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围绕“综合公交、枢纽公交、畅通公交、智能公交、低碳公交、优质公交、文明公交、平安公交”等八大公交工程,推进落实30项具体工作;全面落实“组织保障、规划保障、财税保障、用地保障、交通管理保障、宣传和监督保障”等六项保障措施;用5年时间,力争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公交都市”体系,实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以上的目标。
为完成总体规划,广州市加大“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力度。一是全面推进11条(段)地铁新线建设。2014年年底开通海珠区环岛有轨电车试验线7.7千米。2015年7月7日,广州地铁首条“环线”十一号线工程获省发改委批复可正式动工建设,设32座车站。同年11月3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经十届第35次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优化后的城市轨道线路共23条,线网总里程达到1025千米。2015年年底开通地铁广佛线二期西朗至燕岗段。
广州“定制公交”如约巴士
全市2015年完成地铁新线建设投资177.69亿元,完成85千米单线盾构隧道掘进任务。至2015年年底,广州地铁日均客运量659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42%;客流强度达每千米2.48万人次,居国内首位。二是大力推进公交站场建设。2014、2015年全市新增公交站场面积24.8万平方米。三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2014年、2015年共新增投放3000余台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四是不断完善常规公交网络。2014年新开通100条公交线路,2015年优化调整及新开通72条公交线路,全市公交线路达1140条。充分利用珠江水域资源,将水上巴士打造为“第四套公交体系”。截至2015年年底,共有水上巴士线路14条,码头26座,船舶51艘,水巴航线里程56.1千米,日均客运量5.6万人次。五是大力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2014年、2015年各新增50千米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420千米,初步形成“一环、九骨干、十八联络”的公交专用道路网络布局。六是进一步推广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打造城市慢行系统。七是实施停车场差异化收费政策,通过提高一类中心城区停车收费标准,适当调整二、三类地区收费标准。在2、3、8号线等七条地铁线路规划建设22个“P+R”停车场、6700个停车位,减少自驾车进入中心区,优化市民交通出行结构。八是推出全国首个提供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的手机软件系统——“行讯通”,可供用户查询实时路况、实时公交、停车场服务等交通服务信息。九是创新发展约租车服务试点,建立符合广州实际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发展趋势的预约租车服务体系。7月27日,市第一、第二、第三巴士公司以及电车公司联袂推出如约巴士,运营初期共开通7条线路,这是全市首次通过微信号“广州定制公交”推出由政府平台开发的定制公交。至12月,“如约巴士”运营线路达50条,为超过8万市民提供服务。8月19日,“优步”公司率先在广州50多个社区和商业中心设立上下车站点,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水上巴士
通过努力,广州创建“公交都市”取得初步成效,“公交都市”各项评价指标稳步提升。2015年年底,广州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达99.8%,比2012年上涨15.52个百分点;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94%,比2012年上涨6.71个百分点;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33.19标台/万人,比2012年增加4.51标台/万人。广州已基本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撰稿:黎建文王晨琛李洪斌;编辑:刘德敏)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