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广州民间金融街工程建设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广州民间金融街工程建设

  2011年11月,为实现“金融强省”“金融强市”的战略目标,提升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广州市决定在越秀区建设集资金借贷、财富管理、支付结算、信息发布为一体,体现岭南风情和广州特色的民间金融集聚区——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民间金融街工程分三期建设。

  首期工程建设。历经近4个月筹建,广州民间金融街首期工程建设完成。2012年6月26日,省委书记汪洋为广州民间金融街授牌,6月28日,举行广州民间金融街开业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为广州民间金融街揭牌。首批入驻机构35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1家;同期发布民间融资“广州价格”。民间金融街按日通过网络、街内终端电子显示屏,以及市内主要媒体定期发布民间融资“广州价格”,为街内外民间融资提供价格参考。

  二期工程建设。2013年6月,广州民间金融街二期工程建设完成。二期重点打造项目:一是广州民间金融街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民间金融街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借贷咨询、股权交易、资产交易,以及公证、法律、会计等“一站式”专业配套服务。二是广州民间金融大厦。主要为入驻小额贷款、典当等民间金融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配套机构提供办公场所,致力于打造集金融、商业于一体的民间金融高端集聚园区,共有9家机构入驻民间金融大厦。三是中国(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国内首个以民间金融为题材的博物馆,展示从西周至近现代广州乃至全国民间金融发展历史,以及广州民间金融街建设发展历程。四是丰富民间金融指数。在首期发布民间融资利率、费率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小额贷款利率指数和民间金融景气指数。

  民间金融街二期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金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一是新引入各类民间金融机构50家,同比增长134%,入驻机构总数达到82家;累计向全市2500余家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服务超100亿元。二是企业缴纳税收明显增加。民间金融街业态转型升级,新入驻企业相比原址所经营的企业缴纳税收总额增加10倍。三是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大量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入驻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四是提供旧城改造新模式。民间金融街修旧如旧,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旧城改造,探索通过“腾笼换鸟”、整修危房、保持原有风貌进行旧城改造的新模式。五是形成民间金融风险防范新机制。完善现场检查工作流程,及时查纠各类违规行为,及时防范风险;研究开发民间金融街风险监测系统,通过智能化技术手段对入驻机构进行违规预警,提升非现场监管水平。六是推动社会信用建设。作为广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民间金融街建设拓宽信用信息数据收集渠道,为街内机构提供人民银行征信查询的绿色通道;搭建民间信用自律平台,通过政府引导,街内入驻机构共同成立民间金融商会,引导入驻企业开展行业自律,促使企业遵纪守法、合法诚信经营。

  广州民间金融街

  三期工程建设。2015年1月,民间金融街三期工程建成。重点建设项目:一是打造果菜西金融社区。果菜西社区位于长堤大马路和一德路之间,首期投入3000万元,对果菜西金融社区开展总体规划、外立面整饰、物业装修等工作,并采取因地制宜、腾笼换鸟方式置换原有业态,打造国内首个宜商宜居综合性金融服务社区,规划建设民间金融业态区、餐饮配套区、商务休闲区、金融体验区、互联网金融基地五大区域,共置换出商铺和仓库约120户,引入一德电商O2O体验店、唯品会互联网特色小贷公司、鼎宏小贷公司等16家机构入驻。二是设立小贷“央行”。2013年10月,由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发起成立全国首家小额再贷款公司——立根再贷款公司,向全市小贷公司发放贷款,同时经营小贷公司同业拆借、资产转让、票据贴现等业务,被称为小贷公司的“央行”。三是打造诚信产业。2014年6月成立全国首家专注于服务民间金融产业的市场化征信公司,建设征信平台,采集上万条企业和个人的民间借贷信息,同步录入工商、质监、食药监、卫生、法院、公安和地税等7个区属部门的信用信息,初步建成区域性的信用数据库。四是设立全市首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共入驻企业14家,其中互联网金融企业6家、互联网金融科研机构3家、电商O2O体验店1家、电商创业基地1家、社区银行2家、金融商务主题餐厅1家。同时,为扶持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的发展,出台《关于促进广州民间金融街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广州民间金融街互联网金融基地管理与服务办法》。

  民间金融街三期新引入机构50家,入驻金融机构达到152家。2014年,为全市超15000家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5倍;缴纳税收超4亿元,同比增长2.9倍,民间金融街已成为越秀区新的经济增长传动带。

  经过三期工程的建设,广州民间金融街进入扩容提质建设时期。2015年6月,广州民间金融街获省金融办批复,率先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改革创新试点,国内企业、境外资本均可在金融街发起设立小贷公司,优质企业还可设立独资小贷公司。至此,金融街已发展成为涵盖小贷公司、再贷款、融资担保、典当、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融资租赁、文化产业、专业配套、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宜商宜居综合体,多元企业主体、多层服务体系、多样经营方式的民间金融生态圈日趋成熟。截至2015年6月底,广州民间金融街共入驻各类民间金融及配套机构158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49家,互联网金融企业15家。

  (撰稿:张晓慧;编辑:刘燕玲) “十二五”广州大事纪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