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

修身篇

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 高昌 15756 2021-04-06 01:4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修身篇·

  近于民,远于佞,近于义,啬于时,惠于财

  ■ 先秦·伯夷、叔齐

  采薇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名片】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长子和幼子。孤竹君拟让位给叔齐。而叔齐又让位伯夷,伯夷不受逃去,叔齐后也追随伯夷一起逃至周。周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末代君主纣。伯夷、叔齐曾在武王马前拦阻反对。周朝建国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并作《采薇歌》。二人后饿死。

  【释疑】薇:一种野菜。|西山:指首阳山,又名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南。|易:本意交换,这里是报复的意思。|适:往,去。|吁嗟:叹息声。|徂(cú):往。随他去的意思。

  【读解】《采薇歌》最早见于《史记·伯夷列传》,字句质朴而直接,情调忧伤而深沉。全诗情理交融,叙议结合,在绝望的哀叹中表达出铿锵有力的人格理想和政治信念。

  ■ 先秦·祝雍

  成王冠辞

  使王近于民,

  远于佞,

  近于义,

  啬于时,

  惠于财,

  亲贤使能。

  【名片】祝雍为周成王时期的礼宾官。

  【释疑】近:接近。|佞:小人。|啬:珍惜。

  【读解】周成王行冠礼时,周公让祝雍为成王祈祷祝福,说:“说明白就行,不必太长。”祝雍祈祷时吟诵了这首诗。意思是说:“希望成王接近百姓,疏远奸佞,追求正义,珍惜时光,广施钱财,亲近贤人,重用能人。”

  ■ 先秦·无名氏

  国语引古谚

  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名片】作者无考。本谚语出自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释疑】从:跟随。|登:登山。|崩:山体崩塌。

  【读解】意思是说跟随善良像登山一样,跟随恶行像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 先秦·孔丘

  曳杖歌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名片】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世人尊称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言行思想载于语录体儒家经典《论语》。

  【释疑】泰山:山名,在山东。为五岳之首,众山所仰。|其:将要。大概。|颓:崩塌。|梁木:屋梁。|坏:断裂。|哲人:智慧的人。|萎:原指草木枯死,引申为病重。

  【读解】《礼记》记载,孔子早早起床后反背着手,拖着手杖,从屋内走到门口,吟唱这首悲歌。此前他梦见自己正坐在廊柱之间被人祭奠。前两句用“泰山”“梁木”来比拟,第三句用“哲人”自比。全诗意思是说:“泰山将要崩塌了吗?屋梁将要断裂了吗?哲人将要逝去了吗?”三个问句一气呵成,充满悲凉之情。

  ■ 先秦·史克

  牡马,在坰之野。薄言者,有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牡马,在坰之野。薄言者,有骓有,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牡马,在坰之野。薄言者,有有骆,有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牡马,在坰之野。薄言者,有骃有,有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名片】史克,春秋时鲁国人,又称太史克,事见《左传》《国语》,鲁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09年)在世,任太史。其余生平不详。据《毛序》:“《》……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也有人说作者为鲁国大夫奚斯。

  【释疑】:形容马肥壮。|牡马:雄性的马。|坰:遥远的郊野。|薄言:语气词,无实意。|:白股黑马。|皇:黄白色。|骊:黑色的马。|彭彭:音“帮帮”,行进的样子。|思:无实意。|臧:指马的品种优良。|骓:毛色苍白混杂的马。|:毛色黄白混杂的马。|骍:赤色的马。|骐:有青黑色纹理的马。|伾伾:有力的样子。|:青色,毛色呈鳞状斑纹的马。|骆:黑鬃的白马。|:黑鬃的赤马。|雒:白鬃的黑马。|绎绎:善走,跑得很快。|斁:音“艺”,厌倦。|骃:黑白杂毛的马。|:赤白杂毛的马。|:黄色脊毛的黑马。|鱼:二目毛色白的马。|祛祛:强健。

  【读解】这首诗借颂马来夸赞鲁僖公“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牧于野”的德政。本诗就像一部古人关于马的百科全书一样,良马的毛色、特点等形容,使人整个心里充满了新奇感和满足感。诗中的称颂用词不温不火,恰到好处,表面写良马,实际是通过描述牧业的兴盛来表现国家军事实力,歌颂统治者政绩,合理巧妙。“思无邪”是这首诗中的名句。“思”在这首诗中是语气助词,无实意,《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孔子的话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里是将“思”借用为“思想”的意思,将这句话引申为执政者要心地坦荡,思想纯正,光明磊落。

  ■ 先秦·屈原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名片】同前。

  【释疑】后皇:皇天后土的简称,指天地。|嘉:好。|徕:同“来”。|服:习惯,适应。|受命:橘的本性。|迁:改变。|南国:南方,这里指楚国。|壹:专一。|素:白色。|荣:花。|纷:繁茂、众多的样子。|曾:通“层”,重叠。|剡:音“演”,尖,锐利。|棘:刺儿。|圜:通“圆”|抟:通“团”,圆。|糅:杂,错杂。|文章:纹理,花纹、颜色。|烂:有光芒,灿烂。|精:明亮。|类:像。|任:抱。|纷:茂盛的样子。|缊:指枝叶。|修:修剪。|姱:音“夸”,美好。|嗟:赞叹词。|幼:幼年的。|异:改变,不同。|独立:不依靠他人,有自己主见。|廓:空阔,广大。|苏世:在污浊的世界中保持清醒。|流:随波逐流。|闭心:内心世界不被外界污浊干扰,无求于外。|不终失过:终不过失,自始至终没有过失。|秉:把持,坚持。|参:以……为参考。|谢:凋谢。|与:结交。|淑:美好,善良。|离:通“丽”,美丽。|梗:正直。|理:指法度。|行比伯夷:行为堪比伯夷。伯夷,尧时的贤臣。|像:榜样。

  【读解】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通过对橘树外表艳丽、坚持自我、不改初心的形态、特性的赞颂,来表达自己对理想和真理的热爱以及自己对国家的矢志不渝的忠贞。本诗将橘树拟人,赋予其人的性格、人的品质、人的特征。淑离不淫为其外表,深固难徙、闭心自慎为其品质,果圆而灿为其才华。句句写橘,字字言己,这其实是一首修身立志的激情回旋曲。

  ■ 三国·阮籍

  咏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名片】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阮籍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称“竹林七贤”。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于《阮籍集》。

  【释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夜中就是半夜。寐就是入睡。起坐就是从床上坐起来。意思是因为忧虑而难眠,半夜起来弹琴。|薄帷:薄薄的帐幔。|鉴:照。|明月:这里指月光。|孤鸿:失群的大雁。|号:哀号。|北林:北边的树林,此处的北字用来渲染气氛,并非单指北边。《诗经》有“彼晨风,郁彼北林”的诗句,后人用“北林”表示忧伤的地方。

  【读解】阮籍的《咏怀》诗共有八十二首,这是第一首。全诗借用“薄帷明月”“清风我襟”“孤鸿翔鸟”等情感符号,以动写静,以寂衬声,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郁闷和忧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两句化用王粲《七哀》中的“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不着痕迹,心意相和。

  ■ 西晋·陆机

  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名片】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任晋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陆机的《平复帖》是已知古代存留至今最早的书法真迹。

  【释疑】盗泉:水名,在今山东境内。传孔子过盗泉,因为厌恶它的名字而不喝这里的水。|息:休息。|恶木:贱劣的树。|整驾:整理马车。|肃:恭敬地。|杖策:扬鞭驱马。|岁载阴:指时光逝去。|崇:高。|骇:起。|鸣条:被风摇荡作声的树枝。|静言:沉思。|岑:顶。|亮节:节操高尚的人。|曷:同“何”,怎么。|开:放宽。|俯仰:低头抬头,这里指思考。|古今:这里指古人。

  【读解】陆机的《文赋》在文学史上的名气更大些。不过他的诗歌也颇有特色。本书选入的这首《猛虎行》浅显平易,并不难懂。作者痛快淋漓地抒写自己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用沉郁的笔调表达了内心的愤懑。诗意是说,渴了不能喝盗泉水,热了不能在恶木下歇息。恶木也有枝条,志士却多苦衷。志士恭敬地按照君主之命整理马车,扬鞭将要远行。有时却因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时光飞逝,功业未立。浓云岸边翻卷,枝条随风鸣叫。沉思在幽谷,感慨在山巅。节奏急速的弦乐发不出舒缓的声音,节操高尚的人绝不会随声附和。人生在世不容易,谁能理解我的胸襟?别笑我这耿直的脾气,与古人相比还是有点羞愧。

  ■ 东晋·陶渊明

  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名片】陶渊明(365?—427),字符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释疑】蒂:瓜果、花朵与枝茎相连处叫蒂。|陌:指路。|此:指此身。|常:经久不变。|落地:降生。|斗:酒器。|比邻:挨着的邻居。|盛年:壮年。|及时:趁着时机。

  【读解】陶渊明的《杂诗》共有十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写于作者五十岁的时候。诗中感叹人生光阴的宝贵,歌颂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的美好。于淡淡的忧郁和迷惘中透露着温暖和温馨的情愫。全诗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却又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 南北朝·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名片】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有《陶隐居集》,中国南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人称“山中宰相”。他的文章《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川之美》被收入初中课本。著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释疑】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叫“诏书”。诏问,即皇帝下诏问讯的意思。|怡悦:喜悦。|堪:能够。

  【读解】这首诗是陶弘景为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劝他出山做官而写的。“诏问”的主要内容在诗的第一句进行了复述,就是“山中何所有”。这句话是问句的形式,但其实表达的是否定语气,实际是在委婉地劝告作者离开深山出来入仕。意思就是山中什么也没有,哪有山外荣华富贵的丰富热闹啊。诗人想拒绝皇帝的诏问,又不能直接反驳皇帝的命令,所以就借着皇帝的提问巧妙地回答说:“岭上多白云。”“白云”是这首诗的一个中心意象,有着自由轻松、闲逸散淡、超尘脱俗等多种象征意义。接着诗人又很自然地说出了“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意思是我这种超尘出世的情趣只能自我体味,可惜却无法赠给您来一起领略个中妙趣。诗人在这里得体地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志向,也含蓄地拒绝了皇帝的邀请。全诗平淡自然,简约含蓄,意味深长。

  ■ 唐·李白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名片】同前。

  【释疑】余:我。|栖:栖居,居住。|窅,深远。窅然:岑寂的样子。

  【读解】这首诗采用问答的形式表白心迹,非常新颖。第一句是问,第二句却似答非答。第三句荡开一笔写风景,第四句点出全诗的主旨,同时也接续前文,再次对第一句的提问进行了明确回答,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不同流俗的高雅情怀和清洁本色。这首诗笑而不答而又摇曳多姿,意在言外,委婉深沉,很有分量。

  ■ 唐·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

  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逄逄。

  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

  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

  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

  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

  吾欲盈其气,不令见麾幢。

  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

  倾尊与斟酌,四壁堆罂缸。

  玄帷隔雪风,照炉钉明。

  夜阑纵捭阖,哆口疏眉厖。

  势侔高阳翁,坐约齐横降。

  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胮肛。

  将归乃徐谓,子言得无哤。

  回军与角逐,斫树收穷庞。

  雌声吐款要,酒壶缀羊腔。

  君乃昆仑渠,籍乃岭头泷。

  譬如蚁蛭微,讵可陵崆㟅。

  幸愿终赐之,斩拔枿与桩。

  从此识归处,东流水淙淙。

  【名片】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属河北),所以又被称为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释疑】张十八:指唐代诗人张籍。|中虚:中气虚弱。|暴下:急性腹泻。|晓鼓:报晓的鼓声。|逄逄:象声词。常形容鼓声。|闾里:里巷;平民聚居之处。|能:才能。|自娱戏:自寻乐趣;自以为乐。|金石:比喻悦耳的好词好句。|击撞:叩打。亦喻声韵铿锵。|龙文百斛鼎:有着龙形花纹的大鼎,斛为量具名,百斛为概数,极言其多。|笔力:写作能力。|谈舌:借指谈锋。|掉:失言。|非君亮谁双:除了你谁能匹敌。亮,即谅。君亮,类似汉《古诗十九首》中“君亮执高节”的用法,谅你之意。|曲节:犹屈节。谓屈己下人,降身相从。|摐摐:高耸貌,指不太服气。|派:水分流。|麾幢:官员出行时仪仗中的旗帜。|杠:竹、木杆子。|斟酌: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钉明钉:犹如张灯。|夜阑:夜残;夜将尽时。|捭阖:犹开合。本为战国时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后亦泛指分化、拉拢。|哆口:张口。|眉厖:眉毛花白。|势:气势。|侔:等于。|高阳翁:指秦朝陈留县高阳乡人郦食其。郦食其自称为高阳酒徒。曾为汉高祖刘邦去说服齐王田广投降。由于韩信乘机攻齐,为田广所误解,认为这是郦食其出卖了他,遂将郦食其烹杀。|齐横:就是田横,齐王田广的叔叔。田广被灭后自称齐王。后与随从500人自杀,宁死不降。|胮肛:臃肿,肥大。|哤:言语杂乱。|穷庞:穷是末路。庞是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人。公元前342年带兵迎战援救韩国的齐军,中了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遭齐军伏击。兵败自杀。|回军:掉转进军方向。|角逐:竞相争逐。|雌声:柔声。|羊腔:指羊的肋肉。|泷:急流的水。|崆㟅:山高峻貌。|幸愿:希望。|枿:古同“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

  【读解】这是韩愈患腹泻病中赠给青年诗人张籍的一首诗,意奇语雄,重点是书写自己与张籍的谈辩。其中对张籍的才华进行了充分肯定,对他暂时未受到重用表示安慰,并连续用各种典故和比喻,劝他收敛意气和狂性,潜心踏实做学问。

  ■ 唐·李商隐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名片】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fán)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他的祖辈迁居荥(xíng)阳(今属河南)。他是晚唐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被合称为“小李杜”。他的诗意境深远,富于文采,有着一种特殊的朦胧美。

  【释疑】历览:遍览,逐一地看。|前贤:前代的贤人或名人。|勤俭:勤劳节俭。|何须:何必,何用。|琥珀:指琥珀枕。琥珀为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色淡黄、褐或红褐。质优的用作装饰品,可制枕,能安神。李白有诗“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南朝刘宋君主刘裕收到宁州送来的琥珀枕后,知道琥珀疗伤有奇效,就下令捣碎给伤病将士做药材。|岂得:怎能,怎可。|真珠:指珍珠车。战国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宝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青海马:即青海骢,良驹。吐谷浑以当地牝马与波斯草马杂交所生骢驹,能日行千里,号曰龙种,世传青海骢。这里暗喻治国良材。|蜀山蛇:传说战国时秦王送五美女给蜀王,蜀王派五壮士迎娶,回来时路过梓潼,见一大蛇钻入山洞,五壮士共拔蛇尾,结果山崩坍,五壮士被压死,化为石。蜀山蛇比喻根深蒂固,盘根错节,难以铲除的宦官势力。|预:遇到。|南熏曲:指《南风》歌。相传为虞舜所作,歌中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这里暗喻德政。|终古:久远。|苍梧:舜帝南巡驾崩之地。|翠华: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这里指舜帝。

  【读解】“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是这首诗中的名句。意思是说古往今来,国也好,家也好,都是因为勤俭而兴旺,因为奢侈而败落。这两句诗简单明了,说理透彻,历来为人传诵。其实这两句诗也是用了历史上秦穆公的一个典故。据刘向《说苑》记载:“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这首诗提倡勤俭,抨击了骄奢淫逸的世风。密集使用典故,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第二联并列用刘裕和齐威王的典故,说明人才比珠宝琥珀更重要的道理。第三联对比青海马和蜀山蛇的典故,说明用人不当就会给国家招惹祸胎的道理。最后一联用南熏曲的典故,呼唤德政。历史典故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思想分量更厚重,更加委婉含蓄。

  ■ 唐·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名片】同前。

  【释疑】贾生:即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曾被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逐臣:被贬谪的臣子。|才调:才华声望。|无伦:无比。|夜半虚前席:贾谊贬谪长沙三年后,汉文帝召他回朝,在未央宫祭神的宣室向他询问鬼神的事情,一直谈到深夜。汉文帝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地移到坐席的前端。|苍生:百姓。

  【读解】这首诗赞美贾谊的才能,对他的怀才不遇寄予同情,并对汉文帝不重视人才和百姓生活的做法进行了讽刺。

  ■ 清·张英

  让墙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名片】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谥文端。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曾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著有《笃素堂诗集》《笃素堂文集》《笃素堂杂著》《聪训斋语》等。

  【释疑】让:礼让。|纸:这里是量词,一纸就是一封的意思。|不见:找不到。|秦始皇:即嬴政,秦朝的开创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曾修建长城。

  【读解】这首诗原无题,叙述的是一个著名的礼让故事。清朝时,与桐城张英家府毗连的吴氏越界建房,家人驰书京城报告时任礼部尚书的张英。张英批诗寄回:“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书后让墙三尺,吴氏感动,亦退让三尺,遂成“六尺巷”。这首诗的文本和作者多有歧说,但礼让和宽容的主旨却是一样的。诗意浅显,不多评解。

  ■ 清·郑板桥

  题竹石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名片】同前。

  【释疑】题竹石画:题在自作的一幅竹石画上的诗。|咬定:比喻竹根结实地扎在岩石之中。|破岩:山岩的裂缝。|磨:折磨。|坚劲:坚韧强劲。|任尔:随你。任,任凭;尔,你。

  【读解】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竹子扎根岩缝,不择环境,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后二句说竹子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全诗歌颂了竹子敢顶邪风、不怕碰硬的品格和毫不动摇的精神追求。

  ■ 清·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一)

  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

  天神倘下来,清明可与通。

  返听如有声,消息鞭愈聋。

  死我信道笃,生我行神空。

  障海使西流,挥日还于东。

  【名片】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更名巩祚。清浙江仁和人,早年从学于外祖父段玉裁。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礼部主事。寻告归。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释疑】道力:因修道而得之功力。|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这里指大自然的力量。|微芒:微弱的锋芒。|寸心: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相彼:审视那些。|倘:倘若。|清明: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返听:倾听内心。|消息:外部喧嚣。|信道:信奉正道。|笃:坚定。|障海:阻挡水流入海。比喻人力胜天。|挥日:《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多用为力挽危局之典。

  【读解】这是诗人龚自珍的一组古体诗中的第一首,揭示了战胜自己的贪欲和妄念,才能获得真正心灵自由的哲理。其中“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能战胜自己的心魔,怎能担起天下大事的意思。

  ■ 近现代·恽代英

  狱中诗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名片】恽代英(1895—1931),湖北武汉人,祖籍江苏武进。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青年》杂志主编、黄埔军校政治部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总教官。曾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底创办《红旗》杂志,1929年任中共中央委员。遗著编为《恽代英文集》等。

  【释疑】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旧游:昔日交游的友人。|故人:老友。|摈:放弃。|楚囚:做囚徒。

  【读解】这首狱中诗充满豪迈果敢的气势。作者回忆说,自己一生行踪漂泊不定,老朋友们生也好,死也好,都献身给了壮丽不朽的事业,自己已经摒除了个人得失等很平常的事情,只剩下豪情来监狱里笑对屠刀。楚囚这里指被监禁。春秋时,有楚国人被晋国俘虏,仍带着南方楚国式样的帽子,表现对故国的怀念。这里借用说虽然被囚禁仍保持自己的豪情壮志。

  另外谨录两段恽代英的感人名言,可与他的《狱中诗》对读:“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自己要是不真心救,就是亡国奴的本性了!”“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公文写作诗词速查手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