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略定心,真正奠定发展根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章
战略定心,真正奠定发展根基
1. 战略定心,不再摇摆
牛小灶创始人并不是餐饮行业出身,在艰难创业的过程中,他对牛杂这个行业的未来,对牛杂煲的未来,一直存在着以下顾虑:
顾虑一:未来牛杂这个品类的市场是否足够大?
牛杂只是脏乱差的街边小吃,而且只有广东人吃,未来牛杂这个品类的市场是否足够大,能够支撑未来100家店、1000家店的规模?
因为这样的顾虑,牛小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刻意往牛杂火锅的方向发展,因为潮汕牛肉火锅在全国各地都有成功品牌,火锅这个品类的市场足够大。但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
成本上升:
火锅需要的配菜更多,调料也更多,后厨采购、制作工序变得更加复杂。同时,配菜、加汤等动作的增多,也增加了服务员的服务成本。
口味下降:
牛杂的汤底非常重要,牛杂熬出的汤有鲜香的味道,非常好喝。很多顾客会把牛杂汤浇到米饭上吃光。但做牛杂火锅,需要更多的汤,牛杂汤不够了,只能用牛腩熬的汤凑数,这就导致口味品质下降。
效率下降:
火锅的用餐时间比牛杂煲更长,翻台率下降。
顾虑二:牛杂煲还是牛杂火锅?
牛杂作为小吃的价格只有15~30元,是一种低端食品,价值不高。变为牛杂煲之后价格达到了80元以上,是否应该对牛杂煲做升级,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因为这样的顾虑,创始人在拳头产品牛杂煲里加入了牛腩,把“牛小灶牛杂煲”改成了“牛小灶牛腩牛杂煲”。牛杂煲的价格是88元,牛腩牛杂煲的价格是118元,主打产品三位数的价格较高,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脱离了“牛杂煲”这一品类。
品牌是一种商业思想,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牛杂饮食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天,除了广州,在广东很多城市以及中国香港、澳门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牛杂的身影。
牛杂是拥有百年生命力的美食,未来也会有百年的生命力。我们的品牌只有寄生在有生命力的文化上,成为牛杂文化的一部分,壮大牛杂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香港知名牛杂——十三座牛杂
澳门知名牛杂——明记
牛杂煲的品类非常独特,广东人也有吃“煲“的传统。而脱离了煲,变成火锅,虽然市场更大,却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潮汕牛肉火锅、川式火锅等领域,都有成熟的大品牌。
基于此,我们对牛小灶的战略判断是:
牛小灶应聚焦煲而非火锅,以牛杂煲(而不是牛腩牛杂煲)为拳头产品,加少许配菜让顾客吃得更丰富即可。
2. 嫁接广州文化,获取文化原力
牛小灶的产品诞生于广州,经受住了几乎是全国最挑剔的消费者的考验,产品的味道是毋庸置疑的。
牛小灶的企业战略就是要聚焦牛杂煲,成为牛杂煲的代名词,成为广州美食的一张名片,最终成为牛杂文化的代表。
基于牛小灶的企业基因和企业战略,我们希望把牛小灶嫁接到“广州饮食文化”上,将“牛小灶”和“广州、牛杂”牢牢绑定,创意百年不变的品牌口号。
“广州牛杂煲,就吃牛小灶”,一句蕴含品牌战略、传递品牌价值、包含品牌名字又具有超级语感的口号就这样诞生了。
关键是这句话要上门头,要让消费者看到,才能直接刺激消费者行动,并且上门头之后这句话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放大,有一种强烈的仪式感和承诺感,相比其他地方的应用,这种用法信号刺激能量更大。
“广州牛杂煲,就吃牛小灶”这句口号,不仅在广州产生了巨大的购买力,即便是在北京、上海、香港,仍然非常好用。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广州的美食错不了。
我们为牛小灶创作的超级符号、超级口号,建立了牛小灶品牌的顶层设计,为牛小灶注入了大象的基因,奠定了未来百年发展的根基。
在首次提案结束后,胡新祝先生激动地发朋友圈说:“遵义会议,里程碑式的时刻,值得纪念,继往开来的一天!感谢华与华,感谢牛小灶全体伙伴的努力拼搏!新的一篇从这里开始!”
牛小灶门店醒目的门头 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