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猫住的城市

第57章 希望庄2

猫住的城市 陈施豪 25194 2021-04-06 01:1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猫住的城市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两个月。打工人员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要顾,他肯无酬为老板看店,看来极为忠实。

  「昭见先生有家人吗?」

  「松永先生说,昭见先生有个哥哥。啊,松永先生是那个打工的人。」

  「昭见先生没有妻子或小孩吗?」

  「没有。正确来讲,他似乎是说没有。」

  用词相当谨慎。

  「实际上怎么样我不知道,我妈在这部分真的很傻。」

  我思索片刻,把这段话解释为「我妈有时很轻率,会和不晓得(或对方不肯明说)

  有没有家室的男人交往」。明日菜的语气颇为刻薄,这样解释应该没错。

  「你见过昭见先生吗?」

  明日菜默默点头。

  「你和他很熟吗?跟母亲三个人一起见过面吗?」

  「怎么可能?」

  她当下斩钉截铁地否定。

  「那么,你也不是跟昭见先生很要好?」

  她又默默点头。

  「然而,你却想雇用我这样的人,确定昭见先生是否平安。是同情母亲的缘故吗?」

  明日菜盯著电脑萤幕。

  「她每天都在哭。」

  那目光十分尖锐。

  「哭哭啼啼,没完没了,实在烦死人。」

  这并不奇怪。在码头仓库一起工作的成员里,也有个女孩会在工作时忽然想起什么而哭泣。我没询问详情,不过她应该是看到什么,或和别人交谈,听到什么。任何一点契机都可能勾起内心的伤病。

  「十一日那天,她从早哭到晚,也没去上班。」

  五月十一日,电视和报纸都充斥著地震与海啸的话题和画面。

  「你母亲是不知道昭见先生怎么了,才会担心得哭泣?」

  「不是不知道吧?一定是死了嘛。松永先生也叫我妈死心。」

  明日菜一股作气地说,猛然抬起头。

  「如果他还活著,不可能丢下店不管。可是,妈妈实在太傻,就是没办法死心。」

  她不再用敬语说话,不是与我的距离拉近,而是她这个年纪在说出难以启齿、不愿启齿的事时,没办法彬彬有礼地使用敬语。

  「那么,由你去拜托松永先生怎么样?」

  「拜托他什么?」

  「说你担心昭见先生,请他联络昭见先生的哥哥。亲人或许会知道详情。」

  明日菜垂下头。

  「你认识伀永先生吧?只要跟他说,你母亲和昭见先生感情很好,他一定能理解你们会担心是理所当然。」

  明日菜噘起下唇,撇下嘴角。

  「有够笨的……」

  「嗯?」

  地瞪著我,流露明显责怪、轻蔑的眼神。

  「要是这么容易,我早就做了。」

  接著,她表情一歪,彷佛突然哪里病了起来。

  「对不起,我嘴巴很坏。」

  她用力咬紧牙关。

  「没关系。确实,我的反应满迟钝。不过,会来我们这类事务所的人,不是焦急就是愤怒、害怕,总之情绪很亢奋,所以有时我会故意装迟钝。」

  明日菜皱著脸沉默著,笔电的萤幕暗下来。

  「喝杯咖啡吧。」

  我起身走向小厨房。多亏有「侘助」的老板庆祝我的事务所重新开幕,送给我「一眨眼就沸腾的电热水壶」,我得以迅速包好即溶咖啡。

  我将冒著蒸气的杯子放到桌上。明日菜连碰都不碰。于是,我径自喝了起来。说真的,这话题让人想来杯热咖啡。

  「即使你这样说明,打工的松永先生也不肯理会吗?」

  明日菜点点头,表情像痛得快哭出来。

  「这样啊。」

  「他是店员,所以态度还好。可是,那都玩是表面上而已。

  我放下杯子,在纸上写下「店员松永」,并圈起来。

  「他知道你母亲与昭见先生在交往吗?」

  「知道。」

  「然后他不赞成这件事。」

  「对。有一次他露出别有深意的表情说:社长家很有钱,其实是个大少爷,他生活的世界和我们这些凡人不一样。」

  来到这家事务所后,明日菜第一次悄声叹息。

  「地震发生后大概两天,昭见先生的手机完全打不通,所以妈妈去了店里。」

  「你也一起去吗?」

  「只有我妈。可是,她有跟我说要去『AKIMI』。」

  「这样啊。然后呢?」

  「她回来又哭了。我问她,知不知道昭见先生的情况……」

  ――没希望了。

  「然后她就只是哭。隔天,我立刻去『AKIMI』,看到松永先生守在电视机前面。」

  是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的报导。当时一有时间,我也会守在电视机前。

  「他告诉我:明日菜,如果你在西日本有亲戚,最好赶快去避难。」

  ――我得待在这里,等社长回来。我和社长的哥哥约定,会守住这家店。

  「我说,我和妈妈也很担心昭见先生」

  ――别提社长了,我们都自身难保。东京会被炸掉。

  「根本没办法谈。可是,当时我脑袋一片混乱,觉得搞不好东京也曾因为核电厂爆炸,而被炸掉……」

  经过十天左右,中隔春分的周末连假结束,核电厂事故的状况还是一样严重,但明日菜渐渐觉得东京应该不会被「炸掉」,于是再次前往「AKIMI」。

  「没想到,松永先生一副若无其事的样了。」

  ――幸好有自卫队帮忙,总算没事。

  「那么,昭见先生呢?」

  「昭见先生的哥哥在找他,但完全没消息。」

  搞不好没救了。

  「我说妈妈担心得一直哭,想知道更详细的情形,并跟昭见先生的哥哥谈谈,他却露出厌恶的表情。」

  ――你这样会给人家添麻烦。

  「所以,他不能告诉我昭见先生哥哥的联络方法,还说我们和昭见先生已没关系。」

  明日菜喘著气,一股脑说到这里,喉咙「咕噜」一声,又补一句:

  「他表示不会向社长的哥哥,提起妈妈跟社长拿钱的事,叫我们不要再继续纠缠。」

  明日菜咽下口水,呼吸却依旧急促。

  「你母亲向昭见先生借钱吗?」

  「我不知道。可是,既然松永先生这样说,应该是眞的。不过,不清楚是昭见先生给妈妈钱,还是妈妈向他借钱。」

  不管怎样,「不要再继续纠缠」是很失礼的说法。他把担心昭见丰安危的伊知母女当成上门讨钱的,明日菜会激动到喘气也是难怪。

  我渐渐看出状况。

  「好,我知道了。我会调查看看昭见丰先生是否平安。」

  明日菜一愣,这是她截至目前最自然的表情,露出这样的表情,看起来便相当可爱。

  「你不是说,不能接受未成年人的委托吗?」

  「我不是接受你的委托,而是担心某家有趣的轻古玩店的老板安危,才会想调查看看。这不是工作,我没办法给你一个期限,也无法保证一定会有结果,所以也不需要手续费,这样如何?」

  明日菜的眼神转为尖锐。

  「我最讨厌这种的。」她的口气像在咒骂。「假意亲切,其实根本瞧不起人。」

  「你的嘴巴真的很坏。」

  她彷佛被当头泼了盆水,顿时退缩。

  「我还不认识你这个人,要怎么瞧不起你?不过,把我介绍给你的相泽干生,我还算瞭解。我不想害他没面子,也不能违背职业伦理,这完全是一种折衷方法。」

  明日菜更用力地抱紧怀里的背包。眼前的少女,像紧抓住救命绳的漂流者。她诅咒、气愤居然落得在海上漂流的自己。

  我平静地说:「刚才忘了问,你和干生是怎么认识的?如果不是高中同学,是国小或国中同学吗?」

  「他是我朋友的朋友。」

  明日菜变回一开始垂死蚊子般的声音。

  「LINE的朋友。」

  「你们见过面吗?」

  不管是LINE的朋友,或其他网路社群的朋友,这都不是能轻松透过手机告诉朋友的朋友的内容。

  「跟朋友一起……」

  明日菜的声音几乎要消失。她整个身体都在倾诉:不要再追问下去。

  「这样啊。总之,我不能辜负干生的信赖。或者说,我得露几把刷子给他瞧瞧。」

  我露出笑容。

  「我会尽一切努力。请你不要再行动,等我联络。况且,你还是个学生。今天你是放学后过来吧?」

  「对,等一下要去打工。」

  她在新宿车站南口的速食店打工。

  「每天都打工吗?」

  「五点到九点。星期六和日的班表会变动,不过都上八小时的班。」

  这名少女根本没时间享受高中生活吧?

  我把名片递给她,和她交换手机信箱。

  「把你的住址告诉我吧。」

  「为什么?」

  虽然也可对她训诲一番,说明在社会上,只要是正式工作,就不能只因手机可随时联络,就不留住址。

  「如果不知道你的住址,要是你为某些理由不回应我的联络,而我又想联络你时,就只能问学校喽?」

  明日菜不情愿地在我递出的便条本上写下住址。是小田急线沿线的住宅区。

  「交通很方便呢。」

  「电车只有每站停的,不太方便,而且是老公寓。」

  「我以前的事务所,也是屋龄超过四十年的老房子。由于地震造成倾斜,只好搬家。」

  明日菜率直地睁圆双眼:

  「我们家附近也有破旧得要命的老房子,可是没怎样。」

  「那就是我运气不好。」

  昨晚我懒得去澡堂,用了棺材淋浴间,才切身体会到这一点。

  明日菜对著便条本,突然想起般绷紧脸:

  「那个……调查的事,请不要告诉别人……」

  「我不会说是你拜托的,会想办法瞒著。」

  这样应该比较方便行动。

  「不过,我必须去找你母亲和松永先生谈谈,所以你要假装不认识我。」

  「好。」

  「那么,你母亲叫什么名字?」

  明日菜重新拿起原子笔,写下「伊织千鹤子」,接著道:

  「Ichi Chizuko,很难念吧?我老是觉得,眞不晓得我妈的父母在想什么。」

  「我妈的父母」,而不是「外公和外婆」。这样的称呼,隐约透露出这名女高中生的成长环境。

  等明日菜戴好毛线帽,背上背包,我和她一起走到大马路。

  「这房子好惊人。」

  竹中家的房子,不管在占地广阔、花钱、拼接增建奇观等意义上,都相当惊人。

  「我只租借边角的这区住处,里面似乎像一座迷宫。」

  明日菜走路的样子有点奇怪。

  「我说话很没礼貌,对不起。」

  我目送她深深行礼后远去的背影,发现原因来自她的运动鞋。左右两边都仅有外侧磨损,鞋底是斜的。

  ――不清楚是昭见先生给妈妈钱,还是妈妈向他借钱。

  我不禁纳闷,明日菜的母亲没能用那笔钱,为上学还要打工的女儿买双新的运动鞋吗?

  3

  足立大楼位在从JR市谷站往四谷站徒步五分钟的地方。

  那是一栋老旧的三楼住商大楼,呈深长形。「AKIMI」的店铺就在大楼正面,铁卷门关著。没有招牌或标示,我会知道那里就是「AKIMI」,是铁门上有油漆字的缘故。

  「从今天起你也是收藏家精搜全世界各式古玩 AKIMI 营业时间上午十点〜晚上八点星期四公休」。

  一晚过去,今天是五月十七日星期二,早上十点多。

  昨天伊知明日菜回去后,我读起「AKIMI通讯」过去的内容,一直看到天黑。内容意外地有趣,我有两个发现,一是昭见丰先生推荐的轻古玩收藏,不仅可轻松入门,而且似乎成为相当有趣的嗜好。

  轻古玩收藏的对象,都是近在身边的日常物品。昭见先生提议的独特之处,在于不著重物品的金钱价值,甚至是罕见度,他主张,只要依据自身的喜好决定要搜集什么,并以网罗为目标,每天的生活便会顿时变得有趣又有劲。

  如果是「纸类」,可搜集在书店购买新书时赠送的书签、印有餐厅店名的杯垫或筷袋、澡堂或温泉设施的入浴劵票根。若是「盖类」,就是饮料瓶盖,或杯面盖子,至于「盒类」,「不是散漫地搜集纸盒或木盒,而是只锁定蜂蜜蛋糕盒之类」。确实,这样一来,门槛便降低许多,也不用花多少本钱。

  「搜集轻古玩,千万不能想著往后要用这些收藏大赚一笔。与他人比较,忽喜忽忧,也是粗人的行为。」

  读到这句话,我觉得好像很久没看到「粗人」这样的形容。

  第二个发现,是昭见先生有段时期,似乎曾为杂志写稿。部落格里提到「我写专栏的杂志」、「以前我替杂志采访时找到的」。文章整体十分纯熟易读。

  昭见这个姓氏相当少见,不过他曾担任杂志写手,也可能是笔名,我这么想,搜寻一下,起码书藉中没发现「作者.昭见丰」的作品。若要寻找杂志上的文章,必须缩小时间和种类的范围,否则难有收获。这部分感觉我处理不来,决定若有必要就拜托小木,接下来便欣赏部落格中介绍的各种轻古玩照片?于是,昨晚收拾工作没做完,还在最后一刻冲进即将打烊的澡堂。

  不能想靠轻古玩赚钱。所以,推广轻古玩的人开的店,尽管标榜「全世界」,规模也很小。足立大楼不仅老旧,墙壁泛黑,空间狭窄。如果铁卷门里面是车库,顶多勉强容纳两辆小轿车。

  我说了声「请问有人在吗」,敲敲铁门,没有反应。

  铁门右边的墙壁吊了个东西,像剖开一半的白铁水桶,侧边以油性麦克笔手写著「AKIMI」。我手指勾住半圆形的盖子,轻易就打开。如果这是信箱,未免太不小心。

  我环顾周围,附近都是大楼和商店。对面是连锁印刷店,两侧似乎是办公大楼,此刻没什么人进出。

  我站在原地,思忖该怎么办才好。这时,一名高瘦的青年小跑步过来:

  「啊,不好意思。」

  牛仔裤配T恤,脚上趿著树脂拖鞋。背上的迷彩纹背包陈旧的程度,与伊知明日菜的黑色背包不相上下。

  「要找『AKIMI吗』?」

  我点点头,询问:「今天休息吗?」

  「对,现在有点……」

  青年和我保持距离,微微弯身,眼神像在观察。

  「呃,请问你是哪位?」

  今天早上的我不是运动服打扮,而是穿得像个上班族。

  「说我是客人有点厚脸皮吧,我还没在这里买过东西。」

  我露出微笑。

  「前年年底我经过时,看到这家店,觉得挺有意思,进去逛过。我本来想挑送女儿的圣诞节礼物。」

  「哦,这样啊。」

  「当时我遇到昭见先生,聊得非常投机。你是……店员吗?」

  青年点点头,「我是打工的,去年四月开始在这里工作。」

  「这样一来,我应该没遇过你。后来,我一直在关注这家店的部落格『AKIMI通讯』可是,有一阵子没更新吧?」

  「对。」

  「所以,我纳闷是怎么了……今天恰巧有事到这一带,顺道过来瞧瞧。」

  这样啊――打工青年应一声,视线落到脚边,明显支吾其词:

  「呃,那个,现在店里有点不方便……」

  「店不做了吗?」

  「对,就是……」

  我压低音量:「难道是昭见先生患病,才不能更新部落格?」

  打工青年抬头,抱歉地缩起脖子说:

  「其实他失踪一阵子了。」

  我有些夸张地惊叫:「咦,怎么回事?」

  「因为地震……」

  我直视打工青年,他也看著我。

  「不会吧?昭见先生去东北?」

  「是的。」

  「去带货?」

  「嗯,可是昭见先生经常没有特定目的,临时起意四处去旅行。当然,有时会在旅行的地方找到有趣的东西带回来。」

  打工青年不是称他「社长」或「店长」,而是「昭见先生」。

  「那么,这次也是刚好……?」

  「是的。」

  我按住额头,好一阵子定住不动。

  「真是是不巧……」

  「是的。」

  「他什么时候去的?」

  「不太滑楚。十日星期四是公休,我没遇到他。」

  打工青年抹了抹嘴唇上方的人中处。

  「他打一通电话给我,说要出门旅行一趟,叫我顾店两、三天。」

  「那个时候他在哪里?」

  打工青年继续抹著人中,而后手指按住,含糊地说:

  「我没问……」

  「嗳,既然他经常这样,想必你也不会多问。昭见先生说要去东北吗?」

  「他觉得那个方位有宝贝等著他去挖掘,这也是常有的情况。」

  「宝贝啊……」我不住呻吟,蹙起眉头。「既然是下落不明,可能只是联络不上,或许他平安无事,对吧?」

  我拍拍打工青年的肩膀。

  「打起精神,不要放弃希望。」

  他蜷著背行礼,「谢谢。」

  「店面会暂时保留吗?」

  「目前是这样,但还有房租的问题……」

  「啊,这里是租的?」

  「对,所以我正在整理。」

  打工青年拉过背包,从侧袋取出钥匙串。钥匙圈上哗啦啦地挂著许多钥匙。他拿其中一把打开铁门,用力掀开。铁卷门里是面玻璃墙,即使不打开单片门,也可清楚看到店内的情况。

  商品的陈列架几乎都空了。约三坪的小店里,拥挤地堆满纸箱和纸盒。包装用的半透明舒美布、成捆的气泡纸立放在前面的橱窗中。

  「你一个人在处理吗?」

  「对,反正也没有重物。」

  「这些要拿去哪里保管?」

  「要移到出租仓库。呃……如果你有什么想找的东西,我拿给你看。」

  我举起双手,像在推回他的提议:

  「不不不,请不用在意我。你现在应该不能随便卖东西,我也眞的只是顺路过来瞧瞧。」

  打工青年用另一把钥匙打开店门。门上标示「拉」,他却用推的。门被纸箱挡住,只能打开一半。

  店铺空间深处,似乎有个可脱鞋上去的空间。没有隔门,不过有个拱形出入口。那里的地板高出约三十公分,前面放几双拖鞋。可能是休息区,或昭见先生的住处。

  打工青年回过头,我将视线移向前面,只见气泡纸卷旁边的纸箱,用黑字写著「明信片」。昭见先生在部落格里提到,「我有五千张东京铁塔的明信片」。换句话说,光是东京铁塔的明信片便多达五千种。

  「昭见先生的家人一定很担心吧。」

  「是啊。」

  「他的太太和孩子……」

  「他没结婚。」

  「那他的家人呢?」

  「他有个哥哥在名古屋,我现在是听他的指示办事。」

  「他哥哥也是叫『昭见先生』?」

  「是啊……」

  「这个姓氏十分特别,我以为是笔名。那你加油吧,打扰了。」

  我准备离开,又转身折回来。

  打工青年提著背包,正要走进店里。我开门出声:

  「不好意思。」

  打工青年的表情惊讶到出乎我的意料。

  「或许我是多管闲事,不过,我觉得可运用那个部落格。」

  「什么?」

  「应该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昭见先生的部落格「AKIMI通讯』。或许可开放『访客簿』,告诉访客目前的状况,并搜集资讯。像地震那天晚上,推特就派上很大的用场。这种情况,网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打工青年顶出下巴般,点点头:

  「本来有的。」

  「咦?」

  「客人为昭见先生担心固然值得感激,可是留太多,一片混乱,也有些人留下不确实的消息,反倒造成混乱,所以半个月前关掉了。」

  原来如此。

  「这样啊。那真的是我多管闲事了,抱歉。」

  我微微举起手,离开「AKIMI」。

  「我觉得没可疑到需要杉村先生去揣测的地步。」

  我从JR市谷站月台打直通电话,小木马上接听。听完我的说明,他如此宣告。

  「光凭一般使用电脑的人,想找到特定人士是否平安的资讯,太困难了。现在网路上消息一片混乱,而且就像那个打工小哥说的,有人散布不确实的消息,害拚命寻找家人和朋友的人被耍得晕头转向。真的是乱成一团。」

  原来如此。

  「我不是在怀疑那名打工人员,只是有点纳闷为何不利用『访客簿』。」

  「我得提出忠告,你最好也不要随便乱来,否则一定会搞到无法收拾,还是透过我们的官网委托吧。」

  「这要先找到昭见先生的家属,谈过后再决定。然后,我有事要拜托你。」

  如果是名古屋的「昭见」,容易缩小搜寻范围。

  「现在是我这辈子最忙碌的时候……」

  「交给你的心腹手下处理也行,请尽快。」

  我迅速结束通话,搭上凑巧进站的电车。先回去事务所,收拾完东西吧。如果今天运气继续这么好,或许能像奇迹联络上小木一样,傍晚顺利遇到下班回家的伊知明日菜的母亲。

  我运气真的很好。

  眼前这栋「田中住宅」,宛如将隔热材料与防火砖墙组合起来的简陋建筑,严重老朽,明日菜说这里是公寓,其实是排屋公寓(或古代的连栋大杂院)风格的双层房屋,有一号室到五号室。伊知家是三号室。我从最近的车站,循著住居标示穿过住宅区走到这里,只见三号室前,一名提著沉甸甸超市购物袋的妇人准备开门。

  「不好意思,请问你是伊知千鹤子女士吗?」

  妇人回头。简单绑成的髻掺杂著醒目的白发,脂粉未施,穿著朴素的外套和黑长裤,应该是通勤服。

  她似乎很困、很累。脸颊凹陷,圆领处的锁骨凸出。如果是高二女儿的母亲,即使年龄估得老一点,应该也才五十多岁。然而,她看起来却比七旬老妇的竹中夫人衰老。因为她毫无生气。

  「抱歉,冒昧打扰。这是我的名片。」

  我递出刚重新印好的事务所名片,向她行礼。

  「我来请教昭见丰先生的事。不好意思,在晚饭时间上门。」

  约莫是昭见丰的名字起了作用,伊知千鹤子讶异的神色随即消散。

  「找到他了吗?」

  除了离婚的妻子以外,我没被女人紧紧抓住的经验。不过,现在感觉她只差一步就要扑上来。

  「昭见先生平安无事吗?」

  我一阵心痛。地震发生后,以灾区为中心,全日本到处上演著类似的对话,这一瞬间一定也不例外。找到人了吗?平安无事吗?

  「很遗憾,还不清楚。」

  她的表情倏地萎缩,像影子在瞬间淡去消失。

  「这样啊……」

  「敝姓杉村,如同名片上写的,是侦探事务所的人。我接到昭见丰先生的家人委托,正在调查他的下落。」

  伊知千鹤子重新检视我的名片。她把装著许多食品和宝特瓶的超市购物袋放到脚边。

  「侦探事务所……」

  「是的。」

  「如果要找他,在东京也找不到人吧?」

  「没错,但灾区广大,漫无目的四处寻找,也只是浪费时间。所以,我们打算重头来过,询问昭见先生的亲朋好友,锁定他可能会去的地方,再重新找起。」

  这样啊-――她彷佛这么说,缓缓点头。在近处一看,五官和明日菜很像。暮气沉沉的气质也一模一样,但这不是遗传问题,应该是家境使然。

  「伊知女士是昭见先生的朋友吧?」

  「你是从谁那里……」她问到一半,在我回答前便说:「松永先生那里是吗?」

  「『AKIM1』的店员?不是他,是昭见先生的家人告诉我的。」

  这个谎满冒险的,但我得到期望的反应。

  「他在名古屋的哥哥吗?」

  我客气地浅笑,闪避这个问题。

  「我从松永先生那里听到令嫒的事。」

  这次反应的方向虽然如同预期,强度却出乎意料。

  「松永先生?他说我女儿什么?他怎么说的?」

  如果这名女子更朝气蓬勃一些,此刻的气势会让人想形容为「勃然变色」。或许她也察觉,身体挣动一下。

  「别站在这里说话,请进。」

  她为我开门,我进入屋内。狭小的脱鞋处,掉著一双应该是明日菜的夏季拖鞋――或许应该称为凉鞋。这双凉鞋的鞋底也是单边磨损,整体有些变形。

  「屋里颇乱……」

  伊知千鹤子道著歉,把凉鞋并拢挪到旁边,脱下脚上的黑色便鞋,并排在侧。然后,她打开小鞋柜,取出拖鞋。

  我接著开口:「我的问题不多,在这里谈就好。」

  「这样吗?不好意思……」

  「哪里,是我突然上门打扰。如果你愿意,请先把买的东西收起来没关系。」

  实际上,根本用不著进入室内。紧邻门边就是狭小的厨房,没有隔墙,也没有可挂帘子遮蔽的空间。餐桌有一脚可能松动了,脚底大剌剌地用布包裹起来。

  伊知千鹤子匆忙整理购物袋里的东西,我面对墙壁,避免直接盯著看。冰箱里大大小小的保鲜盒堆叠,像是塞满母女检朴的生活。

  提到简朴,鞋柜这么小,居然能收进客用拖鞋,是她们母女的鞋子很少的缘故吧。明日菜应该是上学或打工穿那双黑色运动鞋,出门到附近,就穿这双凉鞋。

  收拾完毕,伊知千鹤子走到小电视橙旁,打开底下的抽屉,取出一些物品。

  「这是去年底收到的,不知能不能当成参考……」

  那是以秋田的竿灯祭照片印成的明信片。

  「我看看。」

  明信片翻过来,上面的字迹并不流丽,但中规中矩,墨水是蓝黑色。邮戳是去年十二月十八日。

  「伊知千鹤子女士:我在这里发现好东西,致赠其中一张给你。这是昭和四十五年夏季的竿灯祭照片。昭见」

  「他投宿的旅馆,保留商店卖剩的旧明信片。」

  所以,虽然是约五个月前寄来的明信片,纸张却年代久远。

  「他告诉我,明信片即使是用过的,也能成为收藏品。」

  「约莫是使用过,更能烙下岁月的痕迹吧。」

  伊知千鹤子微微点头:

  「这个时候,他也是临时起意去秋田。旅馆老板娘年纪非常大,当时是年底,大家都忙得没空旅行,所以很惊讶地问他:客人是做什么生意的?」

  明信片的文章,完全是轻古玩店的老板寄给顾客的内容,但附上语调怀念温柔的说明,字里行间便彷佛渗透出亲近感。

  「昭见先生总是像这样出门旅行吗?」

  「似乎是。」

  不知为何,伊知千鹤子尴尬地垂下目光:

  「我只晓得他最近一年的事……如果请教忪永先生和昭见先生的哥哥,应该能问到更多线索。」

  我把明信片还给她:

  「抱歉,突然问个私人问题。你和昭见先生是怎么认识的?」

  伊知千鹤子依然垂著头。视线前方是鞋跟磨损的便鞋,及变形的凉鞋。

  「昭见先生的家人知道我多少事呢?听说他和哥哥感情很好。」

  她暂时闭口,犹豫片刻,接著道:

  「果然是松永先生向你告的状吧?」

  我没肯定,也没否定。「告状」这种说法令人好奇。

  「而且,我女儿做出那种事,身为母亲也有责任。我是眞心觉得不能太依赖昭见先生,给他添麻烦。地震后我会去店里,也纯粹是担心他的安危。」

  她的话声愈来愈小,母女这地方非常像。

  「抱歉,我不太懂你在说什么。」

  我平静地说,歪头露出疑惑的样子。

  「我只是从丰先生的家人那里听说,你是他要好的朋友之一,冒昧请教,难道发生过什么问题吗?」

  伊知千鹤子抬起头,显得十分惊讶。我努力用表情传达:虽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除非你说明刚才提到的内容,否则我不会罢休。

  我的表情起了效果。

  「去年暑假,我女儿――她读高中,在昭见先生的店里偷东西。」

  哦?看来,明日菜对我有所保留。

  「她想偷一些饰品,被昭见先生抓到。」

  「然后,店家联络你吗?

  「对。我要上班,没办法立刻赶过去,就算店家报警也没办法,但昭见先生没这么做,把我女儿留在店里,要她帮忙杂务,等我到达。」

  两人就是这样认识的。

  「不清楚你是否知道,我们是单亲家庭,家境真的很拮据。可是,我女儿不是那种会偷东西的人。她居然偷窃,我实在难以置信。不过……她正值别扭的年纪,我也没自信……」

  那天,伊知千鹤子再三向店家赔罪后,带著女儿回家。

  「我女儿不肯道歉,也没辩解,只是臭著一张脸。我觉得不太对劲。」

  由于内心的疑惑没消失,几天后她再次前往「AKIMI」,想询问更详细的情形。

  「然后,昭见先生……」

  这个母亲也很喜欢用「然后」。

  「他认为,我女儿可能不是自己想偷东西,而是被朋友逼的,我简直吓坏了。」

  「是令嫒告诉昭见先生的吗?」

  「不,她没明确地这么说。不过,当时我女儿在店里走来走去――就是所谓的『物色』吧,有|些年轻的孩子在外头张望。」

  这相当可疑。

  「我女儿的态度也……怎么说,故意表现非常可疑,一眼就能看出她想做什么。真的逮到她后,她默不吭声,既不反抗,也没逃走。」

  ――我立刻就看出来,这孩子根本不想偷东西。

  行窃失败,她反倒松一口气――昭见丰如此描述。

  「令嫒被抓到后,那些孩子呢?」

  「一眨眼就跑光。」

  那就更可疑了。

  「昭见先生表示,如果我女儿再去店里,他会尽量问问是怎么回事。我感激万分,暗想幸好老板是个大好人。」

  回家后,她狠下心逼问女儿,女儿几乎是哭著坦承。

  「她没举出朋友的名字,不过,从不久之前,就遇到这样的事――霸凌,或者说,遭朋友强迫。」

  「素行不良的朋友使唤她。」

  伊知千鹤子点点头。「她答应我,绝对不会再犯,也会和那些朋友断绝关系。那时恰好是暑假,不会在学校碰面。」

  表面上是这样,但那类团体,即使出了校门,一样具有影响力。甚至会有年长的人参与其中,绝对不能轻忽大意。

  「后来呢?」

  「这种事只发生过一次,她也说没事了。」

  虽然她如此断言,眉心不安的深纹却依然纠结。我想起明日菜拜访事务所时阴郁的神情,心底逐渐萌生出不安。这是否也是个必须解开,或者说,解决、解毒的问题?

  「现在她很努力打工,」伊知千鹤子接著道:「之前去过好几次『AKIMI』,似乎和昭见先生变得满熟。」

  「所以,身为母亲的你也……」

  母亲又扭动一下身体。「眞是让人见笑了,不过,那是……呃,跟我女儿的问题无关……」

  我不是来责备她,或害她感到羞耻。

  「抱歉,问了让你不舒服的问题。那么,你和昭见先生,是在去年夏天以后开始交往的?」

  「是的,我女儿……发生那件事,是在八月初。」

  「你会陪著昭见先生一起旅行吗?」

  「没那回事!」

  她拋开羞耻,转为腼腆。两者的差异十分微妙,但任何人都看得出其中的不同。

  「除了这张明信片,他曾传简讯或打电话,说正在旅途中吗?」

  她没深思太多,很快回答:「有过几次。他曾在旅行的地方吃到美食,用宅配寄给我。」

  是中年男女窝心的交往。

  「记得是在哪些地方吗?」

  「这个嘛……」她思索片刻,「有一次是博多。他说博多人偶以前非常昂贵、精致,但现下不太受欢迎。不过,博多人偶还是很棒的工艺品,他觉得挺可惜,忍不住买好几个。」

  如今,那些人偶应该掩没在打工人员松永封箱的库存品中。

  「其他还有京都、大阪……」

  伊知千鹤子低喃著,摇摇头。

  「总之,他会去许多地方,也曾因车站便当的包装纸能当成有趣的收藏品,专程搭特急或新干线……」

  「他一到假日就会出门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毕竟我也要工作。」她似乎突然回到现实,眼神变得严厉。

  「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成天联络不断。」

  两人交往不到一年,而且,女方有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

  「地震发生前,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二月,三月以后,只有互传简讯……」

  即使生活在首都,也有许多人因为那天的大地震,日常遭铲截断,三一一以前的过往回忆,变得比实际上更遥 猫住的城市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