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因缘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孙兄说教得极是。我原本的确是欲学班超,骋国威于万里,显荣耀于亲族。现目睹孙兄之事,只觉得做好自己本分也已是不易,不敢过份苛求功名。既说及自身运命,我当终生勤习修为,以与所谓运命或者相和、或者相搏。按此笃行,即便离世时仍不能身获殊荣,我亦也心甘。只是不知到那时,是否能有孙兄豪气。”宋通回道。
孙诲点头,却不再发声。
三人均被他数落一番,亦觉得心里无趣,再说些宽慰的话,见孙诲兀自强横,也就告辞别过。
回府衙的路上,陈晖说道:“这个孙诲,真是无礼。我们探看他,他却仍是强横。”
“我倒觉得孙兄是个豪杰,只是时运不济罢了。若陛下回心,孙诲怕是直接做了兵马使之类的将军。”贺远至说罢,又叹道,“孙诲身在囹圄,却仍然谈笑自若。能将我们身在监舍之外的人讥讽得难堪,可见他并非假做强横。”
“孙诲明明就是矫诏而行,现今身命都将没了,十一兄替他辩解也是无用了。”宋通说道,“一家之命不从,尚且喝骂;一国之命,岂敢违逆。”
正说话间,浑天放跑来喊叫几人道:“快回,节帅要去寺庙参礼。”
众人赶紧边往府衙跑,边问他:“这么着急?”
浑天放一边走一边说着,几人也就听得明白了——
午时已过,王维进到府衙,与崔希逸闲谈时说“欲返京城”。崔希逸知道他回去也是没有实职安置,就说道:“王御史不必回去,就留在凉州罢,我二人还可多做盘桓。”
王维回道:“如此,就叨扰崔公了。”
“好,我自有开府之权,这里粮、马交付关内之数甚多,王御史委屈,权作节度使衙的度支判官,协理州政。我随后即写书牒上奏。”崔希逸说道。
王维遵命称谢。
“哐哐”的钟声渺渺传来,崔希逸笑道:“听说王御史颇通佛法,正要请教。这不正是招呼我们礼佛么?”
王维也笑道:“崔公也崇佛么?”
“我公务甚忙,只是偶尔听听大德讲经,算不得痴迷的。”崔希逸说道,“倒是早就知道摩诘‘诗佛’的大名,听说长安佛寺中的比丘都向摩诘问礼呢。”
王维谦辞道:“我只是幼时多病,跟从母亲礼佛,后来也多有学问罢了。”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摩诘此诗,我本是糊涂,原来是此缘故。走,我们就去凉州的罗什寺瞻礼。”崔希逸兴致大发地说道。
“正想前去礼拜。”王维也起身说道。
——几人跑回驻地换上便装,都只是幞头、长袍、皮靴打扮。阿史那博恒早已等候,虽然稍有不悦,也不好斥责,只得连忙带着众人,随从崔希逸和王维到了凉州城东部的这所名刹。
~~~
凉州城内各有处于西、东的神鸟、姑臧两县,罗什寺就在节度使衙所在的姑臧县。
罗什寺附近已是人流如织,商贾们在寺旁的街巷店宅里,售卖香烛、香油、时鲜花果等物,便于香客们请去庙里布施。
各族属的人们,瞻礼后就在寺庙旁边的食肆店宅,招揽生意的旗幡之下,买些各式胡饼、毕罗、汤饼来吃,各种饮食的扑鼻香气也就混杂在空气中,四散传开。
笼罩其间的,是街边不断传来的喊买喊卖之声,街中道路的行走骡马牛驼的鸣叫、穿梭车辆的轮毂发出的“吱嘎”声响。
虬髯深目、衣着别致的胡人男女在这里多于汉人,在街巷中说笑穿行。他们大都来自周边村落、牧场,进城来玩耍,或是来往西域和长安的客商。
胡、汉人们的说笑交谈声,再加上青楼妓馆传出的各种乐器拨弹、女子歌曲声,更使得街上热闹非凡。
“号称十万人家的凉州,果然是‘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的热闹景致。陇右富庶,尽在此地。”宋通暗赞道。
罗什寺的寺主释愿和尚,出来接待来访的崔希逸和王维,边走边讲介绍佛寺历往故事。罗什寺内钟磬齐鸣,各佛殿、禅堂多有唱经讲法,香客们俯身聆听,礼拜不已。宋通等人解下横刀,交与在寺外留守的同伴,也跟在崔希逸、王维身后,听个约略。
大概三百五十年前的魏晋十六国时期,来自天竺的鸠摩罗什僧,在西域的龟兹说法,被后来建立了后凉国的吕光请至凉州。
吕光专门为鸠摩罗什修建此寺,以作其驻锡、弘法之地,一直延留了他十七年。鸠摩罗什更加声名显著,以至于发生了后秦国皇帝姚兴,不惜对后凉发兵,抢他入长安的罕有奇闻。
听寺主释愿和尚说“鸠摩罗什译经中有《维摩诘所说经》”,崔希逸笑道:“王拾遗名维,字摩诘,又号‘摩诘居士’,可知崇信之诚,又有谁可比。”
王维双手合十而礼。
寺主释愿和尚也是合十敬礼,接着讲说道:“鸠摩罗什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等三藏。即将圆寂时,他说‘我诚心译经,若所述皆实,死后我舌必不为化’。果然,传说火化其尸时,唯舌不化,甚至不断有莲花涌现。”
寺主又引领众人,望向后面院中高耸入云的宝塔,礼赞着说道:“那即是鸠摩罗什大德的舌舍利宝塔!”
王维对崔希逸说道:“‘口吐莲花’即为赞颂鸠摩罗什大德之意。舌舍利乃世间唯一,今留在此处建塔供养,正是众生幸事。”
“竟有此事?我公务繁忙,还从未来此瞻礼。今听摩诘此说,亦觉惊奇。”崔希逸说罢,又低声问道,“不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么?怎么大德圆寂,还留真身不化?”
王维笑而不答,只说道:“崔公所言佛偈,亦是鸠摩罗什大德所译。”
崔希逸也不便再问,只是陪着他在寺内各处瞻礼、敬拜。
宋通想道“‘舍利’是高僧大德持戒修行,圆寂后的遗存,这是我等凡夫肉眼所见。又或者他已是渡过无数劫,才在我等眼前现身的。而略有遗物,也是为了昭示俗众佛法无边,应该用力勤修。而崔公所言佛偈,正是‘有无’、‘因缘’的说法。在于体会和修行。”
走到后面院落的鸠摩罗什塔前,王维低声诵经不止,崔希逸被寺主带去偏房稍息。
时光如梭,又是天色渐暗。宋通看着王维在晚霞中的身影,赞道“真是‘诗佛’形象”。身旁的贺远至、曹世宇等同袍们听着,也都纷纷称赞王维虔诚。
诗佛瞻礼,宋通等人目睹而赞叹。但兵士们的心,能够就此安定吗?当然不会。
致谢书友们的阅读、推荐、收藏! 大唐因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