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因缘录

第29章 关西老将不胜愁

大唐因缘录 宁非天 4364 2021-04-05 21: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因缘录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是什么歌?听起来好像很悲伤。”浑天放听着营中传出的杳渺歌声问道。

  贺远至没有接他的话,说道:“我也会一首歌,当初就是唱着这首歌来到军营的。”说罢,径自唱道:“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这又是什么歌?”浑天放笑着追问道。

  “丈夫交好挚友,无所畏惧闯荡天下。”贺远至一字一句地说道。

  ~~~

  军营里,众人听着陈晖吹着笛子、段晏唱着歌,心中都是起伏不定。陈晖、段晏二人表情木然,只是专注在吹、唱之中。

  歌曲悲壮中满含忧伤,有的兵士已经在悄悄拭泪。

  宋通只是静静地听着,心道“或许陈晖、段晏二人的确是想念家乡了,但这样的笛歌,即便是真情流露,也还难免矫情。丈夫一生,当建功立业于千万里之外,有何不可?岂可甘老于林泉之下!既然身经此种苦累,必为显名天下!这歌于他人听得悲伤,于我而言,却是极为慷慨!”

  ~~~

  “那边有一列人马过来。”浑天放喊道。

  贺远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列长长的队伍缓缓而来。

  两人正要通报,已有侦骑游奕兵快马驰回。他边纵马回奔边喊道:“崔节度探视军营!崔节度探视军营!快列队!”

  军营中立即骚动起来:

  “崔节帅来探看我等了!”

  “我都看见很多营伎乐工同来呐!”

  “还有酒瓮、羊只!”……

  营中各军将赶紧喝令敲鼓击钲,召集各营兵士速到校场汇集。

  ~~~

  马上戎装的崔希逸,不仅盔甲上,就连他的眉毛、胡须也都沾染了白雪。他身披的大氅衣角被寒风吹得翻卷开来,露出横刀刀柄上挂着的红色缨带,也在舞动不停。虽是文人出身,他此时自有一番威武豪阔之气。

  崔希逸环视着衣甲尽被白雪遮盖,但都整齐肃立的兵将,心内也是欣慰。他点头赞许后,随即下令兵士散去休息,只令各军将、队正到大帐议事。

  宋通等人皆着戎装、身配横刀,鱼贯而入后,各自站定。崔希逸笑着安慰道:“不必拘谨,都坐下罢。”众人坐在胡床上,望向崔希逸。

  崔希逸问身旁的孙诲道:“傔史,这些兵将你可都熟悉?”

  孙诲环视了一下,施礼回道:“回节帅,战于青海之西的兵将,都在此。”

  崔希逸停了一会儿,说道:“我对人刻薄,在凉州的侍从多有疲惫,心内亦为不忍。孙傔史可从此营中选出精干兵将,以备替换休整。”

  孙诲知道这是对他率领的侍从不太满意,虽然不敢争辩,但想到自己仍是傔史,新来的傔从也还是归自己管辖,就稍停顿后立即答道:“遵节帅令。”

  崔希逸又对众人嘘寒问暖,众人谨慎回答。

  崔希逸笑着说道:“诸位何必如此拘束,我也是凡夫俗子罢了。不如这样,今晚让孙傔史安排一下,宰杀些羊只,酒瓮打开,我等分吃如何?”

  众人大喜,纷纷致谢,帐内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

  帐外的雪还在下着,帐内众人的说笑叙谈颇为欢洽。侍从回报崔希逸道:“节帅,已经准备好,是煮来吃么?”

  崔希逸望着阿史那博恒、曹世宇、仲云庆等人,笑道:“那怎么可以,这几位小兄弟就不高兴!”

  阿史那等人也是疑惑,崔希逸接着笑道:“去,就在校场内燃起几堆篝火,把羊烤来吃!兵士们都来聚齐,我等均在其中!”

  侍从劝道:“节帅,外面寒冷,不如就在帐内。”

  “你们怕冷么?”崔希逸问众人道。

  阿史那博恒抢着回道:“节帅!就是把铠甲冻裂,我也能上马杀敌!”

  崔希逸赞许道:“大唐武士,难道不都是这样的么?”

  崔希逸又故作生气地对侍从说道:“难道我老了么?这还只是八月份的雪而已。就在校场!”说罢,夸张地打了个嚏喷。

  众人大笑,都暗赞崔希逸的风度。

  ~~~

  熊熊篝火映红了半山腰,上面照着红彤彤的悬崖峭壁,下面辉映着“哗哗”流淌的河流。

  雪花仍然飘落,只是到了火堆上方就消融了,再也不能轻易地掉在兵士们的笑脸和甲衣上。

  酒过数巡,崔希逸站起身,大喊道:“与诸位兄弟在一起,岂可只作牛饮?崔某先来歌舞一段!”

  众人拍手大叫,阿史那博恒等人不停吹响呼哨。

  待众人安静,崔希逸拔剑起舞,众人抚掌和节。

  崔希逸唱道:“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宋通心道“王维王拾遗佳作甚多,只是这首有些凄凉。崔节帅此时来唱,或许真的对自己戎马边关而动情。”又瞥见孙诲似乎有些尴尬。

  崔希逸已经罢舞,众人喝彩不止。

  崔希逸故意装作气喘不止,众人大笑。

  他也笑道:“我带许多人前来,怎好哄骗你们的酒肉吃。我将自己的俸料换了三百匹绢,等下分给诸位,算作酒钱如何?”

  众人欢呼不已。

  崔希逸示意安静,又说道:“我只是抛砖引玉,再令营伎、乐工歌舞来助兴!”

  ~~~

  几名乐工先站在一旁,调试好乐器,等待女伎登场。

  四名女伎款款而来,立于场内。她们头戴玉钗固定的假髻,耳后别着的金步摇簪,摇晃在粉脸旁边。女伎上身的穿的紫色绢布褶衣,掩不住玉胸似雪;下身着白色宽口长袴,脚蹬乌皮靴,更显得身形俏魅。她们两只手臂挽着长长的丝绸红带,素手却拢在五彩长袖中,向着兵将们微施揖礼。

  “好!阿郎们都在这里,快些舞来!”兵士们大呼小叫。

  几名女伎只是掩口而笑,并不恼怒。众人看在眼里更加喜爱,呼哨声不断。

  耳边琵琶、横笛、腰鼓、笙等乐器的合奏声响起,场内女伎也开始列队而舞。她们扭动腰身,手臂上下挥摆。绸带飘荡在她们身旁,五彩长袖旋转在半空;脚步轻巧,似进还退。女伎们或者列成纵队,或者排成一行;或者转圜成圈,或者四散如花。尽显她们的婀娜身姿,妖娆俏影。

  崔希逸慰问军营,慷慨而歌之余,还有什么精彩节目?

  致谢书友们的阅读、收藏、推荐! 大唐因缘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