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惧宦官姜维出逃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史书中刘备打下的江山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姜维率军出骆谷,至沈岭,欲取关中。
当时,魏国在长城囤积了大量的军粮物资,但是守备薄弱。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司马望及安西将军邓艾担心姜维会占据长城,利用城中粮草来进攻魏国。便着急率军占据长城,以此为根基,以抵抗姜维。
姜维率军北出,在芒水扎下营寨,不断向司马望和邓艾发起挑战。可是二人只是紧守长城,根本不理姜维的挑战。
由于姜维数次出兵北伐都没能取得大的战果,反而损兵折将,蜀人纷纷发出怨言,中散大夫谯周甚至写了一篇《仇国伦》来讽刺姜维。
翻过年来,文钦看自己这边大势去了不止三分,强打起勇气对诸葛诞说:“蒋班、焦彝投降了司马昭,肯定会认为咱们没有能力突围。而全氏诸将又刚走不久,这正是敌军防备松懈的时候,咱们可以突围了。”
熬到了这个时候,诸葛诞也顶不住了,包括吴将唐咨也认为是时候展开大战了。
于是,诸葛诞及东吴联军准备了大量的器械,连续五六天不间断地攻打南部敌军,准备溃围而出。
可是,魏军的准备明显比他们还充分。只见魏军居高射箭,矢如雨下。还有发石车,不断发射巨石,火箭就像流星一样落入联军阵中。
苦战了数日,联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城中粮食告罄,一粒米都找不到了,数万人出城投降。
情况恶化到如此境地,为了节省粮食,文钦准备将北方人全部赶出城去,只用吴人来守城。
诸葛诞跟文钦本来就不和,之前诸葛诞杀了文钦的信使,后来文钦造反时又断了他的后路。现在二人之所以共同作战,不过是时事所迫罢了。
现在文钦竟然要将北方人全部赶出成,那诸葛诞算不算北方人?就算是诸葛诞在城内,可是没了兵将,自己不就成了软柿子,只能任文钦揉捏了?
所以,文钦一提出来,诸葛诞立即否决,坚决不允许文钦这么做。二人本就不和,现在到了紧急关头,更加互相猜忌。
诸葛诞便设下计策,等文钦前来议事的时候,伏兵将文钦杀死,收拢文钦麾下士卒。
文钦的儿子文鸯、文虎率军在寿春城外的小城中,听说老爹被杀,准备带兵进入寿春城,为父亲报仇。
可是,到了这种境地,士卒都不愿再听命了,纷纷离散。二人无奈,只能逃出城中,向司马昭请降。
魏将劝司马昭杀了文鸯、文虎兄弟,司马昭说:“文钦反叛投敌,又数次为祸,罪不容诛,其子当然也该杀。可是,现在是非常时期,二人因为无路可退才来投靠,而城又未攻下来。如果此时杀了二人,敌人定然拼死坚守。不如赦免了他们,这样,敌军将士必然纷纷来投。”
于是,赦免了文鸯、文虎,任命为将军,封关内侯。命他们带领数百骑兵到处宣扬,遇到敌军就喊:“文钦的儿子都能得到赦免,你们还不投降等什么呢?赶紧投降吧,大将军不会为难你们的!”
城内饥寒日益严重,将士们看到这种情况,心中暗喜。司马昭亲临城下,但见城头上守军拿着弓却不射箭,知道城中士卒已没了斗志。就对麾下下令:“猛攻!”
一时间,四面进军,鼓声震天。可是,寿春坚城哪儿是那么容易攻破的。一直到二月,诸葛诞感觉守不住了,准备率麾下亲卫突围出去。
可是,刚刚出城,就被曹魏司马胡奋率兵击溃,直接将诸葛诞斩杀当场。这还不算,还将诸葛诞夷灭三族。
诸葛诞麾下有数百勇士,见诸葛诞死了,也不投降,而是站好队,等待魏军来杀。魏军每杀一人,就问一句是否愿降。可是,一直将这数百人杀完,就没听到一句投降的话。
吴将于诠眼看无力回天,脱掉铠甲头盔,被魏军杀死,唐咨、王祚等皆降。
此战中,钟会屡进奇谋,受到司马昭的重用。逐渐被司马昭委以腹心重任,被当时人比方为张子房。
姜维在芒水依山扎营,司马望和邓艾在渭水边下寨,保护长城。无论姜维如何挑战,二人始终坚守不出。
等诸葛诞兵败被杀的消息传来,姜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机会了,便率军返回成都。
待姜维到了成都,后主刘禅再次拜姜维为大将军。
司马昭屡立大功,魏主曹髦下诏,任命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食邑八郡,加九锡。
司马昭受宠若惊,前前后后推让了九次(或许是很多次,九表虚数),最终推不掉,才勉为其难地接受。
这一幕跟当初曹操被封为魏公的情景是多么相像,难道冥冥之中都是注定的?曹家篡夺了汉家江山,最终也以同样的方式被人篡夺。
当初先主昭烈帝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魏延在各个关口都驻下兵马,严防外地入寇。一旦发现敌兵到来,关闭关卡,御敌于国门之外。
曹爽入侵兴势之时,王平就是利用魏延留下的方略抗拒魏军。
等姜维掌权以后,认为此方略只可防守,不利于进攻。于是,撤掉各处防备,退守到汉、乐二城。任凭敌军能够随意进出关卡,等敌军来攻,则派遣军队游弋在外,以便大量杀伤敌人。
于是,命胡济住汉寿,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
到了曹魏甘露五年,景元元年;蜀汉景耀三年;东吴永安三年。
曹髦看到自己的权势完全被架空,心中愤恨。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对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等着被废,受这等大辱,现在请众卿与我一起讨贼!”
王沈、王业一听,我去,这是要找死呀,可别带上我。头都不会地跑了,直接去找司马昭告密。
王经不理二人,与曹髦一起率领宫中一些大小太监、老弱病残的卫士击鼓而出。
屯骑校尉司马伷与曹髦相遇,正准备展开厮杀呢,结果众卫士一喊,司马伷麾下士兵全散了。毕竟皇帝的威势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这些小兵根本不愿参与到政变之中,不如赶紧回家。
中护军贾充率军而来,与曹髦的军队展开大战。曹髦亲自披坚执锐,众将士一看皇帝拿着剑出来了,纷纷后退。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这情况怎么搞?”
贾充冷哼一声:“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等这一天了。该怎么办,还用我说吗?”
成济听贾充这么说,也不犹豫,直接一矛将曹髦刺倒,当场毙命,连血都没来得及吐一口。
司马昭听闻之后,大惊失色,一头栽倒在地上。而太尉司马孚听说之后,枕着曹髦的大腿哭泣,唉声说道:“陛下被杀,都是老臣的罪过呀!啊啊啊。。。”
唉,不得不说,司马家真是出影帝呀。
之后,司马昭请太后下令,废曹髦为庶人,以庶人之礼埋葬。堂堂天子,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之后,司马昭又命自己的儿子中护军司马炎前往邺城迎接燕王曹宇的儿子曹璜入洛阳,继承明帝一脉。
为了平息众怒,抹去自己的污点,司马昭下令将杀死曹髦的成济夷族。可怜成济一心想表现,结果成了替罪羊,赔上了整个家族。
自从蒋琬、费祎、董允等人相继去世以后,太监黄皓日渐受宠,开始弄权。
刘禅以董厥为辅国大将军,诸葛瞻为都护、卫将军,共平尚书事,以侍中樊建为尚书令。这几人虽有名望,却不能矫正刘禅的得失,也无法阻止黄皓专权,导致士大夫多趋炎附势,依附黄皓。朝政也越来越衰败。
甘陵王刘永本来与哥哥刘禅关系挺好的,却由于憎恨黄皓,被黄皓天天在刘禅旁边进谗言,导致十年不得入朝与兄弟相见。
吴国使者薛珝入蜀,回去后向吴主禀报:“蜀汉主上昏庸却不知道自己的过错,群臣只知道保命却不敢说话。朝中无人敢直言,乡间百姓皆面有菜色。”
蜀汉景耀五年,休息了几年的大将军姜维又坐不住了,静极思动,又想进行他的北伐大业了。
姜维还没出发,右车骑将军廖化心中不满。感叹道:“姜伯约智谋不如敌将,而我蜀汉兵力、国力也不如敌国,如此频繁兴兵,国家可怎么延续呀?”
群星璀璨的三国时期,廖化的能力肯定不算出彩的。但是,此时的廖化,可以说是人老成精,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都多,眼力应该还是不差的。也正说明了一点,姜维屡次北伐,已经使蜀国综合国力消耗了太多。
十月,汉军北上洮阳。魏军听闻,立即命邓艾率军出击,阻击姜维。
由于连年征战,蜀汉这边已经很难筹措到足够姜维挥霍的粮草了。为了能够有所成就,姜维只带了少量的军粮,准备就食于敌,速战速决。
邓艾看出了姜维的意图,既然你想速战速决,那我就成全你。
两军在侯和相遇,也不废话,直接开干。结果很明显,准备不足的姜维大败亏输,被迫退往沓中。
姜维作为一个降将,羁旅他国,深受重任,却又屡遭败绩,功业不显,自然惹得他人看不顺。黄皓掌权后,与右大将军阎宇沆瀣一气,暗中图谋,想要废掉姜维。
姜维听说后,私下对刘禅说黄皓奸佞专权,将会败坏朝纲,请刘禅斩杀黄皓。
刘禅很不开心,对姜维说:“你们一个个咋回事?董允活着的时候天天吓唬黄皓,现在你也要杀他。他一个身体都不健全的小人物,天天伺候朕,怎么就败坏国家了?你们都是国之栋梁,天天非得跟一个去势的太监较什么劲?”
姜维见刘禅被黄皓迷惑,而黄皓又已经根深叶茂,攀附者众多,担心被害。于是,准备离开成都。
刘禅觉得姜维小题大做,就让黄皓亲自到姜维府上给姜维赔个不是,别再让姜维耿耿于怀了。
黄皓不去赔罪还好,黄皓这一去,把姜维吓坏了。赶紧跑到沓中,请求在沓中钟麦屯田,再也不敢回成都了。 史书中刘备打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