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树和村庄

第二十二章

树和村庄 秋染胡杨 4998 2021-04-05 20:5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树和村庄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炼钢铁的人吃、住在桂花河边,还有一批精壮劳力,整天都要排成队伍,举着红旗,敲锣打鼓,欢迎领导来视察,欢迎同志来参观。

  船家女德因为当过军属,先是直接进了养老院,但她不肯吃现存饭,就要求到幼儿园里帮着看孩子,那里有她的爱孙二牛和四狗哩。

  一炼钢铁,带孩子顾不上了,她也跟着上了桂花河边的土法炉。

  老人没耐住累,在土法炉前病倒了,被人送回了老纸坊的竹楼。

  小礼到第三天才请到假回家看娘亲。船家女德看女儿也累得皮不像皮,骨不像骨的,心痛得不行,不禁对这大炼钢铁和放什么卫星有了疑问。但看自己的女儿正忙着公家的事儿,也不好打岔。

  老人才有一点儿好转,就又上了土法炉。

  这会儿,大家伙被激发了冲天的革命干劲,笔架山上的树砍光了不说,竟有人动起了八棵千年桂花树的念头。

  船家女德和秀婶听说了要砍桂花树,以为自己的耳朵不管事。

  她问过了小礼,才知一点儿没有错。她没心思再炼钢铁了,踮着一双小脚儿找领导论理,却没有人理会她。她又跟小女儿闹,说小礼大小也是一个领导,怎么着也可以说句话,砍了桂花树这是破了观世音娘娘,必定要遭大祸的。

  领导要干革命,不信迷信,小礼的话也没人肯听。

  于是,王母娘娘和天仙七秀的玉身被一阵刀斧砍下,连及那玉腰、玉身、玉手、玉脚等等统统被送进了炼钢炉。

  这玉树一倒,船家女德就病倒起不来了,她是被人抬着送回老纸坊竹楼里的。

  小礼留在家里陪母亲,船家女德让她赶快去忙公家的事务,还有那么多领导和同志要吃饭哩!小礼不满地说:

  “还吃饭,谷仓里没了粮,猪圈里没了猪,连耕牛都杀光了,做什么给人家吃?我们自己有没得吃的!”

  船家女德生出担心来,问小礼:

  “那村里人不得挨饿了?去年田地里的庄稼都没有收获,稻谷、红薯全烂在地里了,他们还吹牛皮说是五年吃不完余粮呢!”

  小礼说:

  “闹跃进呗,钢铁没炼出来,吃的都没得了,还超英美?”

  船家女德说:

  “你当干部的,可不能说这话呢!”

  小礼就不再言语了。

  二牛和四狗被小礼从幼儿园里接回来陪外祖母玩,这两个小家伙远不如先前长得白胖可爱了,尽一副饿像,叫人看了就心痛。

  趁着小家伙到外间吃偷食去了,船家女德先是同小礼说起了大礼一家,她对风风火火的大女儿有着更多的担心。

  接着,她从枕头底下拿出来两件破旧不堪的衣衫,这可是瞎眼睛太祖母传下来的“火龙袍”。

  船家女德吃力地坐起来,由女儿帮着拆开了“火龙袍”,并从破旧的衣衫里掏出来几沓不厚的纸币来。

  小礼眼前一亮,不由得惊骇起来,瞪大眼睛望着母亲。

  母亲又让小礼照着原样缝好衣衫,看了看,把“火龙袍”递还给了小礼,点着头对女儿说:

  “这‘火龙袍’可是你瞎眼睛太老祖母传下来的神物,我和你爹就是穿着它们从白果河漂泊到樟树港的,你和大礼一人一件,穿着它能去病消灾,逢凶化吉,逃过了太多的大灾大难。

  现在,“火龙袍”该传给大许、二牛、三虎、四狗他们了,‘火龙袍’就让孩子们轮流着穿吧?下回呀,你去了青松镇,一定要给你姐带去一件。

  还有,这“火龙袍”里缝的是美钞,全是你爹在外攒下的财富,我和你爹在桂花坝就分成了两个等分,你和大礼都一样多。

  但是,你可得记住,万万不可示予他人,也只有在归天之前才能告知后人,免得遭他人暗算,儿女不成器啊!”

  小礼依了母亲的,船家女德才放下心来缓缓躺下,她的气力已明显不支,她让小礼找来秀婶帮她梳头。

  秀婶正在桂花河边炼钢铁,得讯后匆匆赶回到竹楼里。

  婆媳俩扶着船家女德坐起来,小礼将母亲搂在怀里,秀婶为亲家梳着头。

  小礼不由得眼泪直流,快要哭出声来。

  船家女德费了好大劲才抬起手来,一边用正发颤的手替女儿擦着眼泪,一边喃喃道:

  “你爹催我去了,娘得和你爹在一起,就是香樟树河边的岩坎下,那可是个莲花宝地哩,娘也要当千手观音。”

  小礼哭得更伤心了,泪水扑嗒扑嗒滴落在娘亲的脸上。秀婶把粑粑髻梳理好了,拿着小圆镜给船家女德照,小礼哭着给母亲擦眼泪。

  船家女德看到了自己头上的粑粑髻,喃呢道:

  “他最喜欢我的粑粑髻了。”

  说着,那老脸上竟然绽出红润,眉开眼笑地望着小礼和秀婶,一只手任由女儿握在胸前,一只手任由亲家抓在手里。她先看着秀婶说:

  “多谢你了,我要给你送一溜孙儿来,保佑你家人丁兴旺。”

  又转对女儿,嘴角绽笑,喃喃道:

  “我儿啊——娘要给你送好多崽呢——娘保佑你的崽女都像你爹——像弹花匠信——像染布匠信——像种田佬忠——”

  这么说着,老观世音含笑去了。

  老观世音去世,老天连降三天三宿暴雨,笔架山上的草木被连根拔出,泥石流滚滚而下,席卷着南坝、北坝,桂花河洪水泛滥,桂花河边的肥田沃土眨眼间变成了洪荒之地。

  因为忙碌于大炼钢铁,又受天气所限,老观音就近浅埋在老纸坊旁边。

  若干年以后,大礼、北方佬、小礼、小造船匠、大许、二牛等后人,重起棺棂,将她载于木船之上,顺河而下,寻得那香樟树湖河岔口的岩坎所在,在小礼和娘亲坐过的地方掘下一坑,果然有一泓清泉,汩汩流淌,叮咚之声,脆如银铃。

  后人们在此放下棺棂安葬,成全了老观音心愿。

  再过了若干年之后,那地方长出一棵连理之树,茁壮茂盛且四季常青,繁荣之势,荫护了一片天地。

  尤其受到朝晖与晚霞之染,它活泛成金光灿烂的千手观音,仿佛是神佛显灵,当然会引来各方信徒前来参拜,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乐极生悲,千古良训。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多久,桂花坝就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灾荒岁月,加之接踵而来的自然灾害,主粮和辅粮都歉收严重,公共食堂每天只能供应两顿清水稀粥。

  这样的情形三天两日还过得去,时间一长,就没有人能够挺得住了,清水粥越来越清,粥碗里足可以照得见人,就这也还得限量,野菜慢慢地上了餐桌。

  那情形真个是:劳力肚皮咕咕闹,小孩饿得哇哇叫,老人饿得直睡觉。

  时间再延续下去,清水稀粥也没得喝了,餐桌上只有野菜可以供人吃了,可钢铁还是没有炼出来。

  劳力没吃饭,做活路就没劲,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大家就消极怠工,派一人守路口,发现有领导过来,就发出一个信号,做活的人就装着大声吆喝,以蒙骗来检查的官员。

  这成为一种恶习,在往后的岁月里,许多人不肯丢弃掉这些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恶习,因而刻意求虚,不肯务实,既于已不利,更有碍于民族精神的弘扬,逐渐地生成一个伟大民族身上的恶症。

  粮食已经只是一个好听的名词了,水田、坡地、高山上的野菜早被人偷着扯回来进了各人的肚子里。

  人早已是有气无力,可赶超英美的口号还在喊,产钢铁十万吨,亩产粮食十万斤的卫星还在放,高音喇叭里还是在不停地广播着这样的指示和那样的语录。

  劳力在天刚拂晓时听一声哨响起床出工,能够动弹的老人和孩子成天成夜守在土法炼钢炉旁,晚上总是在劳动的工地上开现场会,或者批斗地主,或者表空决心,或者开展自我批评,不闹到下半夜不散场。 树和村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