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逐日长刀

第四十九章 向左向右(6)

逐日长刀 燕山枪骑兵 5039 2021-04-05 20:4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逐日长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躺在重庆会所的豪华大床上,康咏筠带着点小兴奋,枕着手不住的发笑,空调外机发出的嗡嗡声,也让他听起来很是柔和。重庆的火炉天气让他没有空调很难接受,好在有了雷达和大量战机、高炮部署在重庆周围,重庆极少遭受轰炸,运输各种物资更加便利,会所的各种奢侈品也丰富起来。

  林薇岚端着两杯马丁尼走进屋,笑语盈盈递上去道:“真的要恭喜司令,贺喜司令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今天终于得到了满足,相信司令一定会得到最终胜利,千万不要被麦克阿瑟那个老东西压制住。”

  康咏筠接过酒杯自豪的说道:“历史会记住,我所做的努力并不仅仅是一次登陆,意义并不亚于诺曼底。说一千道一万,爷的心情不能找个合适的词来形容,这杯酒也更好的让心情来升华。过来香一个。”

  一杯酒下肚,这个吻也香艳激情了几分,跟林薇岚抱在床上翻滚几下,台灯被两人共同拉灭。

  隔音良好的套房也只会带来更好的发挥余地,此时此刻,康咏筠每一个细胞都沉浸在喜悦与满足之中。

  但是他也只能把这份喜悦深深埋藏在被褥中,消息为绝密,还是蒋介石亲自口头给他传达,国府中知道这个消息的也仅是耳熟能详的大佬们。下一步如何行事,还需要同蒋介石密谈。

  10万部队不是小数目,抽调那里都会造成大的漏洞,美国会给援助装备不假,问题是组织新兵占主体还是调动老兵做主力蒋介石还没下好决定。

  身居高位多年,又是民国这个特殊环境,在司令部时候康咏筠吃住一起,作息上可以很灵活,但是去了重庆不得不规规矩矩的来,一大早起来洗漱用餐,为了应付上午冗长的会议,他捡的都是高热量食物。当到了重庆行营门口,下车抬头仰望国旗的时候,心想这是走出国门的第二步,但将是最有力的一步。

  进门不久碰上何应钦,老家伙亲切的招呼道:“伯君来重庆这几天都去那里忙了,怎么一直见不到面,做出了这么大贡献,都不知道怎么给你记功了。”

  康咏筠敬礼道:“老长官过奖了,这也是我份内之事,一切为了党国那里敢居功,这几天一直为校长写报告,间或有同学和朋友一起小聚了下。”

  两个人向内走去,何应钦随后道:“真没能想到美国人也会按我们的意愿走,听委员长说你提了不少意见,从开罗会议上提出观点到今天正式确定,中间多少挫折和谈判,可谓步履艰难啊。当然没有一次次胜利美国人也不会痛快的给我们援助。”

  康咏筠心想我们在前方打仗后方自然也要打外交上的战斗,接话道:“美国人一向很现实,符合他们利益的东西肯定会通过,战争也是为外交服务,外交上的仗同样不好打。”

  何应钦深感如此:“可不是吗,史迪威在美援上斤斤计较,一心想着让国军按照他的意愿打仗,委员长多次跟白宫致函,那边也是和稀泥。走,去我那里坐一会,也好谈谈登陆的事。”

  正说着,侍从室秘书走来道:“两位长官,委座通知你们他办公室去开会。”

  两人只好跟随秘书去见蒋介石,一进屋见同座的还有白崇禧、大使高思、徐永昌,康咏筠于是再一次向众人敬礼。

  落座后白崇禧先道:“今天委员长特地召开这次绝密会议,目的是讨论第二远征军编制的问题,根据委员长意见,考虑到国内抗战形势,准备分两次动员共计十万部队参与,伯君将担任司令官。”

  没等康咏筠搭话,蒋介石又道:“登陆作战将远离大陆和国内的支持,而且孤悬海外十万将士姓名牵于你一身,伯君你压力就要大的多了,必须慎重从事。”

  康咏筠明白这意思就是记得什么事跟他汇报,缅甸的远征军经常被他越级指挥让过路将领心有气而不敢发,史迪威也是跟他屡屡对撞。不过康咏筠在缅甸期间为了反击胜利,有些仗到战术层面蒋介石也是无法驾驭,即使康咏筠事无巨细皆让参谋秘书拟电跟他详细汇报,真正执行的都是大面情况。

  遂道:“校长对学生抬爱,军委会对学生信任,令学生感动莫名,这次出征又将是国军从未接触过的战术层面,也对整个抗战走向有着重大战略影响。为了能够坚决、稳定的取得胜利,学生一定会同校长和军委会多做沟通,充分听取各位师长意见,同时也会与盟友搞好关系。”

  蒋介石满意了,这才是自己的学生,于是转头道:“下面让徐长官介绍参战部署情况。”

  徐永昌摊开文件夹清清嗓子道:“二次远征非比寻常,其中尽是我军未操练之战法,为了能实现首胜、振奋军威,第一阶段参战部队基本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主力部队。同时也照顾各战区作战力量,特做了如下安排:从一战区37集团军抽调一个师可由康将军举荐,另从驻缅远征军抽调孙立人新38师,以及六战区十一师,胡琏为师长,并增加新训完毕的一个步兵师作为预备队。远征军附加后勤辎重一个团、独立榴弹炮兵一个团、工兵一个团、远征军医院等附属单位,共计七万余人。请委员长过目。”

  说着将文件转交给秘书,浏览过后蒋介石道:“伯君,部队还是你最熟悉,说吧调集那个师你不肉疼。”

  康咏筠道:“呵呵,校长说笑了,都是国军,为了抗战我的部队还是听校长指挥。37集团军各个师特点鲜明,有成立较早的老牌精英部队,也有高机动的游骑兵,和作为主攻尖刀的坦克师,其他的师成立较晚,虽然也参加了多次战斗,但是不断补充新兵战斗力也被稀释。坦克师不适合登陆,岛屿上也没有广阔的平原供骑兵驱驰,而摩步九师来自当年教导团老底子,可攻可守,是一支英勇善战能打硬仗的部队。我个人以为这支部队最合适。”

  蒋介石看向白崇禧,意在询问。

  白崇禧也早对备选的主力部队们摸了底,欠了欠身道:“我以为这样安排很是合理,三个师都是主力,而且还有熟悉丛林战的新38师,摩步9师和新38师都是伯君带出来的部队指挥上更为容易。十一师在六战区与伯君也做过邻居,彼此熟悉,三个师捏到一块有康伯君统带不会轻易出问题。胡琏是黄埔生,功勋卓著,做过十八军副军长现在又在侍从室表现优秀,放出去捶打一番也好。”

  蒋介石等他点评完,对高思说道:“大使先生,我们的远征军第一阶段出征部署就这样定了,你还有什么意见吗?”

  高思听机要秘书翻译完道:“我没有意见,委员长阁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将部队集结完毕,因为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而中国太大交通也不是很好。”

  蒋介石道:“如果官兵们带着装备集结肯定会慢一些,但是如果轻装的话一个月左右便能集结到云南。还需要问的是,中美武器口径不一,需要整体换装,什么时候能给国军按照美军标准配备武器。”

  高思道:“我会将所需的武器装备清单提供给华盛顿,国军集结到云南,然后进入缅甸再到澳洲,这期间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足够有时间来完成物资调集,等他们到了澳洲我想装备已经在等那些小伙子了。”

  康咏筠等蒋介石听完翻译,又补充道:“我有个提议,鉴于官兵适应武器和训练都需要时间,而且轻武器适应训练也可以在路上完成,可以将武器运到缅甸供官兵接收熟悉,当然新38师不需要进行这种适应。让这些小伙子们在船上也有事干而不总是晒太阳。此外一些技术性兵种比如炮兵可以先行空运到缅甸,早一步到澳洲进行火炮的整训工作。”

  徐永昌露出赞许的笑容:“怪不得伯君的部队很能打仗,这样的效率绝对先人一步完成训练,一直走在敌人前面,我觉得伯君提议很好,可以照此执行。”

  蒋介石自然同意,随后看看高思期待他的表态。

  高思佩服得笑道:“康将军果然是很实干的将军,我会协调军方尽快将装备运到缅甸,不过为了运输成本考虑,可能会先配备轻兵器,重装备到了澳洲后再做分配。”

  蒋介石答应下来:“这当然没有问题,早日熟悉装备也可以尽快形成战斗力。就等候大使先生的好消息了。”

  白崇禧随后道:“委座,请问给第二远征军定什么样的级别,也好尽快组建指挥部,调配人员。”

  蒋介石喝口白水道:“这次人力物力较多,自然是集团军级别,人员和配置要参照主力集团军,指挥部要精兵强将,不同于缅甸的远征军,太平洋远征军有这自己的独立性,我们是和友军完全平等的作战训练。”

  这句话里也暗含了对英国人的不满,同时点明给高思,国军并不比美军低半头。

  会议定下了基调,徐永昌和白崇禧随后开始为“太平洋远征军”司令部开府建衙,康咏筠也给自己创建草头班子,在参谋长的提名上他没有选择跟随自己多年的沈荃,因为37集团军防区同样很大,需要那批老人们坚守岗位,于是提名胡琏担任参谋长,谁让他在侍从室当高参呢,又是土木系出身。

  一道电令也让其他两个师长飞来重庆,康咏筠当着蒋介石的面宣读了委任状,听到突然的命令,两个师长都有点蒙,实现没有半点征兆自己就挪窝了,如果不是面对自己的老长官恐怕还有些云里雾里,倒是胡琏表现淡定,恐怕跟在侍从室莫无关系。

  康咏筠给他们解释道:“一切都是为了严格保密,如果被日军知道我们的行动,对国内抗战会产生影响,随后还将进行一些列的情报欺骗工作。你们要尽快准备好部队的交接,确保后续无虞。”

  孙立人和杜擎峰也不再犹豫,脚后跟一磕:“是,坚决完成任务。” 逐日长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