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帝国的复兴:坂上之火

第一百二十六节 纵横捭阖(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帝国的复兴:坂上之火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天津,李府。

  这座往日令人不敢侧目的大宅子此时却显得落魄而荒凉。李家六兄弟,个个非富即贵,昔日权势滔天、炙手可热,此时却陆续凋零,大概人走茶凉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借师助剿”密约内幕泄密一事,曾经是大清半边天的李鸿章被慈禧太后撸掉了所有职务,闲置在家待命。任外界如何兵荒马乱,李鸿章闲居在家含饴弄孙、栽花养草,倒也乐得清闲。

  入夜后,阴沉沉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后半夜时分,几个不速之客敲响了李府大门。

  正在安睡中的李鸿章被长子李经方给叫醒了:“爹,有客人来了。”

  李经方的神色惊惶不定,他深深知道自己的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人,半夜来人肯定也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了。李鸿章反而是一脸平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果然来了。也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到书房来吧。”他有条不紊地慢腾腾穿上衣服,尽管房间里点着火炉,但寒气还是让李鸿章感到了一丝凉意,毕竟他是个六十九岁的老人了。

  为首一个矮胖敦实、年过五旬的长者一身雪花地走进了房间,另外几名精悍的年轻人则警觉地在外面庭院里戒备着,鹰一样的眼睛不停犀利地扫视着周围,腰间都揣着西洋手枪。矮胖长者看到李鸿章后,立刻情绪失控了,激动得浑身哆嗦,两眼也泪花闪烁:“中堂大人,我可见到您啦!您还好吗?”

  李鸿章睁着昏花的眼睛,勉强看清了来客,顿时也惊讶道:“庸庵,是你?”

  薛福成连连点头,涕泪交零:“中堂大人还记得我?”(薛福成号庸庵)

  李鸿章连忙对李经方道:“快!给炉子里再加点炭,再热一壶酒来。”他也喜不自禁,“庸庵,你还好吗?汉匪攻陷江苏后,老夫就失去了和你的联系,你现在怎么样?”看到薛福成,李鸿章还是十分高兴的。李鸿章创建淮军和淮军势力集团以来,身边共有三个最重要的幕僚,分别是薛福成、冯桂芬、郭嵩焘。冯桂芬已经去世了,郭嵩焘和薛福成则在战乱中不知下落。此时看到久违了的故人,李鸿章自然心情愉快。

  薛福成激动得泣不成声,连连点头:“我很好,我很好。多谢中堂大人的关心。”

  “听说,你现在给汉匪做事?”李鸿章不咸不淡地问道。

  “嗯,不瞒中堂大人,汉军在攻克了江苏后,我没有主动投效,但汉军对我以礼相待。我现在中华帝国教育部担任国文司司长,位列从三品。”

  李鸿章呵呵笑道:“你如今在汉匪中位居高官,老夫现在却是平头百姓一个,难得你还记得老夫哪!呵呵呵…”

  薛福成连忙恭恭敬敬地道:“中堂大人哪里的话!中堂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当初多亏了承蒙中堂大人一手提拔,我才有今天。中堂大人的知遇之恩,福成没齿难忘哪!”

  李鸿章不为所动地哂笑道:“庸庵哪,你深更半夜冒着雪花来找老夫,该不会是找老夫叙旧的吧?有话就直说吧!老夫的房子周围,可是有不少眼睛在盯着的。”

  薛福成神色变得庄严肃然:“中堂大人,您是我的老长官,当着您的面我不敢拐弯抹角。福成此次悄悄前来,其实是奉大中华帝国圣武皇帝的命令,邀请中堂大人前往中华帝国任职,为国效力。中堂大人德高望重、名满天下,圣武皇帝对中堂大人也是赞不绝口。圣武皇帝说,要不是中堂大人力挽狂澜,满清早就灭亡了。如果中堂大人能够来到大中华帝国,圣武皇帝必定重用中堂大人,让大人同样成为帝国的栋梁脊柱,和他一起领导帝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圣武皇帝一向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中堂大人,请您和我去南京吧!”

  李鸿章呵呵一笑,神色不置可否。

  薛福成急忙打开随身带来的皮包,从里面取出了一叠叠厚厚的信函:“中堂大人,您看,这是圣武皇帝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张之洞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刘秉璋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刘坤一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陶模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吴大澄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刘铭传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周馥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卞宝第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魏光焘大人给您的亲笔信,这是王文韶大人给您的亲笔信…”

  李鸿章神色复杂地看着桌子上的信函,叹息一声:“还真不少!都是昔日的袍泽故人哪!”

  薛福成又取出一封信:“对了,这是郭嵩焘大人的信。”

  李鸿章吃了一惊:“伯琛还在?”

  薛福成神色黯然道:“郭大人已经在去年去世了,圣武皇帝亲自登门拜访,原本想邀请他担任帝国外交部部长的,但郭大人当时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无法上任。郭大人去世了后,圣武皇帝在郭大人的家乡湖南湘阴厚葬了他,并修祠堂纪念他。”(郭嵩焘,字伯琛,李鸿章的第一幕僚心腹,中国近代第一位正式的外交官员,洋务派重臣,第一个使用电话的中国人。)

  李鸿章唏嘘不已:“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感伤不已,当年很多并肩作战、同生共死的老朋友如今陆续辞世,自然让李鸿章的心里充满了伤感,“唉!那…张孝达他们现在怎么样?”(张之洞字孝达)

  薛福成连忙道:“中堂大人放心,他们都很好。张之洞大人被圣武皇帝任命为工业部长和交通部长,刘秉璋大人现在是四川省长,刘坤一大人是财政部长,卞宝第大人是检察部长,魏光焘大人是教育部长,王文韶大人是农业部长…圣武皇上说了,只要有能力为国效力和造福于民者,帝国都会大大地重用。人尽其才、物尽其能,一起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华的复兴而奋斗!中堂大人啊,您也一起来吧!圣武皇上说了,您来了,帝国国务院总理的位置让您坐。”

  李鸿章默然无语,缓缓地拆开那些信件一封一封地看起来。这些写信的人,基本上都是李鸿章以前的老朋友、老部下、老同僚,眼下,李鸿章看到他们在反贼那边个个都被重用,而且毫无顾忌地大展手脚、大展宏图,个个都位极人臣、建下丰功伟绩,李鸿章心里自然百感交集。在这其中和李鸿章关系最密切的,自然还是张之洞和刘秉璋。李鸿章的大儿子李经方娶的是刘秉璋的两个女儿,三儿子李经迈娶的是张之洞的侄女。两人的来信都是言辞恳切、推心置腹,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看得李鸿章原本古井不波的心里也掀起了一层层波澜。

  李鸿章想了想,问道:“庸庵啊,老夫的兄长和五弟现在如何了?”李鸿章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弟弟,现在还在世的只有兄长李瀚章和五弟李凤章。李瀚章原先是两广总督,李凤章在芜湖闲居。

  薛福成回答道:“请中堂大人放心吧!李瀚章大人和李凤章大人虽然都不愿意投效帝国,但帝国没有为难他们,对他们以礼相待,让他们在家里自由居住,每个月当地政府都分发米粮钱财给他们使用。中堂大人,您来南京,岂不是就可以和他们相聚了吗?”

  李鸿章轻轻松了一口气。失去联系后,他十分为他的兄长和五弟担心,按照他以前和太平天国打交道的经验,他估计自己这两个兄弟已经惨遭毒手了。但汉匪却对他们以礼相待,则让他既感到如释重负,又感到暗暗吃惊。

  薛福成开始努力说服李鸿章:“中堂大人哪,您虽然不在中华帝国,但您的名声在帝国早已经是众望所归。您看看,包括圣武皇帝、张大人、刘大人在内,这么多人都在期盼着您早日投效帝国,真正地为中华民族效力呐!圣武皇帝说,您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外交家、实业家,自从曾文正公、左文襄公相继去世了后,大清能够继续屹立不倒,基本都靠您的呕心沥血。您以一人之力,撑住大清十数年,可谓中流砥柱、再造玄黄之能人!但是您只能救大清于一时,而不能救大清于一世呀!大清早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况且,您救大清,却救不了中华。满清朝廷,早已经是一个卖国苟活的反动朝廷,满清权贵为了一族之私利而屡屡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您为满清朝廷鞠躬尽瘁,实际上却成了卖国的帮凶。满清的利益,和整个中华的利益,早已经是互相冲突,并且满清权贵自己也说了,‘救大清就不能救中国,救中国就不能救大清’。中堂大人哪,请您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呀?您一直在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撑着早已经千疮百孔的大清,有何意义?为何不名正言顺投效大中华帝国,为整个中华民族而效力呢?在以前,您可能别无选择,但现在,大中华帝国崛起,已经成为中华正统。中华帝国气象万新、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绝不是万马齐喑、死水一潭的满清可比的!而圣武皇帝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圣明英武的君王哪!圣武皇帝高瞻远瞩、思想先进,他重视洋务、重视新科技、重视新教育,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并且贤明仁慈、德才兼备,在满清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中堂大人,您看看,汉军在圣武皇帝的领导下,大败九国联军,可谓气吞山河、一雪国耻!这要放在以前,可能吗?中堂大人啊,能够收拾这片旧山河的,除了圣武皇帝,还有谁呢?以前肆无忌惮欺负我们的西方列强个个都被圣武皇帝打得心惊胆战,再也不敢觊觎我大中华!如今,连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西方列强都已经承认中华帝国为中华正统了。中堂大人您在大清这边又倍受打击和猜忌,为何不去中华帝国呢?”

  李鸿章苦笑一声:“老夫主政以来,里里外外签订了数十个不平等条约,外界对老夫可是骂声一片哪!说老夫丧权辱国、屈膝求和,是出卖中华民族的罪魁祸首,是遗臭万年的民族罪人,还有人把老夫比成秦桧。唉!老夫…早已经心如死灰了…圣武皇帝邀请老夫去中华帝国,莫非是要老夫在大清卖完国后又去大汉继续卖国不成?哈哈哈哈…”李鸿章哈哈笑着,笑声中尽是酸涩的苦楚。

  薛福成显得很动情地道:“中堂大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说的。您知道圣武皇帝是如何评价您的吗?”

  李鸿章微微惊奇:“哦?他是什么说老夫的?”

  “中堂大人,圣武皇帝说,他敬佩您的才干,他叹息您的见识,他同情您的遭遇。他还说您和蜀汉丞相诸葛亮正好相反,诸葛亮是‘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而您却是‘得其时,却不得其主’。圣武皇帝说您虽然得到了一个大展宏图的时代,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大展宏图的环境。他评价您,说您是一个很辛苦、很孤独,但又很倔强、很执着的老人家,您的行为很悲壮,您就像那追逐太阳的夸父一样,用毕生的心血勉强撑起满清这个四面透风的破房子。虽然知道这个破房子早晚会再倒下去,但您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您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修铁路、搞洋务、建海军,但都是纸糊的老虎,只徒有其表而已。不揭破,还可以敷衍一时。就像一间破屋子,裱糊匠东补西贴,虽然最后成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大房子,但本质仍然是破屋子。来一场风雨后,早晚会轰然倒塌,但这不是裱糊匠的责任。中堂大人啊,圣武皇帝说了,您是没办法呀。您为大清操劳得几乎油尽灯枯,您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大清不可救药,您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用权宜之计来保住大清,并且还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替罪羊。真正卖国的,是满清统治权贵,不是您,您只是背黑锅的而已。您是没有办法而已!您付出了最大的辛劳,还承受了所有的委屈,您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李鸿章听得呆住了,足足愣了半晌。良久,李鸿章一双昏花的老眼里竟闪起了泪花:“圣武皇帝真的是这样评价老夫的?”

  薛福成重重地点点头:“是的,中堂大人,圣武皇帝亲口这样评论您的。”

  李鸿章忍不住仰天长叹,几乎老泪横流:“想不到啊,最了解老夫,最理解老夫苦衷的,竟然是反贼魁首!造化弄人哪!”

  在旁边的李经方也听得潸然泪下:“爹,圣武皇帝说的好呀!字字一针见血,句句入木三分哪!您为了大清呕心沥血、忍辱负重,外界都骂您是卖国贼,除了家里的人,根本没人理解您心中的痛苦。想不到圣武皇帝居然如此了解您!签那些卖国条约,您确实是没法子呀!您忍受着卖国贼的恶名,苦苦地撑着大清。爹…”

  薛福成很动情地道:“中堂大人,来南京吧!圣武皇帝说了,他会亲自出城迎接您,他会好好重用您的,他会让您得到一个真正大展抱负的环境!就像张之洞大人那样。张之洞大人原本兴办洋务,被那些顽固派守旧派千方百计阻扰,但现在,张之洞大人在帝国境内彻底地大展拳脚。您也一样呀!圣武皇帝说了,在帝国,您以后出使国外,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低声下气了,再也不需要自己承受委屈和痛苦,您可以代表中国在列强们面前昂头挺胸!圣武皇帝和整个大中华帝国都是您强大的后盾!”

  李鸿章听得清泪两行,然后又摆摆手:“罢了、罢了,老夫已经年近古稀,即便想报国,也是有心无力哪!再说了,老夫的府宅周围,朝廷已经派人在监视老夫了,老夫无法离开的。这把老骨头,也禁不住颠簸惊吓的。算啦!算啦!圣武皇帝有此见识和如此胸襟魄力,必成大事哪!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老夫,注定无法侍奉如此仁德明君,也是天意。天意如此,又何必强求呢?”

  薛福成大喜过望,他急切地道:“中堂大人,您就请放心吧!圣武皇帝早就都安排好了,只要您答应了,圣武皇帝马上就会安全地接您去南京。”

  李鸿章明显有点心动,但也很疑惑:“究竟什么办法?这里是天津,靠近京师,那是直隶重地,戒备森严哪!老夫也是不可能化妆离开的。罢了!罢了!”

  薛福成微笑道:“中堂大人,您就放心吧!另外,圣武皇帝还需要您帮个很重要的忙。”

  进入二月初后,冰雪消融、春暖花开。帝国全国仍然在日新月异的大发展和热火朝天的大建设中,而前线各部队自从去年四月结束对抗九国联军的战斗后,十个月来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军事训练,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都做好了战斗准备。最精锐的部队都换发了新式军服和新式武器,黄河以南的第五集团军、东南沿海的第四集团军、西南边疆的第一集团军等精锐部队还都配发了钢盔这种新式装备。整个帝国军上下士气高昂、战斗力大大提升,都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参加统一祖国的最后一战。担负主力的第五集团军则全线压向郑州、济南等黄河以南的重镇,同时准备了大量的渔船,准备跨过黄河参战。

  渤海湾四周也风起云涌。二月十日,驻朝鲜清军统帅袁世凯召集部下(袁部主要是淮军吴长庆的庆字营为核心),宣布易帜归降。会议上,当袁世凯公布自己的打算后,十多名满族将领和仍然还忠于清廷的汉族将领纷纷大惊失色并试图反抗,但全被袁世凯事先埋伏的亲兵给射杀。望着惊恐不安的部下,袁世凯厉声喝道:“冥顽不灵者,这就是下场!大清已经完了!不想给清廷陪葬的,就和我一起归顺中华帝国!”说着,袁世凯脱下官帽,一刀割下脑后的辫子,然后扔在桌上。

  徐世昌也大声道:“诸位还在等什么?我等俱是汉人,又何必给满人朝廷陪葬!”说完也割下自己脑后的辫子仍在桌子上。

  众人面面相觑,随后纷纷割掉辫子。

  袁世凯有条不紊地命令道:“菊人,你稳住部队!王士珍、唐绍仪,随我去见朝鲜王!”

  朝鲜王国的首都汉城立刻陷入了山雨欲来的肃杀气氛中。袁世凯、王士珍、唐绍仪率领着三千荷枪实弹最精锐的部队,几乎是明火执仗地浩浩荡荡扑入汉城,直扑王宫。警卫首都和王宫的朝鲜王国军队手足无措,无力抵抗。袁世凯率领部队长驱直入,蜂拥涌入王宫内。

  朝鲜国王高宗李熙得知“中国军队叛变并密谋弑君”的消息后,吓得魂不附体。李熙其实是朝鲜王国的傀儡君王,王国的大权主要掌握在他的父亲兴宣大院君李是应和王妃闵妃手里(历史上,甲午战争后朝鲜被日本占领,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李熙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当然,仍然是个傀儡君王,而闵妃由于坚决抗日而被杀)。拱卫王宫的朝鲜军由于装备简陋,根本不堪一击。李是应和闵妃得知袁世凯兵变后也大吃一惊,连忙出宫交涉。闵妃在朝鲜的地位,不亚于慈禧在大清的地位。

  “袁将军,您这是干什么?”闵妃在上百名卫兵的保护下,心惊胆战地质问道。实质上,闵妃对袁世凯和中国都心存感激,因为当初“甲申政变”的时候,是袁世凯镇压了叛军,保住了她手中的王权。此时朝鲜王国以汉语为官方语言,因此闵妃等王族高层都会流利汉语。

  袁世凯笑道:“王妃受惊了!请王妃和陛下都放心,袁某并没有叛乱弑君之心,只是希望朝鲜王国也和我们一起归顺中华帝国圣武皇帝!”

  闵妃和随后赶来的李是应、李熙再次吃了一惊。他们都知道中国正在爆发大规模内战,大清已经摇摇欲坠,中华帝国正在取代大清。本来,他们也在背后密谋朝鲜的未来。因为朝鲜位于中日俄三国要冲之地,必须找一个牢固的靠山,才能维持王国继续生存。日本人和俄国人都在秘密拉拢朝鲜王室,开出的价格一个比一个高,让李熙左右为难。本来闵妃还想待价而沽,但没想到袁世凯会这么快就动手。

  袁世凯又大声道:“陛下、王妃、大院君阁下,你们还犹豫什么呢?大清已经快要完了,中华帝国正在成为中国正统!中华帝国国力强盛、如日东升,日本人的六个师团、俄国人的十万大军都被中华帝国给消灭了!朝鲜王国投靠中华帝国后,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日本人和俄国人谁还敢染指朝鲜?况且,朝鲜和中国只隔着一条鸭绿江,你们要是背叛大中国帝国,那帝国大军肯定会踏过鸭绿江!你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袁某都已经投顺中华帝国了,你们究竟还在等什么?”

  闵妃和李是应、李熙互相对视了一眼,李是应点点头,李熙也无奈地点头,闵妃心里其实也赞成朝鲜王国继续以中国做靠山,更何况这个新崛起的中华帝国比大清更强横,比日本和俄罗斯也更强大。袁世凯说的也对,朝鲜王国做了中华帝国的附属国,日本人和俄国人谁还敢打朝鲜的主意?朝鲜王国做了中国上千年的附属国,没有必要换主人。在这个问题上,朝鲜王室高层其实没有多少分歧,只是被袁世凯的举动吓了一跳而已。获知袁世凯的目的后,闵妃松了一口气,回答道:“袁将军,朝鲜王国愿意归顺中华帝国!”

  袁世凯大喜:“太好了!”事情发展得太顺利了。他转过身对王士珍吩咐道,“把所有的部队都开进汉城,据城死守!只要汉城和朝鲜王室在我们手里,那朝鲜就在我们手里。日本人即使有什么小动作,短期内也奈何不了我们!接下来,我们就等着中华帝国来接收朝鲜吧!”

  获悉袁世凯和朝鲜王国归顺帝国后,南京欢声雷动,北京则晴天霹雳。光绪皇帝先是震惊得说不出话,随后则心如死灰。而翁同龢、李鸿藻、张荫恒、徐致靖、康有为、康广仁、杨秀山、严复也都张口结舌,他们明白,随着袁世凯背叛了光绪,最后起死回生的希望也破灭了。大清已经彻底回天无力。

  “李中堂大人有何回复?”光绪茫然地问道。

  “回皇上,李中堂大人声称…身穿他已经年近古稀,并且被贬在家,无力为皇上分忧。”康有为沮丧地回答道。

  “诸位爱卿,朕现在该怎么办哪?”光绪彻底六神无主。

  杨深秀大着胆道:“皇上,朝鲜王国和袁世凯都已经投降了汉军,朝廷手中已无可战之兵,汉军横渡黄河、挥师北伐也已经为时不远了。皇上哪,再等下去只有玉石俱焚呐!不如…投降大汉吧!汉王说了,满汉一家,大汉愿意接纳皇上,总好过在这里坐以待毙哪!”

  翁同龢都再次老泪横流。李鸿藻勃然大怒道:“杨深秀,你混账!皇上是堂堂大清皇帝,岂能投降反贼?气节何在?你这是要让皇上成为千古历史笑柄哪!”

  杨深秀看着李鸿藻,又看了看光绪:“皇上,您让袁世凯进京勤王的密旨还在他手里哪!如果袁世凯把密旨一抖,太后恐怕会立刻就对您下毒手呀!而袁世凯已经投效汉军,可以说,汉军随时都可以置您于死地哪!除了投降,皇上…您已经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了。”他说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现实。

  光绪顿时心头一惊,随之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帝国的复兴:坂上之火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