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土匪传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却说邓绍良身负特殊使命,神秘地消失在红二军团的视线之中。为了不暴露行踪,邓绍良按着段德昌的要求,将红军军装脱下收起,换上久违的土匪着装。
陈佩斯在《主角与配角》中说“演员演什么戏,那全看穿什么衣裳”,战刀营着装一换,气质立马大变,由战无不胜的红军精锐,变成一支流里流气吊儿郎当的法国别动队,和一般的流寇没有什么区别。
虽说不做土匪一年多,但身为土匪的基本素养还是深得其精髓的。
邓绍良就这样一路“流窜”,经华容到南县,像浮云一样掠过安乡、临澧、石门,最后驻足慈利县笔架山。
笔架山位于慈利县治下正北四至五公里处,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从山脚流过,形成一个巨大的“几”字,将笔架山环绕其中,成为它的一条纯天然的护城河,再加上笔架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离县城很近,来自政府的威胁并不大,反倒有利于时不时下山捞点外水。
在邓绍良看来,这实在是一块安身立命的福地。
可惜,在战刀营到来之前,这里已经名山有主了。
占据笔架山的是土匪王家仁。王家仁别看他名字里带着一个仁字,为人和“仁”一点也沾不上边。看来是五行缺“仁”,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甚至还吃过人肉。他仗手下八百多喽啰,五百多条枪,公然占据笔架山。三天一打家,五天一劫舍,搞得慈利鸡犬不宁。
国民党实在抵不住百姓要求平定匪患的压力,再加上县政府也遭过殃,于是调了一个营的军队前去镇压。结果不但没有平定匪患,还吃了个大败仗。而后国民党加紧对付红军,笔架山的面子,也就不急于挽回了。
但是王家仁经此一役,变得更加狂妄自大,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连正规军都不是自己的对手,还有什么可怕的?所以变本加厉地做着自己的营生。
不过,随着邓绍良的到来,王家仁的好日子到头了,只不他现在还不知道,他即将面临破产的命运。
邓绍良本来打算搞一场夜袭,将笔架山从王家仁手里边夺回来的。不过接替潘文任战刀营第六大队长的曾秋生不同意。
曾秋生并没有跟邓绍良混过五虎寨,而是后来战刀营扩编时新吸收过来的曾秋生本来是段德昌的警卫员,熟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段德昌久了,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沙本事,也算是得到了段德昌的三分真传,潘文离去后,段德昌更提议由他接替大队长职务,以避免战刀营陷入勇猛有余,机变不足的局面。
曾秋生认为,既然战刀营来这里是本着开辟新根据地的目的,那就必须扩大影响,得让乡亲们都知道,战刀营是一去替天行道的好“土匪”!而镇压穷凶极恶的王家仁,当然是最好的广告了。
既要斩关夺山,又要扩大影响,占领笔架山的行动就不能偷偷摸摸,要打,就要轰轰烈烈,得让慈利县由此掀起一股红色风暴!
邓绍良知道智谋这个东西自己师兄弟五个并不擅长,经过磨合,也知道曾秋生的本事并不在潘文之下,对于曾秋生的建议,他们是乐于接受的。
“秋生,说说你的想法!”在商量攻占笔架山的作战会议上,邓绍良开口询问,其他四双眼睛也一同望向这个新的第六大队长。
曾秋生成竹在胸,耐心地向战友们陈述心中所想:“开辟新根据地这事,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我们这五百号人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两大法宝:一是人心,二是地盘。”
“那我们怎样才能拥有你说的两大法宝?”李清问了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这件事,王家仁完全帮的上忙。”
“怎么说?”
“我们的目标是将笔架山作为我们新根据地的基础,但不能这就样下手,应该先做点儿准备。首先要制造舆论,宣传我们要替天行道,消灭为害一方的王家仁,还大家安宁,将民心吸引过来。等到万众瞩目的时候,我们再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将王家仁剿灭!”
曾秋生的主意得到大家的赞同。
接下来,慈利县城乡内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意一致的揭帖、口号。很快笔架山上的王家仁的手上也躺着这么一张。
王家仁七窍冒烟,手中的揭帖随着他颤动的肥肉不住地抖动,王家仁很有撕掉揭帖的冲动,但又想看看人家是怎么恶心自己的,所以就一直压制着怒气。
告示:
诸位慈利父老乡亲,匪徒王家仁,长期盘踞笔架山,极尽奸淫虏掠之能事,坏事做绝,天理难容。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安民心!兹英雄同心,豪杰共力,平定笔架山,视为己任;剿除王家仁,作为要务!乡亲们,你们是否有亲人被王家仁屠戮?你们本人是否在王家仁的淫威之下苟延残?如果有,报仇的时候到了!如果没有,未雨绸缪的时候到了!
太平会
太平会,就是战刀营的化名。为了不暴露战刀营,在曾秋生的建议下,另取了一个名字,太平会就这样应运而生,暗示消灭王家仁,还天下以太平。
“反了!反了!太平会?什么玩意,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老子不灭了你,我王字倒着写!”
王家仁勃然大怒,他也不想想,王字倒过来,一样是个王字!
接下来的几天里,战刀营忙着宣传,扩大影响;王家仁也不闲着,派出大量喽啰,下山到处打听太平会的下落。但是,邓绍良和战刀营是他想找就能找得到的吗?
国民党的正规军都拿战刀营没办法,更不用说这群真正的乌合之众了。
当然,王家仁和战刀营总会有见面的一天,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曾秋生在做足宣传之后,在慈利百姓的一致期盼下,建议邓绍良,是下手的时候了!
笔架山上的土匪怎么说也有八百人,正面强攻虽然虽然最终会奏效,但乱拳打死老师父,战刀说不定会出现较大的伤亡。战刀营每个战士都是宝贝,可不能出现本可避免的损失。
曾秋生定下了作战方针:正面佯攻,背后迂回!
按照他的意见,邓绍良率领第一大队负责正面佯攻,吸引王家仁的注意力,李清和刘小四负责两翼,也是佯攻;另外三个大队,在李平、老幺还有曾秋生的带领下,利用黑夜的掩护,渡过澧水,来到笔架山后山的悬崖下,再攀爬这个天然屏障,在王家仁的背后埋伏起来。
天亮时分,邓绍良、李清、刘小四一起发难,向笔架山上的土匪发起“猛攻”,战刀们巧妙地利用地形,不断地杀伤敌人,同时一步一步地缩小着与王这家仁的距离。
王家仁这时候已经慌神了。他终于发现这次的对手比起上次国民党来要凶猛的多,不但枪法恐怖,还把自己藏的严严实实,自己这边哪怕是干掉他一个人,都非常艰难,再看看自己的喽啰们,不断地中枪,双眼中充满了慌乱。
王家仁决定孤注一掷。他将全部的土匪都调到前线,拿出拼光血本的架式,疯狂地发射手中的火器,将自己的后背完全送给等待忆久的李平、老幺和曾秋生。
时机已经成熟,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曾秋生第一个冲出掩体,向下面的土匪冲去,在他的身后,是同样威风凛凛的战刀们。
密集的弹雨从背后打来,土匪们从来没有想过,平时最安全的后山悬崖这次不再庇护他们,第一次向他们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不少土匪还没有来得及弄清是怎么回事,就见了阎王,其中就包括刚才还是气焰嚣张的王家仁。
土匪们腹背受敌,大哥大被打成了筛子,哪还有拼命的勇气,在战刀的黑洞洞的枪口下,明智地选择投降。
为害一方的王家仁匪部,就这样不到一个小时,就成为历史,风光秀丽的笔架山,鲜艳的映山红仿佛正在绽放…… 土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