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土匪传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敲定了收编土匪的指导思想后,邓绍良随即着手该项事宜。此次与顾公寨的较量是,前前后后共俘虏了八百多名土匪。这么多人,要是放在前几天,邓绍说不定又要成立一到两个营,将这些家伙基本照单全收。现在,知道了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为保证新兵的质量,邓绍良决定对那些有意加入太平会的土匪进行一场选拔。
见识过太平会的强大,所有的土匪都有加入太平会的想法,不过动机却有很大的不同。湘西以盛产土匪著称,但大部分人并不是天生就想当土匪的,很多是因生活所迫,不做土匪就没有办法生存,这些人,属于被逼上梁山的类型;还有一部分人,平时好逸恶劳,自从见识过土匪的风光后,便一心想做土匪,过为所欲为的日子,这些人,属于投机分子的类型。
邓绍良要清除的,主要是这些有奶便是娘的投机分子,他们从来没有忠于某一组织的念头,善于见风使舵,在关键的时候,常常在你的背后下刀子,很多事,就坏在他们身上。
之于被逼上梁山的人,基本都出身贫苦农民,由于丧失了经济来源,或者家庭出现重大变故,走投无路之下,只得落草为寇以苟延残喘。这些人,能吃苦,能耐劳,憨厚而少诡诈,勇敢而无娇气,是征兵的上上之选。晚清军事家曾国藩带兵的第一原则就是:征兵,优先考虑山野农夫!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就有了中兴名臣的光环。
邓绍良向俘虏宣读了选拔标准:第一项,跑步,在笔架山和真人山之间跑一个来回,最先完成任务的500人方可获得参加下一项选拔的资格,弃权者,作弊者,后到者,将被无情地遣散,作为安慰奖,他们可以得到一块大洋的路费。
第二项,比试射击,分为50米和100米两个科目,成绩最好的400人可获得下阶段的资格。
第三项,搏击。先准备1到200编号的签各两个,然后放在一起,每人抽一签,号码相同的两人做为一组,然后放对,将对手打倒者胜出。
邓绍良想通过这三个门槛,将那些专搞投机的兵油子,还有身体不怎么样的人都清除出去,将最优秀的200人纳入自己阵营。他相信,在如此残酷的选拔下,坚持到最后的人必定都有成为中流砥柱的潜质。
事情果如邓绍良和曾秋生所料,笔架山和真人山之间相隔十几千米,其中有一半是山路,崎岖难行。为了防止作弊,曾秋生率第六大队先期赶到真人山,凡是参加选拔的俘虏,都要到曾秋生那里登记,否则视为成绩无效。在严格的把关下,那些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的投机分子连一半都没有跑完,基本都在中途放弃了机会;而那些能吃苦的人,跑到最后,连爬的力气都没有了,不过大部分都咬紧牙关坚持着,最终完成了任务。
第一场选拔一完成,那些没有达标的人直接被邓绍良赶出了笔架山,愿意在太平会的管理下务农的,邓绍良也不亏待,让宋世才分给一块地,听其耕种;那些想到别处闯荡的,邓绍良也不拦着,你不想在这待,我还不稀罕你呢。
第二天,邓绍良又从射击上砍下去一百人,整个俘虏大军,只剩下四百人了,那些被淘汰的,照样被邓绍良赶出笔架山,不过这些人都没有远,成为新一代地主宋世才的佃农。
大浪淘沙,经过两天的选拔,邓绍良基本上将那些不堪任用的家伙从队伍中清除出去,剩下的四百人,都是有培养前景的人才,但邓绍良仍不满足,依旧坚持再砍掉一半的人。
如是,搏击比赛如期举行,两百对人为了争夺有限的名额,使出浑身解数,力求赢上一招半式,去领取笔架山的入场券。
用不了多久,两百对人全部分出了胜负,获胜者被邓绍良正式接纳为太平会的一员,而那些没有通过的人,邓绍良不是不想赶走,因为实在不好开口。
太平会强大,办事公道,很得民心,又有政府关系,在慈利口碑很好。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卖力地争取入场券,目的就是想成为其中的一员,结束这些年来漂泊无根的日子。
那200人被淘汰后,没等邓绍良下逐客令,就在一个叫牛大勇的人的带头下,扑通一声跪在邓绍良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请求太平会收下自己,请邓绍良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邓绍良是个傲上而不忍下的主,眼看着牛大勇诚恳的样子,他再也坚持不了先前的赶人做法。在和曾秋生商量过之后,邓绍良再次出现在牛大勇他们面前。
“你们真的想加入太平会,哪怕前面困难重重?”邓绍良问道。
牛大勇这时已经被这200人选为代言人,代表他们和邓绍良“谈判”,“是的,我们知道,太平会是真正替老百姓做主的,我们的很多亲人朋友都受到太平会的恩惠,能为太平会办事,这是我们,也是我们的家人的梦想!”牛大勇诚恳地回答。
“你们真的愿意替太平会办事?”
“那还用说,我们效命之心,天地可鉴!”牛大勇难得用得上一句成语。
“那好,我可以收下你们,但不是以这种方式,实话对你们说吧,太平会迟早要平定慈利的匪患,给老百姓以太平,为了这个目标,太平会需要一些人,打入刘二麻子这些大土匪内部,在适当的时候帮助我们消灭这些罪大恶极的土匪,当然,这中间有一定的危险,不知你们还愿不愿意加入我们?”邓绍良给牛大勇出了道好题。
牛大勇当场表示:“行,只要能加入太平会,做什么都愿意!”
邓绍良万分高兴,“好,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我们太平会的一分子,不过,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你们可不能在这太久,到慈利天下太平之日。我邓绍良给你们记首功!”
“牛大勇多谢当家的成全,就此别过!”牛大勇接受了邓绍良的安排,带着那200人,装着被太平会赶下山的样子,骂骂咧咧地下了笔架山。在众人的观望中,这些人一哄而散,分别寻找各自的目标,“投奔”土匪去了,放言将来一定要让太平会好看。
解决完收编俘虏之事以后,邓绍良随即着手整顿第二、第三营。这两个营都是刚成立不久的新军队,由于收编时片面注重数量,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以致于发生了临阵投敌这种丢脸的事情。
现在,邓绍良将亲手改正这个错误。
接下来的几天里,邓绍良用同样的方法,对两个营的士兵进行了一场能力测验,根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放弃了近六成的兵力,与之前从选定的200人一起,组成一个新的500之营,名字仍叫第二营,营长宋世才,副营长李清。
经过整顿,邓绍良手上的兵力虽然少了很多,但保证了质量,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的将来,第二营谱写的历史将同样精彩。
不过现在的第二营,弱小的如同刚出生的婴儿,正是需要大人倍加呵护的时候,要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在未来的战斗中不至于孤军作战,邓绍良和曾秋生共同决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中心工作就是狠抓第二营的训练,不但要练成过硬的军事技术,还要在思想上培养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意识,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的军队。
为了尽快让第二营形成战斗力,邓绍良集齐几个大队长,再从六个大队中每队调8名战刀,组成一支豪华的教官团,专门负责新兵训练。
与此同时,战刀营没有任何作战任务,全部在抓紧时间休整,培养锐气,打磨有形的和无形的战刀,很快,战刀营就恢复到巅峰状态;同时,随着训练的不断深入,第二营的实力也在快速地增长着。
当然,邓绍良除了训练第二营之外并不是无事可做,在此期间,这几个大队长碰了好几次头,在分析了慈利的形势之后,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现在太平会在慈利如日中天,已经成为慈利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实力的快速扩张,打出了太平会的威名,但同时各大土匪对太平人的警惕也与日俱增,如果再一味地采取直接武装吞并的方式,说不定会招至各大土匪的联合抵制,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对根据地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改变方针,采取新的战略,已然势在必行,而且速度还要快。
然而问题同样很多,最大的麻烦是,没有专业人士替他们出谋划策!邓绍良五兄弟冲锋陷阵是好手,但勇猛有余,智谋不足;曾秋生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军事上,其他方面就有点力不从心。而要运用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方式,又涉及到政治和外交的范畴了,能在各种势力的角逐中立于不败的人,从来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且这种人还特别挑人,你看上他了,他未必看的上你!
由于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邓绍良他们也只能干耗着,除了训练新兵,整个笔架山进入“农闲”阶段。
邓绍良他们打心眼里讨厌这种状况,因为耗不起光阴,他们通过郭正北打听到,国军的“围剿”战果辉煌,贺龙所部之“共匪”朝不保夕! 土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