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第10章 被撕裂的家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0章

  被撕裂的家族

  A Family Torn Apart

  被封印的王政/路易十六世的处刑/移送至巴黎古监狱/接连的不利

  被封印的王政

  瓦雷讷逃亡事件之后,国王一家再度回归在杜伊勒里宫的生活。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稳健派,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与他们碰面,又再次处于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之中。当然,国王与王后也再次开始了秘密战斗。一边假装赞成稳健派建议的君主立宪制,一边做着这些动作:路易十六行使对各项法案的否决权;安托瓦内特向梅西伯爵送出机密文件,里面写着“现在正是奥地利以及诸国国王起身战斗的时机”。

  他们迫切希望能发动战争,并固执地认为,想要阻止大革命进程,只有依靠他国的军事力量。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是背叛法国的行为。他们相信国家就是国王的所有物,排除异己理所当然。而另一边,革命一方的稳健派逐渐退出前线,激进派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他们误以为大革命之所以没什么进展,原因在于安托瓦内特娘家人的妨碍。于是在1792年4月,法国终于向奥地利宣战。

  让·贝尔托(Jean Berteau),《袭击杜伊勒里宫,1792年8月10日》(凡尔赛宫美术馆馆藏)

  也就是“8月10日起义”

  等候已久的开战之时来临。国王与王后都非常激动。然而,被囚禁的王室家族之所以到现在还能毫发无损,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只要有他们做人质,就能避免战争这一最坏事态的发生。而如果现实中真的开战,说明抛弃这类顾虑的过激派的意见比重增加了。而且,他们也觉察到,安托瓦内特把革命军的作战计划等所有能知道的情报都透露给了敌方。

  幽禁期间,玛丽·安托瓦内特与国王的妹妹伊丽莎白共同织的地毯,(凡尔赛宫美术馆馆藏)

  不论什么阶级,针线活都是女性做的工作

  6月,路易十六罢免了吉伦特派的大臣。巴黎民众以此为导火索,冲进杜伊勒里宫。虽然这次袭击对于民众们来说基本上算是失败,但安托瓦内特非常明白,不光自己,连国王的性命都受到了威胁。当天夜里,她在给菲尔森的信中如此写道:“还能活着,简直是奇迹。”

  时间来到了7月。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军最高司令官布伦瑞克(Brunswick)公爵,回应了安托瓦内特的请求,发布了宣言。但这份宣言措辞、内容过于强硬,只不过是一次欠考虑的恐吓而已。宣言这样写道:要是敢加害法国王室,我就把巴黎变成灰烬!

  这次宣言除了带来了相反的效果,别无他用。法国全国上下怒不可遏,造成的结果就是“8月10日起义”事件。民众与联盟兵又袭击了杜伊勒里宫,逼得王室家族抱头鼠窜,只好躲到议会会场的角落里。三天后,革命政府终止了事实上的君主王权。路易十六、安托瓦内特、公主玛丽·泰蕾兹、太子路易·夏尔和国王妹妹伊丽莎白这五个人,被移送至圣殿塔(中世纪曾作为圣殿骑士团的要塞,后来被拿破仑拆毁)。大革命爆发过去了三年多,君主王政最终被彻底封印。塔里的窗户上嵌着牢固的铁格栅,加固过的大门一到夜晚一定会被锁起来,没有许可,谁也不得进入。这些举措也是为了保护他们。万一王室被民众所杀,那么真的会与整个欧洲树敌。而且,也不能让他们病死在这个牢笼里,因为会被怀疑是暗杀行动。总之,需要在法庭上做出合法的处置决定。

  到了9月上旬,巴黎已然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地方,狂热的民众袭击了好几座监狱,虐杀贵族。安托瓦内特从塔上的窗户里,看见自己的老朋友朗巴勒公爵夫人的头被挂在长枪上摇摇荡荡,吓得昏了过去。同月下旬,正式宣布废除君主政权,建立共和国。

  圣殿塔中的生活逐渐稳定了。然而处于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又怎能说是稳定了呢。

  作者不详,《路易十六与家人在圣殿塔中用晚餐》(凡尔赛宫美术馆馆藏)

  他们每天的日子过得十分规律。路易十六教儿子拉丁语、地理、历史,和女儿玩卡牌游戏,晚上则沉迷于读书。安托瓦内特教女儿羽管键琴,做做针线活儿,和伊丽莎白聊聊天。手艺不错的大厨做的一桌子菜,都是五个人一块儿享用,之前家人们从未如此亲密无间。然而,如此稀松平常的日子突然被“推倒”后,他们才发觉原来自己有那么不适应,一下子没了精神头儿。而且,塔里面湿气重,冬天尤其阴冷,家人们相继病倒。虽然有医生过来看,就像之前提过的,也是因为怕他们死在塔里不好交代罢了。希望与绝望、期待与恐惧不断交织缠绕,他们都焦急地等待着被救出。

  路易十六世的处刑

  12月中旬,路易十六被起诉后,被从家人身边带离,从此杳无音信,到了圣诞节也没有回来。第二年1793年1月终于返回圣殿塔时,以一票之差被判处死刑,定于第二天傍晚正式处刑。他仍像往常一样神色平静,说着法庭上的情形,告诉大家他不怨恨任何一个人。安托瓦内特提出希望当晚能和自己的丈夫待在一块儿,但是路易十六却表示想单独待着,闷在自己房间里,第二天早上也没见家人,就默默走向了刑场。听到从远处隐隐传来的连连敲鼓声、“共和国万岁”的欢呼声,家人们才真切明白,处刑已变成现实。

  这是一对不幸的夫妇,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共同经历人世动荡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情。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的政治联姻,并不是以常有的冷漠关系结束的。路易十六的遗书中也对这段关系有过明确的描述:“因为我的关系,我给妻子造成的不幸,以及在我们共同度过的日子里可能给她带去的痛苦,我真心乞求上帝的宽恕。”——读完这段话的安托瓦内特变得有多坚强,在一旁的女儿玛丽·泰蕾兹之后也给出了证言。

  1787年的巴黎城市地图

  大革命,在此地发生

  1.圣殿塔。后被拿破仑毁坏

  2.巴士底狱。此处为革命发端点

  3.巴黎古监狱。可参观监禁安托瓦内特的房间

  4.杜伊勒里宫。被巴黎公社烧毁,现在是庭园

  5.圣奥诺雷大街。雅克·路易·大卫就是在这附近,画下被送上断头台的安托瓦内特最后一幅肖像画

  6.现在的协和广场。安托瓦内特等人被处刑时,叫作革命广场。再早以前为路易十五广场

  路易十六所受到的屈辱,若非国王之身无法想象。举个例子吧,如果地位较高的骑士与同等水平的对手堂堂正正对战而亡的话,名誉尚犹存。但如果是来历不明的杂牌兵猛追出战场之外而被殴打致死的话,落得这样的结局基本上接近于万念俱灰。身为欧洲少数名门之族的波旁家族,却留下家族史上最不光彩的个人命运。我想,路易十六也一定深深地这样觉得。

  话虽如此,但也应了那句话:“早死早超生。”路易十六读过无数遍《英国史》(大卫·休谟著)中关于查理一世的章节。对于这位在清教徒革命中被斩首的英国国王,路易十六深觉自己的命运与其是有交汇点的,相信总有一天自己的牺牲将会得到回报,王冠一定会戴到太子的头上。他抱着这样的信念死去。他在遗书中这样写道:“我要给我的儿子一个忠告。如果不幸当上了国王,希望你一定要为同胞们的幸福而全力以赴。”

  这种乐观主义与优柔寡断性格的结合,正是路易十六最大的弱点。查理一世在很早的时候就携妻带子开始走上亡命之途。也正因如此,他的儿子才能在王政复辟之时坐上王位。而这一边,一直待在自己身边从未离开过的路易·夏尔,之后受了多大的苦呢?可以这么说,幸亏他爹死得早,不知道最好。

  移送至巴黎古监狱

  国王被处刑之后,剩下的家族成员就没有了被释放的可能性。安托瓦内特继续把希望寄托于她的祖国。虽然有菲尔森帮自己,但是关系冷淡的侄子弗朗茨二世却没有做出任何相关外交政策的动作。法国这边接连向英国、荷兰、西班牙宣战,革命政府内部分裂的形势也愈演愈烈。由于战争、动乱导致国内物资缺乏,比起之前,人们更加人心惶惶。

  救援行动虽尝试过几次,但都未能离开个人希望的领域之外。这些计划都粗糙得很,都是些不可能成功的行动。

  这时候,又传出了令人担忧的传闻:王党派图谋夺回路易·夏尔,扶持其戴冠为王,成为路易十七。政府似乎认为现在时机到了,决定把这个8岁男孩从安托瓦内特身边带离。孩子哭着紧紧抱住妈妈,而妈妈和前来的官员们纠缠抵抗了一个小时都没有用。1793年7月,路易·夏尔并没有成为王位继承者。为了使其作为庶民之子长大成人,他被寄养在连字都不识的鞋匠夫妇家,从小被灌输革命歌曲。传言有一次他喝廉价葡萄酒醉了,被母亲和姑姑近亲相奸。

  与儿子的分别,给安托瓦内特的身心造成了巨大打击。她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惨的事了。一个月之后的某天,凌晨两点——对于特地选这种时间过来打扰的人,除了厌恶以外无话可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官员,她显得十分冷静。他们下达了通知:只有她要被移送至巴黎古监狱。这座监狱有个别称:断头台等候室。被扔进去的重犯基本上已经确定会被判死刑。

  被催促着赶紧出发的安托瓦内特,收拾打包了随身物品,与国王妹妹伊丽莎白和14岁的女儿玛丽·泰蕾兹紧紧拥抱。三人可能都做好了心理准备,知道经此一别后会无期。这次的分别与路易·夏尔被带走时不同,气氛肃静。

  被送进的巴黎古监狱的单人牢房,仅13平方米,几乎见不到阳光。只有一张书桌、两把椅子、一张皮革窄床和一个小小的屏风。全天24小时有看守人监视着一举一动,还不得不忍受那些专门付钱过来“观赏”这个“奥地利女人”的人们好奇的目光。然而在这个地方,安托瓦内特展现出自己的王者之尊。从小她就一直被人“看着”长大,她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不管怎样都会被人围观,无论处于多么恶劣的环境中,在他人面前她依然挺直腰板、高昂着头,一脸正色。

  约瑟夫-玛丽·维恩(Joseph-Mary Wien,1716—1809,法国画家),《1793年,幽禁于圣殿塔中的路易十七》(巴黎,卡纳瓦雷美术馆馆藏)

  发表于19世纪末,至今在全世界被广泛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公主》(伯内特夫人著)中,借主人公萨拉之口,赞颂了安托瓦内特:身为王后坐进牢房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仅穿着一件黑色衣服,头发花白,被人们瞧不起,叫她“寡妇卡佩”(Widow Capet)。在那种环境中,比起原先身为王后过着奢华生活的时代,现在的她更有王后范儿。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牢房中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无论人们如何奚落起哄,玛丽始终不动声色。即便在断头台上被斩首之时,还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这一方赢了。

  正如书中所写,安托瓦内特始终身着黑色衣服,也就是丧服,头发也已全都变白。卡佩是波旁家族祖先的姓氏。革命派在裁决路易十六的时候,把已非国王身份的他叫作路易·卡佩(当然是为了羞辱他),同样地,就称呼安托瓦内特为寡妇卡佩。但是,她在法庭上自述时还是自称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洛林·道特利(Lorraine d'Autriche,奥地利以及洛林家族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意思),法国国王的遗孀”,坚决不叫自己“卡佩”。

  COLUMN专栏

  偶然·剧变·预料之外

  接连的不利

  被老天爷抛弃,指的就是遇到这种事吧。能够帮到安托瓦内特的人,在她需要他们的时候不知为何,一个个相继去世。不仅是当初奉劝国王逃命的米拉波伯爵,通过菲尔森帮助过王室家族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也在一次假面舞会上被政敌暗杀。

  对于安托瓦内特来说最不走运的,就是在大革命爆发时,母亲玛丽亚·特蕾西亚就已经去世了,她所仰仗的兄弟约瑟夫二世也因结核病而卧床不起。自此之后,娘家哈布斯堡家族,当家人更新换代的频率之快,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约瑟夫在1790年初春病亡,他的弟弟(安托瓦内特的另一个哥哥)虽然接任王位成为利奥波德二世,但也不到两年就突然去世。利奥波德的死,曾被人怀疑是毒杀(至今死因不明)。随即继承王位的他的儿子弗朗茨二世,对于安托瓦内特来说,只是个指望不上的侄子。

  命运轮盘如此运转,简直让人无言以对。

  玛丽·安托瓦内特给菲尔森的信(密码文)。落款日期为1791年6月29日(复制品)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