Ⅹ 美貌皇后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Ⅹ
美貌皇后
奥地利vs法国
童话故事里的皇后都是大美女,但在现实世界就不一定了。即使在肖像画上靓成一枝花也不顶用,因为其中大部分功劳都要归到辛苦的宫廷画家头上。在结婚典礼上初次与新娘本尊相见的皇帝想必心中也有万千感慨,然而在那个时代,血统比颜值重要得多,而且当时世界上既没有照相机也没有狗仔队,就算皇后的相貌不尽如人意也不怕被外人嘲笑。
然而不久之后,世界迎来了新闻报纸的时代,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能通过照片一睹皇族真容。如此一来,一位相貌姣好的皇后对皇室提升民众支持率肯定更有帮助。美丽的国母不但能引起人们的好感,有时还能让皇帝的失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赞颂美人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这个美人身份高贵,那就更不得了。觉得不公平吗?当然。
人们爱着美貌的皇后,但若是她像扯动轻纱罗裙般被不幸围绕,人们就会爱得更深。觉得残忍吗?当然。
想要让一代艳后成为传奇,负面因素必不可少。
所谓乱世出佳人,在19世纪末接连出现美貌却不幸的皇后绝非偶然。那是一个王朝帝国风雨飘摇、等级社会日落黄昏的时代。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的皇后伊丽莎白、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Maria Fyodorovna)、英国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继承人阿尔伯特(日后的爱德华七世)的王后亚历山德拉(Alexandra of Denmark)……世人都说她们灿如鲜花、美若烟霞,却也常常把她们的不幸人生拿出来比较。
说到比较,这一次我就来比较一下被誉为“哈布斯堡家族史上第一美女”的伊丽莎白及她的假想劲敌欧仁妮。对美丽极其执着的伊丽莎白常常搜集世界各地美女的照片,其中当然也有欧仁妮的。这两人其实还因为拿破仑存在着些许关联——伊丽莎白的最强对手婆婆索菲(Sophie)年轻时曾与拿破仑·波拿巴的儿子有过露水情缘,而欧仁妮的丈夫则是拿破仑弟弟的儿子。
这两位皇后都曾拍摄过大量照片,真实容貌可谓尽人皆知,画家根本没有必要在绘画中过多修饰。两人都是百分之百如假包换的超级大美女。同时代画家温特哈尔特曾分别为两位皇后画像,两人迥然不同的个性呼之欲出。极其敏感纤细、仿佛神经就长在皮肤表面的伊丽莎白与眼角微微下垂、温婉可亲的欧仁妮可谓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至于谁更美,就完全是个人喜好的问题了。
两位美人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命运呢?
闺名“茜茜”的伊丽莎白早已在罗密·施奈德(Romy Schneider)主演的三部曲电影、风靡全球的维也纳音乐剧以及各国出版的不计其数的传记文学中给人们留下了薄命佳人的印象。气质高贵的瓜子脸加上冷艳的眼神,以及170厘米、50公斤的超模身材,都与大众心中的茜茜形象完美相符。
1837年,伊丽莎白出身于巴伐利亚王国的名门维特尔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童年生活自由而快乐。伊丽莎白15岁时,姐姐与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婚事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在相亲会面(在当时相亲就等同于确定结婚)中,年轻的皇帝却对纯粹来凑热闹的小妹妹伊丽莎白一见钟情,力排众议定下了这桩婚事。
一个大洒狗血的故事开头,一名年仅16岁的帝国新娘。
当时执掌维也纳宫廷的是精明强干、被称为哈布斯堡家族唯一“男人”的皇太后索菲,从未受过后妃教育的放养少女自然不是老江湖的对手。伊丽莎白只能勉强依靠丈夫的爱,竭力忍受着沉重的身份桎梏和婆婆的叱责。在生下继承人后,伊丽莎白为了寻求喘息的空间,远离维也纳宫廷,游历于各国之间,一时间被戏称为“旅行者皇后”。然而皇帝对她的爱绝非虚妄,他理解她的辛酸,多年来也一直隐忍着她的疏离。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
《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
1865年左右,油画,158cm×117cm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藏(奥地利)
这幅画作并非官方肖像,是为了消解皇帝对爱妻的思念而创作的,完成后一直挂在皇帝的办公室里,只有极少数人才能看到。散落一背的青丝和小露香肩的装扮不算新鲜,然而一搭配上那件颜色素洁、宛如贴身内衣般的长裙,却忽然散发出一种不可名状的情欲气息。望着这幅画,我们仿佛找到了一点点皇帝多年来痴恋伊人的缘由,也似乎窥探到了他某些不可为外人道的内心秘密。
30多岁的伊丽莎白正处于美貌的巅峰,奥匈帝国的组建可以说完全归功于她在匈牙利的巨大人气。绝代佳人的魅力之大,甚至连被占领国的国民都为其倾倒。
不过,在表面风光的背后,伊丽莎白也有她的自卑之处。首先她很讨厌自己那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决不露出笑容。世人皆知“时间”是“美”的天敌,伊丽莎白对自己有朝一日将会失去力量之源——美丽、青春——感到极度恐惧。为了保持身材,她会采取相当极端的方法减肥,而其在美容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也几乎可以编撰成一部壮烈的传奇。随着年岁渐长,伊丽莎白开始讨厌拍照。有时为了对抗突然转向自己的镜头,她会用扇子遮掩面容,如今还留存着皇后骑在马上持扇半遮面的照片。前文提到的音乐剧中也有这位青春已逝的“原”美女遭到手持相机的狗仔追踪纠缠,还被讽刺“您现在风采不减当年吧?”的情节。
就在自身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伊丽莎白周围又发生了一连串令人伤感唏嘘的变故。关系亲密的同族侄儿、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 神秘死亡(据传伊丽莎白曾设法救援被软禁的路德维希),夫弟马克西米利安 也在墨西哥被枪决。然而真正的悲剧还在后头——帝国皇储、伊丽莎白唯一的儿子在尚未与妻子生下继承人的情况下,与身份低微的情妇一起开枪自杀(这一历史事件曾多次被搬上银幕)。
在此之前,伊丽莎白从未想过要去关心和消解儿子的烦恼,也从未假设过帝国可能无法由哈布斯堡家族的直系子孙继承。然而,随着一声枪响,她成了一个悔恨终生的母亲、一个失职的皇后。在这次致命打击之后,伊丽莎白除了丧服再没有穿过其他衣服,与流浪无异的旅行变得越来越频繁,直到她在瑞士被刺杀。
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袭击了时年60岁的伊丽莎白。他用细长尖锐的锥子一击刺中皇后胸口,而后大声嚷嚷起来。从他的话中,人们得知,他的刺杀行动并非针对伊丽莎白本人,整个皇族都是他的目标范围,皇后只是“不凑巧”出现在他眼前而已。
真是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也难怪这位皇后的生涯会被写进书中,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音乐剧了。
另一位乱世美人是欧仁妮。
欧仁妮比伊丽莎白年长11岁,于1853年结婚,只比伊丽莎白早当了一年皇后。相信大家都能轻易计算出她结婚时的年龄是26岁。这个年纪放到今天是很完美的适婚年龄,但在当时却是真真正正的超级大龄剩女。新郎官拿破仑三世时年44岁,是有名的花花公子,年轻时忙于游戏花丛,导致步入中年依旧孑然一身。这幅画中的欧仁妮会给人一种未经人事的清纯感,恐怕也与她嫁给了一个年龄相差悬殊的大叔有关吧。
与伊丽莎白的高贵出身相比,欧仁妮的娘家只是西班牙的小贵族。由于少女时代在法国的修道院中度过,她的法语说得比西班牙语还要溜。在母亲主办的沙龙上,欧仁妮结识了普罗斯佩·梅里美 、司汤达 等文化界人士。随着她逐渐长大,娇艳动人的容貌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让求婚者几乎踏破了门槛,但这些“良缘”都被一一婉拒了。正如坊间传说的那样,这个女孩儿绝非池中物。她不甘心被平庸的婚姻桎梏,心中怀着更加高远的目标。最终,她果然进入拿破仑三世的宫廷,成功虏获了皇帝的心。
在经历两次流产后,欧仁妮好不容易生下了能够继承大统的独子(伊丽莎白生了1子3女),而此时法国也终于接纳了这位来自异国的美丽皇后。欧仁妮在怀孕时为了遮掩腹部而穿着的特大裙撑(用以扩展裙子下摆)转眼风靡全欧洲,她本人也在民间获得了“裙撑女王”的爱称。
然而,时尚天后的地位并不能满足欧仁妮。这个在肖像画中楚楚动人的小娇妻其实头脑灵活,喜欢对政治指手画脚。据说拿破仑三世为了得到墨西哥领土而组建傀儡政权的计划就出自欧仁妮。当时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弟弟)轻易就被所谓的“墨西哥皇帝”头衔吸引,参与到这个计划中,然而最终他却没能得到法国当初承诺的援助,悲惨地死在了遥远的墨西哥。
因为这起事件,拿破仑三世夫妇在整个欧洲成了众矢之的,人们对欧仁妮的好感度也一落千丈。在此之前仿佛有某种预感一般——她对玛丽·安托瓦内特抱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甚至还为那位殒命断头台的法国王后举办了展览会。
欧仁妮的皇后生涯不到20年就结束了。经不住普鲁士挑衅的法国发动了普法战争,已经年逾古稀的拿破仑三世在欧仁妮的劝说下御驾亲征,不料却被敌军俘虏。这次惨败令国民的愤怒和憎恨全都投射到了欧仁妮身上。为了防止自己步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后尘,欧仁妮果断打包走人,逃离了法国。据她自己说:“我并不害怕死亡,但因为不知道巴黎的女人们会对我做出什么事,所以才选择流亡国外。”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流亡英国后,丈夫拿破仑三世在落魄失意中病故,而独生子也因为参加祖鲁战争 (为了向英国报恩)死在了战场上。到最后,欧仁妮也没能在王朝的血脉延续上尽到自己的责任。
不过,欧仁妮接下来的人生却与伊丽莎白不同,她独自一人活了很久很久,活到了94岁,亲眼见证了哈布斯堡、罗曼诺夫 、霍亨索伦 、奥斯曼 四大王朝的覆灭。
事到如今,我们早已无从分辨伊丽莎白和欧仁妮这两人的人生究竟哪一个才更加悲哀。
弗朗兹·温特哈尔特(Franz Winterhalter,1805-1873)是19世纪著名的宫廷画家,曾为欧洲诸国的王侯贵族描绘过惟妙惟肖的肖像画。 中野京子的世界名画之旅(套装共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