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北征南战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密闭的车厢里,一箱箱的武器弹药,一代代的大米白面,红娃穿行在一节节车厢中,扫荡着一列列火车。除了敞在外面的炮啊!坦克啊啥的,毫不客气的收掠着。
北上的每一个夜晚,他都会找机会出来,扫荡朝鲜人手里的物资,当然,这些都是从苏联直接援助过来的,属于金日成一系的。火车站,仓库,只要是人民军手里的,红娃都不客气。距离丹东还有老远,红娃空间里就差不多装满了。今晚,是红娃在过国境之前最后的一次行动。
跃出最后一节车厢,红娃消失在夜色里。
回到接待处,除了他,没有人醒着,悄然睡在大通铺上,望着漆黑的屋顶发呆。此时此刻,红娃发现自己无比的想家。
空间还是小了,虽然大致估计着有十四五万吨的物资,但是红娃觉得还是小了。金日成接受的苏援物资如此之多!可是这胖子居然把这海量的物资都留在后方!红娃一直都知道人民军体系中不缺少粮食,但是金胖子把这么大批的粮食弹药存在北边,堆满了成千上万个仓库,这就是他想不到的了。谁都知道志愿军缺粮缺弹药!金胖子这是从根上就存心不良!缺心眼的存心不良!所以红娃现在下起手来根本就没了顾忌!
再次上路,过边境的时候,遇到美军飞机来轰炸,不过红娃他们没受什么影响,空中出现的银色战鹰,将美军飞机赶走了。
在沈阳做了一次报告,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田教导员把部分朝鲜同志委托给沈阳方面,作为队长就带着大部分想去湘江的朝鲜同志直接南下,直往广州去,而红娃和牛二牛,李悦前往杭州。
留守处早就接到了通知,很热情的接待了红娃和牛二牛,红娃把小心保管的信件转交给他们,才是把心放下。只有征战在外的战士,才知道这样一封家书,是多么的珍贵!才能感觉到那沉甸甸的分量!
“吴红烈同志,首长们还是希望你能留在部队,你真的不再考虑了吗?”肖主任探索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战士,入朝时一个小兵,现在提前归国,上级指示他要留部队就直接任副营级别军官暂留留守处,可是他毫不犹豫就选择回广西,这让他有些不可思议。
红娃点头,“不光是我,牛二牛同志也选择退伍去广西,还请首长给开个介绍信。”没有介绍信,红娃现在也不知道能不能给牛二牛落到户籍。
肖主任遗憾的摇摇头,“上面有新的文件精神,咱们部队现在也不鼓励在编军官退役转业,你现在是副营级,退役需要师里的批复,虽然你从前线带来了师部的证明,空白介绍信,本来是可以直接给你办退役的,但我想给广西那边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办个调动,这样也符合上头的精神。”现在全国都在兴起捐款捐物支持抗美援朝,很多老兵都重新参军加入部队,全军的政策都转变过来,原本已经开始的大规模退役去年就已经取消,各部纷纷扩充兵力。20军各地留守处也有配合当地公安征兵,训练的各种任务。红娃如果这样退役,肖主任直觉就觉得很可惜,而且现在是战时,部队现在还在朝鲜前线,要办好退役手续还得跟广西那边去函联系,还不如干脆办个调动。
红娃没想到这事还有这样的转机,立马就很开心的感谢肖主任,“我在杭州还要呆几天,过几天我再来听消息?”
肖主任笑;“什么过几天来!咱们留守处能住宿,等下小刘带你们去住宿。”
合上文件夹,“你们现在还是咱们师的兵!在这里还能让你们去外边住旅社不成!”转向外边喊了一嗓子,“小刘,带一个星期的伙食票过来,带上招待所的锁匙。”
开着自己修好的美式吉普,红娃带着半车的礼物,拜访了杭州明家,赵家,也就是明秀和赵小兰的家。还有苏州的闫超,沈指导,南通的甘喆,马小宝,阿苟家里都准备去一趟,所以他在知道留守处有一辆趴窝的吉普,马上给换了一个发动机修好,借出来用几天。
明家,赵家就在杭州,相距还不远,都在京杭大运河旁,成片的老式建筑群中,颇有一番古色古香,充满历史沉淀感的味道。
赵家的屋子很大,一个大家族住在一起,红娃只是在门房等着,好一会才有两个女人急匆匆过来。赵家的门脸不大,外面看起来就是一普通人家,但客人来了,不管有没有约定,都得先在门房等待。
“侬是兰兰的战友?前线回来的?”急切的声音,焦切的神情。
“少奶奶。”旁边的女子轻声扶了她一把。
“抱歉,我太心急了。”女人稳稳情绪,“请这边请。”
话到嘴边的红娃只得忍住,跟在后边。
出得门房,迎面一个色泽古朴的照壁,看起来似乎是整块的石材雕成,红娃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绕过照壁,迎面是一组三间开的正屋,两边是左右各两间长长的厢房。三间正屋横排,足有四十五米宽的样子。雕梁画栋红娃没感觉到,但是迎面一股大气中带着精致的韵味扑面而来,让红娃比较惊异。大气是屋子的布局开阔,廊柱轩挺,脊兽苍茫给他的感觉,精致则是门窗工艺、漆色,廊道边横列的石凳形状、雕花、润光,给他的感觉。
“正屋老爷正在会客,只能请你到这边说话,慢待了。”进了东厢,这里一看就是个会客厅,布置的简洁中透着大气。小兰母亲恢复了镇定的神情,但是眼神中的焦急,担忧,挂念的种种神情却是怎样都掩饰不住。
红娃双手奉上一个小包裹和信件,“这是小兰托我带回来的,她一切都还好。”小兰母亲一身黛青色的衣服,仔细看却是丝绸的,上衣下裙,绣着暗色的精美花纹,扣子好像在侧面,袖口宽松。红娃不认识这衣服款式,但是看起来非常的舒服!
小兰母亲边看信就边掉眼泪,双手还不断的颤抖。
“吴连长,你们部队是不是快回来了?”陪伴着小兰母亲的女子年纪和稍长,看小兰母亲默默流泪的只顾看信,边在红娃旁边陪着说话。
“我是小兰的奶娘,能跟我说说兰儿吗?”
红娃点头,“小兰是我们团卫生所的,给我治过伤,她是一个很坚强,也很乐观向上的同志,虽然开始进入战场的时候条件很艰苦,但现在前线战况比较稳定,请两位不要担心。”
“我可怜的兰儿!”看信的泪如雨下。
红娃尴尬无比,好在外头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一个中年西装中年男子走进来。
红娃站起来,和西装男子握手。
“赵铭,赵小兰是我女儿,麻烦你了。”
红娃;“吴红烈,我和她是战友。”
赵铭跟小兰母亲低声说了几句话,才转身对红娃说道,“我们去正屋聊聊吧,我想拜托你带封信。”
红娃看看情绪还激动着的小兰母亲,赶紧回答;“好。”
正屋的会客室很大,红娃肯定了自己的判断,正屋后边应该还有院子供居住,这前边的屋子主要还是用来会客的。
红娃挑了一些可以说的,关于小兰的情况细细的告诉赵铭,赵铭现写了一封信托他带到前线。红娃说了自己不知道会不会回前线,但是告诉赵铭,他会用20军留守处的途径把信件送到朝鲜,送到小兰手中。
这一番折腾下来,出来的时候快11点了,虽然赵铭很热情的留饭,但是红娃还是告辞了。出来就在照壁前遇到一个着军装的军人,两个穿四个兜中山装的干部模样人进来。无意间听了一耳朵,原来是赵家在公私联营的烟厂中股份在清退。
出门,车子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明秀家。站在明秀家门前,红娃有些感叹,整个巷子的这一边,都只有他们家一个门,门脸儿虽小,但是红娃相信,这里头可能又是一个豪宅。
一进门,红娃有些意外,竟然是一个简单的院子,宽敞倒是蛮宽敞的,两边也没有厢房,种着清一色的本土月季,没有开花,一片带刺的绿色倒也蛮养眼的大门边倒是有耳房几间,似乎也是门房所用。
但是穿过侧边一个并不起眼的月亮门之后,入眼就是一处鸟语花香,树影婆娑的院子。再从这处看起来不小的庭院侧面穿过一个门,红娃震撼了,好大的一个花园式所在!小桥流水人家,树影婆娑中隐见屋角飞檐,曲径通幽处突来莲池荷花。一步一景般的曲折变幻,将空间放到了最大。
作为一个杰出的战士,红娃对于空间,环境是非常敏锐的。这个庭院的实际面积应该不是很大,但是设计上的巧妙,把对空间的利用与体现提升到了一个杰出的境界!
非常隆重的接待哈!
明秀父母亲双双出面,接待了红娃,询问了好一番,才招待一起中午饭。吃饭的时候,红娃意外知道,另外一双二十四五岁的夫妻,竟然是明秀再嫁的嫂子和她丈夫。这两人今天到明家看望明秀二哥的一双儿女,也留在明家一起吃饭。
席上明父和明母很热情,不断的劝红娃多吃点,也介绍了明秀嫂子再嫁的男人,从德国回国的优秀人才明睿,也姓明。虽然说红娃感觉很怪,但是让他更加关注的是明秀的一家三兄妹的经历。
明秀大哥是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新四军江北支队打鬼子的战斗中牺牲。一年后,二哥投笔从戎,加入的依旧是新四军,鬼子投降后,在解放上海的战役中牺牲。而三兄妹中最小的明秀,又在五零年春季参军,现在在朝鲜战场。她大哥牺牲时没有结婚,二哥倒是留下了一双子女,男孩儿五岁,女孩儿三岁不到。算算时间,明秀二哥牺牲的时候,小女儿还不到一岁。
明家,给红娃的感觉很奇怪,但是也很伟大,悲壮式的伟大。特别是晚上,红娃了解到的一些信息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明家和赵家,都是民族资本家,拥有不少的资产和企业。解放时,两家捐献了不少的资产,也捐献了几个工厂。特别是明家,把家族的航运事业一举交公只保留了公私合营的三家企业(原本是明家家族全资)的股份,不参与管理,只拿利润。
这是一个奇怪的家族,但是红娃隐隐的觉得,明家不仅仅是为了自保。
PS;本节比较重要,建议大家细看。 北征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