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第一权臣

第80章 81狄戎矛盾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3946 2021-04-05 20:3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春秋第一权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80章81狄戎矛盾

  今年的冬天来得晚,已入孟冬十月,依旧阳光和煦,空气暖洋洋的。

  申时过半,日照西斜。馆舍后的花园里,四人围着木炭烤火,架起腌制过的小羊羔来。

  春秋的菜式以蒸、煮、烤为主,以季节搭配调理饮食,已有一套成熟的烹饪方式。四季的食物中,都要调和一些能使食物变得柔滑和甘甜的食品。用五谷来调养身体,用五药来治疗,用五味来调节药效,味食并重。

  贵族用餐,饭、羞、膳、饮,缺一不可。比如:羊肉,最宜配合黍饭。

  “膳”指菜肴。今日,用烤羊,便配了和蔓菁(大头菜)做的菹(zu,腌菜),肉干自是少不了的。

  “饭”为主食,便配了炒熟的黍米和羊肉搭配,用青铜豆装着,以勺进食。

  “羞”是糕点,上了粔籹(ju,nu),很像现代的馓子,用蜜和米面,搓成细条,组之成束,扭作环形,用油煎熟。

  “饮”比照冬天,又因烤炒为热性,便搭配寒性的果饮,又有菜粥去火温胃。为照顾三个男人,上了酿制的果酒,能在碳火边煨着,也能就凉饮用。

  食物虽不丰盛,盛在心思巧妙,搭配合宜。秋光中,野餐随性,别有一番乐趣。

  出生晋国的风扬,烤肉是一把好手,一边抹酱,一边感慨:“许久未动,竟有些生疏。想当日,在草原上放马驰骋,猎得野物,用碳火一熏,上点韭酱。那香气四溢,有时随风飘得好几里外都能闻到,滋味无穷……”

  祝聃听得已经流了口水,喳喳嘴,问:“叔扬,草原上的野物是不是很多啊?是不是可以天天吃肉?”

  “多,狄戎部落,都以肉食为主。野兔满地走,豺狼虎豹也多,放牧也得小心翼翼的。为此,还养了不少猎犬。等到冬日,套皮子也是一种乐趣。雪狐最为稀少,要凑齐一件雪狐裘,那赏赐,堪当三年赋税。”

  祝聃眼神铮亮,似乎看见一堆美味肉山在对他招手,正等他下咽。羊肉已有五成熟,他耸了耸鼻子,盯上渐渐变得金黄油亮的羊羔,眼珠就转不动了,直道:“好地方啊,吃肉好,世子,我们去晋国吧。”

  祝聃是个吃货,能为一碗肉汤卖命的人,姬足没理他。说起晋国,难免想起解局的事来。周边几国,秦楚齐晋等,和少数民族部落接壤,常年相爱相杀,兵力强劲。

  姬足问:“晋国和狄戎之间的关系,还算稳固吧。”

  风扬上好了酱,缓缓转着羊羔,使羊肉受热均匀。慢悠悠的回答:“打赢了,总能歇上一阵,平时还少不得小打小闹。五戎、六狄和我们不一样,部落为群,游牧而居,不兴耕种。遇上丰年,自还相安无事。要是遇上灾年,他们为了养活人民,也只能来抢。”

  祝聃吸溜了口水,眼巴巴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打过去,将地占了,这样不就好对付了吗?”那得有多少肉啊!

  风扬好笑,递了肉干给祝聃,让他先垫着,这才又解释:“那些地方,并不适合耕种,每年就那么点暖和的日子。长不了粮食,几场北风,苗子就冻死绝了,冻死人,也是常事。他们以肉食为主,吃饱了,也就更挨冻,体力也比中原吃粮的人更强些。要真占了下来,如何管治还不好说,少不得还要分粮去支援。国内尚不温饱,还要匀些出去,实在鸡肋。”

  祝聃想着那么多肉遍地跑,却都吃不到,更郁闷了:“就这么打来打去,也不是个事吧。”

  “所以,联姻就尤为重要了。晋侯便是看穿了这点,娶了狄部的公主,倒换得这些年的太平。要知道,晋候名‘仇’,便是因为当年晋穆侯奉命讨伐条戎,惨败而归,取名‘仇’,以示不忘条戎之耻。”

  祝聃顿时双目圆睁:“都杀来杀去了,还要结亲啊?不觉得委屈么……”

  “杀来杀去,说到底,还是顾着自己封地上的人民和利益,谁吃饱了没事喜欢打仗。”风扬笑骂,“你这小子,以后还要在世子身边帮衬,除了吃肉,就不能多想想?鲁莽无壮,不容世子说,我先收拾了你。”

  祝聃还打不过风扬,小嘴一別,又抱起大腿来:“哪用我帮衬,世子指哪儿,我便打哪儿。世子的筹谋,反正是没错的。”

  安姬听姬足又得了夸赞,十分开心,便帮着祝聃说话,附和道:“亏你看得明白,我阿哥是世上最最厉害的人。你跟着他,肉只管吃,管饱。”说罢,将自己面前那份肉干,也递给了祝聃。

  祝聃痴痴一笑:“还是公主对臣好。”

  安姬催道:“多吃点肉,以后才能有力气保护我阿哥。”

  “臣也要保护公主。”

  “我不需要你护,我要自己当将军。”

  ……

  姬足觉得,这画风不对!再不阻止,十岁的祝聃,就要把他五岁的亲妹子勾搭跑了……祝聃这小子,家世倒好,却满一脑子雾水,未来还要闯祸去干周平王,安姬绝对不能嫁给他!骤然,姬足又想起郑武公对安姬的安排,赶紧挡了祝聃,急道:“离我阿妹远点,我阿妹,自有我护。”

  祝聃嘴里嚼着肉,眼神还盯在小羊羔上,没察觉姬足的反常,挥挥手,无所谓道:“远点就远点,我保护世子,也能护着公主,不都一样嘛。”

  风扬敏感一些,稍一想,便明白姬足的顾虑。如果结盟成功,姬足就会一直待在郑国,安姬的去留,是个问题。风扬和姬足打起了哑语,问起今天的事情来:“世子之后如何打算,还要待在郐都吗?”

  “恩。”

  “公主呢?”

  姬足闷了一瞬,转身对着安姬,问:“安儿,想不想去国学?”

  “啊?”安姬郁闷道,“又要学六艺啊!”

  “君子六艺,明事理者,不可不学。安姬不想去郑国国学,也可回去祭国……”

  安姬立即打断了姬足的话:“阿哥在哪,我就在哪,我哪也不去!”

  风扬听出苗头来,知道结盟的事是谈妥了。代价便是姬足展现了智慧,郑武公觉得姬足是可用可造之才。以郑武公的性子,必定对姬足还有一番安排和考校,安姬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姬足话里的意思,分明是想送安姬回祭国去。那,进国学的事,便一定是郑武公的提议。

  入国学本是小事,但坏就坏在,举国上下,凡宗室公卿之子,都要入国学,就连郑武公的三个儿子也不例外。年纪小,容易被人忽悠。万一安姬被哪个宗族子弟拐跑了,以兄妹俩的关系,姬足也只好留在郑国护着。要是安姬再嫁入郑国,姬足就算不想为郑国卖命,也难了。

  想通这层,风扬劝道:“公主回祭国,每年也可趁休学之际,来郐都看望世子。” 春秋第一权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