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王牌以上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31章稚鹿初鸣(1)
“热身时间,三分钟。”
向场边穿着褐色衣裤的中年女性裁判点头致意,封墨抬起头环顾四周。
早上的这场比赛入座率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左右,换言之即是到现在,现场已经有了六七千观众,这是封墨在开赛前想不到的。
国内的大型职业赛事,封墨亲临现场的经历只有上次的鹿鸣杯决赛,不过决赛那时不仅场馆更大,座无虚席,连过道上都站了很多人。
然而现在不过是十六进八的第三轮正赛罢了……
封墨眨了眨眼,心神回到当前,对面作为对手的方立已经把球开了过来,没有球威球速,就连球路也是极其顺手的正手位,毕竟现在只是热身而已。
因为还没有开始比赛,场馆内的声音比较嘈杂,观众们都在和身边相熟的朋友讨论这场比赛的成败因素,各抒己见预测谁胜谁负。
啪!
感受着掌中轻微的振动,封墨默默观察对面半场的方立。
方立比起他在视频和观众席上看起来的还要高,肤色微黑,嘴唇很厚,刘海还挑染了一撮深红色。
就这样两人来回打了一会儿,封墨挑了挑眉。
反手拍的旋转球很是流畅自然,这一点虽然对方没有出尽全力但依然可以感受得到,这就是无法从视频和远处观看可以轻易得到的情报了,唯有亲身体验到球拍回击时反馈回来的触感才能有所观感。
再一点便是方立的体型比封墨想象中的更高,球路因此也和封墨事先进行的想象练习不尽相同,好在还有这三分钟的热身可以让他来矫正预判轨道。
“鹿鸣杯大赛,正式第三轮,比赛开始。”
“五盘三胜,每盘先制七局者得分,由方立选手先发球。”
封墨深吸一口气,无论是场馆内观众的声音也好,还是时而传出的现场解说声音也好,尽皆从他脑中一排而空,眼中只剩下了这个球场,以及球场中的对手。
对面的方立以一个标准的姿势抛起网球,发球球路偏向中场而来,在触地弹起时又朝快步而来的封墨偏了偏。
正旋,而且在如此球速下能有这么明显的偏离轨迹,显然旋转完成度还很高,这样的发球在已有的情报里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显然方立之前的比赛都藏了一手,甚至多半不止一手,就是为了今天战胜国青队挑选出来的种子选手一举成名。
从方立发球的球拍挥动轨迹来看,封墨已经看出来是一个正旋球,之前跨步的时候同样考虑到了正旋球的球路做出了修正,只不过旋转的程度超出了封墨的预料,单纯靠反应能力已经失去了最佳回击位置和时机。
不过封墨在topspin天梯班日常训练的时候,可以说天天都在处理超出他实力的发球,这种程度的小麻烦根本不值一提,他反手一个拉伸,网球以极限的路线堪堪越过拦网,瞄准的位置的右边的底线边角,控球到深处,不止可以争取到足够多的回位时间,还能让对方打得不舒服,进而限制对方的球路范围……
如果没有突然出现的那副球拍的话。
“十五比零,方立选手领先。”
封墨眼神闪烁。
发球上网……
再加上正旋发球的高完成度,在第一球里,方立就展现出了两个没有在之前比赛里暴露出来的特征行为。
之前的比赛里,方立可是不折不扣的底线型选手,依靠各种大斜线调动战胜对手,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底线控场力。
到底是突然袭击还是完全不能把他当作单纯的底线型选手,现在还没有办法下结论。不过高旋转度压制回击质量之后的发球上网,可谓是堂堂正正的套路,即使事先有所心理准备,也只能从正面去破解。
在对方可以自如掌控旋转程度的前提下,如果想保留感知领域的话,就只能逐渐习惯球路了。
第二球是偏向外侧的旋转球,果不其然又是发球上网的套路。
“三十比零,方立选手领先。”
想要靠情报不对等的优势取得先手优势吗?
封墨想到那天夜里,因为某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而使得自己的职业规划从此天翻地覆,原本只是重在参与的此届鹿鸣杯,刹那间具备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他嘴角勾起,脑中闪过接连两次发球时对手的身形动作以及球路变化,再往前推时,热身三分钟里所有的球路一一于心中分毫不差地浮现。
“现在就来试试看,我看到的那一点对不对……”
封墨稍稍眯起双眼,全神贯注地静待方立发球。
球路的修正度越来越高,这一球与他心中预判的位置只差两个网球的距离了,而且旋转度也化解了很好。
“四十比零,方立选手领先。”
虽然让对手得了分,但并非毫无所获,还进一步验证了封墨心中的猜想。
发球上网后,连续三次的正手平击,哪怕在刚才那一球身位有所不协调的时候,也会强行变动身形,以正手平击来完成发球上网的得分一击。
这三球,其中至少有两球,如果让封墨处在同样的位置来处理的话,他是绝对不可能强行使用正手平击的。
甚至如果由此发散联想的话,还能发现,在之前的比赛里,方立选手很少打出旋转球。尤其是几次面对对手的追击时,方立选手的反手都是以切球应对并且丢了分。
以方立选手在发球上表现出来的旋转球能力来看,这已经是一种十分明显的反常现象了――有所保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凡一个将反手旋转击球的基础练入骨髓的职业选手们,都是身体比脑子先动,保留实力通常体现在战术套路又或者极其特别的稀有球种上,当然,还要加上“领域”的要素。
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方立选手在正式比赛里甚至队内比赛里都缺乏足够的反手旋转球运用经验,无法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导致他下意识使用的是他认为最为稳妥的方式。
“很高完成度的旋转发球,但是……舍本逐末,或者说,黑龙省队的教练为了让他一鸣惊人,反而磨灭了他的前进幅度,就是不知道那个教练是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为之了……”
想到这里,封墨不由得庆幸,在他初接触网球时就有幸遇见苏洛师父,而不是这些专门坑人的所谓教练。
在topspin天梯班里,封墨自然遇见过发球上网型的选手,眼前的方立选手和天梯班里的同类型比起来实在差得太远了。
不单单是水准上的差异,还因为方立选手的发球上网存在了无法回避的致命缺陷。
封墨手中球拍握紧,这一个发球的球路已经完全与他心中的预判轨道重合,因此打出一记反手位的穿越球并非难事。
“四十比十五,方立选手领先。”
以这一记穿越球来限制对方的靠前程度,下一球封墨依然回击到了方立的反手位。
果然和预料中的一样,是一枚切球。
这时反而是封墨已经来到了网前,控制力度打出一个边线大角度,让方立连球都碰不到,只能目送。
“四十比三十,方立选手领先。”
方立回头看了封墨一眼,脸色微沉,一开始就想破他的发球局?
只差一球可以赢下发球局。
现在,要不要开领域? 王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