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茶之三味(套装)(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前言
《茶经》开篇即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仿佛古诗文中走来的女子,幽而美、清而雅。一杯香茗在手,看芽叶在热汤中舒展翻滚,看茶汤颜色由浅入深,轻啜一口,或浓烈,或清和,或醇厚,种种滋味在唇齿间百转千回、萦绕缠绵,整个人满足而放松。喝茶、读茶书,大概是茶友们最喜欢做的事吧。
说起读茶书,首选自然是唐朝陆羽所撰《茶经》。这是世界上最早、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书中之“圣经”。它对唐代及其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煎煮等做了详细阐释,书中所提倡的“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将饮茶与人的品性修养联系起来,赋予茶浓厚的文化气息。《茶经》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行为,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茶道之先河,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如果说宋代的“点茶”代表的是茶艺品鉴的精致奢华,明朝朱权则是清饮风气的倡导者,在其《茶谱》中,细分品茶、收茶、茶炉等十六则,使烹茶程式和器具选择等大为精简。由于朱权的提倡和实践,促成了瀹饮法(即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普及。明朝许次纾所撰《茶疏》,在采摘、收贮、烹点之法上论述颇详,清人厉鹗评价其“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
茶文化在宋代形成另一个高峰,这与宋徽宗赵佶的痴迷密切相关。赵佶所撰《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茶团的产地、采制、烹试和斗茶风尚等都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将点茶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好茶须配好水,明朝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好茶还须有好故事相伴,明朝万邦宁的《茗史》专记茶人轶事,看苏舜元和蔡襄斗茶,遥想古人风采;读陶穀自大被嘲,亦可会心一笑。
清朝陆廷灿《续茶经》收集了清代以前几乎所有茶书的资料,依照《茶经》体例分类汇编,并新增茶诗及茶具图版等,可说集茶书之大成。
读以上几种茶书,可窥我国茶文化之全貌。
若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或与知己爱人,“赌书消得泼茶香”;或是静默独处,一杯好茶在侧,一函茶书在手,轻啜细读之下,茶之三味便能静品自得了。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20年10月 茶之三味(套装)(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