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茶之三味(套装)(全四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茶谱
挺然而秀,郁然而茂,森然而列者,北园之茶也。泠然而清,锵然而声,涓然而流者,南涧之水也。块然而立,晬然而温,铿然而鸣者,东山之石也。癯然而酸,兀然而傲,扩然而狂者,渠也。
以东山之石,击灼然之火。以南涧之水,烹北园之茶。自非吃茶汉,则当握拳布袖,莫敢伸也!
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
予法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以副内练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岂惟清哉?涵虚子臞仙书。
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
其名有五:曰茶、曰槚、曰蔎、曰茗、曰荈。一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
食之能利大肠,去积热,化痰下气,醒睡,解酒,消食,除烦去腻,助兴爽神。
得春阳之首,占万木之魁。
始于晋,兴于宋。
惟陆羽得品茶之妙,著《茶经》三篇。蔡襄著《茶录》二篇。
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
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
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
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为云海餐霞服日之士,共乐斯事也。
虽然会茶而立器具,不过延客款话而已,大抵亦有其说焉。凡鸾俦鹤侣,骚人羽客,皆能志绝尘境,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
或会于泉石之间,工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瓢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
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于巨瓯,候茶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
分之啜瓯,置之竹架,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曰:“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曰:“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
话久情长,礼陈再三,遂出琴棋,陈笔砚。或庚歌,或鼓琴,或弈棋,寄形物外,与世相忘,斯则知茶之为物,可谓神矣。
然而啜茶大忌白丁,故山谷曰:“著茶须是吃茶人。”
更不宜花下啜,故曰“金谷看花莫谩煎”是也。
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使二老有知,亦为之大笑。其他闻之,莫不谓之迂阔。
品茶
于谷雨前,采一枪一旗者制之为末,无得膏为饼。杂以诸香,失其自然之性,夺其真味。
大抵味清甘而香,久而回味,能爽神者为上。独山东蒙山石藓茶,味入仙品,不入凡卉。
虽世固不可无茶,然茶性凉,有疾者不宜多饮。 茶之三味(套装)(全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