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那年,那小镇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1章 那年,那小镇
凯恩斯与怀特
人们知道,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是“二战”的导火索,很多人并不知道,“二战”之前德国提出过一个“冯克计划”,以德国马克替代黄金,以柏林为中心建立多边清算体系,希特勒希望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统治欧洲货币市场。统治了欧洲货币市场就统治了欧洲!
这样的计划当然不得人心,英法等国家强烈反对“冯克计划”,最终使得该计划流产,这也是希特勒发动“二战”的导火索之一。金融市场拿不到就动手去抢,开战之后希特勒始终不遗余力地推行“冯克计划”,试图依靠武力在金融市场一统天下。
为了揭露冯克计划的荒谬性,英国经过缜密的准备,于1941年9月提出了“战后货币政策”和“关于国际货币同盟的建议”两项备忘录,执笔者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两项备忘录就是后来英国“凯恩斯计划”的草稿。
战争进行到1941年的时候,美国开始为全世界提供军火——当然要用美元结算。当年8月,美英两国签署《大西洋宪章》,此时美国成为西方世界领袖的意图已经一览无余,包括英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都已无奈地承认现实。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参战。参战是全方位的,其战场还包括金融市场。从这时起,美国就开始考虑在盟国间建立稳定基金,拟定相关备忘录,目标是为盟国提供金融援助,为战后建立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做好准备。该备忘录由时任美国财政部长怀特主笔,也被称为“怀特计划”。
然而,创立一个属于美国的世界不是那么容易的,由于支付习惯等原因,就算旧的“老大”英国禅让也仍然不行。因为,货币存在一种路径依赖,一旦一种货币用得顺手了,再换另一种货币,必定需要一段时间。
1943年雅尔塔会议之前,英镑仍是世界主要货币,全球40%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对于如何建立起有利于美国的新国际货币体系,美国人一定动了很多脑筋。
众所周知,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法西斯国家战败已成定局。法西斯国家战败并不意味着“二战”结束,战胜国在金融市场鏖战正酣:究竟谁才是世界老大?
此时,英国丢掉了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位置,黄金储备只有19亿美元。反观美国,黄金储备则为200亿美元,占世界黄金储备的70%。金本位时代,谁有黄金,谁的货币就是硬通货,然而,由于支付习惯的原因,英镑仍旧是第一世界货币,美元屈居第二。
实力如此悬殊,世界货币霸主的地位一定会易主。然而,英国不甘心跌落神坛,不希望改变,一场龙争虎斗在所难免。
1944年7月,在美国倡议下,44个盟国代表到达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镇。这里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景致优美、草木青葱的小镇会成为国际金融巨头争吵的场所。
德国战败后被排除在外,冯克计划自然被束之高阁。会议的主要争吵者变为英国和美国,双方分别提出了“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英国派出的代表团长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本人,美国代表团团长则是时任美国财政部长怀特。
金融是经营利益的行业,所谓利益就是实力,大国外交就更是如此——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至于谁成为世界货币,可以用《增广贤文》里的几句话——“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来预测,无论金融市场还是大国竞技场,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作为战胜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第一代世界金融霸主,英国已经沦为大国竞技场的陪练。首相丘吉尔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试图维护最后的面子,不想放弃英镑世界货币的位置。问题的关键大家都清楚,英国没有黄金,黄金都在美国;如果英镑继续充当世界货币,那么需要黄金的时候怎么办?
金融学的智慧是无穷的,“凯恩斯计划”的关键便在于此:没有黄金,咱们可以不用黄金作为货币。
就此,凯恩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成立国际清算同盟,发行一种全世界统一的货币,取代世界货币。至于国际清算同盟谁说了算,按“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如果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二战”前美国贸易额根本无法主宰全球货币,同时,英国名义上只能获得世界货币份额的16%,也没有绝对发言权。
这原本是最好的建议,世界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黄金将成为桎梏,只不过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不可能理解罢了。人们只是以为,凯恩斯计划像酸葡萄,我吃不到,别人也别吃,英镑不做世界货币,美元也别想做!
大家太小看凯恩斯了,不是这样的,按照“凯恩斯计划”,英镑还是世界货币。其中关键就在于“‘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这个计算方法。如果以英联邦(英国+英国前殖民地)为统计范围,那么英镑话语权为35%,美国远比这个数字低。如此,设立世界货币,各国之间无须清算黄金,黄金也就不可能再起到世界货币的作用,英镑还是世界货币!
按照“凯恩斯计划”,英国已经不是在和美国分享世界货币领导权了,而是根本不想放弃国际货币老大的位置。为争取“凯恩斯计划”的通过,英国派出的首席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凯恩斯本人。
凯恩斯于“一战”后出版《和平的经济后果》,奠定了当代经济学之父的位置。“二战”后,凯恩斯出版《就业、货币与利息通论》,这本书不仅仅是当代经济学的灵魂,还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经济学理论根基。单纯就经济学领域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而言,凯恩斯称第二,全世界没有人敢称第一。
可以想象美国人面对这位教父级人物的感觉,英国谈判团队副手罗宾斯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我常常想,凯恩斯一定是最了不起的人物之一,逻辑思路敏捷,有老鹰捕食的那种直觉、生动的想象力、宽广的视野,而最重要的是他用词的精确,所以这些素质的结合使他比普通人高出一筹……美国人坐在那里,对这位神仙一般的来访者的歌唱如痴如醉,仿佛他周身都是金色的光环。
很遗憾,靠个人魅力和外交手段是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为王的。无论金融市场还是大国外交,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一个——实力。
“二战”期间,英国在庞大的殖民体系中购买资源、粮食和工业原材料,支付手段不是黄金而是英镑。这种行为无限透支了英国国家信用,英联邦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英镑,又无法自由兑换为黄金。英国试图在全球建立新的货币体系,替换黄金的作用,大家手里的英镑岂不是作废了,这种建议有谁会听呢?
反观美国的怀特计划就令大家十分有好感,很实在。简单地说,怀特计划就是由美国出面组建并控制“联合国平准基金”。平准基金中,会员国货币可以盯住美元,美元盯住黄金,这实际上就是全世界放弃金本位,转而推行美元本位。最致命的一条,怀特计划提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英国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如果是你,会选择哪个?
还有一个问题,英国是当时世界货币的老大,如果坚持不肯让位,就是不同意怀特计划,美元登顶的时间就会被拉长。英国确实可以这么做,当时英国谈判代表分成两派,一派坚持不肯屈服;另一派相对缓和,提出必须把美国纳入西方国家框架之内,否则,西方国家可能很难建立长久的货币体系。相当一部分英国人认为,与美国站在一起才是西方世界长期和平与繁荣的保障,但是,必须为英镑争取必要的话语权,不能让美元独大。
大国博弈的舞台,很多情况下都是明牌,关键看怎么把这些牌打出去。英国的打算美国心知肚明,但美国没有明确表示反对,而是在背后做足了小动作。
国际金融市场也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场合,资格老的坐前面,资历浅的坐后面,即使有足够的实力也必须尊重前辈。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凯恩斯是经济学奠基人,就连罗斯福新政的理论根基都是凯恩斯创立的,这样一个人在场,实在是不好办。
《凯恩斯传》的作者斯基德尔斯基在书中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凯恩斯那种敏锐的头脑既让怀特感到佩服,又让他感到有必要加以抵制,因为凭凯恩斯的智力足以设下种种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凡是读过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的美国人总是担心他们会上英国人的当。”
怎样才能让英国屈服呢?如果凯恩斯不在谈判现场,事情就会好办很多,美国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为了最大程度削弱这位教父级人物的影响力,美国在谈判之前先组织了讨论世界货币的筹备会议。在凯恩斯看来,筹备会议不会有太多问题:凯恩斯计划提出建立国际清算同盟,以一种世界货币“本柯尔”(Bancor)取代英镑与美元,怀特计划则提出国际货币命名为“Unitas”,即“尤尼他”,尤尼他可以取代英镑与美元。英美双方目标一致,所谓会议不过就是确定一下名称,程序性事务罢了。
没有想到,会议异常繁杂,涉及44个国家,大量法律术语必须用不同语言清晰解释。无休止的争吵,搞得这位原本就不怎么健康的泰斗人物第一个星期就病倒了。后人猜测,怀特的目标根本不是建立世界货币,目标可能就是在正式谈判前把凯恩斯拖垮。果不其然,1944年7月1日会议正式开始的时候,凯恩斯已经被迫住院修养,无法参会。
本来就实力不济,又丧失了灵魂人物,英国注定会成为这次交锋的败者。1944年7月,44个国家代表在激烈争吵之后终于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并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布雷顿森林体系指的是“国际黄金汇率标准制度”或者“黄金美元本位”,内容包括以下三条:
第一,美元和黄金挂钩,1美元=0.888671克黄金;
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第三,世界各国根据黄金比价实行固定汇率。
如果成员国出现了国际收支不平衡怎么办?有两种途径:第一,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第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又以美元为中心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这也就意味着,美元=黄金=唯一的清算工具=唯一的支付工具=唯一的储备货币。
一个貌似很复杂的国际货币体系,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世界唯一与黄金一同作为储备资产的货币。即,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世界各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为了保证货币汇率的稳定和资本流动的有序性,成立了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
后文中我们会提到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很多致命的缺陷,但这些并不能抹杀它的光辉。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英镑、法郎、美元代表的三个集团互不相让,无休止地进行外汇倾销,使世界经济承受了更多灾难,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际货币这件事上,所有国家形成一种共识,世界需要确立稳定的多边汇兑体系,必须达成协议。苏联代表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有如下发言:各国货币的稳定、世界贸易的扩大、国际收支的平衡……所有这些渴望对于组织战后世界、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国际金本位崩溃后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使得西方世界出现了长达1/4世纪的长久繁荣。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固定汇率,不存在黄金输送点的概念,各国货币供应实际不受黄金储备限制,可以动用货币政策缓和危机和萧条。由于美元成为主要的世界货币,美国可以通过贷款、赠予、援助等多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货币,扩大国际贸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各国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自身利益,坐在一起拟定一个合作规则,创立一个开放的世界货币体系,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果英国坚持不肯让步,美元虽然最终也一定能在世界货币中登顶,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战后重建之路将会更加漫长和痛苦。
那年,那小镇,布雷顿森林体系能持久吗?
美元灾,美元荒
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命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命定就是崩溃。不仅仅是美元,任何一种货币在成为唯一的世界货币之前都不可能解决这一先验性弱点——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独占世界货币规则制订和修改权,说到底是美元一家独大。维持世界货币地位要做到以下两条:第一,保证本币与黄金官价稳定,确保全球金本位有足够的信誉;第二,要向全球提供足够的本币。
要维持本币与黄金的兑换稳定,本币就不能过分流出;要维持全球流动性和国际清算,就得给大家分美元,让美元流出。
美元不能流出……
美元必须流出……
这显然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体系,一枚硬币的两面永远不可能重合。不仅是美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货币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任何一个国家的单一货币都不可能成为世界货币,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1947年3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门大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开始营运。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抛出的“新经济政策”,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标志。凡此24年,这整个命定的过程颇是耐今人寻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28年寿命中,前14年(1944—1958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即“美元荒”。望文生义,所谓“美元荒”的重点是“荒”,各国都没有美元,全世界都在为美元奇缺而困扰。
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参战国工业体系,无论盟国还是轴心国。英、法等盟国以胜利国的身份签订了《波茨坦协定》,但是,实力已经被战争耗尽。以英国为例,黄金储备几乎枯竭,对外贸易减少了2/3;英国也从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本土及英联邦1945年债务总计23.39亿英镑。丘吉尔首相在波茨坦会议上沮丧地说,英国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者走出这场战争的。
在经济学上,所谓需求有两个条件,一是有购买需求,二是有购买能力。“二战”后的世界充斥着购买欲望却没有美元,只有美国有美元,而且有生产能力。各国需要购买商品,美国需要对外卖出自己的商品。
只有一个问题:大家都没有美元!购买方的黄金桶已经被刮干,另一方盆满钵满还想接着赚……
1949年,美国出口产品价值159亿美元,进口只有91亿美元,顺差高达68亿美元,其中对西欧贸易顺差达30多亿美元。以欧洲当时的生产能力,黄金流入美国短期内肯定无法回流,美国的黄金越多,这个游戏就越玩不下去。
一个国如同一个家,断了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只出不入,日子如何继续?
作为西方世界的龙头老大,美国原本应该承担起大国责任,谁也没有想到美国人居然干起了趁火打劫的勾当,专门对亲朋好友下手。也难怪,国际舞台从来都是首先维护自己的利益,再谈其他。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向盟国贷款,使得盟国具备购买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原本应该继续这样做以支持世界经济复苏,美国人最初却打起了歪主意,在马歇尔计划之前,美国曾向英国提供一笔37.5亿美元的援助贷款。理由是拓展英美贸易,支持岌岌可危的英国财政,但是,援助并非无偿的,作为获得这笔贷款的代价,英国承诺废除对美外汇管制,允许英镑和美元之间直接兑换。
协议的结果却非常明朗,在恢复自由兑换之后一个月,英国有价值3000万美元的黄金流出,直接伤及英国经济的根本。无奈之下,英国无法再看美国脸色行事,只能硬性单方面毁约。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汇率均衡问题的文献,从经典的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到现在一些计量模型计算的汇率模型,各种算法甚是复杂。可能因为我无法理解这些模型的深奥之处,所以始终以为汇率模型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参考,如果金融工程可以预测汇率变动,外汇市场早就不复存在了。
市场可以预测吗?
市场最重要的是当下,汇率最重要的是利益。汇率政策归根结底就一句话,一国的金融主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汇率政策一定是一国根据当时情况、本着国家利益做出的最优的决策,不需要遵循任何所谓的“经济学规律”。但凡拿“经济学规律”去指责别人汇率政策的,一定只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德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特坚持认为,所谓“经济学规律”都是强者扔给弱者的枷锁,一国经济政策必须独立自主,根据自身状况来拟定。
最明显的例证,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初,只有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等美洲国家实行外汇放开,号称市场经济最发达的西欧始终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货币不可自由兑换。外汇与资本管制是根据国情做出的决策,而不能机械地照搬某些“理论”或者屈从外部压力。
很快,西欧解决美元荒的机会终于来了,硬币翻到了另一面,那就是美元灾。“灾”者,灾难也。
随着冷战正式拉开序幕,美国开始以此为借口在全球驻军,美元支出迅速增加,1952—1958年美国在西欧军费开支高达89亿美元。1958年10月,英、法、德等10个西欧国家宣布货币自由兑换,此时,美国黄金储备下降到全球35%,西欧10国则上升到30%。
直到这时,布雷顿森林体系才真正具备可行性,一份美国对外文件显示,当时的人们这样评价黄金储备下降:大量美元的不断流出,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多边贸易的国际环境……成功地重建和维护一种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世界其他地区通过美国进口和对外投资得到大量美元。
原本以为皆大欢喜的一个结局,接下来的事情却又令人大跌眼镜。
美元处于世界货币顶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超强的经济实力与黄金储备。现在,美国因为军事扩张在全世界使劲花钱,一旦超出黄金储备和经济实力承载额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伴随军费增长的是美国财政赤字与黄金储备流失。此时,全世界不再有美元缺乏之虞,各国都不希望再以美元结算,从而转用黄金,偏偏美国不会允许大量黄金离境,也就是所谓“美元灾”,即美元泛滥成灾。
这一结果并非美国刻意为之,从“美元荒”到“美元灾”也不是偶然,而是特里芬难题之下的命定,一个硬币的两面罢了。
1960年下半年,西欧国家开始竞相抛售美元,美元与黄金比价一度下跌到每盎司40美元。第一轮抛售未让美元伤筋动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还保持着经常项目巨大盈余,每年约20亿美元左右,财政收支不平衡也没有出现不可逆转的迹象,凭借美元昔日积累下来的信誉还能够支撑一段时日。
1960年后,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支出呈现不可逆趋势。西方世界试图一起维护美元与黄金之间的比价,从1967年年底到1968年巴黎谈判之前,西方世界共计损失了35亿美元,其中美国一家就损失了20亿美元。
西方世界付出的天价也无法稳住美元与黄金之间的汇兑比例,这根本就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眼看布雷顿森林体系就要崩溃,向来以自由经济标榜的西方世界拿出了一个绝招。1968年巴黎谈判之前,西方国家聚集在华盛顿商讨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对策。一筹莫展之际,时任意大利央行行长卡里灵光一现:既然无法维持官定汇率,何不模仿计划经济体制?
没错,就是计划经济里的价格双轨制,同样的黄金,不同的价格。
从此,西方国家外汇市场分为两个市场——官价市场和自由市场。官价市场只接待各国央行,各国央行把出售的黄金涂上一种绿色标志,从此黄金又多了一个人工制造品种——“绿条黄金”。绿条黄金跟普通黄金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绿条黄金的价格遵从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价,至于普通黄金,则由商业银行、企业财团参与的自由市场确定。由于官定市场美元黄金比价远比自由市场低,因此绿条黄金不得参与自由市场交易。
如此一来,皆大欢喜,既维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美元官价,各国央行也不至于费尽心力去调整市场汇价!
计划经济、价格双轨制……西方货币体系还真是自由市场,自由模仿别人的经济管理模式,什么政策有用就用什么!
在这次会议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了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方案,当时SDR对标美元,单位SDR黄金含量与单位美元等值,但不能兑换黄金,成员国可以以此向基金组织贷款或用于双边清算。也就是说,此时的特别提款权并不是为了解决特里芬难题,而是为了应对美元挤兑危机而创立的,是防止挤兑美元的保证。
发达国家在国际货币制度中使用双轨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失败。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汇率是核心中的核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971年,美国终于结束了建国以来始终保持外汇盈余的纪录,黄金储备也只剩下102.1亿美元,约为国家短期负债(678亿美元)的15%。从债务警戒线来看,说美国货币体系岌岌可危并不是危言耸听。
不能说西欧没有为美元尽力,马克是西欧最强势的货币,联邦德国为了维持美元汇率,于1971年4月连续抛售本币,在市场上连续购买了30亿美元。结果,5月5日,开盘后一小时,西柏林外汇市场就出现了10亿美元的天价卖单,官方外汇市场被迫关闭。跟着,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瑞士纷纷被迫停止官方外汇市场交易。
世界变得纷乱……
永别了,黄金
特里芬难题之下,要么维持美元入超,全世界没有伙伴,要么滥发美元,全世界通货膨胀。无论硬币翻转到哪一面,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全世界都束手无策。
1971年8月,美国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并提出联邦德国单独维护外汇市场没有意义,只能助长投机;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西欧国家货币应该集体升值!同时,新经济政策还指明:美国将对进口产品征收10%的附加税,以维持美国入超。
这是一场惊天变局,1971年12月,西方10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大厦紧急磋商,达成“史密森学会协议”:西欧国家货币集体升值,但美国废除10%的关税附加。史密森学会协议实际上废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此时每一个人都知道,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西方世界一致同意,应迅速进行讨论以考虑国际货币体系的长远改革。
1973年2月12日,美元第二次大幅贬值10个百分点,西欧国家、日本开始对美元实施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在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国家、一个市场,最可怕的就是没有规则,没有规则便没有底线,伤害就会没有极限。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日益严重,这样下去,再搞出一场大危机来也未尝不可能。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了会议,世界各国协商签订一份新的条约——《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史称“牙买加协定”。说到牙买加体系的内容,一般总结为三项:
第一,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浮动模式,浮动汇率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废除黄金与货币之间的数量联系;
第三,增加会员国家在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
千言万语其实就一条:承认现实,推动黄金的非货币化,允许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同时存在。
黄金锚定非常明确,在农耕社会单位,黄金包含的价值是对王室或者封建权力最好的制约。千百年来,黄金一直是人类公认的货币,从牙买加体系开始,包括美元在内,全世界所有的货币都不再具备含金量。
摒弃黄金,并非从牙买加体系开始。
17世纪,约翰·罗就曾有此提议,他始终认为人类社会应该摒弃黄金,创造信用货币,虽然约翰·罗没有成功,经济学家却从未停止讨论这个话题。时至今日,仍有很多政要、学者呼吁恢复金本位制度,黄金体积小、易分割、价值高,最重要的是能确立明确的发行规则。
为什么黄金就不能再次成为货币?人类生产力曾极为低下,锚定一种贵金属作为货币本位无可厚非。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和电气化革命的发生,人类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世界已经变化,当年能产多少粮食?现在能产多少粮食?如果再以黄金作为货币锚定,结果就是黄金单位价值呈指数级提高。按照原始货币数量论,只要把黄金拆分为更小的交易单位,就能满足交易需要。
这种设想听起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说过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成为现实。黄金重量单位向下拆分将伴随严重的通货紧缩,越是如此,人们越要留住手中黄金。到时候,全球经济就会像一个失血过量的病人,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衰亡。道理很简单,在一场旷日持久的通货紧缩中,每个人的预期都会改变,按照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流通中的黄金会越来越少,进入继续拆分、货币流通量继续减少的怪圈……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全球经济大萧条。
牙买加体系突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浮动汇率体系的开放性给全球经济体注入了新鲜血液。这是一种混合汇率体系,有浮动汇率也有固定汇率,具体用哪种方法全凭自愿,要想改变汇率制度安排,只需要“修改日之后30天内把打算采用的外汇安排通知基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牙买加体系远非一种完美的国际货币制度,只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汇率制度安排,至今我们依然生活在牙买加体系之中。
牙买加体系,说好听点儿是国际货币多元化,说难听点儿,“多元”汇率从来不根据市场供求自定,完全是“心随我动”。
牙买加体系强调市场可以自己达到均衡,现实是市场任何一个时刻都在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大鳄索罗斯甚至认为,市场永远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出清,非出清状态将会进一步影响市场,使得市场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位,最终只有危机才能对市场纠偏;危机来得越迟,灾难就越沉重,所以,索罗斯视自己为“红客”。
大家知道,金融市场是最情绪化的市场,外汇市场则是金融市场之最。在这个市场中没有绝对的强者,没有人能操控这个市场,这给国际炒家留下了操作空间。于是世界上有了墨西哥金融危机、英镑崩溃、东南亚金融危机……
1970—2000年,全球共发生了100多次金融危机,其危险性可见一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说,牙买加体系较之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最根本的一条,是牙买加体系摆脱了全球通货对美元的依附,美元也摆脱了世界货币的义务。美国摆脱特里芬难题,世界各国各生欢喜。牙买加体系切断了全球金融危机的货币传染链,是一种多赢的结果。牙买加体系下,各国不仅获得了自由选择汇率机制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国内情况选择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
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牙买加体系也有自己的先天弱点,从此,三元悖论出现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只能在货币政策独立、汇率固定和资本项下自由流动中选择两者。三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最为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独立,不用说新兴市场国家,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需要先办好自己的事,才能放开国际资本流动。
与股市、期市相比,汇率波动的原因最为复杂,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更为巨大。
时间不灭,市场不死;
运动不息,市场永恒。
物价与失业齐飞
“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奉行凯恩斯主义,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两任总统始终坚持财政扩张,财政赤字从罗斯福的“姑且刺激一下”到变为常态。在凯恩斯主义药方的强力刺激之下,10多年间,美国经济扶摇直上。
兴奋剂是体坛历来反对的玩意儿,任何一个透支体力的体育选手都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当时美国的经济就是这样。好景不长,美国的新问题产生了。
从1969年11月开始,美国工业生产连续13个月出现下跌,降幅高达6.8%,失业率则飙升至6%。1971—197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3.4%,1978年第四季度下降到0.5%;同一时期,1972—1974年失业率在3%~6%之间徘徊,1974—1975年失业率一度曾高达9%,1978年年初则为6.4%。
人们原本以为通货膨胀率与就业率成反比,这一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现在,菲利普斯曲线失效了,物价上升,另一方面失业率又在高涨。现在,这种现象被称为“滞胀”。此时,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13—1994年)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滞胀是这位总统将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与新中国建交,很多人都知道那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总统看起来还是一位计划经济的信仰者。1971年,尼克松提出“新经济政策”,其目的除了废除金本位,更重要的一条是对物价和工资进行管制。也就是说,尼克松以行政命令规定物价和工资不得上涨,以应对“滞胀”。
美国人对即将到来的长期滞胀没有充足准备,大部分人以为这是一种临时现象;既然是临时现象,那么总统的管制命令当然可以理解。
尼克松的“物价管制”在美国根本没有任何阻力,得到了广泛支持,道琼斯指数在政策宣布第二天暴涨,社会调查同样显示民众对物价管制采取支持态度,因为政府行政命令使得他们免受涨价之苦。所以,经济政策原本就没什么东西之分,计划和市场的界限也不那么清晰。无论在哪里,想出法子来就行!
尼克松拟定了“美式计划经济”方案,具体执行者则是以市场化著称的美联储。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为此拟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三个月内实施工资管制,此后成立物价委员会和薪资委员会,并邀请工会代表参加,拟定物价和工资增长目标,物价年增长率为2.5%,工资年增幅则为5.5%以内。
美国人信心满满,开始物价管制,举国支持的经济政策还能有什么问题?
规律之所以为规律,就是因为不能违反,能违反的不是规律,是规定,因为规定有可能是有待改进的。无论东方西方,违反规律的结果一定是灾难性的:美国人的信心还没过夜,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就不见了,甚至连农产品都开始匮乏,美国人第一次遭遇了“短缺经济”,失业率照样居高不下。
1972年2月,失业率仍旧高达5.7%,美联储不得不重新考虑调整货币政策,甚至放弃总统冻结物价和工资的命令。尽管尼克松赢得了1972年大选,新经济政策却难以为继。美联储和伯恩斯成为美国人指责的对象,媒体和公众认为伯恩斯执行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而且是明知故犯,目标是换取美联储管制物价的权力。
争辩未止油价涨,惹事不仅美联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高到每桶10.65美元,同时限制石油产量。几乎在一夜之间,西方国家陷入了油荒,油价从每桶3美元蹿到了每桶35美元。
美国经济本来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74年,随着尼克松的卸任,工资物价管制条例被废黜,物价从此扶摇直上,全年上涨12%,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更可怕的是失业率高达8.5%~9%。此前虽然也有争议,但人们一直认为美国自然失业率在4%~6%。
物价与失业齐飞,衰退共萧条一色,物价上升、失业率高企,都是典型的滞胀特征,从此,美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衰退。
今人看来,美联储所作所为再次让人大跌眼镜,伯恩斯拒不收缩货币政策,他在一次国会发言中提出:使用严厉的货币政策来抵消异常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努力,在最初几年会引起严重的金融和经济混乱。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货币政策。
看起来伯恩斯已经意识到了1972—1973年货币政策的失误,但是,收缩货币扩张将导致经济衰退,伯恩斯不肯冒险。相反,伯恩斯把1973—1974年的高通胀归咎于石油涨价,认为是输入型通胀。
伯恩斯的观点和美联储所作所为引起了轩然大波,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角度分析了通胀,结论是石油价格暴涨只是短期效应,在长期对通胀不构成显著性影响。究其根本,通胀是联邦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形成的,直接原因则是这些政策导致了工资刚性上升,进而传导到物价。
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无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实践都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学理论不能停留在象牙塔里,必须付诸实践。
通胀与失业齐飞,也就是我们提到的滞涨。尼克松之后的历任总统不是没想法子,卡特总统增加财政赤字、增加教育医疗福利,掏空了凯恩斯主义工具箱,后来感觉凯恩斯主义不靠谱,又反过来投靠货币主义,控制货币发行增量,最后连工资物价限价这种计划经济的招数都用了。结果如何呢?
1978年,美国通胀率超过两位数成为美国的常态,而失业率依然为7%~8%,滞胀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能想的法子都想了,物价照旧上涨,失业照旧发生,所有经济政策都对滞涨毫无办法。
大家可能还记得,电气化革命之初,美国形成了一批富可敌国的托拉斯。终结了托拉斯对市场的垄断,才激发了市场活力。如今,一个甲子荏苒而过,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电气化产品就已经在西方普及,比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汽车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整个西欧的存量财富,也挤占了美国原本应该属于民用的生产资源,这才重新开辟出一片足够大的市场,使电气化产能得以延续。
廿载已过,电气化最后的市场空间已经被压缩殆尽。很简单,电气化产品已经普及西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产品更新换代带来的市场都是大企业所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新人很难分割现有利益格局。
不是不想分割,而是市场利润早就不足以支撑新的大亨。人家苦心经营多年,您想再分一杯羹?难!
既然市场萎缩,既然市场已经具备垄断性质,那么,焉能不失业,焉能不物价上涨?究竟该如何应对滞胀?
一剂良方,唯有创新。
很不幸,创新——尤其是开天辟地的毁灭型创新——不是随时随地发生的,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站在时空隧道只能向后看,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对未来失明,走出洪荒的人无法想象工业革命后的场景,电气化时代的人也无法想象今天的信息产业。必须有一系列制度与非制度因素长时间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开天辟地的毁灭型创新。创新越来越依靠科技,一次大创新之后,大创新会越来越难。
所幸,人类做到了。
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滞胀的历史,会发现那确实是一段痛苦的时期,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建筑业、零售业……那些支撑起人类繁荣的行业突然一夜间都不再赢利,成了夕阳产业。但是,汹涌的暗流之下已经有一批巨无霸在成长,无线电、电子、信息、宇航、生化……微软、苹果、英特尔、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这些人们今天耳熟能详的巨无霸此时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微企业。
只有在既定市场内分不到一杯羹的小微企业才有创新的原动力,因为它们是小微企业,失败的成本并不高。只有小微企业才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你看过哪个大企业把自己的主业弄没了?商业银行高喊移动支付,你见哪家银行能把移动支付做到支付宝或者财付通的程度?商业银行甚至开始自建电商,那些电商平台知名度如何?
此时的信息产业还是小微企业,还在等待它们的金融王子!
不仅工业革命要等待金融革命,任何一次巨大的产业创新,都意味着金融行业开天辟地般的革命必须有合适的金融模式与新产业相互配合。
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这些小微企业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高速的信息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高技术工业投资在美国设备投资中仅占10%,70年代末期,这个数字上升到25%;滞胀结束前,计算机、通信、宇航、生物制药、控制仪器、半导体已经形成相当的产能规模,与汽车、钢铁、造船和纺织业产值相当。
人类要想敲开信息时代大门,还缺一把合适的金融钥匙。 中信出版2020年度好书-经济管理(套装共1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