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当心副作用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套装共1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4 当心副作用
可别宅出病来
Cabin fever
整天扎在人堆里也许让人不爽,可与世隔绝也绝非像天堂那样美妙。就连性格最内向的人也依然属于群居动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比起跟狱友同住,犯人更怕被独自关在洞里。我们天生就不适合彻底的独居。
远程工作的临时弊端之一,就是它会让你以为身边有很多人。同事们都在即时通信软件或Campfire上挂着,你经常收到大批邮件,激动地看着Reddit网上接连不断的跟帖。这些虽然都挺好,可它们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而生动的人际互动。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远程工作,我们积累了不少重要经验,其中之一就是互动不一定非要在同事或同行之间进行。有些时候,更令人满意的互动来自你与配偶、孩子、家人、朋友和邻居之间。这些人离你的办公室可能有几百英里远,却就在你的身边。
即便身边没有朋友或家人,你也可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要多费点心思。例如,你可以找一个联合办公场所,跟与你境况相同的人一起做事。如今,绝大多数大城市里都有这种地方,就连有些小城市里也有了。
另一个方法是偶尔到真实的世界里去逛逛。不管城市有多小,也必定有一些能让你保持清醒和保有人性的社交活动,比如去公园下下象棋,找人打打篮球,或是趁午休时到学校或图书馆当当义工。
人是有可能宅出病来的,比起那些不得不去办公室上班的人,远程工作的人更容易在这方面出毛病。幸运的是,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远程工作并不等于把自己绑在家里的办公桌前。
拿得起,放得下
Check-in, check-out
“自由即奴役”,奥威尔在他的《1984》中这样写道。我们把这个著名的句子偷换一下概念——如果你没能好好地把握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远程工作的自由就会变成奴役。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当你从朝九晚五的生涯中解脱出来之后,很容易又会套上全天不停工作的枷锁。
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早上,你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回复几封昨晚的工作邮件。然后,你做个三明治吃,工作了一整天。晚餐过后,你觉得应该跟西岸的杰里米确认一件事情。还没意识到的时候,你已经把工作日延长了: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
让满怀工作激情的人在家干活,就会出现这种具有讽刺意味的状况。管理者会本能地担心员工干不完足够的工作,可真正的危险是他们很可能干得太多。由于管理者不再坐在员工对面,所以他看不见员工眼中疲惫的神色。
管理者需要建立一种“合理预期”的文化。在37signals,我们期望并鼓励员工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干超了也没有英雄奖。当然,工作中偶尔需要冲刺一下,可我们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是最重要的。
有个办法可以帮助员工制定健康的界限:鼓励他们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这样问问自己,“这一天我好好工作了吗?”
这个问题让人感到一种解脱。如果你能迅速地答出“是的”,你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停下来了——就算某项工作没有全部完成,你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果答案是“没有”,你可以把这一天视作状态不佳,向自己提出“五个为什么”(问题出现之后,逐步深入地提出“五个为什么”,寻找根本原因)。
工作有成效,会让人很有成就感。如果昨天你好好工作了,极有可能你今天也会继续好好工作。如果你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事情都会自然而然地顺利往前发展——也包括不从大清早工作到睡觉前。
把工作环境弄舒服点儿
Ergonomic basics
在家工作很自由,你想在哪儿干活就能在哪儿干活。或许刚开始的时候,你坐在厨房的桌子前,后来又挪到了沙发上,如果天气晴朗,家里也有花园,或许你还可以一边享受阳光,一边把当天的工作做完。但是,如果你真打算长期在家踏踏实实工作的话,你需要运用一点人体工程学的知识,把基础设施弄舒服点儿。
这意味着你需要一张合适的桌子,(高度可调?)一把舒服的椅子,(符合人体工程学?)一个大小刚好合适的屏幕。(27英寸高清!)这些东西貌似都挺贵,可是,如果你不想腰肌劳损、牺牲视力或其他方面的健康,这些都是值得的。
埃森哲有81%的员工都多多少少会在家工作,为了确保员工的健康,他们甚至有一个名为“专业人士的人体工程学”的内部项目。公司开出了一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用品清单,还请了一位有资质的人体工程学专家(货真价实的医生!)来帮助大家搭建出最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装修公司总部的时候,设计师们往往会挑选一模一样的桌椅,在家你却可以彻底个性化。或许你不喜欢坐在椅子上。我们有些员工就喜欢站着干活,或者斜靠在高凳子旁、坐在健身球上,或者在这几样之间来回切换。
实际上,经常换换样子比总是维持一种状态更好。你的身体可不是为了连续8小时保持相同姿态而设计的,但是,在绝大多数常规的办公室里,你很难调换工作时的体态。
我们也别忘了运动裤有多么宽松舒适!不需要穿得那么正式的时候,宠溺一下内心的那个懒汉也没什么不好——起码让自己放松一段时间。只要记得去真实世界里吃饭的时候换下衣服就好了。
当心你的腰围
Mind the gut
现代的办公室文化对健康一点好处都没有。早晨起床,出门上班,在椅子上坐8个小时,然后回家窝到沙发上看电视——难怪现代人都变得越来越胖。
但是,情况有可能变得更糟!如果你在家上班,却没能有意识地加强锻炼的话,你可能更加达不到每天走一万步的标准。起码在正常上班的时候,你还可以走到自己的车子边,或是走到车站去,更好的情况是你会骑骑自行车。当然了,在传统的办公室里,人人都会起身走一走,到别的部门办点事儿。中午你还会走到街对面去吃午饭,没准回家路上还能走一走。(各方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办公室白领平均每天走的距离大概在两千步到四千步之间)。
在常规的办公室里上班,你肯定当不成健身模特。但是,在家办公的话,你觉得你会走多少步?你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走进隔壁的工作间。你大概都不敢戴上计步器算一算。
健康保险公司安泰证实了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家公司在全美有35 000名员工,接近一半都在家上班。他们发现,在家上班的那一半员工有发胖的倾向。如今,他们通过网上的健身教学视频来帮助员工保持健康身材 。
在37signals,我们尽力鼓励远程办公的同事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每人每月都有100美元的健身卡津贴,而且公司给员工报销每周从当地农场采购新鲜蔬果的费用。
如果一天的工作中没有起来动动的理由,那就主动寻找机会,比如,与其在工作台前吃午餐,不如走路去咖啡店或三明治小店。带上小狗,长长地遛它一段儿路。趁休息的时候在跑步机上跑跑。现在你已经省下了来回上班的通勤时间,真的再没有不运动或懒得健康饮食的借口了。
孤独的前哨
The lone outpost
要是想让远程工作铁定失败,你就这么干:选一个员工去“试试看”,但公司还按原来的业务模式做事。三个月后,你就等着哀叹远程工作这东西不适合你们公司吧。“不知为何,吉姆跟公司的联系变得不再紧密了。”
这样做,不失败才怪呢。
把一两个员工发配到西伯利亚,这样是没法试验出远程工作的效果的。想要给它一个合理的机会,你起码需要把整整一个团队都解散掉,包括项目管理者和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然后,你要留出足够长的适应时间——总比适应一双新鞋的时间长。
哪怕你身边都是一些对远程工作极其热心的人(起初,绝大多数人对此不会太热情),这种做法也适用。破除旧习惯,适应新方法,这的确需要时间。习惯了随时随地打扰别人之后,一旦你不能再这么做了,你肯定会非常不舒服。
实施远程工作方式之后,肯定会有一个人人憎恨它的阶段,你自己、你的上司、跟你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讨厌它。这就像在办公室上班的时候,有时你恨不得把屋里每一个人都变成哑巴,好让你安安生生地做完一点事情。任何一种工作方式都有利有弊。
关键在于,要让每一个人(起码也是一个人数相当多的小组)都感觉到它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否则人们很容易只关注它的消极面。其他人都留在办公室里的时候,只有你可以不用来上班,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可以把省下的时间用来陪孩子,看看书,或是做任何你喜欢做的事——你觉得他们会赞成吗?不会。
在富达担保公司,他们先挑选了一个最适合远程工作的团队来做试点。在向全公司推广之前,他们确保所有的技术手段和基础设施都已经到位。试点小组里的成员变成了远程工作的宣传大使,把自己的成功经验跟同事们分享。他们让大家看到,不但人员士气提升了,工作成果也大幅增加。(成果如此显著,以至于原先发布的一个待聘职位被取消,因为公司不需要招人了。)
要么根本别试,要么就给它一个真正的机会。起步小一点没关系,但要确保它有意义。
与客户一起工作
Working with clients
成立软件公司之前,我们是一家网页设计咨询公司。客户雇用我们为他们重新设计已有的网站,偶尔也会让我们从头开始,做一个全新的网站。从1999年到2005年,我们一直在从事这项工作。我们的客户非常多,有惠普(HP)、微软(Microsoft)、盖蒂(Getty)这样的大企业,也有规模很小的公司。
但关键之处在于,在这么多客户里,跟我们见过面的只有寥寥几个。绝大多数客户都远在千里之外。我们很少搭飞机过去握手寒暄。我们远程工作。
这些工作为我们带来了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可我们只是一个芝加哥的小型网络设计公司,名字还挺搞笑:37signals。
秘诀是什么?
我们没有秘诀。但小窍门倒是有几个。第一,在销售阶段,要让潜在客户很早就知道你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信任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建立起来。你可不想在签合同前的那一刻告诉客户:“哦,对了,我们不能每周定期碰面,因为我们在芝加哥,你们在洛杉矶。”
第二,在客户开口索要你的背景资料之前,就主动给他们。一上来就要让客户知道,你没什么可隐瞒的。在早期,建立信任是最难的事,所以,让他们跟你的其他客户谈谈(尤其是那些异地客户),把建立信任的过程变得容易一点儿。
第三,经常把工作进度拿给他们看。客户都会焦虑,而这是减轻焦虑的最好方法。他们付给你大笔钱,让你干活儿,所以交定金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有点儿紧张。因此,把他们掏钱买的东西展示给他们看。看到你的努力成果之后,他们对这段合作关系的感觉会好很多。
第四,让客户很容易就能找到你。既然你们没法面对面,那你最好迅速地回电话、邮件、即时消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业务,但是,当你远程工作的时候,它的重要性会飙升十倍。接下来我要说的可能有点疯狂,但是,如果你跟客户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会想,就算遇到最糟的情况,总可以找上门去。他们“知道你住在哪儿”。但是,在远程工作中,当你不回电话或邮件,总是不见人影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猜疑。保持顺畅的沟通,你会看到好处的。
最后,要让客户参与进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你也要让客户感觉到,这也是他们的项目。没错,他们需要你的专业才能,但他们自己也有很多本事。在网上开辟一个空间,把公共时间表放进去,让他们看到工作进度,向他们索要反馈意见,听取建议,给他们派点活儿(或是让他们给你派点活儿)。当他们感到自己也是项目一份子的时候,焦虑和恐惧感就会被兴奋和期待所取代。
税收,会计,法律条文,真麻烦!
Taxes, accounting, laws, oh my !
“远程工作这事合法吗?”这是个很常见的问题。答案是“合法”。但实施的时候你要小心。劳工法就像一张复杂的网,可别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在美国,人们是可以待在任意地方进行远程工作的。同城,异地,同州,跨州,有时在家,有时去办公室,这些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是公司老板,雇用了一些公司所在州之外的远程员工,那么你要注意一些会计方面的规定。关键的一条是,在另一个州雇用远程员工是否为你的公司创造了一种“关联”(nexus,法律术语,意思是此人在该州存在,应该纳税)。如果存在“关联”,那就意味着你需要在那个州额外交税。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意味着,如果你把产品卖给了那个州的顾客,那你应该对此征收销售税。你最好去咨询一下有资质的律师和会计,确保你的做法全都符合规定。
员工待在国外工作的话,情况要稍微复杂点儿,但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基本上,要雇用国外员工有两个办法:在当地建一个办事处,或是以合同工或承包的形式招人。在当地建办事处既昂贵又费时,而且你肯定要交税。你需要聘请律师和税务顾问,完全按照规矩来(这大概会花掉你一笔小钱)。如果你打算在某个国家雇用十几个人的话,估计你只能这样做,没有别的办法。
幸运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没必要小题大做。也就是说,把工作承包出去或许是最好的起步做法。
在承包商这个问题上,如果你想做到完全合法,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法律法规,但基本框架通常都差不多。合格的承包商必须从事自主性工作(作者、设计师、程序员、咨询顾问、分析师等肯定都没问题,但个人助理这样的职位可能要难一些)。承接工作的那个人也得是“个人公司”才行,这样就可以开具发票。不幸的是,他们不能享受本地员工的常规福利待遇。(这条限制也包括医疗保险,但雇佣方可以用额外补助来抵扣,计入当月发票就行)。
如果你是远程工作的员工,希望为外国公司工作,操作方法也是这样的。成立一个个人公司,每月把你的“薪水”开发票。在绝大多数国家里,成立个人公司都很容易,办一些简单的发票手续,税务也都不复杂。但是你要考虑货币问题。绝大多数公司希望用本国货币支付薪水,这意味着你需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但是,这跟商业世界里的其他问题一样,一切都可以协商。
好了,总结一句,如果员工待在国外,那么个人和公司方面的手续都要复杂一点。从技术上说,不管你是企业主还是员工,如果你不聘请一组专家来帮你打理财务和税收方面的事情,情况都有点悬。但初创企业都是这么做的,我们37signals也一样。为了找到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冒点风险还是值得的。
当然了,如果你不想冒险,随时都可以聘请一堆专门做这些工作的律师和会计。别让前方的麻烦事儿把你吓住,从此放弃远程工作。长远的好处是值得你忍受这些麻烦。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套装共1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