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〇年的和亲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六四〇年的和亲
唐廷起初没有把吐蕃视为一个新兴的军事强权,也没有意识到吐蕃的崛起会危及自身对西域的统治。这种短视使唐廷在635年一口回绝了吐蕃的首次和亲请求。当时,吐蕃使者来到松州,向唐廷进献一袭金甲,求娶新娘。唐廷不知道的是,弃宗弄赞其实已经亲率大军屯驻在松州附近,一旦唐廷拒绝和亲,便要诉诸武力。吐蕃军队出现在松州,相邻的阔州和诺州陷入动荡。这两个州的刺史都是不久前才归顺唐朝的当地部落首领。现在他们决定叛唐,投靠吐蕃。松州都督仓促出兵与吐蕃军队交锋,但以败绩收场。639年阴历八月,唐廷派五万步骑救援松州。唐军夜袭弃宗弄赞大帐,杀死一千多名吐蕃士兵。
这时,一些吐蕃大臣请求弃宗弄赞撤军。他们对他说,这次征战旷日持久,已使吐蕃民不聊生,不久之前刚被吐蕃降伏了的西北各部落也正在酝酿叛乱。弃宗弄赞一开始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直到八位大臣死谏,才勉强同意撤军。一位吐蕃使者来到松州,为吐蕃的好战行为谢罪,但仍然坚持要求与唐和亲。太宗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在640年答应了吐蕃的请求。
计划中的和亲立即改善了双边关系。641年,吐蕃宰相禄东赞前来迎娶文成公主。他上书祝贺唐在不久前征高句丽的战争中大获全胜,恭维太宗道:“圣天子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之国,并为臣妾,而高丽恃远,阙于臣礼。天子自领百万,度辽致讨,隳城陷阵,指日凯旋。夷狄才闻陛下发驾,少进之间,已闻归国。雁飞迅越,不及陛下速疾。奴忝预子婿,喜百常夷。”禄东赞献给太宗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装满美酒的两米高的鹅形器皿。他解释说:“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这些溢美之词让太宗十分满意。他封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并赐给他一名宗室女为妾。禄东赞接受了封号,但婉言谢绝了那位唐女:“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但唐廷急于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不顾禄东赞的意愿,仍然将宗室女嫁给了他。唐廷为文成公主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然后文成公主启程前往吐蕃。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一路护送新娘到河源。弃宗弄赞在精锐士兵的护卫下,亲率吐蕃官员前来迎接公主。他为了表示对唐帝的敬意,穿上华丽的唐朝礼袍,“执婿礼甚恭”。弃宗弄赞迎娶公主后,对心腹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文成公主给吐蕃精英阶层带去了佛教和汉地的生活方式。他们脱下毡裘,换上丝绸长袍,不再将脸涂红,还送子弟入唐学习中华典籍。
和亲使吐蕃成为唐的亲密盟友。从642到648年,吐蕃使节八次到访长安。吐蕃还帮助唐维持对西域的统治。647年,吐蕃派兵协助唐军平定龟兹的叛乱。次年,一千两百名吐蕃精兵和七千名泥婆罗(尼泊尔)骑兵讨伐了印度中部的中天竺国,起因是中天竺的士兵早些时候抢劫了一位出使西域的唐使。
高宗于649年即位后,重新确认了唐和吐蕃的联盟。他封弃宗弄赞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弃宗弄赞投桃报李,在致唐廷的信中许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吐蕃除了遣使奉表,还向唐廷贡献了十五种金银珠宝作为太宗陵墓的祭品。吐蕃忠心耿耿,令新皇帝高宗深受感动。他进封弃宗弄赞为宾王,赐杂彩三千段和蚕种,让来使将酿酒师和其他能工巧匠带回吐蕃。唐廷还下令为弃宗弄赞塑雕像,列于太宗昭陵入口。只有极少数“外臣”才能受到唐室如此厚爱。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