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谈判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重回谈判桌
陷入军事僵局的唐和吐蕃重新诉诸外交手段,以修补严重受损的双边关系。729年,一名吐蕃使者入唐请和。吐蕃史料记载,同年也有“唐廷使者”造访,但未提供细节。唐已经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时,很多唐廷官员希望结束战事。中书令张说在两年前的727年就曾指出:“且十数年甘、凉、河、鄯征发不息,纵令属胜,亦不能补。”可惜玄宗当时陶醉在王君㚟大非川大捷的喜悦中,拒不听从张说的建议,只是含糊地搪塞道:“待吾与王君㚟筹之。”
现在,玄宗面对吐蕃新的外交攻势,很难再对和议充耳不闻。730年阴历五月,吐蕃君主再次展现出和解姿态,遣使给一名唐朝都督送信,重申与唐朝的姻盟仍然有效。来信将过往的冲突归咎于好战的吐蕃将领,希望这些冲突不致妨碍吐蕃改善双边关系的努力。该都督对来信做出积极回应,派代表与使者一同返回吐蕃,双方开始议和。消息传到长安后,忠王(后来的唐肃宗)的朋友皇甫惟明立即上奏玄宗,极力劝说他接受休战。但玄宗对吐蕃君主仍然恨意难消,答复道:“吐蕃赞普往年尝与朕书,悖慢无礼,朕意欲讨之,何得和也?”皇甫惟明竭力使玄宗平静下来,对他说:“开元(713—741)之初,赞普幼稚,岂能如此?必是在边军将务邀一时之功,伪作此书,激怒陛下。”他建议皇帝以探视金城公主为名派出使节,这样使者就有机会与吐蕃朝廷讨论和议的相关事宜。他说,唯有和解才能“永息边境,此永代安人之道也”。这一次,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命皇甫惟明和一名宦官向金城公主颁布一道敕令。皇甫惟明的到访使吐蕃君主大悦。他向客人展示了自太宗朝以来吐蕃收到的所有唐廷书信,以示自己很重视与唐的关系。他还赐给皇甫惟明大量贵重礼物,然后命一名吐蕃使者护送来客返唐。
吐蕃使者在长安请求重新确认唐与吐蕃的姻盟,还递交了一封以吐蕃君主的名义发出的措辞委婉的信函。吐蕃君主在信中自称“甥”(女婿),称唐帝为“舅”(岳父)。他写道:“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接着,他为自己开脱罪责,将双方的冲突完全归咎于各自的边将:“外甥以先代文成公主、今金城公主之故,深识尊卑,岂敢失礼。又缘年小,枉被边将谗构斗乱,令舅致怪。”然后他告诉唐廷,已经指示边将不得扰掠唐境,向唐地方官府遣返所有逃亡的唐人。他恳求与唐重归旧好,保证绝对不会首先破坏姻盟。信的结尾以谦恭的措辞写道:“谨奉金胡瓶一、金盘一、金碗一、马脑杯一、零羊衫段一,谨充微国之礼。”
吐蕃的上书使玄宗十分满意,他隆重地接待了吐蕃使者。玄宗在宣政殿布置了仪仗队,亲自接见、宴请来使。使者略通汉语,与皇帝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唐廷见吐蕃使者举止谦恭,赐给他象征唐廷高官身份的皇室紫袍和金鱼袋。吐蕃使者求赐汉文书籍的请求也得到批准。使者满怀感激地接受了紫袍,但礼貌地婉拒了鱼袋:“本国无此章服,不敢当殊异之赏。”
玄宗决定进一步加强与吐蕃的外交关系。731年正月,唐派鸿胪卿回访吐蕃,并于阴历九月与一位吐蕃宰相一同返回。这位宰相请求“交马于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互市于甘松岭(今四川西北甘松山)”。玄宗出于安全考虑,只同意在赤岭立界碑。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