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邓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宋词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邓剡(yǎn演),字光荐,号中甫,又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理宗景定三年(1262)进士,历官礼部侍郎。他为丞相文天祥的幕客,一直坚持抗战。南宋政权的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厓门附近)失守,他被元军俘去,终不屈节。
有《中斋集》,存词十三首。
酹江月
驿中言别[1]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2]。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3]!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4]?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5]。
那信江海馀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6]。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7]。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8]。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9]。
这首词见于文天祥《指南录》中,题“驿中言别友人作”,后人不察,误认为是文天祥的作品。其实“驿中言别”四字是词题,“友人作”三字是指明作者为文天祥的友人,经考定此友人即邓剡。
文天祥被俘后途经金陵,邓剡在驿馆中写此词为他送别,用苏轼《念奴娇》(一名《酹江月》)的原韵。作者为国破家亡,为自己和友人都被囚禁而无限感慨。他表示要以英雄的气概和胆略,来鼓励自己和友人继续战斗下去。全词写得十分悲壮。
唐多令
雨过水明霞[10],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11]。
寂寞古豪华[12],乌衣日又斜[13]。说兴亡燕入谁家[14]?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15]。
这首词是作者被俘后过南京所作。他触景生情,无限感慨,在词中借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色,抒发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他对西风的痛恨,实际上就是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注释
[1]驿:指金陵驿馆。此词是邓剡为送别文天祥而作。据文天祥在《怀中甫》诗题下自注说:“时中甫以病留金陵天庆观。”
[2]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公元二〇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借东南风之助,用火攻战败曹操八十万众。英物,英雄豪杰。此句和后面所说的“铜雀春情”系化用唐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惜,一作“借”。
[3]蜀鸟:即杜鹃。相传古有蜀王杜宇,号望帝,后禅位出奔。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鸣声凄悲。吴花:吴宫花草。吴指金陵,三国时吴建都于此。忍:这里有岂忍之意。以上两句写金陵城的残破荒凉景象。
[4]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因楼顶铸有铜雀得名,故址在今河南临漳西南。参见注〔2〕。金人秋泪:见刘辰翁《兰陵王》(送春去)注〔10〕,第480页。以上三句表现对被掳北行的太后、宫女的同情以及亡国之痛。
[5]堂堂:盛大的样子。剑气:见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注〔4〕,第337页。以上两句是感叹文天祥和他做了敌人的俘虏,被囚禁起来。因为“太阿”和“龙泉”这两把宝剑是埋在丰城的监狱的屋基下,剑气上冲斗牛之间,故用来比喻。
[6]属:令,托。属扁舟齐发,一作“不放扁舟发”。以上三句写文天祥于被俘途中,在镇江与杜浒等十二人夜中脱逃南下的事。
[7]鸥盟: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原意是指与鸥鸟结盟为友,这里借指抗元的志士。涛生云灭:暗喻险恶变化的形势。以上两句是表示要保持气节,互相勉励,密切注视形势发展,准备迎接新的斗争。
[8]睨(nì逆):斜看。嬴:指秦王。睨柱吞嬴,写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不敢得罪于秦,便派蔺相如奉璧使秦。相如见秦王无意以城换璧,“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并且“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回旗走懿(yì益):懿指司马懿。据《汉晋春秋》载,诸葛亮刚死,“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司马懿),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所引。以上三句意思是,要以古代英雄做榜样,坚决同敌人做斗争,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压倒敌人。
[9]秦淮:秦淮河,流经金陵。以上两句说,在金陵驿馆,为国事忧愁而不能入睡,相伴的只有天上的月亮。
[10]水明霞:彩霞照亮了水面。
[11]落天涯:流落在天涯。天涯,天边,指边远之地。这里指远离故土。
[12]这句说,金陵过去是六朝繁华之地,今已冷落荒寂。
[13]乌衣:巷名。见陈人杰《沁园春》(为问杜鹃)注〔3〕,第461页。
[14]燕入谁家: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参见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注〔15〕,第199页。
[15]以上两句说,只有大雁在月明之夜,宿于芦花丛中。 唐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