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刘效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元明清散曲选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刘效祖,字仲修,号念庵,原籍滨州(今山东惠民),寓居北京,故又称宛平(今北京近郊)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任卫辉府推官、户部主事、陕西按察副使。因负才不偶,与时龃龉,坐计吏罢官。于是退居林泉,寄情词曲,以抒其悒郁愤懑。散曲创作颇多,但当时就多已散佚,后由其从子孙在诸家选本中搜集残存,编为《词脔》一卷,收小令一百一十二首,套数一套。作品内容,主要为叹世、乐闲与儿女风情。前者寓牢骚讽刺于旷放通脱之中,后者对市井妇女大胆的爱情心理,揭示得相当透彻。少数写景小曲亦清新可喜。
小令
南双调·锁南枝
团圆梦,梦见他;笑脸儿归来,连声问我:“我在外几载经过,你在家盼望如何?”说一会功名,叙一会间阔。唤梅香把酒果忙排,与俺二人权作贺。万种相思,一笔勾抹。猛追魂三唱邻鸡,急睁眼一枕南柯。
据《词脔》目录,本调原有一百首,存十六首,都是写儿女风情之作。抒情主人公多半为女性,或盼丈夫归来,或怨丈夫薄幸,写得大胆缠绵。这一首写梦中与丈夫细叙间阔的情景,反映出这位妇女盼夫急归的心理。明代中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商业活跃,商人为谋利常作客在外,使家中的妻子牵挂。这首曲所反映的内容,有一定的代表性。
南仙吕·醉罗歌
惜花惜花愁难罢,春去春去病偏加。闲将心事付琵琶,诉不尽离情话。王魁薄倖也不似他,桂英薄命也不似咱[1]。恨来提着名儿骂。情嚼蜡,意搦沙[2],空劳魂梦绕天涯。
这一首是埋怨丈夫不归的,爱恨交加,写得缠绵而又泼辣。
南商调·黄莺儿
堪笑世情薄,百般的都弄巧,李四戴着张三帽。歪行货当高,假东西说好,哄杀人那里辨青和皂!许多遭,科范总好[3],到底被人瞧。
揭露世人弄虚作假,多方欺骗,断言他们的手段终必被人识破。灵活运用成语、口语,显得精警、活脱。
注释
[1]“王魁薄倖”二句:指王魁负桂英事,见元无名氏〔寨儿令〕注〔3〕。
[2]“情嚼蜡”二句:嚼蜡,形容毫无趣味;搦沙,形容毫无成效。
[3]科范总好:科范,亦作“科汎”、“科泛”,本元杂剧术语,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等方面的舞台指示。这里意为手段。总好,即纵好。 元明清散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