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寒冬将至

第 4 章

寒冬将至 Colonelllll 5222 2021-04-05 19:3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寒冬将至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骆冰攻克直男的计划循序渐进,不疾不徐。这是一项富有挑战的任务,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成的,陈染他用了三个月,已经大大出乎他的预期,原本他以为会更困难一些。

  这就跟玩游戏升级打老怪一样,初级难度打起来毫无成绩感,就是拿来练练手熟悉熟悉套路,陈染也就是普通难度,骆冰渴望的是可以挑战“专家难度”,这样打怪升级的过程,以及登顶的那一刻才能收获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那边韩剑的留学生活并不太顺利,他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好在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不高,那么多年下来也省吃俭用、理财投资存下一笔积蓄。

  当年出国留学迎来一拨热潮,早年提到出国留学,那肯定都是学校里出类拔萃并且家庭条件优越的才敢觊觎,但到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留学中介冒尖,把出国留学的那层神秘面纱揭掉后,才发现其实也没有原先想的那么困难。

  拿加国举例,除了一些顶尖学府,普通高校只看你高中成绩,只要不是差的离谱基本申请都能通过,另外就是大部分人最担心的语言,总害怕自己说不明白去了异国两眼一黑,其实当地高校都可以双录取,意指语言和专业同时录取,先读语言,哪怕零基础也不怕,读到合格为止再进入专业课。无非就是多交几年学费的事,不过还从来没听说有人语言读不下去打道回府的。

  韩剑高中成绩普普通通,考一本基本无望,别看他们小城市,当时身边出国求学的人还真不少。韩剑父母的朋友有很多都把子女送到欧洲、澳洲、美国、日本等地。与其混个二流大学,不如送孩子出国镀金,一所可能我们闻所未闻的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都要领先于国内某间知名学府。

  对于韩剑这样的条件,留学生活是充满未知的新奇,和艰苦的探索。

  骆冰送他回家,只瞥见公寓一隅,他并不知道在一间两室一厅的房间里最多时候挤着6个小留学生。三男三女,睡客厅的房租交的最少,韩剑因此自愿做了两个月的“厅长”。初来乍到,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有时候查资料只能借室友的电脑,大部分时候就靠一个“文曲星”和一本英语字典。

  出国前韩母给了儿子一比现金,为了安全,内裤上缝个袋子,揣着外汇捂了一路,睡觉都不踏实。但就像所有初来乍到的人那样,看着外币标价总会在心里默默换算成人民币,原本一块钱可以在老家买四个烧饼,现在几十块钱只能买一小捆蔬菜、或者几个苹果……这些都让少不更事的韩剑,在短时间内变得持重成熟,又有点抠门。

  也不知道语言要读几期才能毕业,那点钱说少不少,说多不多,韩剑之所以□□工也是为了攒点钱尽快买台电脑。

  加国和国内时差13小时,进入冬令时还得再加一小时,基本就是昼夜颠倒,这边刚起床那边差不多就该洗洗睡了。

  每周六其实是韩剑跟家里通电话的日子,所以之前他踢完球就赶着回家。

  进入十月,他们所居住的城市气温骤降,前两天甚至飘了第一场雪,这让生活在南方的韩剑猝不及防。来之前确实知道这里冬天又长又冷,但听说和亲身经历还是两码事。

  周六晚上,韩剑照例拿着电话卡下楼,公寓没有安座机,只能去街边电话亭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那个时候国际长途需要另外买电话卡,虽然冷但这边的电话亭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只是孤零零的柱子上挂着一个摇摇欲坠的电话。

  那年头虽然没有智能手机,但普通手机的普及率已经挺高了,家里座机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更何况是街边的公用电话。

  先拨一串号码,等接通了再加拨家里电话,韩母韩父都准时守在电话机旁,铃响没几声就被迅速接起来。

  “儿子,最近怎样?学习还能跟得上吗?”韩母每回就是这些内容,从学习到饮食,叮嘱儿子好好学习,按时吃饭,不用给家里省钱。

  韩剑则都是报喜不报忧,说着一切都好。

  那时候的长途电话每说一句还都有回声,韩剑习惯了这点都等回声完了再说,但长辈总是比较急,所以经常听不清楚这边说了什么,然后以为儿子也听不清,于是声量越来越大,最后几近于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吵架。

  其实这一声声吵嚷,不过是透着父母对远游子女的关切和爱护。

  挂断了电话,韩剑被风吹得脸颊耳朵通红、脑袋发胀。但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又打了一通电话。

  “喂,韩剑吗?能听见我说话吗?”电话接通,一个清亮的女声从听筒那边传来,瞬间温暖了韩剑渐凉的心。

  “嗯,能听见,你最近好吗?”

  “挺好的,你呢?”女生的声音听起来小心翼翼,像是呵护什么易碎的瓷器。

  “我也是,语言进步挺大的,我觉得说不定这一期结束老师能给我跳个级。”

  “那么自信呢?”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传到韩剑耳朵里,比任何乐曲都要动听。

  没说几句话,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机械的女声说着外语,提醒他们电话卡余额不足。

  “怎么了?”

  “你别慌,电话卡应该快没钱了。”

  “哦,这样……”浓浓的失落爬过电话线钻到这头,让听的人心里像被糊上一层柏油那样憋闷。

  “刘雨…”

  “嗯?”

  “那个……”

  女孩静静的听,心却不自觉得剧烈跳动,她甚至觉得心跳声大到大洋彼岸的人也能听见,她压着胸口,期待着男孩能够开口。

  可此时却传来一阵“嘟嘟嘟”的忙音,电话断了。

  韩剑叹了口气,紧了紧外套,小跑着回他们六个人的小公寓。

  异地求学的生活是艰苦的,学习压力是巨大的,可最难排解的还是孤独感。

  即便六个人挤在同一屋檐下,韩剑还是觉得寂寞,这些人即便有幸能成为朋友,那也有走散的一天。

  他还有好多话好多话想和刘雨说,那些他不曾和室友、同学、队友说的话。

  他迫不及待想买台电脑,可以和女孩儿QQ聊天,然后再办个手机,这样冬天来临就不用再在街边打越洋电话。他还想搬家,搬到一个能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房子……

  很多很多,生活的琐事,他都想和她说,还有……

  他想告诉她,他想她,想让她来这边看她,这也是他努力存钱的原因,电脑、手机、机票……

  但他现在最想说的还是:

  做我女朋友,好吗?

  太多话堵塞胸口,以至于电话接通的一瞬都没办法顺畅的流淌出来。

  韩剑回想着他们在北京短暂而快乐的时光,要是那时候有勇气表白就好了。

  但生活哪有那么多如果。

  刘雨是韩剑的高中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彼此都知道对方,知道刘雨是因为她品学兼优长的漂亮,父亲还是他们市里的领导,家境优渥。而韩剑在高中时候也算一枚校草,曾带领他们校足球队到省里比赛还拿了不错的名次。

  但两个人产生交集还是在高中毕业以后,刘雨顺利考到首都R大,韩剑则是在第一次签证被拒以后,孤身一人到首都一所外语培训学校求学。

  他们就是在那时候重新联络上,还是女生主动加了他的QQ。

  韩剑不傻他知道刘雨对他有意思的时候大概还在高中,但他注定不会留在国内,最后的时光谈一段无疾而终的恋爱,对他来说没什么吸引力。

  但是在北京重逢后,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韩剑甚至生出了签证如果再次拒签或许也挺好的心思,至于刘雨,名牌大学的在读生,是不会为了他放弃一切出国留学的。

  签证下来了,他们的关系却没有断。

  说好了每周通一次电话,虽然不能实时在□□聊天,但只要有机会上网,那个熟悉的头像都会闪动,每一条留言都记录着生活的点滴。仿佛旧时的红叶传书。

  两人一直没有捅破关系,一方面是女生保留的最后一点矜持,另一方面是韩剑那份骄傲的自卑。

  在一起,然后呢?

  如果只是每周通一次电话,这样的感情无以为继,所以韩剑想要准备的更充分,才不会让这份纯纯的爱恋被现实过快的消耗。

  又过了一个月,韩剑终于用攒下的1000多刀撺了一台台式机,并且签了一部手机①。这里面还包括了和严李、骆冰组队比赛拿到的奖金。

  注①手机本身不要钱,每个月付话费,最便宜的套餐包括多少分钟的通话时间和多少条短信。 寒冬将至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