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糖尿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节糖尿病一、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分类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全世界糖尿病的患者数超过1.2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2000多万。
糖尿病是由于胰脏所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所造成的。缺乏胰岛素,体内无法利用葡萄糖,因此造成血液中的葡萄糖量过高,而组织所吸收的葡萄糖量过低。这种糖尿病又分为两型:第一型称作少年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型),第二型是指那些成年时期所发生的糖尿病。
第一型的症状包括暴躁、频尿、口渴、呕吐、体弱、疲劳、容易饥饿。此型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或年轻人。患者可能瞬间地由正常状态(有胰岛素反应)转为昏迷状态。此病早期的征兆是饥饿、头昏、流汗、头脑不清、心悸、嘴唇麻痹或刺痛。如果未加以治疗,患者可能还会产生双重影像、颤抖、无方向感,作出奇怪的动作,最后可能失去意识。当发生这些症状时,立即吃糖果、喝汽水,或食用任何含糖的食物,可使血糖浓度回到正常。
第二型也就是成人型糖尿病较常见于有此家族病历的人。其特征包括视线模糊、发痒、口渴、头昏、肥胖、疲劳、皮肤感染、伤口复原缓慢、足部刺痛或麻痹。这些症状通常出现于中年以后。此型糖尿病与饮食有关,而且并不一定需要胰岛素。肥胖症是此型的主要因素。
二、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Ⅰ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Ⅱ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Ⅱ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Ⅰ型。
精神因素: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肥胖因素: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岁至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这是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摄食过多: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β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感染: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妊娠: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基因因素: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造成的:Ⅰ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损伤;Ⅱ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三、糖尿病的早期征象
不少糖尿病病人开始时并无明显症候,很容易失去警惕。等到觉得自己吃得较多、喝得较多时,往往已经大病上身。怎样早期发现糖尿病呢?请注意以下15点糖尿病的信号及特点:
1.注意此病的遗传特点。如果父母有一人曾患过此病,其子女的患病率较普通人要高出25倍。因此,父母有糖尿病的子女,应加强对本病的预防。
2.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有80%在45岁以上,高年龄者应定期作尿糖检查。
3.身体肥胖和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冠心病的人易患此病。
4.经常发生低血糖的人,易患糖尿病。
5.已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的人,应警惕发生糖尿病。
6.阳痿。据统计,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的高达50%,特别是中年肥胖的人有阳痿者,更值得高度怀疑是否已患上了糖尿病。
7.周围神经炎。表现为手足麻木,伴有热感、虫爬感,行走时似乎自己在棉垫上;有的则伴有强烈的疼痛。据统计,有以上症状者,占初期糖尿病患的40%左右。
8.难以控制的肺结核。糖尿病人并发肺结核比正常人要高出3~5倍,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这是因为糖尿病人抵抗力低,高糖环境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故药物效果不显著,结核难以控制。
9.菱形舌炎。出现中央性舌乳头萎缩,表现为舌面中有一块没有舌苔覆盖的菱形缺损区。这种症状的糖尿病初发者发生率高达61.7%。
10.女性上体肥胖。女性上体肥胖(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大于0.7~0.85),不论其体重多少,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者高达60%,而下体肥胖者无一例异常。女性上体肥胖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一项指标。
11.排尿困难。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所致,易并发尿路感染。据统计,出现此症状者,男性糖尿病人占42.3%,女性占21.7%。
12.分娩巨大胎儿。婴儿出生时体重如超过4000克,称为巨大胎儿。糖尿病孕妇约有15%~25%的人分娩巨大胎儿。
13.口干口渴,夜间尤甚,以致影响睡眠。
14.皮肤感染。糖尿病人的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杀灭作用降低,易反复出现毛囊炎、癣症等感染性皮肤病。
15.皮肤病变。一些皮肤病变,常常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下面介绍的一些皮肤病变,对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是有帮助的。
——糖尿病性潮红。糖尿病人,尤其是青年糖尿病患者,颜面和手足多有泛发性的淡红色斑,以额部更为明显,常同时伴有外侧眉毛脱落。
——糖尿病性水疱疹。足缘、足趾、小腿外侧和手背发生灼伤样、紧缩性的小水疱,无疼痛感,两周后自然痊愈而不留疤痕,发病前无特殊诱因,有多发性。
——胫骨前褐色斑。小腿胫骨前开始出现红斑、小水疱、紫癜,逐渐形成小圆形褐色萎短斑,直径0.5~2.5厘米,轻度凹陷,无自觉症状。
——无汗症。特别是颜面多汗,而躯干、尤其是下半身出汗减少。
——皮肤瘙痒症。早期糖尿病人即有此现象,多发生于外阴、肛门、头发等部位,也可发生全身瘙痒,另伴全身性皮肤干燥,手足部易裂。
——类脂性渐进性坏死。好发于下肢,表现为边缘清晰的橙黄色萎缩膜,中央硬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形成溃疡。
——环状肉芽肿。多见于手背、足背和耳廓的一种淡红色环状结节。
——糖尿病性溃疡。常发生于四肢末端,溃疡前有水疱,溃疡不易愈合并逐渐向深部发展。
——黄色瘤。在四肢外侧,尤其是膝、肘、臀、背、头面部常出现对称性的黄色结节,周围轻度潮红,常急速成群发生。
——皮肤硬肿。颈项、上背和肩部皮肤出现非凹陷性板状及皮肤硬死。
四、糖尿病的误区
如果不是糖尿病却被错误地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是实际患糖尿病却没有检查出来,都会给病人带来麻烦。因此,如何正确认识糖尿病,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事实上,人们对糖尿病存在许多误解。
只要尿中有糖就是糖尿病: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因为在不少人的尿中都可查出糖来,但他们却没有患糖尿病。
只要尿中没有糖就可排除糖尿病:这也是一种误解。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虽然升高,但不超过肾糖阂就不出现糖尿,临床上把它叫做隐性糖尿病。只要控制饮食就能阻止糖尿的发展。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情或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隐性糖尿病就可能发展成糖尿病。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每年应做1次“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时确诊或排除隐性糖尿病。
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可排除糖尿病: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有的病人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但饭后2小时血糖持续居高不下,这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征象。因饭后血糖升高,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下降。因此,要确诊是否有糖尿病应做全面检查,其中以空腹血糖及饭后2小时血糖为关键的两项指标。
只要控制主食,副食可随便吃:糖尿病人控制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控制食物总热量,所以不单主食,副食也同样需要控制。
长期用胰岛素会成“瘾”:有的病人怕成“瘾”而不敢用胰岛素。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因为病人分泌的胰岛素不够维持正常生理需要,给病人用胰岛素,正是一种补充疗法,是要满足正常生理需要。有些长期应用胰岛素的病人需要增加剂量,医学上叫做胰岛素抵抗。它与成瘾完全是两回事。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病病人需要终身用胰岛素,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病人必要时也要用胰岛素,这些都不会成瘾。
并发症不可避免:糖尿病病人如果不能正确而有效地治疗,并发症确实很多,主要是糖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各种脏器出现问题。因此,只要控制好血糖,不使血脂升高就不会发生并发症,而且并发症还可以预防。具体预防措施有: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三者相结合。只要坚持经常,就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五、糖尿病治疗的控制标准
血浆葡萄糖:空腹:4.4~6.1为良好,6.2~7.0为一般,高于7.0为不良;非空腹:4.4~8.0为良好,8.0~10.0为一般,高于10.0为不良。
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2%为良好,6.2%~8.0%为一般,高于8.0%为不良。
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为良好,130/80~160/95毫米汞柱为一般,高于160/95毫米汞柱为不良。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BMI=18.5~24.9为正常,BMI<18.5或>24.9均为不良。
通过运动及饮食疗法,控制体重,可以使胰岛素受体增加,提高肌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血糖。
血脂:
总胆固醇:2.8~2.68毫摩尔/升为正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3~1.76毫摩尔/升为正常。
甘油三酯:0.56~1.7毫摩尔/升为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3.12毫摩尔/升为正常。
六、糖尿病人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患者做适量的运动,能够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疾病,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运动可保持理想体重,以减少对胰岛素的抗拒性;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可以降低胰岛素的用量;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避免或延迟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运动有别于一般人的运动。一般以每周3~4次为宜,每次20~45分钟,使心率达到合理的目标,即运动后心率(次/分)=170(次/分)-年龄数。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体育锻炼最好的时间是在餐后1小时开始,饭前锻炼易造成低血糖,最好每天三餐后都锻炼。
糖尿病患者可参加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方式,只要能消耗一定能量,作全身性运动而使全身每个部位都得到锻炼即可,例如散步、步行、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跑步、球类活动、跳舞等。根据个体的病情、体力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只有如此才能持久地坚持运动。
此外,为保护足部,运动时有必要穿合适的鞋袜;为避免失水,应在运动前后饮用足够的水。
那么,具体来说糖尿病人应如何运动呢?
首先,运动前的准备要充分
①应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包括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或果糖胺)、血压、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如果年龄已经超过40岁,最好作运动激发试验后的心电图,以判断心功能是否适合运动。
②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运动量多大最合适、哪种运动更适合、运动中应该注意什么等。
③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特别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通气性,既不能进去沙、石子之类的东西,又能保证通气。
④要察看进行运动的场地,地面要平整,如果是在马路上进行,要避免车流拥挤的道路,运动时最好有其他人一起在运动,让他们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处理。
其次,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时要遵守“三部曲”
①运动前:在正式运动前先作15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这样可以使肌肉先活动起来,避免运动时肌肉拉伤。例如,在跑步或快走前先缓缓地伸腰、踢腿,然后慢走10分钟左右,再逐渐加快步伐,一直到心率达到要求频率。
②运动过程: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肌肉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因此血液循环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深、小血管扩张,从而保证氧气和葡萄糖的供应,一般情况下应保持运动20~30分钟。但当你刚刚开始运动计划时,可以先保持运动5~10分钟,然后逐渐加量,一般在1~2个月内将运动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
③恢复过程: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而不要突然停止。例如,当慢跑20分钟后,再逐渐改为快走、慢走,渐渐放慢步伐,然后伸伸腰、压压腿,再坐下休息。
运动的注意事项:糖尿病人有其特殊情况,因此在运动锻炼中除遵循正常人的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及因人而异选择运动量、运动项目外,还有以下几点是应当提请注意的:
(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这时血糖较高,不会发生低血糖。
(2)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进行运动,注意降糖药放在餐前30分钟左右服用,这样病人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是比较安全的。
(3)不宜在空腹情况下运动,有晨练习惯的病人运动前要进点食,如喝一杯牛奶加几块饼干,并随身带几块糖果。
(4)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户外运动。户外特别是野外运动后,要检查脚和手,及时发现外伤,预防感染。
(5)若运动中出现不适,例如饥饿感、出冷汗心悸、心跳加快,应考虑低血糖反应,及时补糖;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或腿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尽可能到附近医院就诊、检查。
七、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首先是要控制血糖、血脂,以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其次是维持正常,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不妨参考下面的饮食治疗方法,尝试一下:
控制总热量:正常体重、中等体力劳动者,每公斤体重每天供给30千卡热量,其中糖类占有量暂定为50%~60%,以利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最好选用多糖类如米、面或玉米等。
由于糖尿病人其内糖原异生旺盛,蛋白质消耗量增大,因此蛋白质供应量充足,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其中至少是必须含有氨基动物蛋白质。一般病人每公斤标准体重每日供给1.0~1.2克蛋白质。
糖尿病人膳食中脂肪约占20%~25%。每日脂肪摄入量以不超过60克为宜。胆固醇每日摄入量最好控制在300mg以下(1只鸡蛋约含胆固醇200mg)。
高纤维膳食:食物纤维可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食物纤维素还可以与体内胆汁酸(组成胆固醇的原料)结合成胆盐从肠道排出,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每日宜摄入食物纤维23~40克。含纤维素最多的是玉米皮,它含纤维素高达92.1%,豆类皮含86.7%,小麦麸含44.1%。蔬菜中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有青菜、芹菜、胡萝卜、白萝卜和南瓜等。另外还可吃桃、梨、菠萝、樱桃等水果,水果的果胶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使血糖明显下降。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在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50%死于心血管疾病。而维生素E具有保护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作用,研究显示,人体每日摄入400毫克维生素E,就能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降低40%~60%。为此,医学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最好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天然食品,如植物油、谷物胚芽、豆类、南瓜、红薯、蔬菜、蛋黄等,以利人体吸收利用,更好地保护心血管。
其他:还要吃一些糙米、面粉以及含铬较多的鲜酵母、蘑菇等。清淡饮食,少吃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则宜控制在5克以下。少量多餐。多饮水,控制饮酒。
八、糖尿病饮食计算的方法
糖尿病饮食计算步骤:①测身高、体重确定体型。②根据体型和劳动强度计算全日总热量。③饮食中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分配。④安排全天的主副食及食谱。
计算方法:测身高、体重,确定病人是肥胖、消瘦还是标准体型。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左右为正常。
成人标准体重粗算公式: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
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00%
计算糖尿病患者一日应该摄入的总热量:
糖尿病患者一天应该摄入的总热量,应与肌体每天所消耗的热量相平衡,维持标准体重。通过饮食摄入的总热量可以影响血糖变化,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总热量的控制。每一位糖尿患者所需的热量的多少,与其身高、体重、年龄、性别、体力活动不同有密切关系。低于标准体重者,处于儿童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每天摄取的总热量可适当增加。高于标准体重者应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重体力活动较中、轻体力活动消耗的热量多,故需增加总热量的摄入。一般总热量是按标准体重和体力活动情况来计算,为了便于患者掌握,将糖尿病患者每日的热能需要量列表如下:
糖尿病病人热能需要量。(千卡/公斤/日)
成年人所需热量:
休息:25~30千卡/公斤/日。
轻体力:25~35千卡/公斤/日。
中体力:35~40千卡/公斤/日。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合理量参考
主食:为避免血糖骤然升高,糖尿病人应强调少食多餐。对于病情稳定的轻型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保证三餐,切不可一日两餐。三餐的主食量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或早中晚各1/3。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病情不稳定的病人每日须进食5~6餐。加餐的食物一般是从正餐中匀出的25~50克主食。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常常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及夜晚临睡前需要加餐,特别上午9点和夜晚临睡前加餐十分重要。一般认为对非重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最好不宜超过100克,余下的主食可作为加餐用。这样对控制血糖和尿糖是十分有利的。
蔬菜类:量及种类无特殊限制。
肉食类:避免高脂食物,可选择少量瘦猪肉、牛肉、鸡、鱼等。
豆、奶制品及蛋类:此类食物富含蛋白质。与肉类一样,每顿适量便可。如早餐可食300毫升奶或豆浆,或一个鸡蛋(有高脂血症者应少食蛋黄),外加50克或100克主食。
水果类:血糖控制良好者,每天可进食少量的水果,但应避免吃含糖量高的如橘、柑、葡萄、荔枝等,并适当减少饭量。血糖未得到满意控制者,最好不吃。
根据自己的劳动强度或活动强度制定全天的量。职业男性一天以350~450克粮谷类食物为妥,女性为300~400克。重体力劳动者,一天的主食量可酌情增加,反之应适当减少。休息或卧床者,男性的主食量为250~300克,女性为200~250克。上述各类患者中,肥胖者进食量限制应严格一些,而瘦弱者则可适当放宽。
九、糖尿病病人的饮食禁忌
忌食: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点、果酱、蜂蜜、蜜饯、冰激凌等不利于血糖控制、有损肌体健康的食品。这些富含单糖或双糖的食物,食后使血糖迅速升高,故不宜食用。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如猪油、牛油、羊油等不应吃,否则加重代谢紊乱、高血脂,易致多种并发症。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尽量少吃或不吃,如动物的内脏、蛋黄、鱼子等,如食用也会致脂代谢紊乱。
薰、腌、泡制的肉类及蔬菜,内含致癌物质,大量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微生素、矿物质丢失,这一类食品不应该吃,糖尿病患者食用后,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因盐的摄取量增多易并发高血压病。
宜食:粗杂粮如荞麦、燕麦片、玉米面、大豆及豆制品、蔬菜。
十、关于糖尿病的药膳方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口渴多饮,多食而消瘦,多尿或尿浑浊。运用药物与药膳相结合的疗法,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清蒸茶鲫鱼:鲫鱼500克,绿茶适量。将鲫鱼去鳃、内脏,洗净,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每日吃1次,淡食鱼肉。此方补虚,止烦消渴,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多饮不止以及热病伤阴。
笋米粥:鲜竹笋1个,大米100克。将鲜竹笋脱皮切片,与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服2次。本粥可清热、宣肺、利湿,适用于糖尿病人,也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土茯苓猪骨汤: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100克。将猪脊骨加适量水熬成3碗,去骨及浮油,入土茯苓,再煎至2碗即成,分2次服完。每日服1次。此方健脾气,利水湿,补阴益髓。
菠菜根粥:鲜菠菜根250克,鸡内金10克,大米适量。将菠菜根洗净,切碎,与鸡内金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烂成粥。每日1次。此方利五脏,止渴润肠。
山药炖猪肚:猪肚、山药各适量。先将猪肚煮熟,再入山药同炖至烂,稍加盐调味。空腹食用,每日服1次。此方滋养肺肾。
十一、糖尿病人如何自我养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的疾病,就目前医疗水平尚不能达到完全治愈,只能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因此,糖尿病的自我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学者认为,应当谨守以下几点:
不贪食:糖尿病人的饮食应严格按医生制定的饮食疗法进食。避免过饱、摄入含糖分过高的食物,多吃些水果、蔬菜。
不宜过分饥饿:过分饥饿会导致低血糖,严重的会引起饥饿酮症,因此饥饿时可适量少餐。
不贪杯:平时进食以不饮酒为宜,赴宴时亦应婉言谢绝饮酒。
不多吃盐:国外专家发现吃含盐食物者的血浆葡萄糖浓度高于吃不含盐食物者。因此少食入盐或可作为糖尿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措施。
不赴宴或尽量减少赴宴:不能推却时应严格按医生制定的饮食原则进食。
不懒惰:糖尿病人切忌懒惰,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活动可促进糖的利用,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不忌医: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不乱服药:糖尿病人切记不能乱服偏方、验方,有些民间偏方根本毫无治疗效果,乱服可使血糖波动,不易控制。
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正常生物钟,导致肌体功能紊乱,不利病情控制。
不悲观:要正确地对待病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调整肌体机能状态,有利于血糖控制及减少并发症。
另外,医师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的生活要做到如下七点:
(1)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制定的健康饮食计划,每天定时定量进餐。
(2)选择适宜的运动,每天运动30分钟。
(3)每天坚持定时服用降糖药物。
(4)每天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如果连续几天血糖太高或太低应看医生。
(5)每天温水洗脚,并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红肿和破溃。
(6)每天坚持刷牙两次。
(7)戒烟。
十二、三道防线预防糖尿病
当今世界,糖尿病、冠心病、肿瘤并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其实,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主要是把好三道防线: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