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商界男神书系(套装共5册)

第六章 走向国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商界男神书系(套装共5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章 走向国际

  本章我要讲的是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过程,主要分八个部分:第一,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其实是存在矛盾心理的;第二,我是如何找到优秀的CFO的;第三,新东方何时正式启动了到美国上市的历程;第四,新东方最珍贵的不做假账的传统,给新东方带来了多大的好处;第五,国家部委当时发布的一个文件,直接促成了新东方上市提速;第六,新东方是如何通过10天路演成为“抢手货”的;第七,上市敲钟那天,我都做了些什么;第八,中关村管委会作为中关村地区的一家机构,凭什么愿意出资为新东方庆祝上市成功。

  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矛盾心理

  大家会问:到美国上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为什么会有矛盾心理呢?因为在2016年新东方到美国上市之前,也就是2015年,百度在美国上市了。我听到的消息是李彦宏因为百度在美国成功上市而号啕大哭,激动得不得了。因为百度跟新东方不一样:首先,百度特别缺少资金,因为最初的发展都是靠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轮轮融资下来,最后没钱了,所以如果上市不成功的话,百度就有可能因为缺少资金而倒闭;其次,作为高科技公司,它融到资金以后就能有更大的布局和更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和百度不同,新东方从本质上讲做的是小本生意,也是稳健生意——新东方收的学费都是学生预付的,所以新东方的账上没有怎么缺过钱。因此,我也没有非要融资来发展新东方的打算。新东方开一家分校也不需要花太多钱,何况开分校对城市也是有选择的,在小城市是开不了的。所以,我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融资以实现更大的发展这件事情是不抱希望的。因为我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领域不是你有钱就能够做好的。

  此外,我犹豫还有另一点原因:当时,中国的教育机构中还没有到美国上市的先例。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到美国上市是否能够成功,美国人是否愿意买我们的股票,这些都是未知的。

  当时,我们还面临着一个难题:去美国上市与国内的教育政策是否相一致。2006年前后,国内有很多部门都强调要反对教育产业化。所谓的“教育产业化”,当时主要是针对中小学或民办大学的,中小学产业化本质上就是多收学生的钱,很多公立学校甚至连续开设多家分校。所以教育部觉得,这会导致教育不公平。但教育产业已经被细化,比如培训领域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后就已经被界定为营利性的了,是要向国家缴纳税金的。在这个前提之下,再提出教育不能产业化,就与之相矛盾了。此外,国家在教育领域的税收制度也已经完善了,再说教育机构不能产业化,也是存在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担心如果新东方到美国上市的话,就变成了教育产业化的典型代表,这样一来就极有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制约,甚至有可能会被处罚。我很担心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新东方到美国上市了,但是随后相关部门说教育领域的企业不能在美国上市,必须退市。假如融资成功,美国那边按照10亿美元的估值来买新东方的股票,那要退市的话,就得按照十几亿美元的估值把钱退给人家,那我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笔钱的。所以,我非常担心新东方上市是否符合相关政策。

  所以,为了确保新东方上市符合政策规定,我去北京市教委等教育部门,请示相关领导。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说:“我们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也不知道你去美国上市到底是不是符合相关政策,你只能自己判断。我们既不能鼓励,也不能反对。所以,你只能自己去想。”

  当时还有另外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培训学校是由教委负责管理的,不是工商部门,不同于现在是要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由教委发办学许可证。当时新东方教育集团归工商管,但是新东方学校又是归教委管的,所以这在管理上也不一致。我那时真是非常矛盾。

  此外,我还担心上市以后我们会失去对公司发展的控制权。因为无论有经验还是没经验的人都跑来跟我说:俞老师,到美国上市,你要小心点,上市以后资本就能控制你的发展了。这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如果股东觉得我管理得不好,或者他们认为我不合格的话,就有可能把我推翻,就像乔布斯被赶出苹果董事会一样,那我以后就失去对新东方的控制了,就像王志东被赶出了新浪,虽然他是新浪的创始人,但新浪已经不是他的了。本来我在新东方干得好好的,自己是个大股东,可一旦上市我拥有的股权就会被稀释,就有可能失去对公司的控股权,甚至有可能被赶出新东方。第二,资本是逐利的,它希望进行的都是短期投资,恨不得我们马上把招生人数扩大一两倍。如果我想谋取长远发展,我的教育理想就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想到这些,我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去美国上市。但是实际上,当时的形势已经不能回头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东方已经为上市准备了好几年,不管是一时冲动也好,深思熟虑也罢,上市已经是新东方的必经之路了;二是除了我以外,新东方的其他股东都是毫不犹豫地要走上市这条路,因为大家都知道,在美国上市,原始股东的锁定期最多是3~6个月,锁定期一过,原始股东就可以随便买卖自己的股票了。不像在中国,这个锁定期是3年,3年时间内不确定性很高,而3~6个月内企业的发展是可以预期的。一旦过了锁定期,所有原始股东就可以把股票套现,之后就可以安心地生活,或者说干脆套现走人。所以,除我之外的所有股东都希望新东方去美国上市。众意不可违,不管心里有多犹豫,我的发展方向必须是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

  下定了决心,我就去跟相关部门的人沟通,尤其是一些关键部门——我们要获得他们的支持。最后,这些部门的相关人员对我说:“你可以到美国去尝试一下,这对中国教育领域来说也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只要不惹出大事来就行!同时,我们也不能给你做出任何承诺,因为教育和商业毕竟是两个领域。”

  总而言之,根据种种迹象和形势,我下定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决定把新东方带到美国去上市。

  我是如何寻找到优秀CFO的

  决定了去美国上市,我就要组建队伍,调整组织结构,还要寻找最优秀的人才。当时,在新东方11个人组成的庞大的董事会,我是CEO。那时,外部资本已经入驻新东方,陈晓红等人也进入了新东方董事会,而这个时候,新东方要找的最重要的人就是CFO。

  当时新东方的财务人员大多是本土培养起来的,完全没有国际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尽管在找优秀的CFO之前,我已经把我的朋友魏萍从加拿大挖了回来帮我整顿财务——她后来也做过好几个上市公司的CFO,但新东方还需要新的有经验的力量。魏萍虽然曾经在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一家加拿大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具有一定的国际资本运作经验,但是从来没做过上市公司的案子,也不太知道怎样跟投资人和投资银行打交道,怎样才能帮新东方融到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无论如何要找一个真正有经验的CFO来担负起新东方财务管理的大任。在我心目中,这个CFO要符合三个标准:第一,要了解中国国情,因为如果他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话,就不能理解我们在做的事情,还可能会理解有误,甚至可能会向投资人传达错误信息,这就很麻烦,所以他要了解中国;第二,他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母语的水平,因为到美国上市,CFO必须向全世界讲述企业的故事,所以要是英语不流畅的话,也会很麻烦;第三,最好有在亚洲工作的经验。

  按照这个标准,猎头公司帮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这样能保证他们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从文化层面也相对比较好沟通。于是,我飞到加拿大温哥华,让这三个分布在美国不同地方的人——一个在旧金山,一个在洛杉矶,一个在纽约——飞到温哥华去见我,每人面试一天。我对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跟我吃三顿饭,其间跟我聊,甚至晚上要住在我住的酒店。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包括专业知识、性格特点、说话态度、反应速度,甚至饮食习惯等方面都能有所了解。大家觉得我的要求还是挺严格的。

  面试完前面两个人,我觉得他们的专业知识还可以,但总觉得他们有一点端着,觉得自己是一个顶级财务人员,到新东方还挺委屈自己。总之,我觉得他们不合适。

  最后一个来的是路易斯,中文名字叫谢东萤。看到他第一眼,我就觉得他不行。因为他长得不太好看。可现在,他在中国,乃至在全球CFO界都很有名。他有一只眼睛有点斜,那是天生的,而且他高度近视。这样的形象,投资人见了可能都会在心里打鼓。但是我在跟他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极其聪明,极其有智慧!他在斯坦福大学读的本科,又在哈佛大学读了MBA,还读了伯克利大学的法学博士。他曾在香港金融投资证券界工作了七八年,因此对中国,尤其是香港地区很了解,再加上他本来就是华裔,所以跟我特别聊得来。

  此外,我还发现,他直人快语,说话完全不顾及别人的面子,但是又说得非常到位,看问题能一针见血。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我想要的人。可这三个人中,他的要价是最高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在基本合格的人选中,选要价最低的,而后来从他身上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用人就用最贵、最厉害的。他上来就向我要新东方至少1.5%的股份,这是什么概念?当时,新东方1.5%的股份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钱了!

  后来,他来到国内,在向新东方董事会做陈述时,我说我选定了,就是谢东萤。当时陈晓红也在董事会上,她不同意我的意见。我问为什么,她说他长得太难看了。我解释说我们用人的标准是看他的能力,是看他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看他的长相,实际上看顺了以后,谢东萤一点都不难看。

  但她坚持不同意。后来我说:这由不得你了,我是新东方的CEO,你是新东方的投资人,这件事情我有权做决定。我认为我能跟他配合好,而且我们都已经无话不谈了。就这样,董事会最后决定正式聘请谢东萤担任新东方的CFO。

  新东方启动上市进程

  最初,谢东萤跟我说的是帮助新东方上市,上市完成后在新东方最多干一年,拿到股份以后他就要离开。但是后来,随着我们俩交往的深入,他觉得我是一个难得的好老板,我也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对这个世界和新东方这么了解,还能给新东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的CFO。所以,他在新东方待了整整10年。当然,这10年他在新东方挣了不少钱,但也为新东方做了不少贡献。后来,他去了中国著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厂商蔚来汽车,也是做CFO,帮着蔚来汽车上市。

  有了CFO以后,新东方的上市进程就正式启动了。谢东萤的加入让新东方上市的路径变得非常清晰,因为他在上市公司做过,怎么跟投资人打交道,怎么跟律师事务所打交道,甚至怎么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打交道,他全清楚。所以在这点上,谢东萤算是新东方引入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专业人才。从这件事情上,我深刻感受了一点:要用就用顶级的、最厉害的人。当时,我们面临要确定投资银行和专业机构的问题,在谢东萤的帮助下,我们迅速确定了美林、瑞银集团和瑞信作为新东方的投资银行和承销人,确定了美国最著名的法律机构Skadden和中国的法律机构天元作为新东方上市的法律顾问,还确定了德勤作为审计新东方财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就这样,我们迅速搭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团队。

  紧接着,谢东萤跟我说:我们需要重组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我们11个人组成的董事会太庞大了,而且几乎都是内部董事,需要引入更多的外部董事,但这样做的成本会极高。可我想,这可能刚好是一个契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东方的董事会本来就很臃肿,决策效率低下,改革势在必行。但这牵涉新东方的元老级人物王强、徐小平等要不要离开董事会的问题。最后,他们自己决定离开董事会。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新东方能够更加顺利地推进上市进程;二是由于董事会成员买卖股票需要经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会比较麻烦,而他们希望新东方上市以后能够更加自由地买卖股票,所以也愿意离开董事会。最后,新东方内部留下的董事会成员就是我和谢东萤,因为CEO和CFO必须是董事会成员。

  我们又另外找了三个外部董事: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北大国际经济管理学院创始人之一杨壮,以及谢东萤邀请来的网易原CFO李廷斌(Denny Lee)。因为从财务角度来说,需要有一个财务专家担任新东方的独立董事。后来,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内部董事,就是今天新东方的CEO周成刚。

  截至目前,新东方董事会依然非常稳定,在各种重大决策上推动着新东方的发展。在那个改革的关头,原来的各种纠结被一刀斩断,新东方董事会由此变成了一个精明强干、决策效率极高的董事会,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除了董事会成员,优秀的财务管理者也开始陆续进入新东方,因为作为CFO,谢东萤不能自己去做具体的财务工作,而原来的财务人员大部分都不符合上市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就启动了财务人才的招聘工作,来寻找更多国际级的财务人才。直到现在,我们那时招进来的人才在新东方财务系统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东方现任CFO,也是新东方著名管理人之一杨志辉,就是当初作为谢东萤的助理招进来的。新东方现任内部财务总监、新东方教育在线的现任CFO尹强也是那时招进来的。这些人后来在新东方的上市、财务规范、财务数据等方面的决策上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也再次印证了优秀的人才才能帮助你做出优秀的事情的道理。

  既然已经决定到美国上市,人才配备也到位了,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研究美国上市公司的路径,向美国上市公司讨教。比如我跟李彦宏探讨他是怎么把公司带到美国去上市,怎么进行路演的,美国的404法案是怎样征询的,整体流程是什么样的。通过研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规定以及美国有关上市公司的各种法规,我明白了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比如个人关联交易信息透露,通过个人行为去套利,随便买卖股票等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与此同时,我深刻意识到:必须把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分开,一切以公司利益为重,以公司合法性为重,这样才能把事情做成!也是由于这样的认真研究,新东方在上市以后,甚至在2012年被美国浑水公司攻击时,并没有出什么问题,这就是一切按规范行事所带来的好处。

  我知道所有路演都要讲述新东方的故事,而且要充满激情和热情地讲,有条不紊地讲,充满辩论性地讲,像与人对话般地讲。这个时候我知道,我的英语水平已经不够了,尽管谢东萤也可以讲很多有关新东方的内容,但说到业务、组织结构等方面时,他毕竟不如我知道得更清楚。所以从北大毕业20年后,我又开始训练自己的英语口语了。

  我记得我当时听了很多录音带,看了很多美国影视剧,希望自己的口语表达变得更加流畅。好在努力没有白费,在后来新东方上市的整个过程中,我的英文表达还是不错的。上市那天,我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晚宴上发表的英文演讲还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纳斯达克、纽交所管理者的热烈欢迎。总而言之,我发现: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人生任何阶段都是有进步空间的,你不努力,就没有未来。

  不做假账: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

  在这一节,我要讲一下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不做假账。在新东方上市的过程中,财务人员是最重要的,一切都要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12年,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说新东方做假账、数据造假,但是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后来经过两年的独立审计,新东方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确认为没有财务问题。这样的好结果源自新东方最珍贵的传统——不做假账。德勤在对新东方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时也非常惊讶地发现,新东方的所有记账方式都是相对国际化的,而且所有数据都在一个账本上。德勤的工作人员说:以前做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案子时,都要不断地帮它们调账,有时它们的账甚至烂得没法看,要等三年才能上市,否则财务数据是不完整的。

  德勤对于新东方财务的规范化管理非常赞赏,说:“我们基本上不用花太多力气,只要稍微做一下账目的调整,你们就符合美国上市公司的规范了,因为你们的数据一直是非常完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其实主要源于新东方的发展历史。

  我是从个体户起步的,做个体户的时候,其实不存在财务是否规范的问题,每天把钱放进口袋里就行了。后来,新东方变成了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也是不太需要财务规范的,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由我来管钱,我愿意给大家分多少就分多少。所以那个时候,新东方的财务制度是不规范的。

  1996年前后,我的朋友们都回国了,大家合伙发展新东方,每人主管一项业务,但财务收账是在一起的,最后再进行财务分配。这个时候,我就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每一分花费都要记下来,这样才知道每个人花了多少钱,最后每个人应该分多少钱。财务制度就这样规范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要对得起这些朋友,不能让这些朋友心里打鼓说:俞敏洪,你没记账就把钱给花掉了,什么意思啊?钱是大家赚的,不能供你自己花。所以,即使我个人不花公司的钱,也要把财务规范化。从那个时候起,新东方就开始聘请外部的财务人员记账了。当然,那个时候的财务制度还不符合国际规范,但是已经可以随时查账了。当时,我对新东方财务人员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朱镕基总理说过的:不做假账!我要求他们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每一笔账都按照规范去记,要随时经得起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考验。就这样,新东方的财务制度逐渐规范起来。

  所以当2006年新东方去美国上市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整整10年的符合国家规范的完整财务记录,等德勤进行审行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会计准则调一下账目就行了。很多创业公司,甚至有些上市公司最后出问题,都是因为第一负责人或创始人先想的是自己的利益,从而导致公司的名声不好、品牌不好、队伍崩溃。

  截至目前,我敢说自己没有做过一起为了一己私利去伤害新东方整体利益,或者伤害新东方股东利益的事情。这一点是我值得骄傲的。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八个字:只求发展,不求私利。只有不求私利才能得到私利,作为最大的股东之一,新东方每发展一步,我就多一点收益。所以,如果太过计较私利,到最后把公司做垮了,吃亏的其实还是自己。很多人之所以做出一些小肚鸡肠的事情,就是因为对大局、自己的大利以及共同利益没有想清楚。

  国家部委文件的出台,新东方上市提速

  新东方原定的上市日期是2006年10月前后,因为我们估计,从2006年年初启动开始,到当年的10月前后,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但很有意思的是,那一年7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出台了一个文件,文件规定:2006年9月8日之后,所有要到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经过六部委的联合签批。我觉得这个文件的出台是因为当时去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国家应该是想通过这个文件控制一下当时的情况。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家公司上市需要六个部委盖章,那上市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很难,光走流程恐怕就会很久,更何况新东方属于较为敏感的教育行业。所以我觉得,如果新东方在2006年9月8日之前上不了市,那之后就更难了。

  从7月文件发布到9月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而如果想不违反这个文件,新东方必须在9月8日之前在美国上市成功。但无论怎么算,我们都觉得时间来不及。我们当时甚至感觉,这个文件就是针对新东方的。但后来,这个文件实际上并未真正实行,依然有大量的中国公司去美国上市。但是那个时候,我心里很紧张,因为我不想违反国家规定,所以连夜召开董事会和管理人员会议,最后决定提前上市。我跟谢东萤反复商量沟通,问他提前上市是否可行,他说有点悬,但是愿意尽力争取。

  于是,我们开始准备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有上百页,是全英文的。那段时间,我平均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因为我要反复去读招股说明书,读完要提出问题,再修改。所有新东方的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都被我们动员了起来。

  7月底前后,我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的第一稿。我们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人说,这件事情不要耽误,并把我们的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配合一下,尽快反馈意见,然后,我们再根据意见改第二稿、第三稿。大约过了一个星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给出了反馈意见,提出了38个问题。我们连夜把这38个问题解决并反馈了回去。又过了一个星期,他们针对第二稿提出了8个问题,我们又抓紧解决。又一个星期过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说:招股说明书已经合格了,你们可以启动上市进程了。这期间,我们解决问题的速度非常快。

  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如果真想办事,是能把事快速办好的。因为它的整个系统和流程都是完整的,不受太多的个人情绪、个人感觉以及个人关系的影响,只要流程开启,它就能够按照流程推进。

  8月15日前后,这时候离9月8日就只有20多天的时间了。我们迅速把投行的相关人员召集起来,飞到香港开定价会议,研究我们的股票应以什么样的价格销售。这时投行的人跟我们说:现在上市是一个特别不利的时机。因为全世界的投资人每年8月下旬到9月上旬都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度假,所以在美国上市公司的历史上,在这期间上市的公司就没几家,而且仅有的那几家上市结果也都不好。所以,要想在这个时间段上市成功的话,就只能放低价格。

  当时,他们给了我一个价格,这个价格居然比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时的价格还要低。老虎基金进入新东方时给的价格是每股3美元,而他们认为大概每股两美元多,四股合一股。

  我说:“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上市了,因为我们私募的价钱都已经超过3美元一股了,如果现在在海外上市比这个价还低,那我们就不上市了。”投行方面的人说:“你要提高股价的话,我们不一定能把股票卖出去,卖不出去的话,你也亏,我们也亏,为什么不先低价上市呢?”我说:“新东方不只值这个价钱。其实,我对你们的要求特别简单,我的定价就是每股15美元。我的要求不高,就是在每股股价上加1美元。这样的话,我感觉至少比老虎基金进入时的股价要更高,而且也能给我们的股东更好的期待。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们可以不做。”

  后来投行的人想了想说:“那我们还是做吧,就看你们新东方这些人在上市时的口才和说服投资者掏钱的能力了。”最后,我们决定以15美元一股来宣传新东方的股票发行。这就是新东方提速上市的简要过程。

  10天路演,新东方成为“抢手货”

  紧接着,新东方的路演开始了。经过10天路演,新东方成了“抢手货”。2006年8月22日前后,我们团队正式到了香港,主讲人就是我和谢东萤。我讲新东方的业务和发展,谢东萤讲财务数据。在香港进行第一场路演时,组织方准备了一个20人左右的午餐会,他们觉得此时投资人都在度假,能有20个人来听已经很不错了。结果一到现场,我们发现来了约100人,来的这100来人大部分都是黑头发。谢东萤上去讲了财务,接着我就上去讲业务。只讲到一半,下面有些人就听得不耐烦了。下面有人说:“俞老师,你就别讲了,新东方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是从新东方上学出来的。你就告诉我们你的定价是多少,愿意给我们多少股票就行了。”

  我把我想的告诉了他们,下面的人就说“行了”,然后就开始认购。当时只是意向认购,最终认购要到上市那一天才可以。当时,新东方希望募集到的资金是1.2亿美元左右,我们预估的认购金额为三四亿美元,觉得能翻个两三倍就差不多了!然而,没想到的是,我们在第一站香港就完成了1亿美元的认购,这就等于说,我们第一站就差不多把认购额用完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吃了颗定心丸,觉得这一次上市肯定能成功。

  第二站是新加坡。此时,我们的心情比在香港放松多了。到了新加坡,我们开了一个晚餐会。结果,我们发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原本预定了二三十人的场地,结果来了七八十人,也都是黑头发。新加坡也是世界投资人的一个重要聚集地,那些本来在新加坡度假的人都不度假了,都跑到会场来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和香港一样,所有人都说“你们不用讲了,告诉我们能认购多少”。新加坡一站结束后,我们已经有5亿美金的认购额了。

  这样一来,我们都觉得不用去美国了。因为我们总共就要融1亿多美元,现在已经有5亿美元认购额了,如果按照15美元一股认购的话,大家都已经愿意买了,美国就可以不去了。我还跟团队说:“去美国还需要10天,坐飞机又那么累,我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路演了?”他们说:“不行,路演不光是一个融资的过程,还是宣传企业、让更多投资人知道我们、未来让他们买我们股票的过程,所以必须得去。”

  到了美国以后,我们从西海岸走到东海岸,走了差不多10个城市,从洛杉矶、旧金山到丹佛、波士顿,再到芝加哥、纽约、华盛顿等。在美国路演的时候,外国投资人增多了,但中国投资人依然不少,因为当时很多中国学生毕业以后就留在美国的基金公司工作了,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找中国的优秀企业进行投资,当时中国的优秀企业也不少,百度等公司都在美国上市了。所以,他们觉得有一个中国团队是很重要的,而中国团队的成员大部分都知道新东方,知道我。

  就这样,我们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总共拿到60多亿美元的认购额,而新东方当初只想融资1亿多美元。这意味着什么?60倍的认购率。毫无疑问,新东方这次上市取得了成功。而且,在美国路演的时候,我还第一次体会到了“被招待”的感觉,全程乘坐顶级商务飞机和超长的凯迪拉克商务车。这种待遇让我体会到了当超级贵宾的感觉。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路演呢?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上市的效率,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钱是投资银行出的。那投资银行为什么愿意出这些钱呢?因为它希望我们能融到更多的钱。投资银行最后要拿走我们融资总金额的7%左右,所以它有足够的钱来租用这样的飞机。在美国,租一架商用飞机一天也就一两万美元,所以对投资银行来说,也是非常划算的。把你招待好,让你讲好,最后它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最后一天晚上定价的时候,好多朋友给我打电话,要我给他们留出一定的份额。我说:我个人定份额肯定不行,因为朋友太多了。大家提议:能不能加钱?要加到多少为止呢?我说:冲着新东方现在融资的状况,我们是可以加钱的,可以每股加到17美元。最后,谢东萤说:我们可以加到每股20美元。因为根据当时60倍的认购率,每股加到20美元也可以轻轻松松地把股票卖光了。但我说不行,因为我不希望新东方的股票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如果我们涨到每股20美元,万一上市以后每股跌到18美元,那就有了一个很糟糕的记录,让第一天买新东方股票的人赔钱了,这样不好。所以,我们最后决定每股价格最高定到17美元,这样上市以后新东方股价大约会在每股20美元。所有买新东方股票的人,每股都能赚到至少3美元,我觉得这样才对得起大家对新东方的信任。

  最终,新东方股票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销售,开盘时冲到了每股22美元,当天晚上每股又跌回20美元。就这样,第一天买新东方股票的人每股都赚了3美元。直到今天,新东方的股票还从未跌破当初的发行价。而且从上市到现在,新东方股价翻了10倍。就连在浑水公司攻击新东方的时候,新东方的股价也没有跌破发行价。所以,我最大的骄傲之一就是:让信任新东方的股东在这10年中,收到了很好的回报。这也是我觉得良心上特别过得去的一件事情。

  敲钟的那天,我做了些什么

  新东方最终确定的上市日期是2006年9月7日。9月7日早上9点,我登上了纽交所的敲钟台。当时,新东方元老都跟我一起到了纽约,徐小平、王强、我的同宿舍同学包凡一,还有谢东萤,再加上新东方当时的两位副总陈向东、沙云龙,我们一起登上了敲钟台。对新东方来说,这毫无疑问是辉煌的一天,也是最值得新东方人骄傲的一天。就这样,新东方成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教育公司。

  敲完钟以后,就等着开盘了,结果系统出故障了。等了半天,接近中午11点的时候,新东方的股票代号“EDU”才在交易屏幕上显示出来。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当初新东方决定上市的时候,在选择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时有点小分歧。当时我想选择纳斯达克,因为在大家心目中纳斯达克是一个更加先进的平台,一个跟高科技相结合的平台,而纽交所好像是一个比较陈旧落后的平台。当时好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但后来谢东萤告诉我,这两个平台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纽交所的历史更加深厚,而且纽交所对中国更加了解,所以最好到纽交所去上市。

  要定上市代号时,我们就跟纽交所说,如果让我们到纽交所来上市,我们的代号得是“EDU”,就是“education”的缩写。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领域中,“EDU”就是教育的总代号。纽交所说我们去争取。后来,他们真的就把“EDU”这个代号争取来了。所以现在,全世界能够以“教育”作为代号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新东方。于是,我们最终决定到纽交所去上市。新东方股票开盘以后,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上市成功意味着新东方过去一个阶段的结束,以及新一阶段的开始。

  在整个上市过程中,我几乎一整天都在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讲述新东方的故事。晚上,纽交所出面举办欢庆和招待晚宴,差不多所有人都喝醉了。我在晚宴上还做了一场有关新东方未来的演讲。

  晚宴结束后,我自己一个人走到了哈德逊河边。我在河边大概坐了1个小时,就想新东方上市以后怎么办,心中充满的不是喜悦,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迷茫,甚至还有失落感,当然,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我为什么会感到迷茫和失落呢?因为我觉得我们这么多朋友在一起打拼出了一份事业,大家都做了很大的贡献,现在新东方上市了,对朋友也算是一个交代。但是我当时也深刻地意识到,过去的一段友情结束了。因为公司上市了,大家可以把股票换成现金了,他们也从董事会离开了,所以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大家要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了。这也就是说新东方的一段经历结束了,面对未来的新东方,我必须要有新的团队合作成员,要有新的发展,因为我们还承担了无数投资人的期望。

  对于我自己来说,身上的压力和负担其实一点都没有减轻。我的股票不能随便买卖,其他人都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后随便卖股票走人,但我不行,只有我一个人是被锁定的,这种感觉其实非常矛盾——我不能因为新东方成功上市就放松,觉得可以过另外一种人生了,反而觉得被套牢了,要去过一种被锁定的人生,而且被人期待,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所以我说,新东方上市对于资本来说是一场盛宴,对于老股东来说也是一场盛宴,因为他们从此以后可以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对于我来说,对于新东方来说,却是新长征的开始。

  毫无疑问,从新东方上市到现在的十几年间,我的个人历程充满了艰苦、艰辛、曲折、失败,当然其间也有成功的喜悦。但是对我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历程,绝对可以用“长征”来形容。向未来看十年八年,我依然是这种心态。没有办法,说难听点,这叫被赶鸭子上架,下不来了;说到好听点,那就是你肩负着大多数人的期望,必须完成这些期望,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新东方从上市时只有不到10亿元的收入,到今天有了160亿元的收入,并且在一路成长。

  中关村管委会出资为新东方庆功

  从美国成功上市回到国内以后,国内的管理机构会有什么反应呢?我一直担心新东方的上市会引起相关管理机构的不满,怕他们觉得教育产业为什么非要到美国去上市?如果这种不满存在的话,会对新东方未来的经营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承认。

  大家知道,当时中关村成立了中关村管委会,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促进中关村企业的发展。现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就归中关村管委会管。管委会的宗旨是,希望中关村多一些国际上市公司,这样才能使中关村国际化,才能创造“中国的硅谷”!所以,当知道新东方在美国成功上市以后,中关村管委会非常开心,觉得中关村又多了一家上市公司。而且我们既然能到美国上市,就说明我们的财务等各方面都是正规的,不存在太大的法律问题和风险。至于教育产业能不能到美国上市,这不是中关村管委会要考虑的问题。

  于是,中关村管委会主动接触新东方,说:你们在美国上市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你们在中关村核心区还有自己的大楼,这毫无疑问是我们中关村的骄傲,所以我们中关村管委会非常愿意出面为新东方上市庆功。

  我听后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意味着官方的承认。后来,中关村管委会在北京王府饭店为新东方举办了上市庆功活动。这件事情实际上是为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一锤定音,因为中关村管委会是可以代表政府的,这代表政府对新东方去美国上市是认可的,也是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当然,我后来还跟很多政府部门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跟它们讲培训机构上市不影响中国教育的去产业化,而且我们上市以后发展好了,能对中国的教育均衡、教育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由新东方起头,教育领域企业上市这件事情逐渐变成了国家认可的行为。一两年以后,中国很多以教育为主的企业都陆续上市了,比如环球雅思、安博、学大,再到后来的好未来等。当然,这些企业中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是毫无疑问,这些企业和新东方一样,促进了中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为帮助中国孩子在出国时取得好的分数、进入世界名牌大学读书、毕业以后回到中国做出更大贡献方面,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

  新东方在美国上市毕竟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所以很多媒体的报道都起了亮眼的标题,当时还出现了一些很吓人的标题,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俞敏洪,中国最有钱的老师”。这样的标题很容易误导别人,就好像我自己赚了多少钱似的。其实,我当时在新东方是最没钱的,尽管从股份上来说,我已经变成了亿万富翁,但我个人不能卖任何股份,我的钱只是理论上的。所以直到今天,从变现的角度来说,我不一定比新东方原来的老股东拿得多,但从理论上来说,从股票价值上来说,我当时确实是“最有钱的老师”。现在,好未来的张邦鑫变成了“最有钱的老师”。我后来放弃了很多新东方的股权,但媒体现在也不怎么报道了。

  我觉得这不是谁最有钱的问题,新东方上市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影响才是媒体应该研究的主题。而媒体报道往往喜欢吸引人们的眼球,不抓住事情的本质来研究它的现象和发生的原因。

  为了使新东方去美国上市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合理,我定了一个标题,那就是:新东方到美国上市就是拿美国人的钱办中国人的教育!这其实也是事实,因为从美国上市融资回来以后,我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产品研发、扩建更多的教学点、招聘更好的老师,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我们的学生,大部分甚至百分之百都来自中国,所以,这个说法毫无疑问是成立的。

  直到今天,我觉得新东方上市起到了一个作用,那就是开启了资本与教育结合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直到今天还没有结束。从新东方上市到今天,进入中国教育和教育相关领域的资本大概已经有上百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培训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中小学教育、幼儿园教育、科技教育,以及教育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结合。毫无疑问,新东方是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后来,也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和队伍进入教育领域,为开启中国教育的新时代做了很大的贡献。

  教育和资本的结合有利也有弊。利在什么地方?首先,教育本来是“穷”的,由于资本的介入,教育变“富”了,然后就可以进行很多研究投入。所以,未来我敢预料的事就是:民间力量一定能在教育跟科技的结合,最优秀的教育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大有作为。包括罗辑思维做的“得到”,它普及化的教育课程也是因为教育和资本结合才能做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大提供的教学内容肯定是比罗辑思维要更为丰富,但北大没办法去换钱,而得到现在却已经有了100多亿元的估值,这就是资本跟教育结合所产生的力量。

  教育和资本结合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把教育带向全世界。资本是世界性的,教育企业一旦成功,肯定会到世界各地去上市,这样教育就变成了可以融入的世界性资源。除此之外,中国的教育产业上市以后,可以整合世界教育资源,比如可以购买世界其他地方的教育内容公司、教育技术公司、教育产品公司,可以把世界上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到中国来,这也是教育和资本结合的好处。

  但是教育和资本结合也有坏处,第一点就是急功近利。教育本来是慢工出细活的行业,其最核心的主题就是抓教学质量和教学产品,循序渐进地为孩子们提供服务,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大于一切。但是现在,很多人办教育却是为资本在办,为赢利在办。如果纯粹是为了赢利去办教育的话,那么教育一定会被扭曲,于是就出现了大量收了学生和家长的钱,却不提供负责任的教育,甚至跑路的情况,这就是教育和资本结合的坏处。资本让教育变得急功近利,变得盲目,变得不再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是以能否赚钱为核心来办事情。这也让中国的教育受到了很多诟病,让政府和老百姓对民办教育不满。这也引发了政府部门对民间教育的整顿。

  这种整顿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证、冒充的教育机构太多,低质量的教育机构太多,骗老百姓钱的教育机构太多,不断地给学生带来负担的超纲和超能的教育机构太多。所以,这样的整顿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否让教育和资本有一定的区隔,就变成了中国教育未来是否能做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未来要做到的,就是在尽可能屏蔽资本带来的坏处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资本的力量,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商界男神书系(套装共5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