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应对丛书·国际关系与格局(套装共8册)

尾声 亚洲的全球化未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应对丛书·国际关系与格局(套装共8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尾声 亚洲的全球化未来

  曾经亚洲主导旧世界,后来西方引领新世界,而现在我们迎来了真正全球化的世界。今天这种多极化,拥有多元文化的世界秩序不会消失,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已然不复存在,也不会再现。这个时代和任何其他时代一样,历史转折的发生都带有偶然性,我们需要一种更具包容性和稳定性的视野。我们要警惕那些历史将会重演的说法,日积月累的细小变革将会推动历史的车轮驶向新的方向。如今,这个跨越各大洲,由多种文明、多个地区和多方权力构成的强大的全球体系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世界秩序中,每一个国家的成功都取决于其全球化程度。正如基辛格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指出的,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引导不同的历史经验和价值观……进入一个共同的秩序。

  全球化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社会。但正如杜克大学哲学教授欧文·弗拉纳根指出的,近几个世纪以来,世界通行的道德准则源自那些富裕的、受过西方教育的、工业化时代的民主主义者,而这是最不具有代表性的群体。此外,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提出,人口众多的亚洲人具有与西方人截然不同的认知过程,尤其是东亚人,他们不像西方人那样更关注事物本身而忽略其所处的背景环境,亚洲人更能发现事物与其所处背景间的复杂联系。东方哲学注重自我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统一,西方哲学则更重视个性的独立,以个人而非家庭或集体为中心。当西方哲学寻求真理或客观知识时,文化学者杜赞奇认为亚洲这种超验信仰是具有无限可能的:知识的形式不必拘泥于一格一态,它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目的则可以是追求和谐共处这样的普世价值。这种复杂的相对主义似乎恰好适用于当今世界的时局。

  全球化的思维需要的不仅是倾听他人的想法或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化。亚洲已经全面认识到西方历史对现代亚洲造成的影响。而现在,西方必须考虑亚洲的崛起对其未来的影响,理解亚洲人的世界观,超越东西方局限,在国际法和科学伦理等全球问题上设立综合东西方价值观的标准。

  现如今已经有更多具有融合性的交流活动正在进行中。有佛教徒认为,如果科学能够反驳某些佛教信念,那么科学就应该占上风。教皇方济各也开始与伊斯兰国家当局和中国政府展开对话,寻求共识。全球宗教机构都清楚地认识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元化,这一历史过程是不可逆转的,而他们必须接纳彼此的坚定信念并寻求共存之道。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需要这样的意境融彻,不论是西方的个体主义和东方的集体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和科学唯物主义。从自由到和谐,从民主政治到技术统治,无一不充实着我们大家的阅历。

  全球秩序并非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化的进程。今天的亚洲人重整旗鼓,正在重拾往日辉煌,他们不仅对自己的价值观感到自信,也乐于集思广益。亚洲人甚至完成了从学习到应用的转化,他们的创新可被全世界共享。世界中心之间的关系包括资本的流动、思想的重塑,以及应用新科技以获得全面改善。在殖民时代,欧洲在亚洲积聚了巨大的力量和利润,之后亚洲则通过承接美国和欧洲的外包业务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而今天的美国和欧洲又受益于来自亚洲的投资和人才。这不是一种多方的较量,而是全球系统的本质。

  我们只是处于全球亚洲化的早期阶段,因而必须继续探究未来几十年可能发生的改变。亚洲将如何应对当前的地缘政治变局以及经济、社会和技术变革的浪潮?资本主义、社会保守主义和技术治理的结合对那些还未采用这一模式的社会来说,是否仍旧是良方?西方和其他大国将如何应对亚洲的崛起?亚洲将对这些反应做出何种调整?

  世界历史的新篇章已展开,东西方文化、北美人与欧亚人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都担当了重要角色。今天,西方人强调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亚洲人则更喜欢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说法。我们将会认识到,这两种说法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不论是规则还是命运共同体都必须由东西方共同制定。这就是我们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应对丛书·国际关系与格局(套装共8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