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兄弟之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嫡女为谋:腹黑王爷宠不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188章兄弟之情
“好了,好了,眼看着就快吃晚饭了,我们坐下来说话好不好,不要再站着了。”
眼看着这两个人兴致一上来,就要站在院子里面聊起了战事,陆熙华连忙出言阻止。
其实,陆熙华对谢淮并不怎么了解,可是对郑月白还是很了解的,要是让这两个人就站在这里聊了起来,那就不知道聊到什么时候才能停下了了。
今日可是除夕,要是人任由这两个人在这里聊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了。
“是,是,先坐下来,这件事情我我们改日再聊。”
听了陆熙华的话,谢淮立刻点头,扶着陆熙华往花亭里面走。
现在,谢淮最重要的人就是陆熙华,最在乎的人也是陆熙华,自然是陆熙华说什么谢淮就听什么。
颇有些对陆熙华唯命是从的感觉。
因此上,就连齐光伸出的手也落了空,眼看着这父女两走远了。
只是,谢淮这态度里面除了对陆熙华的疼爱,颇有些讨好的意思,大概是因为陆熙华的亏欠吧。
再说了,谢淮已经不当谢淮很多年了,这些年,谢淮都是以双清道长的身份在江湖上面生活着。
这么多年了,谢淮其实已经忘记了该怎么作为谢淮生活了。
这一次摘下人皮面具,再次以谢淮的身份的生活,谢淮自己反而有一点点的不适应。
因此上,免不了会带上一点江湖气。
其实,谢淮年纪并不大,也不过就是四十来岁罢了,可是双清在别人眼里面却已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了,所以免不了也会带着一点老年人的习惯。
让别人看起来,确实是有些怪异。
被谢淮扶着胳膊往花亭里面走,陆熙华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她这个爹实在不是那种能够服侍人的人,甚至都不如齐光。
要知道,自打陆熙华怀了孩子一来,齐光可是什么都回了,怎么扶着孕妇,怎么喂药,甚至是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什么可以多吃一点,什么不能多吃,这些齐光全都能记住,甚至比陆熙华还要厉害。
至于谢淮,自己一个人来来去去的习惯了,虽然不需要别人的服侍,可是要是说起服侍别人了,那就真的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被谢淮扶着胳膊,陆熙华颇有些被人拽着走的感觉,很是难受。
若单单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是陆熙华又不能说出来。
之前陆熙华就说过一次,那是因为谢淮总是不准陆熙华喝这个,不准陆熙华吃那个。
结果,那之后,谢淮脸色就变了,看起来伤心极了,还有些无措。
后来,陆熙华就不敢说了,就怕谢淮又会露出那样的表情。
总之,两个人刚刚相认,不够熟悉,也不够亲近,态度要是太客气,就会显得疏远,要是不客气,又会让对方不舒服。
总之,有的是要磨合的地方。
不过,这件事情难受的可不单单是陆熙华,还有齐光。
要知道,但凡是齐光在,就不会别人照顾陆熙华。
只要齐光在陆熙华身边,这种事情就绝不会假以人手。
忽然被人抢了工作,齐光心里面岂能是难受两个字可以描述的。
可是偏偏那个人又是陆熙华的亲生父亲,是谢淮,齐光能有什么办法。
纵然是心里面有些不满,也只能在心里面憋屈的。
说到底,人家父女这么多年没有见了,就算是亲近一点又能如何呢?
他能说些什么呢?那个人可是他岳父。
而且,就算不算岳父这一茬,齐光也不会冒然得罪谢淮这种人。
没有人比齐光更清楚谢淮这两字代表的意义了。
对于郑月白这些人来说,谢淮是偶像,是追捧着的对象,是钦佩的人。
可是,对于整个朝堂来说,谢淮代表的更是一种倾向。
虽然不曾见过谢淮在景城的那一段时间,可是对于京城的每一个人来说,谢淮都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关于谢淮的传闻有上千万个,当初私自去燕州只是其中的一个,也只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罢了。
事实上,在齐光这一辈听着谢淮的故事长大的人心里面,谢淮简直就是一个天才一样的存在,是一个能够以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整个朝廷的格局的人。
在京城的传闻里面,谢淮是一个才子。
谢淮来自于西北,家中是一个没落的世家大族。
所谓世家大族,自然和旁的人不同,更不同于一般的乡绅富豪。
世家大族,代表的就是家学渊源,即使是没落了,世家大族也会出能人,出才子。
就像是一个富豪,若是家里面没有几代人的积累,那就难以出头一样。
世家大族很多时候就代表着能力。
即使谢家已经没落了,可是谢家没落的原因是因为谢家世代都只有一个儿子,世代单传,所以才会逐渐没落了。
这就说明,谢家的家教是没有问题的。
谢家的人,其实去西北打听一下就可以知道,凡是谢家的人,无论男女,皆是文武双全之人。
之所以不从仕途,完完全全就是因为仕途之路不好走。
谢家的先祖也曾经走过仕途,官至宰相,同时,不是一个只会晃动笔杆子的人,更是一个可以上阵杀敌的人。
这样的人,自然是八面玲珑,风光无限。
前朝关于谢家先祖的记载众多,以至于当时前朝所有的人都被掩去了风采。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结果可想而知不会太好,毕竟功高震主,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也因此,传说谢家留有祖训,凡是谢家后人,凡是男子,只可经商,决不能走仕途,不可为官,凡是女子,绝不可入宫为妃。
关于这条祖训,谢家人从啦没有承认过,可是在这许多年里面,谢家确实只是作为商户在西北存在。
没有一个男子入仕,更没有一个女子入宫。
所以那个时候,人人都以为谢家确实是有这天祖训的,直到到了谢淮这一辈子。
谢淮当初参加乡试,夺得头筹,紧接着后面的两场考试,皆是头筹。
所谓连中三元,也就是这样了,更何况那个时候谢淮又是一副好皮相。
传说当初召见状元郎,人人都以为谢淮是探花。
因为历代以来,探花郎不仅要有好学识,更要有一副好长相。
所以有些有才学的人,因为长的太好看,被屈居于探花郎之位的人并不在少数。
据说,当初之所以没有把谢淮任命为探花,是因为谢淮后面两个人考的实在是差谢淮太远了。
无论是谁,都没有办法厚着脸皮让谢淮当第三名。
一日之间,谢淮誉满景城,整个经景城,还有谁会不知道谢淮呢。
说起来,那个时候祁景帝也不过十二来岁,年长不了谢淮多少。
那个时候,祁景帝还是太子,和谢淮两个人据说关系不错,常常一起喝酒作诗。
不仅是在平常,就连在朝堂之上,谢淮和祁景帝也是一体的,两个人携手办了好几件大事。
那个时候,祁景帝虽然是太子,可是却并不是最炙手可热的皇帝人选。
有的人早早就站了队,也有的人,一直都在观望。
按理来说,谢淮是一个聪明人,又是新晋状元,深得皇帝的宠爱。
在这种事情上面就要格外的注意,万万不能被人抓住把柄了。
更何况,当时朝廷里面的事情并没有全部定下来,早早就站了队,也就意味着将自己的身家都交付了出去了。
可是谢淮,不但没有避讳,反而越发的和祁景帝亲近。
因为谢淮这样的做法,朝堂里面的人也开始琢磨起来了。
就看祁景帝和谢淮这样的做法,皇上早就应该警惕起来了。
想来大臣之间拉帮结派就大罪。
人人都等着皇上降罪于谢淮,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皇上不仅没有降罪,而且好夸赞谢淮,说谢淮有其先祖的风范。
日后必是宰相之才。
这话一出,朝廷里面立刻掀起了一场掀然大波,皇上这么说,基本上就是在公开的支持祁景帝了。
由此之后,朝堂上面风向大变。
这一切还仅仅是先帝在的时候的事情,等待先帝驾崩,祁景帝继位,谢淮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当初谢淮和祁景帝关系的好,人人可见。
甚至于,有人猜测,谢家或许要因此兴盛起来了。
谢家的先祖当初的命运又要重演一遍了。
祁景帝登基的时候年纪轻,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妥善处置,再加上那个时候先帝逝世不久,周边许多国家都在蠢蠢欲动,要不是因为谢淮在旁边相助,只怕祁景帝也撑不下来。
就这样,终于,五年之后,祁景帝坐稳了王位。
那一年,谢淮忽然向祁景帝请辞,想要回到西北经商。
祁景帝大怒,把谢淮在景城的大牢里面关了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面,祁景帝每天一上朝就骂谢淮,旁人见了,也只能乖乖低头被骂。
谁都知道祁景帝是因为什么生病的,谁都知道谢淮在祁景帝心里面的位置,那可是亲兄弟一样的人。
祁景帝可以骂,别人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嫡女为谋:腹黑王爷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