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小史:古代健身达人知多少?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陆弃说古代生活人物小史(套装二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健身小史:古代健身达人知多少?
今天的中国人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是什么?除了吃好、穿好、住好、玩好这些基本的生活方式外,健身几乎成为生活的必需。当代人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远离亚健康”不再是一种口号,而化身于行动。健康,也不再只是生理上不生病,还包含心情要愉快、身材要苗条、皮肤要细腻等更高的要求。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养生成为全民口号,“养生之前必先修心”理论,引导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健身房适应时代发展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辅之以瑜伽、气功、禅舞、太极等多种健身手段,有的一线城市甚至有了“性爱健身”的课堂,可谓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了追求一个“身、心、灵”全面提升的境界,人们绞尽脑汁,激活各种人体潜能,有的科学家甚至提出了“长生不老”的科学概念,让人们对于生死之中的“生”字更新定位。在没有发明出“长生不老药”之前,还是先健身吧,争取活到科学家指明的并不太遥远的明天。
现代人有了优裕的条件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健身,那么古人有没有健身的需求,他们又是如何健身的呢?
健身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
原始社会的部落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靠抱团取暖才能生存。那时候人们面对的敌人,一是自然灾害,二是其他野生猛兽,三是与其竞争生存空间的其他部落。黄帝与炎帝、蚩尤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就是部落之间进行生存竞争的战争。此时的人们主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就连炎帝、黄帝、尧、舜、禹这些帝王,生活也是非常简朴的。所以那时候男人的健身主要是强身,锻炼出一个好身体好跟大自然作斗争,与其他部落的敌人作斗争,战胜了敌人才能保存了自己。所以这时候的健身主要是通过生产劳动健身,或砍柴,或捕猎,或种地。当然,为了战胜敌人,也会演兵,石头和棍棒便是演兵的武器,弓箭便是当时最先进的高端武器,如同现在的战斧导弹。
当然,即便是原始的部落时期,健身也有了萌芽,这便是气功的产生。中国的气功源远流长,三皇五帝时代很可能就有了这种独特的健身方法,《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便是气功的修炼法门。虽然《黄帝内经》是后人的伪托之作,但为什么以“黄帝”为名?笔者认为并不是单纯地敬重人文始祖那么简单,很有可能就是这套理论缘于黄帝,历经千年发展而成。据考证,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逝于公元前2599年,活了118岁。在那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四十岁的时代,黄帝能活这么大岁数,没有健身养生功夫是不可想象的。故可以推论,原始社会的帝王贵族们,除了日常的劳动健身外,气功养生是他们最主要的健身方式之一。
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迈入文明的一个很大台阶。奴隶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个时候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奴隶们是不存在健身的,他们夜以继日地劳动便是最好的健身。但奴隶主们由于生活优越,必然有了更高层次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在很滋润的生活品质下,健康长寿便是他们的理想目标。此时出现了“武舞”,这虽是一种娱乐舞蹈,却因为可以“均调其气血,收束其筋骸,条畅其精神”而起到养性健身功效,中国武术在此时应运而生了,奴隶社会战争频发,只有通过健身才能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就连儒家的六艺中,也包含了健身的内容,“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指射箭,御指驾车,一个武士必须平常练习好驾车和射箭的技巧,才能上前线杀敌。另外,体育运动也开始产生,射箭、摔跤、蹴鞠出现萌芽。当然,这时候的体育健身运动,大多是为战争服务的,“击、斗、射、骑、跑”是最主要的健身方式,目的是杀敌而不被杀。道家的产生使导引术成为一种健身方式,这是气功发展的一个阶段,易经五行为道家健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追求长寿长生进入实质阶段。
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健身的发展成熟阶段,古代中国在很长时间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运动健身方面同样也成就不凡。古人的健身有三个目的:帝王追求长生不老;道家追求成为神仙;平常人追求强身健体。所以这时候中国武术非常发达,出现了数不清的沙场战将,他们将骑马射箭、舞刀弄枪十八般武艺作为主要的健身手段,而道家的导引术也进入了成熟期,华佗发明的五禽戏开始盛行,民间的老百姓也发明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健身运动,比如在水乡人们通过赛龙舟健身,春天通过放风筝健身,在东北、华北通过扭秧歌健身。最成熟的健身自然是武术,出现了数不清的武术门派,南拳北腿,少林武当,石锁、石担、石磨是力量训练的惯常工具,十八般兵刃是修习武艺的日常器械。而导引术也因为武术的诞生而与之融合,因此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健身武功大师。他们有一个非常注重武德的口号:“武术是为了强身健体,不是为了行凶斗狠。”
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运动也在这个时期开展起来,这是举国上下共同喜欢的健身方式。第一种健身运动是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中国古代足球,那时候叫蹴鞠。蹴鞠是战国时期发明的体育健身游戏,在汉代发展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朝时高俅因为球踢得好,而受到皇帝的赏识,成为一国太尉。马球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健身方式,那时候叫击鞠,唐宋时期尤其盛行,史载“尽夜酣饮作乐,燃十围之烛击球,一烛费钱数万”,不只皇帝喜欢,就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人也乐在其中,骑驴上阵,称为“驴鞠”。第二种健身运动是高尔夫球,古代叫捶丸,在明朝士大夫阶层及贵族妇女间盛行。第三种是木射游戏,现代保龄球的雏形。第四种叫拔河,古代叫钩强、牵钩、施钩之戏,集体较力。第五种是举重,一种力量型健身,那时候没有举重器械,但可以举铜鼎,最出名的是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第六种是摔跤,古代叫角抵、角力、手搏、摔胡、相扑、拍张等,《水浒传》中有两名摔跤高手,一个叫浪子燕青,曾打擂将大力士任原摔下台去,另一个是没面目焦挺,摔李逵没商量。第七种是滑雪或滑冰,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冬天健身。第八种是游泳,《水浒传》中张顺、张横、李俊、阮氏三雄都是游泳健身高手。第九种是田径,最有名的远古英雄是夸父,追太阳健身累死了,但《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是最有名的田径高手,比马跑得都快。
古代健身达人知多少
古人虽然没有现代这么多健身方式,但聪明的古人还是想出了许多健身办法,出现了许多健身达人,创造出许多健身奇葩。
围棋、高跷达人丹朱。尧的儿子丹朱,可说是一位游戏达人,丹朱小的时候性格顽劣,不听尧的管教,所以尧就发明了围棋,以培养丹朱良好的性格,丹朱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围棋高手;另外,丹朱可能还发明了另外一种健身方式—踩高跷,据历史学家孙作云考证,丹朱氏族以鹤为图腾,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而甲骨文中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可作为佐证。这是史上最早的踩高跷的说法。
气功达人彭铿。彭铿也就是传说中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历经夏、商、周三代。能不能活八百岁另说,但古籍记载他确实是史上最早用导引术(气功)健身的达人之一,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砥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彭祖外出云游,不乘车马,步行健身,累了就行导引之术,闭气内息,通过导引之术使九窍、五脏、四肢、毛发达到气流通畅的健身目的,而且可以解除疲劳。
秋千达人刘彻。刘彻不只是汉武大帝,开疆拓土,而且还是一位发展“荡秋千”健身游戏的达人。荡秋千这种健身运动,以前叫“千秋”,是人们在攀藤上树摘取果实过程中受启发而创,先秦时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春秋时齐桓公打败山戎,开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的游戏。其过程是有一次汉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命令宫女们耍绳而乐,结果玩得很开心,为了避千秋之讳,而将这种游戏改为“秋千”,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
温泉达人陈俊。唐朝时的陈俊有一种独特的健身方式,就是泡温泉,陈俊的家乡有一眼温泉,水质极佳,他经常去泡这口温泉,得以长寿至四百四十四岁,至元朝时才寿终,可称是世界上最牛的“温泉达人”了。但其他人为什么泡这口温泉没有活这么大岁数也是千古之谜,据说陈俊老时身体很小,只有五公斤,乡亲们将他提在篮子里轮流养老,并用人奶喂他,所以他的绰号叫“菜篮公”。
五禽戏达人华佗。华佗是三国时代的外科鼻祖,麻沸散发明人,同时华佗还是一位健身养生专家,他通过长期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姿态,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发明了健身项目“五禽戏”,并在魏、蜀、吴三个国家推广获得成功,依靠五禽戏健身,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后汉书•华佗传》),若不是后来被曹操害死,可能活得更长。他的一个学生吴普依靠五禽戏健身,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齿不落。
长啸达人陆游。陆游不只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还是一位健身专家。他的健身之术是“长啸”。陆游是一位抗金英雄,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文弱书生,他能箭射飞鹰,枪伤猛虎。为了有一个好身体实现抗金的宏图大志,他常年使用一种长啸的健身方法,长年累月,极大地提高了肺活量。啸是古代的一种特殊习尚,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有“长啸、吟啸、啸歌”之分,晋朝的阮籍是当时的长啸之王。陆游本来依靠长啸健身,八十五岁才寿终。
长跑达人苏东坡。古代通过长跑健身的人很多,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望的诗词作家,还是一位健身家,他经常长跑,用于提高肺活量,加快血液循环。苏东坡还是一位气功爱好者,每晚必盘坐行大、小周天。
冷水澡达人呼延赞。呼延赞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呼家将”的第一代传奇人物。呼延赞作为北宋初年最著名武将之一,其健身方法是洗冷水澡。他不但自己洗,还强令孩子们洗。呼延家是著名的将门,祖祖辈辈都是统兵打仗的将领,大概他是想靠这种办法将这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吧,史载呼延赞“盛冬以水沃孩幼,冀其长能寒而劲健”。呼延赞是否长寿不详,但他依靠这种办法健身确实几辈人都为名将,战场上的枭雄。
搬砖达人陶侃。这位陶侃,就是那位写《桃花源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不过陶侃不是诗人而是武将,他健身的方法,是在院子里准备一摞砖,早上搬到门外去,晚上再搬回来,雷打不动。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成语叫“陶侃运甓”。史上并没有记载陶侃准备了多少块砖,如果太少,也产生不了什么健康效果,如果太多,陶侃就成建筑史上最早的“搬砖工”了。不过陶侃的健身效果还是不错的,他因此身体强壮,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寿高七十六岁才去世。
叩齿、提肛达人乾隆。乾隆大帝活了八十九岁,当了六十多年皇帝,文治武功都很厉害,后宫还有三千佳丽伺候着,他通过什么健身方法做到的呢?据传说,他在中国古代众多气功方法中精选了适合他的两种,一是叩齿,二是提肛。叩齿每天早晨练习,“叩齿三十六”;提肛随时练习,上朝时也不误。要说健身,这可说是最实用的办法了。 陆弃说古代生活人物小史(套装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