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小史:原来古代那么多名人都租不起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陆弃说古代生活人物小史(套装二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租房小史:原来古代那么多名人都租不起房
吃穿住行,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四大项,很现实,谁也逃离不了。其中住这一项,从很重要的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许多“刚需族”苦于高房价,买不起房,只好租房住。其实在古代,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房的,故而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哀叹。
出租房已有五千年历史,买房与租房本是孪生兄弟
中华民族的住房史,如果上推,可推到远古时候的有巢氏。“上古之时,诸事不备,有圣帝出,教民构木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曰有巢氏”,有巢氏发明了房子,被后人尊称为巢皇,虽然是巢居,和鸟儿一样,但至少可以躲避洪水、野兽等。随着华夏族人口的增加,巢居改到了地上,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住自己的房子,于是有富余房子的人出租给没有房子住的人便成为可能。
历史上最早的租房客,可以追溯至尧帝时的隐士许由。许由是尧时代著名的贤士,那个时代实行禅让制,尧帝想将帝位禅让给许由,结果许由不想当,听了尧帝禅位的话去洗耳朵,认为这是侮辱了他的耳朵。史载“许由辞帝尧之命,而舍于逆旅”,逆旅就是旅馆的意思,五千年前的日租房。舍就是住的意思,许由是有历史记载的住宿旅馆第一人,既然那时候有了原始的旅馆,短期的出租屋,就很有可能也会同期出现中长期的出租屋。
夏商周时期,出租屋开始兴旺起来,《周礼》上记载了周朝出租业的盛况:“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里有候馆,候馆如积。”汉朝时出现了私人旅馆“郡邸”和专供外国人租住的“蛮夷邸”。南北朝时出现了门面出租房“邸店”,寺庙也开始对外提供租住。宋代出现了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楼店务”,也叫“店宅务”,分管出租房子和修造房子。元朝时为了解决官吏租不起房的问题,出现了“系官房舍”,给官员们分房住。明朝时出现了最早的廉租房“廊房”。可以说,买房与租房是一对孪生兄弟,五千年来一直共同存在。
历史上那些租房的名人们,出人意料
和现代买不起房子的许多刚需族一样,古代也有许多人买不起房子,其中不乏名人雅士,买不起房子又得上班,只好选择租房住。可见古代的房价也是很高的。
最有名的租房客首推诗仙李白,李白的一生是“诗和远方”的一生,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曾到过中国的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二百零六个县镇,攀登过八十多座名山,游览过六十多条江河,实现了全国各地的游学梦想。这么多地方,李白不可能买房住,只能租房住或蹭房住,那首“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在旅馆写的。李白的一生是租房的一生,最后投靠族叔李阳冰,住的也不是他自己的房子。其次有名的租房客,则属诗圣杜甫,杜大人经历了安史之乱的乱世时代,比李白还穷,买房子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的杰作,杜甫的境界较高,他推己及人,同情天下和自己一样的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呐喊。第三个有名的租房客,就是大诗人白居易,白居易虽然是进士,当着朝廷官吏,但挣的钱少,在他的官宦生涯中,竟然租了十八年的房子,直到五十多岁才攒够钱买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是在京城远郊。于是作诗一首感叹:“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宋朝时的租房客,最著名的就是“三苏”。苏洵在京当了十几年官,买不起房子,只得租住。苏东坡与苏辙来到京城后,步了父亲的后尘,照样买不起房子。苏洵到老死,除了家中老宅,没有在京城购置一处房产;苏东坡的儿子结婚是借的朋友房子完婚;最幸运的还是苏辙,拼尽一生财产买了一幢房子,不过这已经是在他的晚年了。
在什么地方租房,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
从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与宋朝的三苏来看,即便是盛世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买得起房子的。
古人租房,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第一种租房类型,如史上那个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是买房还是租房,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根据分析,租房的可能性比较大,孟母又不是“房姐”,哪有那么多钱财搬家。孟母的租房需求,是选择一个好的邻居和一个好的居住环境让孟子安心学习。和孟母同样看法的还有南北朝时期的宋季雅,他留下了“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的故事,当然,宋季雅是属于买得起房子型。古有“非宅是卜,唯邻是卜”的说法,这个说法适用于买房,也适用于租房。
第二种租房类型,是选择靠近书香气的地方,为了借书方便。古时候出版业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租房子选择一个可以就近借书、读书的地方,也是首选之一。“整娖牙籖万卷余,谁言家具少千车。僦居会向春明宅,好借君家善本书。”这首诗说的是清朝大名士朱彝尊家中藏书非常多,金庸的先祖查慎行租房时就选择了在朱家附近。
第三种租房类型,是选择靠近伯乐的地方,当然这样就比较功利了,但更实际。清初名臣徐乾学深得康熙宠幸,于是有许多学子就选择租房在他家附近,“其所居绳匠胡衕,后生之欲求进者,必僦屋于旁”。这些学子一是为了巴结徐乾学,万一被收入门下呢?另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可以随时向他请教学习。
第四种租房类型,是图个上班方便。清朝的大臣们,在宣武门周边租房的比较多,名臣曾国藩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租房子,为的就是上朝方便。
至于租房价格,各朝各代都有不同。以宋朝为例,当时比较便宜的房子月租金为一百七十文,而一个当差的员工月薪只有四百文,也就是说,拿出一半的工资来租房。宋仁宗时,大臣张永和建议宋朝政府将租房的费用分出三分之一作为军费,可见宋朝的租金是不少的。名相晏殊家里有钱,他用钱盖了房子出租出去,因为房子多,成为当时的“房叔”。而名相欧阳修就属于没钱型,买房子肯定买不起,租房子也租不起好的,所以写诗发牢骚:“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这可真是,上下五千年,租房一样难。今人的痛苦,古人已经都尝过了。 陆弃说古代生活人物小史(套装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