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知之深 爱之切

正定翻身记

知之深 爱之切 * 3014 2021-04-05 18:1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知之深 爱之切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984年6月17日)

  20世纪70年代初,河北省正定县曾以我国北方粮食高产县而名噪一时。从那时起,它被“逼上粮山”,沉重的包袱背了十几年,结果成了闻名全国的高产穷县。最近,记者访问这里,强烈地感到:高产穷县已成历史,商品生产正推动全县城乡大踏步向高产富县迈进。县委书记习近平高兴地对记者说:“依托城市,引进智力,加速‘两个转化’的新战略,使我们扭转了多年的被动局面,也给正定带来了新的起飞。”

  走出死胡同

  1981年秋天,胡耀邦同志到河北视察时指出:单算粮食生产不行,要搞多种经营,算全面账,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当时的正定正在单一经营的死胡同里兜圈子,片面追求粮食高产,踩棉花,挤油料,压瓜果,砍副业;粮食生产不顾成本,盲目增加水肥,结果,粮食亩产过“长江”,超千斤,农民纯收入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到1980年底,全县生产队累欠贷款达755万元。

  直到两年前,还出现过这样的怪事:省里一个经济部门准备投资在正定建一座化工厂,遭到拒绝。理由很简单:建工厂就要占地,一亩地就是1000斤粮食呀!结果财神爷让别人请走了。

  两年后的今天,正定大变样了。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27000万元,比1981年增长5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55.3%;粮食单产和总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人均收入373元,比1981年增长75%。

  到农村走一走,村子里回荡着机器的轰鸣声。原来的队部、仓库和饲养棚大都被专业户和联合体租用了,安上机器,变成了企业;许多农家小院也搭起席棚,办起家庭工厂。今年第一季度,全县专业户发展到3万多个,联合体发展到3000多个。

  正定已从死胡同里走出来了。

  “二十字经”

  正定南部、西部与省会石家庄市接壤,交通便利。但是,对这个发展商品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过去不仅没有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反而千方百计加以限制。在不少人眼里,农民的本分就是种地,进城做工、经商是“不务正业”。

  这两年,正定人学精了。县里的同志风趣地说:我们的政策是利城富乡,既为城市服务,又“掏城市腰包”,在服务中发展自己。在实践中他们总结出“二十字经”的对策,即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

  紧靠石家庄市的二十里铺、西兆通、南村三个乡,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与城市联营或协作生产化工原料、机械配件的,有直接生产为城市服务的服装、家具、牛奶、肉食、食用菌、花卉等产品的,也有开展家用电器修理、书画装裱等加工服务项目的。方便了城市人民生活,城里的钱则源源不断流到农民手里。去年,这三个乡从事商品生产和到市里做工的农民,占到劳力总数的60%左右,总收入都超过1000万元。

  正定的乡镇企业、家庭工厂,都很注意避开城市经济的锋芒,在大企业的缝隙中发展自己。县里的同志说,缝隙经济说白了就是“钻空子”,城市缺什么,就补什么。这不仅包括擀面杖、笤帚、拖把之类的普通日用商品,也包括一些在城市不好安排的高级化工产品。一种叫无毒脱炭净化剂的产品,在城里生产场地不好安排,正定很快抱上了这个“金娃娃”,去年获纯利40多万元。

  正定镇内有一座历史悠久、建筑宏伟的大佛寺,过去交通不便,又缺乏服务设施,游人寥寥。自从和石家庄市挂起钩后,正定县积极筹措资金,维修古塔,开辟园林,增加服务设施,为城市人民提供节假日游览和休息的场所。正定从中做了不少生意。

  在与石家庄打交道的同时,正定依托城市的战略逐步面向全国,北至京津,南至广州,同许多大中城市发展经济协作。去年,正定县听说深圳发展旅游业需要坐骑,立即精心挑选派人送到深圳抢做了这笔生意,还顺便在深圳了解了一些市场信息。

  背靠大树好乘凉

  在机构改革中组成的正定县新领导班子,虽然知识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科技知识、管理经验仍感到不足。发挥专家的智慧,正是弥补这个不足的好办法。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县委和县政府先后聘请省内外55名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顾问团,有计划地邀请他们来县讲学,作学术报告,考察,提供科研成果、科技情报、市场信息,介绍推荐人才,为正定经济起飞献计出力。

  在县委、县政府大门口,新添一块人才技术开发公司的牌子,县长程宝怀兼任这个公司的经理。他说:“这是我们引进智力的又一条途径。”去年春天,县里通过报纸、电台向全国发出“招贤榜”,收到24个省市的600多封来信,经过考核,确定招聘人选180人。目前已调入9人,正在办理手续的16人。去年以来,全县机械、建材、五金、化工、纺织等13个行业共聘请借用各种专业技术人才130多人次,对振兴正定工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正定已同全国35所大专院校、21个科研单位、76个重点厂家挂钩,引进项目达130多个。

  新一代农民的眼光

  小马村37岁的党支部书记张福斌,去年从一个刊物上看到西北大学研制成功一种国内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立即赶到西安考察,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后,经过村民讨论,决定买下专利,集资100万元建一座化工厂,选送20名高中毕业生去西北大学接受培训。这样一笔巨款,这样一项大事业,在村里、县里都引起了许多议论,不少人为张福斌捏一把汗。但他却从容地说:“干事业总要担一点风险。工厂办成了,一年能拿利润60万元,小马村子孙后代就有了摇钱树;有专家、教授给我们做后盾,一定会成功!”

  在正定,张福斌式的新一代农民正在成长。 知之深 爱之切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