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纵饮狂歌

第190章 :文武双全

纵饮狂歌 微笑卡夫卡 8486 2021-04-05 18: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纵饮狂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关羽军数万人,孙权即拜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镇抚荆州,地位已位于吕蒙之上。

  孙权嘉奖陆逊的功德,想要彰显他的荣耀。虽然陆逊已经是将军、列侯。仍然想要让他担当本州的举人。于是孙权让扬州牧吕范辟陆逊为别驾从事,举茂才。

  延康元年(220年)冬天,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翌年(221年)四月,刘备也在蜀中称帝。

  与此同时,孙权移镇于鄂,改名武昌。陆逊主张延纳刚刚返回荆州的士人,孙权采用了他的意见。

  黄武元年(221年),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群臣劝谏,决意伐吴。七月,刘备令丞相诸葛亮留成都,上将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亲统大军沿江东进。

  孙权首先以陆逊为大都督、假节,命他选众将以拒刘备,又与曹魏修盟。

  陆逊率领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孙桓等部五万人抗拒蜀汉军,派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镇守益阳,以防止武陵的五溪蛮夷助蜀。

  当四万蜀军进攻巫、秭归时,陆逊采取主动后撤,诱敌深入,集中兵力,相机破敌的方略,令部将李异、刘珂退至夷陵、猇亭一带,把数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使蜀军战线伸长,露出破绽。

  黄武二年(222年)正月,刘备求胜心切,派将军吴班、陈式督率水军深入夷陵地区,封锁长江两岸。

  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一带,坐镇猇亭督师。

  蜀汉军从巫峡至夷陵沿路扎下了几十个大营,还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率江北诸军进抵夷陵以北与江北吴军相拒,并监视魏军动向,以防袭击。

  接着命侍中马良部进驻武陵郡,策应反吴投蜀汉的五溪蛮夷首领沙摩柯部,威胁吴军侧翼。

  不久,刘备派前部督张南率兵围攻驻守夷道的孙桓。吴军诸将请求陆逊派兵增援,说:“孙安东是至尊的同族,他受到围困,怎能不去救援?”

  陆逊知夷道城坚粮足,有意让其牵制蜀军,而坚持不予分兵。便函回答说:“孙安东得到官兵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令人担忧的。

  待我的计谋全面施行,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围也自然被解。”后孙桓见到陆逊,谈及此事时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来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方。”

  当蜀汉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陆逊认为如今蜀军锐气正盛,难以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

  如今应该褒奖和激励将士,观察形势变化。等待他们自己败坏再攻击。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

  刘备在山谷设伏兵一千人,令吴班平地扎营,企图诱吴军出战。为陆逊识破,仍不与战。但诸将却都要出击,陆逊认为有诈。刘备见此计不成,便率八千伏兵从谷中撤出。

  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汉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

  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

  六月,陆逊决定适时转入反攻,上书孙权说,他纵观刘备前后带兵作战,总是胜少败多,如今刘备舍弃舟船专以步兵作战,正是攻击刘备的时候,希望至尊高枕无忧,不必挂念。

  陆逊先攻蜀汉军一营,但交战不利。但陆逊掌握到打败刘备的办法,随即命令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汉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

  张南从夷道北撤,被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

  吴军继施火攻,火烧连营四十余寨,蜀汉军死伤惨重,蜀汉将领杜路、刘宁投降,都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

  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汉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后卫将军傅彤战死。刘备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

  蜀汉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可见蜀汉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

  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

  孙权听说后,说:“你当时怎么不上告诸将不服从指挥约束呢?”

  陆逊则说:“我深受国恩,所负重任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况且这些将领或是陛下亲信,或是我军勇将,或是国家功臣,都是国家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为臣虽说笨鲁懦弱,心中暗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国家大事。”

  孙权听后,大笑称赞,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为江陵候。

  当刘备逃往白帝城时,部将徐盛、潘璋、宋谦等各自上书,要乘机进攻蜀国。孙权征询陆逊的看法。陆逊与朱然、骆统以为“曹丕大合士众。

  外托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陆逊为防曹魏乘机袭吴,仅派李异、刘珂部追踪刘备至南山(秭归南岸山),而未行大举追击。

  黄权部被吴军截断归路,被迫降魏。不久,魏军果然发兵攻吴,但已无机可乘。

  刘备收集败将残兵,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后,大为惭恚,说:“我竟受到陆逊的挫折侮辱,岂非天意啊!”

  第二年(黄初三年),刘备听说魏伐吴,写信给陆逊说:“贼兵已经在江陵了,我也准备征东,将军还能行吗?

  陆逊说:“恐怕旧伤未愈没有时间兴兵吧。你应该跟我们的君主通好才对,如果不听我的劝告再率大军前来,这次我不会让一个人存活性命。”

  刘备不久去世,后主刘禅即位,由诸葛亮辅政,与东吴和好,恢复了吴蜀联盟。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令陆逊与诸葛亮通信,又刻了自己的玉玺,放在陆逊的住所。孙权每次与刘禅、诸葛亮的书信,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不对的,就让陆逊修改后直接发出。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见的。

  黄武五年(226)春,陆逊因驻守的地方缺粮,上表命令诸将广开农田。孙权回复说:“主意很好!即日起我父子亲自领受一份农田,用给我驾车的八条牛分拉四犁耕作,虽然比不上古圣贤所作,也可以与大家一样同等劳动。”

  十月,陆逊上表劝孙权广施恩德、减轻刑罚,放宽田赋的征收,停止户税的收稽。孙权一一作答,表示二人情分特别不一般,喜乐与忧虑实同。于是孙权命令有关主管官员写好全部的法令条款,派郎中褚逢送给陆逊和诸葛瑾过目,让他们增削修改。

  黄武七年(228年)五月,吴鄱阳太守周鲂派人送亲笔信给扬州牧曹休,谎称受到吴王责难,打算弃吴降魏,请求派兵接应。

  曹休未辨真伪,即率步、骑兵十万人,去皖城接应。曹叡命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向江陵;建威将军贾逵率军向东关,与曹休相策应。

  八月,孙权进驻皖口),拜陆逊为大都督、假黄钺。于是陆逊统领六师和禁卫军而摄行王事。孙权亲自执鞭为陆逊在前开路,令百官朝陆逊下跪。

  孙权又派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为左、右督,各统兵三万袭击曹休。时曹休已然发觉,但耻于被骗,自恃兵马精多,仍与吴军作战。

  朱桓献计于孙权道:“曹休本因是皇亲国戚而被任用,并不是有勇有谋的名将。今如交战必败无疑,败后必逃,请求用我的部队断路,使得曹休自动投降。”

  “我们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割据准南,划分许昌、洛阳。孙权以此询问陆逊,陆逊认为不可,于是没有采取行动。

  双方最终战于石亭,陆逊自为中部,令朱桓、全琮为左右,大败魏军。魏军败走,陆逊等督军追杀,直抵夹石,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

  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赞赏陆逊的功绩,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陆逊被拜为上大将军、右都护。

  同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征召陆逊作为监护人到武昌辅佐太子,统领留守武昌的宫府事宜。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主持吴军国大事。

  孙权令陆逊教导诸位皇子公子。当时建昌侯孙虑喜好斗鸭。陆逊严厉地说:“君侯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新知,玩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孙虑当即就拆毁了斗鸭栏。

  射声校尉孙松在诸位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他不整军纪,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罚以剃光头发,又斥责他。

  孙松脸色看起来不服气,陆逊看到他脸色稍缓和,问:"你不因我粗鄙,多次来访,以明过失,我便顺从你的来意进尽忠言,为什么你却脸变色?"

  孙松笑答:“我只是也为自己的过失而生气,哪里敢有抱怨?"。

  南阳人谢景是太子的宾客,称赞刘廙先刑后礼的理论。

  陆逊呵斥谢景说:“礼治优于刑治,久为历史所证明,刘讷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完全是错误的。您如今在东宫侍奉,应当遵奉仁义以显扬善言,像刘廙之谈不必讲了。”

  陆逊为人正直严厉,后来孙登到赖乡面见孙权时,也曾述说陆逊的忠诚勤劳,武昌那里无什么顾虑。

  陆逊虽任职在外,但心中却牵挂着朝廷大事,他上疏陈述时事认为法令条例过于严厉,应首先考虑人的优良才能,请求提拔重用施展他们为国效力的才干。这是抚招远方人才归附的大计。

  黄龙二年(230年)春天,孙权欲派军队取夷州(今台湾)、朱崖(今广东徐闻及海南岛),曾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认为不必,上书认为这样的事情没有益处。孙权依然去征讨夷州,只得到数千人,得不偿失,大为后悔。

  嘉禾元年(232年),陆逊率军向魏庐江(治六安,今安徽六安东北)进发。魏扬州都督、征东将军满宠见吴军舍船登陆,督率精锐部队在杨宜口(阳泉水和决水汇合处,今安徽霍丘东北)设伏,迎击吴军。陆逊探得魏军动向,遂连夜率部撤退。

  嘉禾二年(233年)二月春,辽东公孙渊向吴奉表称臣,孙权大悦。三月,孙权派使者携金宝珍货,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

  结果公孙渊认为吴国遥远,难以长期依靠,将使者杀死。十二月,魏国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孙权闻后大怒,欲亲自带兵去征讨。陆逊上书相阻,孙权听取了他的意见。

  嘉禾三年(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攻魏,遣使联络东吴协同攻魏。五月,孙权亲率大军十万进驻巢湖口,准备进攻合肥新城。

  遣陆逊与诸葛瑾率万余人进至江夏(郡治武昌,今湖北鄂城)、沔口(今湖北汉口),准备进攻襄阳(今湖北襄樊)。

  还遣将军孙韶、张承率万余人进抵淮河,准备进攻广陵(今江苏泰子州.)、淮阴(今江苏淮安)。

  曹睿闻报,遣护军秦朗统领步、骑兵二万人援助司马懿抵御蜀军,遣步、骑兵八千人为先头部队驰援新城。七月,曹睿亲率水师继进。

  孙权多次派兵攻打新城,守将张颖等力战拒守,终不能克。当时吴军患病者甚多,魏援兵赶到,曹睿统率的大军即将到达,孙权遂撤围退兵。

  陆逊遣亲信韩扁给孙权送信,韩扁返回时,被魏军巡逻的士兵抓获。诸葛瑾闻后,心中甚惧,给陆逊写信说:“敌人捉住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底细。

  而且现在江水干涸,应当赶紧撤军。”陆逊得信后,并未回信,反而派人去种葑、豆,并如往常一样与诸将弈棋、射戏。于是诸葛瑾亲自前来会见陆逊。

  陆逊认为陛下已经大驾东归,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们需要施展灵变的计策,然后退兵。遂于诸葛瑾定计,仍按原计划向襄阳进军,让诸葛瑾率水军,陆逊自率陆军向襄阳进发。

  魏军素来忌惮陆逊,马上回城。陆逊与诸葛瑾遂进军前行,并虚张声势,使魏军不敢进攻。

  进至白围(今湖北白河口)后,扬言狩猎,暗中分兵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江夏、新市、安陆(今湖北云梦)、石阳(今湖北汉川西北)等地。

  吴军所过之处,魏人皆弃物入城,以至将城门堵住,无法关门,魏军只得自杀其民,然后才得以关上城门。吴军斩俘千余人,后安全撤回。

  陆逊对所俘之人,好生看待,厚加慰劳,严禁士兵前来侵扰。带家眷前来之人,派人前往照看料理。有的人因此受到感动倾慕而相携前来归附。

  邻境地区的人们也心向陆逊。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领当地兵马,颇为吴国边境之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

  陆逊听说这一情况,即假装给逯式回信同意他归降。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自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

  嘉禾六年(237年)正月,孙权下诏令群臣讨论对奔丧进行立法,丞相顾雍奏请违法奔丧应处以死罪。此后吴县县令孟宗违法奔母丧归家,事后在武昌自己将自己拘禁起来听候处罚。陆逊向孙权说明孟宗的平时作为,并借机为孟宗求情,孙权于是给孟宗减刑一等,并申明下不为例,于是违法奔丧的事绝迹。二月,孙权遣陆逊督军征讨彭丹,为陆逊所平。

  同年,吴中郎将周祗赴鄱阳郡征兵,周祗问计于陆逊,陆逊认为鄱阳郡百姓易动难安,不召为妙。

  周祗等不听,果然激起民变,吴遽等人聚众起义,杀死周祗,陆逊与陈表征讨吴遽,吴遽被招安,得精兵八千余人,三郡平定。陆逊任命陈表为偏将军,晋封为都乡侯,北往驻守章坑。

  赤乌元年(238年)春,校事的吕壹奸邪的罪行败露被处死。他先前恃宠弄权,离间君臣,擅作威福,挟嫌报复,且手段又十分残忍。

  远在武昌的陆逊和潘濬忧心此事,提起来常常到了流泪的地步。孙权诛杀吕壹后深以自责。孙权派遣中书郎袁礼向大家致歉。

  其时谢渊、谢厷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办事宜,打算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审定。

  陆逊建议:“国以民为本,强盛取决于民力,财货也出自民众。民富而国弱,民贫而国强,这种事从古未有。

  故此治理国家者,得到民心则国家得治,失去民心则国家有乱。如果不让人民得到利益,而想让他们竭力效劳,实在难于做到。

  是以《诗经》有言慨叹‘便益人民,上天赐福’。请求陛下广施圣恩,安抚赈济百姓,数年之间,国家财力小有丰裕,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241年(赤乌四年)8月,陆逊修筑邾城。 纵饮狂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