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百年党史关键词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7.“向现代科学进军”
“向现代科学进军”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党提出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号召。为了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推动我国科技发展,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判断和估计,并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会上,毛泽东也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会后,广大知识分子纷纷投身科技建设,一个“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热潮很快兴起。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大规模展开。但是,与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不相适应的是,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却比较落后,知识分子队伍和人才储备十分匮乏,直接影响制约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国家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一方面尽快大量培养各种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尽可能发挥现有知识分子队伍的力量。但是当时在知识分子工作上还有很多问题,甚至存在不尊重知识分子的宗派主义倾向。
党中央深切认识到了发展科学技术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决定召开全面解决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并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研究知识分子问题十人领导小组,进行会议筹备工作。周恩来组织了对知识分子的充分调查,并主持起草了准备在会议上讨论的《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草案)》。
经过充分准备,1956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整个知识分子队伍的现状作了详细分析。他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六年来贯彻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我国知识界的面貌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估计和判断,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基础。周恩来还强调:世界科学技术在近二三十年中有了特别大的进步,已经把我们远远地抛在后面,我们必须急起直追。他代表中央郑重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动员令,还提议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
毛泽东在会上也对发展科学技术问题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要进行技术革命、文化革命,革技术落后的命,革愚蠢无知的命。搞这样的革命,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因此他要求在短时间内造就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同时要有更多普通知识分子。他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
会后不久,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同时,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和周恩来在知识分子会议上的提议,国务院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数百位著名科学家投入编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工作中。经过数月的反复论证,编制出了《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指导下,提出了13个方面、57项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随后,在中宣部指导下,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也编制出了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后,迅速成为全国人民向现代科学进军的行动纲领,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从此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链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关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对尊重知识分子和注重科技创新做出明确指示: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参加联组会时,对知识分子问题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氛围。总书记同时要求,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对科技创新做出重要论述。他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他强调,抓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时不我待,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他强调,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最后,他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要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阐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基本态度,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百年党史关键词